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基础理论部分习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基础理论部分习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基础理论部分习题及答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基础理论部分习题及答案2010-08-08 10:04基础部分1、简述引起熔体破碎的主要的原因。

熔体破裂是液体不稳定流动的一种现象。

产生熔体破裂的原因主要是熔体中的弹性回复所引起。

熔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剪切速率分布的不均匀性使熔体中弹性能不均匀分布。

当熔体中产生的弹性应力一旦增加到与滞流动阻力相当时,粘滞阻力就不能再平衡弹性应力的作用,而弹性效应所致熔体流速在某一位置上的瞬时增大形成"弹性湍流",即"应力破碎"现象。

在园管中,如果产生弹性湍流的不稳定点沿着管的周围移动,则挤出物将呈螺旋状,如果不稳定点在整个圆周上产生,就得到竹节状的粗糙挤出物。

产生不稳定流动和熔体破裂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熔体剪切历史的波动引起的。

即剪切应力不同,熔体所产生的弹性效应不同,从而使其弹性回复产生差异,形成熔体破裂。

2、将聚丙烯丝抽伸至相同伸长比,分别用冰水或90℃热水冷却后,再分别加热到90℃的二个聚丙烯丝试样,哪种丝的收缩率高,为什么?用冰水的聚丙烯丝收缩率高,因为冰水冷却时,冰水的温度远远低于聚丙烯的最佳结晶温度,此时,聚丙烯丝的结构更多的保持了其纺丝过程中分子的取向状态,而用90℃热水冷却时,聚丙烯分子具有较为充分的解取向时间,当聚丙烯丝再次分别加热到90℃时,前者才进行较高程度的解取向,表现出较高的收缩率。

3、简述高聚物熔体流动的特点。

由于高聚物大分子的长链结构和缠绕,聚合物熔体、溶液和悬浮体的流动行为远比伤分子液体复杂。

在宽广的剪切速率范围内,这类液体流动时剪切力和剪切速率不再成比例关系,液体的粘度也不是一个常此因而聚合物液体的流变行为不服从牛顿流动定律。

即非牛顿型流动。

4、举例说明高聚物熔体粘弹性行为的表现。

聚合物流动过程最常见的弹性行为是端末效应和不稳定流动。

端末效应包括入口效应和模口膨化效应离模膨胀即巴拉斯效应。

高分子成型加工参考答案

高分子成型加工参考答案

高分子成型加工参考答案高分子成型加工参考答案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而高分子成型加工是将高分子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本文将从高分子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常见加工方法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分子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高分子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和施加压力使高分子材料发生形状变化,从而得到所需的产品。

在加热过程中,高分子材料会变得柔软,使得其可以被塑性变形。

而施加的压力则能够使高分子材料充分填充模具,并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精确成型。

二、常见的高分子成型加工方法1.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成型加工方法,适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该方法通过将高分子材料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并施加压力使其冷却固化,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注塑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2. 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高分子材料加热熔化后通过挤出机将其挤出成型的方法。

挤出机将高分子材料推进至模具中,并施加压力使其冷却固化,形成所需的产品。

挤出成型适用于制造管道、板材等形状较为简单的产品。

3. 压缩成型压缩成型是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熔点后放入模具中,并施加压力使其冷却固化的方法。

压缩成型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如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等。

该方法可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精度成型。

4. 发泡成型发泡成型是在高分子材料中加入发泡剂,并通过加热使其发生膨胀,形成孔隙结构的方法。

发泡成型可以降低材料的密度,并提高其吸音、隔热等性能。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座椅、隔热材料等产品。

三、高分子成型加工中的材料选择在高分子成型加工中,材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加工特性,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选择具有耐热、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等性能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及部分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答案

高分子成型加工总复习(本文档版权归高材1201所有)1、0.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组分的材料。

通常所说的高分子材料是从应用的角度对高分子进行归类,分为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功能高分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

2、交联能影响高分子材料的哪些性能?哪些材料或产品是经过交联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化学稳定性能、使用性能。

PF可用于电器产品;EP可用于高强度的增强塑料、优良的电绝缘材料、具有优秀黏结强度的黏结剂;UP可用于性能优良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还有UF MF PE PVC PU等。

3、1.6 聚合物成型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取向?成型时的取向产生的原因及形式有哪几种?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性能有何影响?在成型加工时,受到剪切和拉伸力的影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会发生取向。

原因:①由于在管道或型腔中沿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各不同部位的流动速度不相同,由于存在速度差,卷曲的分子力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将沿流动方向舒展伸直和取向。

②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链段或微晶等受拉伸力的作用沿受力方向排列。

主要包括单轴拉伸取向和双轴拉伸取向。

形式:非晶态高分子取向包括链段的取向和大分子链的取向;结晶性高分子的拉伸取向包括晶区的取向和非晶区的取向高分子材料经取向后,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透气性增加4、2.1 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剂的目的是什么?添加剂是实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工艺过程并最大限度的发挥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性能或赋予其某些特殊功能性必不可少的辅助成分。

5、2.3 试述增塑剂的作用机理?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间的应力。

结果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稳定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削弱了分子间的极性,从而使聚合物的塑性增加。

6、3.3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依据是什么?规则:①制品的性能要求②成型加工性能的要求③选用的原材料来源容易,产地较近,质量稳定可靠,价格合理④配方成本应在满足上述三条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质量稳定可靠、价格低的原材料;必要时采取不同品种和价格的原材料复配;适当加入填充剂,降低成本。

高分子材料加工考试题目

高分子材料加工考试题目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习题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在现代聚合物成型加工工业中,影响聚合物制品生产的三大重要因素是什么?2、聚合物成型机械的定义及分类?3、聚合物加工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第二章高分子材料混合及设备一、填空题1、预处理设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

2、常见的筛析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三辊研磨机主要用于_________的研磨。

4、密炼机可按转子转速分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高速捏合机的主要部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增大开炼机的_________或减小_________都会使速度梯度增加,提高物料的剪切塑化效果。

7、开炼机的主要部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密炼机的主要部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密炼机常用转子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开炼机的混炼功率应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和。

二、简答题1、预热和干燥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式?2、研磨机分为哪几类?各包括哪些常用设备?3、哪些机械通常用于塑料的初混合?哪些机械通常用于混炼?4、说出三辊研磨机的工作原理5、开炼机的工作原理6、满足开炼机正常工作必须的两个条件是什么?7、椭圆形转子密炼机的工作原理第三章挤出成型设备一、选择题1、挤出机的螺杆分为()A.加料段、熔融段、均化段B.加料段、融化段、挤出段C.熔融段、均化段、挤出段D.融化段、熔融段、挤出段2、熔体在挤出机螺杆的均化段的流动有四种形式,分别为()A.正流、负流、横流、竖流B.正流、逆流、横流、漏流C.正流、负流、横流、漏流D.正流、逆流、横流、竖流3、下列关于挤出成型基本概念错误的是()A.挤出的型材具有恒定的断面形状B.螺杆式挤出成型工艺过程是间歇成型C.挤出成型亦称挤塑或挤出模塑D.挤出成型既可成型热塑性塑料,又可成型部分热固性塑料4、螺杆的作用不包括()A.输送物料B.传热塑化物料C.计量物料D.混合均化物料5、为提高物料输送能力,常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冷却螺杆,使螺杆的温度略低于料筒B.提高螺杆的转速C.在料筒内壁开设纵向沟槽D.升高料筒的温度6、增大螺杆的长径比不可以达到的目的()A.改善塑料的温度分布B.降低挤出机的功率消耗C.减少挤出时的逆流和漏流D.使物料混合更均匀7、下列关于压缩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粉料的压缩比应大于粒状塑料的压缩比B.薄壁制品的压缩比应小于厚壁制品的压缩比C.压缩比太大,螺杆本身的机械强度下降D.压缩比的获得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变深螺槽8、下列关于螺杆螺旋角说法不正确的是()A.螺旋角增大,挤出机的生产能力下降B.螺旋角等于30度的适合细粉状料C.最常用的螺旋角度是17.7度D.螺旋角等于15度的适合方块料9、下列关于螺杆结构参数说法不正确的是()A.螺棱宽太小会使漏流增加,导致产量降低B.螺棱宽太打会增加螺棱上的动力消耗,有局部过热的危险C.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减小,不利于物料的熔融和混合D.螺杆与料筒的间隙太小,易引起物料出现热力学降解10、下列关于加料段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料段的作用是加热和输送物料B.加料段物料始终保持固体状态C.加料段通常采用等深变距的螺杆D.挤出结晶性塑料加料段要长11、下列关于压缩段的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段的作用是压缩与剪切作用B.压缩段物料全部是粘流状态C.压缩段一般采用等距变深的螺杆D.无定形塑料的压缩段比较长12、结晶性塑料一般采用螺杆()A.渐变形螺杆B.突变形螺杆C.波纹型螺杆D.屏障形螺杆13、为提高螺杆存在的熔融效率低、塑化混合不均匀等缺点,常采用的措施不包括()A.采用高效螺杆B.加大螺杆的长径比C.减小均化段螺槽深度D.提高螺杆的转速14、挤出成型的工艺流程是()A.原料的准备、挤出物定型与冷却、挤出成型、干燥、预热、制品的牵引与卷取B.原料的准备、挤出物定型与冷却、干燥、预热、挤出成型、制品的牵引与卷取C.原料的准备、预热、干燥、挤出成型、挤出物定型与冷却、制品的牵引与卷取D.原料的准备、挤出物定型与冷却、制品的牵引与卷取、挤出成型、预热、干燥15、对挤出生产率影响不大的是()A.正流B.逆流C.横流D.漏流16、下列关于温度与挤出成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制品形状稳定性好,所以应该尽量采用高温挤出B.温度降低,物料粘度降低,有利于塑化,,所以应该采用低温挤出C.温度太低,制品收缩增大,所以应该尽量采用高温挤出D.温度太高,制品发黄,出现气泡,所以应该降低挤出温度17、挤出成型过程中,制品横截面是靠哪个部件得到的?()A.机头B.口模C.料筒D.分流梭18、挤出成型模具被称为()A.牵引装置B.挤出成型零部件C.口模D.挤出机机头19、辅机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包括()A.定型装置B.卷取装置C.加热装置D.牵引装置20、软管的生产过程与硬管不同之处在于()A.定径方式不一样B.冷却方式不一样C.成型主机不一样D.挤出口模不一样21、大口径管多采用的定径方法为()A. 外压定径法B. 内压定径法C. 真空定径法D. 蒸汽辅助定径22、管材的截面尺寸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机头口模B.定径套直径C.牵引速度D.冷却水温度23、下列关于吹膜挤出吹胀比说法不正确的是()A.吹胀比是用来衡量吹胀的程度B.吹胀比是管坯吹胀后的管膜的直径与挤出机螺杆的直径的比值C.吹胀比的大小表示挤出管坯直径的变化D.吹胀比表明了粘流态下大分子受到横向拉伸作用力的大小24、下列关于薄膜的吹胀与牵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不同折径不同厚度的薄膜,可以通过调整吹胀比和牵引比来控制B.吹胀比太大,横向强度太低C.吹胀比太小,膜管不稳定D.牵引比太小,膜管容易被拉断25、板材挤出成型的辅机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三辊压光机、冷却导辊、切边装置、牵引装置、切割装置B.三辊压光机、冷却导辊、切割装置、切边装置、牵引装置C.冷却导辊、切割装置、三辊压光机、切边装置、牵引装置、D.冷却导辊、切边装置、牵引装置、三辊压光机、切割装置26、关于板材挤出三辊压光机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压光机的作用是将挤出的板材压光和降温B.压光机的滚筒对尺寸精度与光洁度没有要求C.压光机滚筒间隙可以调整D.压光机与机头的距离应尽量靠近27、关于三辊压光机温度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辊温度最高B.中辊温度最高C.下辊温度最高D.三辊温度一致28、口模应有一定长度的平直部分的原因是()A.保证物料的稳定以及消除熔接痕B.增大料流的压力C.节约材料,降低成本D.制造工艺的要求29、下列不属于机头的设计原则的是()A.內腔呈流线型B.机头压力大小分布均匀C.足够的压缩比D.正确的断面形状30、下列不属于新型高效螺杆的是()A.屏障形螺杆B.销钉型螺杆C.波纹螺杆D.突变型螺杆二、填空题1、挤出机主机主要由、传动系统、、2、挤出机的挤压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配套功能元件,其中_________是挤压系统最关键的部件。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习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习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习题参考答案(1~5章)绪论1、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有哪些特点, 答: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如下各个方面:结构材料:机械零部件、机电壳体、轴承……电器材料:电缆、绝缘版、电器零件、家用电器、通讯器材…… 建筑材料:贴面板、地贴、塑料门窗、上下水管…… 包装材料:各种瓶罐、桶、塑料袋、薄膜、绳、带、泡沫塑料…… 日用制品:家具、餐具、玩具、文具、办公用品、体育用品及器材……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设施、车辆、船舶部件……医疗器械:医疗器具、药品包装、医药附件、人造器官…… 航天航空:飞机、火箭、飞船、卫星零部件……军用器械:武器装备、军事淹体、防护器材…… 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设施、车辆、船舶部件……医疗器械:医疗器具、药品包装、医药附件、人造器官…… 航天航空:飞机、火箭、飞船、卫星零部件……军用器械:武器装备、军事淹体、防护器材…… 化纤类:布、线、服装、……高分子材料具有如下特点:优点: a.原料价格低廉; b.加工成本低; c.重量轻; d.耐腐蚀;e.造型容易;f.保温性能优良;g.电绝缘性好。

缺点: a.精度差; b.耐热性差; c.易燃烧; d.强度差; e.耐溶剂性差; f.易老化2、塑料制品生产的完整工序有哪五步组成,答:成型加工完整工序共五个1.成型前准备:原料准备:筛选,干燥,配制,混合 ?2.成型:赋预聚合物一定型样 ?3.机械加工:车,削,刨,铣等。

?4.修饰:美化制品。

?5.装配: 粘合,焊接,机械连接等。

?说明:a 并不是所有制品的加工都要完整地完成此5个工序b 五个次序不能颠倒3、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什么,答:本课程的重点是:高分子材料方面:应掌握高分子材料定义,高分子材料工程特征,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制备方法,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品种及其选择,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原则,配方分析,影响高分子材料性能的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成型加工方面:应掌握高分子材料制品各种成型方法,成型加工过程,成型工艺特点,成型工艺的适应性,成型工艺流程,成型设备结构及作用原理,成型工艺条件及其控制,成型工艺在橡胶、塑料、纤维加工中的共性和特殊性。

高分子加工工程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高分子加工工程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高分子加工工程》主要习题第一章绪论1. 何谓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将聚合物(有时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或改性材料)转变为制品或实用材料的一种工程技术。

1.研究各种成型加工方法和技术;2.研究产品质量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3.研究提高产量和降低消耗的途径。

2.A.B.悬浮体先3.a.b.结构:c.性质:方法条件不当而进行: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而引起的降解4. 聚合物成型加工方法是如何分类的?简要分为那几类?1.根据形变原理分6类:a.熔体加工:b.类橡胶状聚合物的加工:c.聚合物溶液加工:d.低分子聚合物和预聚体的加工:e. 聚合物悬浮体加工:f.机械加工:2.根据加工过程中有无物理或化学变化分为三类:a.主要发生物理变化:b.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5. 简述成型加工的基本工序?1.预处理:准备工作:原料筛选,干燥,配制,混合2.成型:赋予聚合物一定型样3.机械加工:车,削,刨,铣等。

4.6.优点:a.缺点:a.7.8.1新……第二章1可塑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形变和流动的性质。

可挤压性、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受到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可模塑性、聚合物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变形和在模具中模塑成型的能力。

可延性、是指无定形或结晶固体聚合物在一个或二个方向上受到压延或拉伸时变形的能力。

可纺性、指聚合物通过加工形成连续固体纤维的能力。

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拉伸粘度、拉伸应力与拉伸应变速率的比值,剪切粘度、滑移、高分子在导管中流动时,在管壁处是时停时动的,这种现象称为滑移。

端末效应、包括入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5、为什么聚合物表现出可纺性,而小分子不具有可纺性?一般,聚合物熔体粘度η很大,而它的表面张力较小,因此η/ γf的比值较大。

这种关系是聚合物具有可纺性的重要条件。

而低分子与高分子相比,它的粘度很小,所以不具可纺性。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非分散混合”,什么是“分散混合”,两者各主要通过何种物料运动和混合操作来实现?答:①非分散混合在混合中仅增加离子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粒子初始尺寸的过程称为非分散混合或简单混合。

这种混合的运动基本形式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包括塞形流动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的简单体积排列和置换来达到。

②分散混合是指在混合过程中发生粒子尺寸减小到极限值,同时增加相界面和提高混合物组分均匀性的混合过程。

分散混合主要是靠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作用实现的。

分散混合的目的是把少数组分的固体颗粒和液相滴分散开来,成为最终粒子或允许的更小颗粒或滴,并均匀地分散到多组分中,这就涉及少组分在变形粘性流体中的破裂为题,这是靠强迫混合物通过窄间隙而形成的高剪切区来完成的。

2、在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提高压力应相应地降低还是升高模压压力才对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为什么?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模温升高,物料流动性提高,模压压力可降低,但模温提高也会使塑料的交联反应速率加速,从而导致熔融物料的粘度迅速增高,反而需要更高的模压压力。

3、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物料的预热温度对模压压力有何影响?为什么?答:对塑料进行预热可以提高流动性,降低模压压力,但如果预热温度过高或预热时间过长会使塑料在预热过程中有部分固化,会抵消预热增大流动性效果,模压是需更高的压力来保证物料充满型腔。

1、什么是聚合物的结晶取向?它们有何不同?研究结晶和取向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有何实际影响?答:结晶是聚合物分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过程,而取向是取向单元在外力作用下择优排列的过程,取向单元可以是:基团、链段、分子链、晶粒、晶片或变形的球晶等。

结晶是材料自身的性质,只发生在分子、原子、离子这些基础的单元上,取向的产生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取向单元也更多样。

结晶可以影响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耐热性、耐候性、吸水性、透明性、透气性、成型收缩性等物性。

取向后的聚合物,在取向方向和垂直于取向方向上性能差异特别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内容及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1、热固性塑料: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PF、UF、MF2、热塑性塑料: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PA聚酰胺类、ABS、PET、PC5、缓冷: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Tc<Tg,大分子来不及重排,结晶少,易产生应力。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2、稳定剂: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主要用于热敏性聚合物(如PVC聚氯乙烯树脂),是生产PVC塑料最重要的添加剂。

抗氧剂是可抑制或延缓高分子材料自动氧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

光稳定剂是指可有效抑制光致降解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一类添加剂。

3、热稳定剂分为A、铅盐类稳定剂(包括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硬脂酸铅),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润滑性,毒性大,透明性差。

B、金属皂类稳定剂,包括硬脂酸、油酸等的金属盐。

加工性能好,润滑性。

C、有机锡类稳定剂,包括硫醇盐类、马来酸盐型。

优良的稳定性、透明性。

D、有机锑类稳定剂,包括硫醇锑类。

E、有机辅助稳定剂,包括环氧化物、亚磷酸酯、多元醇类。

F、复合稳定剂,由金属皂类稳定剂与有机辅助稳定剂以及润滑剂复配而成。

G、稀土类稳定剂,属于镧系稀土元素的有机复合物。

4、增塑剂:是指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能使体系的可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

增塑剂按作用方式,有外增塑作用和内增塑作用。

起外增塑作用的增塑剂大多是有机低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通常为高沸点的油类或低熔点的固体,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极性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高,主要增塑极性聚合物,非极性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低,多数用于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

非极性增塑剂对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是溶剂化作用机理,即增塑剂进入聚合物的分子链段之间,加大了大分子之间的距离,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其增塑效果与增塑剂的体积成正比,故又称“体积效应”。

极性增塑剂对极性聚合物的增塑机理是“屏蔽效应”,即增塑剂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团互相吸引,取代了聚合物分子间的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从而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其增塑效果与增塑剂分子数有关,同时体积效应也起作用。

5、常用的增塑剂:塑料增塑剂和橡胶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极性,酯类增塑剂(常用在PVC中)。

橡胶增塑剂,非极性,包括:物理增塑剂(又称软化剂)(包括石油系、煤焦油系、松油系、合成酯类、液体聚合类)和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包括含硫化合物、噻唑类和胍类)6、增塑和塑炼的区别:增塑是加小分子的增塑剂,使制品的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

塑炼:为了满足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必须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变成柔软而具有可塑性的状态,这种使弹性生胶变成可塑状态的工艺过程称作塑炼。

区别:增塑是依靠增加小分子增塑剂,塑炼是依靠剪切或塑解剂来降低过高的橡胶分子量,提高橡胶塑性。

7、润滑剂:定义是降低熔体与加工机械或成型模具之间以及熔体内部相互之间的摩擦和黏附,改善加工流动性,提高生产能力和制品外观质量的一类添加剂。

润滑剂是典型的工艺性添加剂,仅在加工时发挥作用。

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

内润滑剂是降低物料之间的内摩擦,外润滑剂是降低物料与设备之间的外摩擦。

8、交联剂:定义是凡能引起聚合物交联的物质就称为交联剂。

(橡胶的交联剂习惯上称为硫化剂)a硫磺,适用于不饱和橡胶、含少量双键的三元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

b含硫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硫原子,能够在硫化温度下分解出活性硫使得橡胶硫化的物质。

常用于电线绝缘层。

c有机过氧化物,最常用的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适用于氟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等饱和橡胶、部分不饱和橡胶以及聚烯烃的交联,不能用于丁基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橡胶。

d金属氧化物,常用的有氧化锌、氧化镁,适用于含极性基团或活泼酸性基团的聚合物,如氯丁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的交联。

还可作为硫磺硫化体系中的硫化活性剂。

e胺类化合物,含有两个或以上的胺基,主要用于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等热固性塑料以及氟橡胶的交联。

f双官能团化合物,可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剂。

g合成树脂,主要为酚醛树脂,可作为不饱和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的交联剂。

9、不同交联剂与聚合物的一一对应:不饱和橡胶选择硫磺、促进剂、活性剂组成的硫化体系。

饱和橡胶选择过氧化物作为硫化剂。

有极性基团的橡胶用金属氧化物交联。

大多数热固性塑料和丙烯酸酯类橡胶一般用胺类交联剂。

10、交联体系:包括交联剂、促进剂、活性剂。

促进剂:凡在胶料中能够提高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并能提高或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物质称为硫化促进剂。

按与硫化氢反应的性质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促进剂。

活性剂:凡能够提高胶料中硫化促进剂的活性、减少硫化促进剂的用量、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称为硫化活性剂,也叫“促进助剂”,一般分无机活性剂和有机活性剂。

无机活性剂主要是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

氧化锌是最重要的,还可作为含卤橡胶的硫化剂。

有机活性剂主要是硬脂酸(HSt)。

11、填充剂(也称“填料”):为了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赋予或提高制品某些特定的性能,或为了增加物料体积、降低制品成本而加入的一类物质。

一般为固体物质,分为增量填充剂和补强填充剂。

增量填充剂(又叫“增量剂”),用于橡胶时一般没有补强作用,仅为了增加胶料体积和降低制品成本,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小,但往往能够改善压出、压延等工艺性能。

用于塑料时虽不能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但可改善成型加工性能或赋予制品某些新的性能。

补强填充剂(又叫“补强剂”)主要用于橡胶,不但能改善胶料的工艺性能,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强度、弹性、耐磨性等力学性能,而且能增大胶料体积、降低制品成本。

最常用的填充剂是碳酸钙。

橡胶最常用的补强剂是炭黑。

12、哪一类热塑性聚合物在成型加工中需使用热稳定剂?为什么?对于加有较多增塑剂和不加增塑剂的两种塑料配方,应如何考虑热稳定剂的加入量?为什么?答:热敏性聚合物,如聚氯乙烯PVC树脂,由于PVC是一种极性高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很强,导致加工温度超过分解温度,只有加入热稳定剂才能实现在高温下的加工成型,制得性能优良的制品。

加有较多增塑剂的塑料不加或少加热稳定剂,不加增塑剂的塑料应多加热稳定剂。

假如增塑剂的塑料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制品的玻璃化温度和软化温度均降低,故可少加热稳定剂。

13、什么是增塑剂?根据塑化效率可分为哪些类型?其各自的特点如何?答:增塑剂是指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能使体系的可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

根据塑化效率可分为三种类型:a主增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好,凝胶化能力很强,可大量添加并单独使用。

b辅助增塑剂,与聚合的相容性有限,凝胶化能力较低,只能与主增塑剂并用,但往往起到功能性作用。

c增量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很差,凝胶化能力极差,不可单独使用,只可限量使用,以减少主增塑剂用量。

14、橡胶硫化体系主要是由哪些添加剂组成的?各自作用是什么?答:a硫化促进剂,作用是能提高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并能提高、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

b硫化活性剂,作用提高胶料中硫化促进剂的活性、减少硫化促进剂的用量、缩短硫化时间、可使交联键的数量增加、交联键中硫原子数减少、因而硫化胶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

c防焦剂,作用是可防止或延迟胶料在加工和贮存时产生焦烧、提高胶料的操作安全性和贮存稳定性。

第四章制品设计和配方设计分析下列配方,要求:1、指出各组分在配方中的作用;2、判断制品基本性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

配方1:PVC树脂(XS-4)100,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环氧脂肪酸辛酯3,液体钡-镉2,硬脂酸钡0.5,硬脂酸镉0.3,硬脂酸0.3,二氧化钛3配方2:PVC树脂(XS-5)100,三盐基性硫酸铅5,二盐基性亚磷酸铅1.5,亚磷酸三苯酯0.5,硬脂酸铅0.5,硬脂酸正丁酯0.3,石蜡0.3,氧化锑5配方3:PVC树脂(XS-3)100,DOP 20,DBP20,DOS10,氯化石蜡5,UV-90.1,滑石粉1,氧化钛0.2,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配方4:丁腈橡胶100,硫磺1.5,促进剂M 1.5,促进剂TMTD0.2,ZnO 5,硬脂酸1,防老剂4010NA 1,半补强碳黑60,陶土30,沥青5,石蜡1.5答:配方1:增塑剂体系: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有良好综合性能,混合性能好、增速效率高、挥发性较低、耐水抽出、电气性能高、耐热及耐气候性良好。

苯二甲酸二丁酯,稳定性、耐挠曲性、粘结性和防水性均优于其他增塑剂。

环氧脂肪酸辛酯,具有杰出的热稳固性、同时耐寒性、耐候性和光稳固性亦佳。

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好,塑化速度快,塑化温度比DOP低,增速效力高,润滑性,可改良共同料的操纵机能。

在成品中参加一定比例的成品,在低温中能坚持成品的坚韧柔嫩,增添产物的光泽度,延伸产物的应用寿命。

热稳定体系:液体钡-镉,液体稳定剂,分散性好,透明性优良,具有优良的热和光稳定性、润滑性、无析出性,优良的初期着色和色泽保持稳定性。

硬脂酸钡,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长期耐热性及润滑性,稳定效果比硬脂酸钙大,但不及硬脂酸铅,与镉皂、锌皂或环氧化合物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