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垂虹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
风定过垂虹亭,水平流近画桥楼。
山色遥看上元夜,城灯远处接横沟。
注释:
风定过垂虹亭:风停了过垂虹亭。
垂虹亭是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座古亭,因为从亭上可以看到散发着七彩光芒的虹霓云气的景象,所以得名“垂虹亭”。
水平流近画桥楼:水面平静,流动的水与画桥楼相近。
画桥楼是位于杭州西湖汉白玉板桥上的一座古亭楼,建于明代。
亭楼四周有迷雾蒙蒙的美景,据说此地更是唐代文人孟浩然登高远眺的佳地。
山色遥看上元夜:远眺山色,正值上元之夜。
上元节是传统的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也是祭祀祖先的一天。
因其落在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份,所以又被称为“元宵节”。
上元节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当然也是唐宋诗人们咏史抒情的一大诗题。
城灯远处接横沟: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接连不断,炫目的灯光与远方的横沟相连。
横沟又称古沟,原是杭州城西南的一条天然水系,已经被填埋改建成道路。
这里所描绘的景色为杭州城外夜晚的繁华热闹景象。
译文:
风停在垂虹亭上,水面平静,潺潺的流水在画桥楼下流淌。
望着远方的山峰,此时正是上元之夜。
城市的灯火在遥远的地方点亮,炫目的灯光穿过远方的横沟,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2023届高三语文复习宋词专题之《满江红》(含答案)

练字当头熟中生巧——2023届高三复习宋词专题之满江红【词牌常识】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 满江红慢”“ 念良游”“ 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
正体,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代表。
变体一,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六仄韵。
以张元干《满江红·春水连天》为代表【练习精选】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段克己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
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1、词中的“此花”是何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哪种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吴潜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御带:官名。
1、请赏析词中画横线的句子。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满江红·吴江阻风谢应芳①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
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
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
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
归去也,瓶无粟。
吟啸处,居无竹。
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②?第四桥③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
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注】①谢应芳,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元末避地吴中。
②盘谷:地名,今河南济源北,此指隐居之地。
③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唐人陆龟蒙曾隐居于此。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舟行吴江因风被阻,面对怪风忽至,惊惶失措,担心小船倾覆,便解释行囊中只有友人相赠的几篇诗文。
三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初入淮河四绝句(杨万里)
中原父老莫空谈,
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3.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5.过垂虹(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
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
回首烟波十四桥。
6.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7.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9.己亥杂诗(八十三)(龚自珍)
只筹一缆十夫多,
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
夜闻邪许泪滂沱!
20.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2.题郑所南兰(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
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
泪泉和墨写《离骚》。
13.言志(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

《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庆宫春·双桨莼波》译文鉴赏《庆宫春·双桨莼波》宋朝:姜夔绍熙辛亥岁除。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苍茫雁影微。
玉峰堆叠护云衣;长桥孤寂春寒夜,只要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道经吴淞。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
星斗下垂。
错杂渔火。
朔吹凛冽。
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制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
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旷。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悲伤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
现在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庆宫春·双桨莼波》古诗简介《庆宫春·双桨莼波》尽管有稠密的伤逝怀昔之情和详细的人事布景,但作者一概不直抒,不明说,只于一路现象描绘之中天然带出,并将它与怀古之情兼并写来,只觉清幽空灵,蕴藉宛转。
即如郭麐所谓“一洗华靡,独标清渏,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入其境者疑有仙灵,闻其声者人人自远。
〞《庆宫春·双桨莼波》翻译/译文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逐渐充溢空旷的六合。
呼喊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回身掠过树梢远去。
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起程。
悲伤往事今又重见,模糊模糊的是秀眉相同绵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
小舟驶入采香小溪,那里正是早春冰冷,老夫我婆娑起舞,单独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眺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抑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思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裹袜纤纤,现在佳人安在?唯有倚眺的栏杆,伴人徜徉片刻间。
鲈鱼杨万里

鲈鱼杨万里鲈鱼杨万里《鲈鱼》是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篇鲜为人知的诗作。
鲈鱼抒发了诗人杨万里心中非常的.开心以及对于人生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杨万里《鲈鱼》,欢迎阅读!鲈鱼年代:【宋】作者:【杨万里】两年三度过垂虹,每过垂虹每雪中。
要与鲈鱼偿旧债,不应张翰独秋风。
买来一尾那嫌少,尚有杯羹慰老穷。
秪是蒪丝无觅处,仰天大笑笑天公。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官至秘书监。
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
他以正直敢言,累遭贬抑,晚年闲居乡里长达15年之久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有《诚斋乐府》。
鲈鱼资料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以黄海、渤海较多。
主要产于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
因其体表肤色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鲈鱼肉质坚实洁白,营养价值高且口味鲜美。
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肠胃之功能。
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
”《食疗本草》一书中记载:“鲈鱼能安胎、补中,作脍尤佳。
”《本草衍义》中记载:“益肝肾”。
鲈鱼以松江鲈鱼最为有名,《本草纲目》中称“鲈出吴中,江浙尤盛。
” 鲈鱼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别名四鳃鲈、花花娘子、花鼓鱼、老婆鱼、新娘鱼、媳妇鱼等,松江鲈鱼实际上只有两鳃,由于前鳃盖骨后缘游离突起似一鳃孔,故又称四鳃鲈。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鲈鱼,四鳃鲈……黑色曰卢,此鱼白色黑章,故名,淞人名曰‘四鳃鲈’。
”鲈鱼也被誉为“江南第一鱼”。
历代赞誉松江鲈美味的诗文、传说、载述颇多。
自魏晋以来,一些史藉及文学作品中对松江鲈的赞美之词不绝。
最早当推晋代葛洪《神仙传》:“松江出好鲈,味异他处”。
范成大撰《吴郡志》:“鲈鱼,生松江,尤宜脍,清白松软,又不腥,在诸鱼之上。
”其诗云:“细捣橙荠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当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姜夔最著名的十首诗

姜夔最著名的十首诗1、最凄凉低婉的词:《扬州慢·淮左名都》《扬州慢·淮左名都》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最沉痛深情的词:《鹧鸪天·元夕有所梦》《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3、最沧桑苦涩的诗:《姑苏怀古》《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4、最缠绵悱恻的词:《琵琶仙·双桨来时》《琵琶仙·双桨来时》《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5、最清虚骚雅的词:《暗香·旧时月色》《暗香·旧时月色》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的注释和译文
《风定过垂虹亭》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垂虹亭在凉风习习的秋日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
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注释和译文,
以及这首诗的深层含义。
注释:
风定:风停止
虹:从天空中太阳光线与雨雾反射而成的彩虹
亭:小亭子
落:(音luò)古代指某处。
译文:
秋日的垂虹亭,凉风习习中,风停止了。
彩虹跨越在亭子的上空。
亭子坐落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这首诗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暗含了深层的含义。
诗中的垂虹亭
颇有些寓意,它象征着人生中的难忘之处。
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与
波折,正如秋日凉风一样,总相信美好事情的发生。
这种信念,就如
同彩虹一般,一旦出现便是会带来美好的变化。
除此之外,这首诗还抒发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喜爱。
诗人通过描绘垂虹亭在秋日的风光,用心灵的眼睛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享受。
总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
它对我们时刻坚定信念,秉持热爱生活的态度,鼓舞我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美好的未来。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10首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10首友情犹如一场看不完的电影,电影之间的酸,甜,苦,辣,都仔细的在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
诗人们和朋友的友情也经历了考验。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1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吴潜〔宋代〕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2送郭司仓王昌龄〔唐代〕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3灞陵行送别李白〔唐代〕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4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陈与义〔宋代〕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5送邢桂州王维〔唐代〕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6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苏轼〔宋代〕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7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刘长卿〔唐代〕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写友情古诗优美古诗词8沁园春·斗酒彘肩刘过〔宋代〕寄辛承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译文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
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注释
垂虹:吴江县一座著名的桥。
范成大《吴郡志·桥梁》:“利往桥,即吴江长桥也。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县尉王廷坚所建。
有亭曰垂虹。
而世并以名桥。
”王象之《舆地纪胜》:“垂虹本名利往,前临县区,横绝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
”
自作:《砚北杂志》引此,“作”作“琢”。
按“自作新词”,言其自制曲《暗香》、《疏影》等。
小红: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
低唱:轻柔地歌唱。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陈沂《南畿志》:“吴江本吴县之松陵镇,后析置吴江县。
”
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十四桥: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
全句说回头张望,烟波缥缈,已经走过了许多路。
创作背景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除夕,携小红由石湖(苏州与吴江之间的风景区,范成大的别墅所在)范成大家,乘船归湖州(今属浙江),路过垂虹桥时所写,因此诗题也命为《过垂虹》。
赏析
这首诗像一组动画片:一叶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乡,一座座弯弯的石拱桥,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荡漾。
一个读书人,站立船上,吹着洞箫,如泣如诉;一个明艳照人的美女,正低低地唱着歌,那动人的吴侬软语,回旋在轻烟中。
两岸的梅花,袭来阵阵暗香……这组画面,是姜夔为自己写照。
姜夔是宋代著名的词人、音乐家,他新创了不少词调。
前几天(绍熙二年除夕),姜夔在范成大家里刚创作了后来脍炙人口的咏梅新词《暗香》、《疏影》,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所以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说自己所创词音节和
谐婉丽。
这诗中,小红低低唱的,应该就是这两首新词。
自作新词,自己伴奏,由美丽的歌女用动人的歌喉演唱,且又置身在明媚的江南水乡中,是何等的欢快。
“小红低唱我吹箫”,正概括尽了诗人无边的快乐与舒畅。
前两句是抒写自己的畅达与快感,好就好在直说,且又有后两句作陪衬。
后两句一方面勾勒环境,补足前半,又在回首眺望中,寄托了无尽的情思,给人以景外的回味。
船是在乐曲中前行,等一曲终了,居然已“过尽了”“松陵路”,形象地概括了自己在惬意的欢乐中,在艺术的陶醉中,全身心地投入,两岸的一切都视而不见,物我两忘,当乐曲奏完,方才回到现实的状况。
而“回首烟波十四桥”,浑写一句,又包含了诗人此时此刻无数的心理感慨,称得上神来之笔。
此诗与《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同为南行船上所作,句清敲玉,摇曳有致,如歌如画,情韵丰赡。
在低徊的箫声中穿过的一座座画桥,渐渐地消失在缥缈的烟波之中,意犹未尽。
其自作新词《暗香》写的是自己身世飘零之恨和伤离念远之情,《疏影》则披露了作者对国家衰危的关切和感触。
而在冬夜的归途中,在浩渺的湖面上,在一叶扁舟中,吹箫人暂时忘却了烦恼,一种微微的喜悦溢上心头。
此诗一、二句轻快,三、四句语调低缓而不哀,其个中的微情妙韵须于画外余音去深味。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