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总复习题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复习题10.11.23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复习题10.11.23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单元测验题第一章:单元测验题一、名词解释:单晶体、多晶体、强度、塑性、硬度、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相、相组成物、组织、组织组成物、冲击韧度、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合金、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第二相强化,陶瓷、抗拉强度、疲劳强度、抗氧化性,抗腐蚀性。

二、简答2、下列晶体结构属于哪一种晶格结构:α-Fe、γ-Fe、Al、Cu、Ni、 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3.什么是强度?其常用性能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4.什么是塑性?其常用性能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6.什么是硬度?常用的硬度实验方法有哪些? 各用什么符号表示?7.布氏硬度试验和洛氏硬度试验各有什么优点,什么条件下应用布氏硬度比洛氏硬度试验的好。

9.什么是冲击韧度?其值什么符号表示?Ak表示什么意思?4.什么是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6.什么是固溶强化?固溶强化和冷变形强化有何异同之处?1-6 何为韧性位错?位错密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1-7 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2)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

1-8 置换原子和间隙原子的固溶强化效果哪个大些?为什么?1-9 金属间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方面与固溶体有何不同?常见的金属化合物有几种类型?他们对合金的性能有何影响?第二章:单元测验一、概念题二元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变质处理p36三、分析题1、指出共晶线、共析线、包晶线、共晶点、共析点。

(5分)2、写出三个反应式子:共析反应、包晶反应变、共晶反应(6分)3、分析含碳量分别为0.40%、的铁碳合金从奥氏体冷至室温时的平衡结晶过程(在图中画出分析的竖直辅助线)。

(7分)4、分析含碳量分别为1.2%、的铁碳合金从奥氏体冷至室温时的平衡结晶过程(在图中画出分析的竖直辅助线)。

(7分)四、思考计算题:1、细化晶粒是提高金属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控制晶粒大小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p352、已知A(熔点650℃)与B(熔点560 ℃)二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在320℃时,A溶于B的最大溶解度为31%,室温时为12%;但B不溶于A;在320℃,含42%B的液态合金发生共晶反应。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库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库

(1)一、区别下列名词(每题4分,4分×6= 24分)1、强度与塑性:强度: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塑性: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2、固溶体与化合物:固溶体:合金在固态下由组元间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化合物:合金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格类型和特性完全不同于任一组元且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相3、淬透性与淬硬性:淬透性:钢在淬火时所得到的淬硬层(马氏体组织占50%处)的深度淬硬性:钢在淬火时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M的含碳量:4、过冷A与A残过冷A:在临界点A1线(727度)以下尚未发生转变的不稳定奥氏体A残:过冷A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向M转变,由于某些原因一般不能进行到底,总有一部分A残留下来,称其为A残5、白口铸铁与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除少量碳固溶于铁素体中,绝大部分碳以渗碳体形态存在的铸铁灰口铸铁:碳全部或大部分以游离石墨形式存在断口为暗灰色6、落料与冲孔:落料与冲孔都是冲压的基本工序落料:落料时,冲的部分为成品,而余料为废料冲孔:冲孔是为了获得带孔的冲裁件,而冲落部分是废料,二、选择题(每题1分,1分×15= 15分)1、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相比的优点是(C)。

A、不标单位B、数值较准确C、压痕小D、不宜测太薄、太硬的材料2、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中独立原子数为(D)。

A、1B、2C、3D、43、合金固溶强化的原因是(C )。

A、晶格类型的改变B、晶粒细化C、晶格发生畸变D、发生了化学反应4、珠光体是一种(C)。

A、固溶体B、金属化合物C、机械混合物D、单相组织金属5、在平衡状态下,45钢的室温组织是( C )。

A、FB、PC、P+FD、P+ Fe3C6、钢的质量等级的分类是按钢的( C )区分的。

A、力学性能B、含碳量C、杂质S、P含量D、有益的Mn、Si7、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B)。

A、均匀的基体组织B、均匀的A体组织C、均匀的P体组织D、均匀的M体组织8、完全退火主要用于(A)。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2题,每题1分,共52分)1.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铝合金淬火后在室温放置--段时间,则其力学性能会发生的变化是_A、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有明显下降B、强度、硬度和塑性都有明显提高C、硬度和强度明显提高,但塑性下降D、强度和硬度显著下降,塑性提高正确答案:C2.ZChSnSb8-—4是( )。

A、铸造铝合金B、铸造黄铜C、铸造青铜D、滑动轴承合金正确答案:D3.共晶转变的产物是 ( )A、莱氏体B、珠光体C、渗碳体D、奥氏体正确答案:A4.灰铸铁中,石墨越多、越粗大、分布越不均匀,则其抗拉强的和塑性( )A、越高B、先高后低C、先低后高D、越低正确答案:D5.焊接时通过焊渣对被焊区域进行保护以防止空气有害影响的焊接方法是( ).A、电渣焊B、电弧焊C、氩弧焊D、埋弧焊正确答案:A6.对于低碳钢和低强度级普通低合金钢焊接结构,焊接接头的破坏常常出现在( )。

A、热影响区B、母材C、再结晶区D、焊缝正确答案:A7.热处理工艺过程由( )三个阶段组成。

A、退火, ,淬火, 回火B、加热、保温、冷却C、正火、淬火、低温回火正确答案:B8.下列焊接方法属于压力焊的是( )。

A、CO2焊C、电阻焊D、手工电弧焊正确答案:C9.含炭量为0.40%的碳素钢牌号可能是( )A、40钢B、T4钢C、4钢D、T40正确答案:D10.对焊缝金属进行保护的方式为气-渣联合保护的焊接方法是( )。

A、摩擦焊B、埋弧焊C、电阻焊D、钎焊正确答案:B11.碳素工具钢在使用前( )A、要进行热处理B、不需要热处理C、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热处理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2.下列焊接方法中﹐属于熔化焊的是( )。

A、钎焊B、电阻焊D、摩擦焊正确答案:C13.球化退火用于( )锻轧件。

A、亚共析钢B、合金钢C、过共析钢正确答案:C14.形状复杂的高熔点难切削合金精密铸件的铸造应采用 (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考试题目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考试题目
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将导致马氏体晶粒粗大并引起工件变形;如果加热温度过低(<Ac3),淬火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严重影响淬火钢的整体性能,造成强度和硬度不足。
(2)过共析钢的淬火温度为Ac1+(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和粒状二次渗碳体,有利于增加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如果加热温度过高,则二次渗碳体将全部溶入奥氏体,使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淬火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增多,而粒状渗碳体减少,使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并增加变形和开裂的倾向。
3、面缺陷:是指三维空间中在一维方向上尺寸很小,另外两维方向上尺寸很大的缺陷。常见的面缺陷是金属中的晶界、亚晶界。
4、相:所谓相是指合金中具有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开的物理部分。
5、同素异构转变:同种金属体材料中,不同类型晶体结构之间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6、匀晶相图: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中均为无限互溶最后形成单相固溶体的相图称为匀晶相图。如Cu—Au、Au—Ag、Fe—Cr和W—Mo等合金系相图都是匀晶相图。(L→α)
1—单介质淬火法
2—双介质淬火法
3—马氏体分级淬火方法
4—贝氏体等温淬火法
4、铸铁壁之间避免锐角连接不合理合理5、铸件壁或筋的连接形式
6、尽量避免锥面或斜面结构
10、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在固态下,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材料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也称之为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
11、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通常随炉冷却),获得接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2、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cm(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1、屈服强度是表示金属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α —Fe的晶格类型为体心立方晶格。

4、γ —Fe的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晶格。

5、随着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__升高__。

6、金属的结晶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7、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___低于_其理论结晶温度,这种想象称为过冷。

8、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T称为___过冷度___。

9、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晶粒越__细小__。

10、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

11、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12、碳溶解在_γ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13、碳溶解在_α -Fe__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4、珠光体的本质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5、共析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 P(或珠光体)。

共析钢的退火组织为 P(或珠光体)。

16、亚共析钢的含碳量越高,其室温平衡组织中的珠光体量越多。

17、在室温平衡状态下,碳钢随着其含碳量的增加,韧、塑性下降。

19、在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中,渗碳体相的含量是随着含碳量增加而增加。

20、在退火态的20钢、45钢、T8钢、T13钢中,δ 和α K值最高的是 20 钢。

21、共析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冷却后获得的组织取决于钢的_冷却速度__。

2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珠光体(或P) 。

23、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索氏体(细珠光体)。

24、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托氏体(或极细珠光体)。

25、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B 上(或上贝氏体)。

26、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350~230)℃温度区间等温转变的产物是下贝氏体(或B 下)。

27、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3 + 30~50℃ 。

28、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温度范围是 Ac1 + 30~50℃ 。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考试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考试题(含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向(垂直于分模面)的表面必须有斜度,其原因是( )。

A、增加可锻性B、防止产生裂纹C、便于从模膛取出锻件D、飞边易清除正确答案:C2、为了改善高速钢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不均匀性,应进行( )。

A、正火B、锻造加工C、完全退火D、球化退火正确答案:B3、可锻铸铁适宜制造薄壁小件,这是由于浇注时其( )A、易得到白口组织B、石墨化完全C、收缩较小D、流动性较好正确答案:A4、T10钢锻坯切削加工前,应进行的预备热处理是( )。

A、完全退火B、去应力退火C、球化退火D、再结晶退火正确答案:C5、铸件的壁厚越厚,铸件强度越低,这是因为壁厚越厚( )A、易产生气孔B、易产生浇不足、冷隔C、易产生缩孔、晶粒粗大D、易产生白口组织正确答案:C6、过共析钢正常的淬火加热温度是( )。

A、Ac1+30~70℃B、Accm+30~70℃C、Ac3+30~70℃D、Ac1-30~70℃正确答案:A7、平衡状态下抗拉强度最高的材料是()A、20B、45C、65D、T9正确答案:D8、铸件同时凝固主要适用于( )。

A、铸铝件B、铸钢件C、灰口铸铁件D、球墨铸铁件正确答案:C9、选择金属材料生产锻件毛坯时,首先应满足( )。

A、硬度高B、塑性好C、无特别要求D、强度高正确答案:B10、亚共析钢常用的退火方法是( )。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等温退火D、均匀化退火正确答案:A11、锻造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过热、过烧。

过热指的是( )。

A、晶界物质氧化B、含碳量下降C、晶粒急剧长大D、表层氧化正确答案:C12、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的( )A、结构和性能都相同B、结构不同,性能相同C、结构相同,性能不同D、结构和性能都不相同正确答案:B13、共析成分的合金在共析反应γ→(α+β)刚结束时,其相组分为( )A、γ+(α+β)B、(α+β)C、α+βD、γ+α+β正确答案:C14、板料冲压工序中,属于变形工序的是()P119A、冲孔B、翻边C、落料D、剪切正确答案:B15、现有一碳钢支架刚性不足,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是( )A、改用另一种碳钢B、进行热处理改性C、改变该支架的截面与结构形状尺寸。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各章练习汇总共89页文档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各章练习汇总共89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各章练习汇
总Hale Waihona Puke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一. 名词解释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4.再结晶:金属发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晶格类型没有改变的结晶过程。

5.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6.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7.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8.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9.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10.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11.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2.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3.共晶转变:冷却时,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结晶过程。

14.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5.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溶入而使金属强硬度升高的现象。

16.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7.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8.过冷奥氏体:冷却到A1温度下还未转变的奥氏体。

19.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20.C曲线: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T曲线: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22.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23.孕育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或浇注时向其中加入高熔点元素或化合物,使其形核速率提高,长大速率降低来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24.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25.冒口:铸件中用于补充金属收缩而设置的。

26.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27.锻造比:变形前后的截面面积之比或高度之比。

28.拉深系数:29.氩弧焊:用氩气做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

30.熔化焊:31.压力焊:32.钎焊: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5.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8.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10. 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11. 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12. 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1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14. 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15. 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的好 . ×16. 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17.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调整其硬度. √18.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19. 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20. 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21.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22. 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23. 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24.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25. 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26. 凡间隙固溶体必是有限固溶体. √27. 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28.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29.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均为不完全淬火. √30. 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31. 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能产生各向异性. ×32. 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33.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34. 金属凝固时,过冷度越大,晶体长大速度越大,因而其晶粒粗大. ×35. 钢的淬透性与其实际冷却速度无关. √36. 亚共析钢的正常淬火一般为不完全淬火. ×37. 碳钢淬火后回火时一般不会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38. 工件经氮化处理后不能再进行淬火. √39. 对灰铸铁不能进行强化热处理. √40. 过共析钢经正常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 √41. 凡能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的合金元素均能减小钢的淬透性. √42. 高速钢淬火后经回火可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43. 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总是大于珠光体的. ×44. 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45.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46. 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47. 对普通低合金钢件进行淬火强化效果不显著.√48. 高锰钢的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49. 马氏体是碳溶入γ-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50. 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直径小,其强化效果远比置换固溶体差. ×51. 钢经热处理后,其组织和性能必然会改变. ×52. 纯金属都是在恒温下结晶的. √53. 所谓白口铸铁是指碳全部以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 ×54. 白口铸铁铁水凝固时不会发生共析转变. ×55. 铸件可用再结晶退火细化晶粒. ×56. 冷热加工所形成的`纤维组织'都能使金属出现各向异性. √57. 奥氏体的塑性比铁素体的高.√58. 马氏体转变是通过切变完成的,而不是通过形核和长大来完成的.×59. 金属中的固态相变过程,都是晶粒的重新形核和长大过程.√60. 对金属进行冷、热加工都会产生加工硬化.×61. 在共析温度下,奥氏体的最低含碳量是0.77%.√62. 亚共析钢经正火后,组织中的珠光体含量高于其退火组织中的.√63.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都比纯金属高.√64. 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相组成都为铁素体和渗碳体.√65. 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没有铁素体相.×66. 过共析钢用球化处理的方法可消除其网状渗碳体.×67. 采用等温淬火可获得晶粒大小均匀的马氏体.×68. 形状复杂,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最好选用球铁制造.×69. 可锻铸铁的碳当量一定比灰口铸铁低.√70. 铝合金淬火后其晶格类型不会改变.√71. 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72. 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73. 工具钢淬火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所得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越多.√74. 黄铜的耐蚀性比青铜差. √75. 对常见铝合金仅进行淬火,强化效果不显著. √76. 贝氏体转变是非扩散性转变. ×77. 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性转变.√78.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好。

√79. 位错的滑移是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唯一方式。

×80. 表面淬火主要用于高碳钢。

×81. 垂直安放的型芯都要有上下型芯头. ×82. 熔模铸造不需要分型面. √83. 型芯烘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强度. √84. 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的重要原则是使其重要受力面朝上. ×85. 钢的碳当量越高,其焊接性能越好. ×86. 增加焊接结构的刚性,可减少焊接应力. ×87. 铸件的所有表面都应留有加工余量. ×88. 锻造加热时过烧的锻件可用热处理来改正. ×89. 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时,使铸件按顺序凝固方式凝固可避免出现缩孔. √90. 深腔拉深件进行多道拉深时,其拉深系数应逐次增大. √91. 给铸件设置冒口的目的是为了排出多余的铁水. ×92. 电渣焊一般处于平焊位置进行焊接,而不能立焊. ×93. 自由锻只能生产中小型锻件. ×94. 模锻只适合生产中小型锻件. √95. 对板材进行拉深时,拉深系数越大,则越不容易拉穿. √96. 铸钢的机械性能和铸造性能都比铸铁好. ×97. 设计模锻件时,凡平行于锤击方向的侧表面都应设计斜度. √98. 纯金属的流动性总是比较好. √99. 纯铅在常温拉制是冷变形,钨丝在1100℃拉制时是热变形.×100. 热变形过程中因会发生再结晶故不会产生硬化组织的.√101. 选择锤上模锻件分模面时,若最大截面有一个在端面,则应选此面为分模面以简化锻模制造.×102. 由于曲柄热模锻压力机行程一定,所以不适宜在其上进行滚压和引伸工序.√103. 纤维组织愈明显,金属沿纵向的塑性和韧性提高很明显,而横向则较差,这种差异不能通过热处理方法消除.√104. 冲裁时,凹模凸模的间隙越小,冲裁件的尺寸精度越高,但模具越易磨损,所需冲裁力也越大.×105. 直流正接时,焊件的较高,适于焊接厚板.√106. 用交流焊机手弧焊时,焊件的温度总比焊条端部的温度高.×107. 酸性焊条因氧化性较强,故对油,水和铁锈产生气孔的敏感性较小.√108. 焊接结构钢时,焊条的选用原则是焊缝成分与焊件成分一致.×109. 气焊火焰的温度较电弧温度低,所以焊接低碳钢时,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较小.×110. 焊接任何钢材其热影响区内部存在再结晶区.×111. 薄板件的波浪形变形主要是焊缝受拉应力而引起的.√112. 增加焊接结构的刚性可以减少焊接应力.×113. 埋弧自动焊焊剂与焊条薄皮的作用完全一样.×114. 钨极氩弧焊的引弧方式与手弧焊一样,采用接触引弧.×115. CO2气体保护焊的电极既有熔化极也有非熔化极.×116. 电渣焊焊接较重要结构时都需要正火处理.√117. 点焊,缝焊时焊件的厚度基本不受限制.×118. 为了增加焊件强度,点焊时焊点之间距离越密越好.×119. 钎焊熔剂与气焊熔剂的作用基本相同.×120. 硬钎料与软钎料的主要区分是钎料的熔点高低.√121. 低碳钢和强度等级较低的低合金钢是制造焊接结构的主要材料.√123. 一般把金属的焊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124. 直流电源焊接焊极有正接法和反接法,交流电源焊接也应注意焊件与焊条所接正负极,否则会影响两极的温度.×125. 不论被焊接的钢材是什么牌号,只要是钢焊条就可焊钢,都可达到工艺要求.×126. 钢铁含碳量越高,越容易焊得优质接头;相同的含碳量,合金钢的焊接性更佳.×127. 凡是金属都有一定塑性,因此都可进行压力加工.×128. 冷塑性变形要出现加工硬化,热塑性变形实际也出现过加工硬化,但因温度较高,很快发生了再结晶,最终使加工硬化不明显了.√129.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也就是金属的凝固温度.×130. 区分冷、热加工的标志是金属在加工变形时是否产生加工硬化.√三. 选择正确答案1. 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DA.等温退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D.正火2. 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BA.增大VKB.增加淬透性C.减少其淬透性D.增大其淬硬性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CA. 晶粒的相对滑动.B.晶格的扭折C.位错的滑移D.位错类型的改变4.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A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强度硬度提高 ,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5. 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AA.Ac1+30--50℃B.Ac3+30--50℃C.Accm+30--50℃D.T再+30--50℃6. 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DA.调质B.淬火+低温回火C.渗碳 D 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7. 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BA.低碳低合金钢B.中碳低合金钢C.高碳低合金钢D.低碳中合金钢8. 某一中载齿轮决定用45钢制造,其最终热处理采用下列哪种方案为宜CA.淬火+低温回火B.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C.调质后表面淬火D.正火9. 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组织中含有二次渗碳量最多的合金的含碳量为DA.•0.0008%B.0.021%C.0.77%D.2.11%10. 在Fe-Fe3C合金的退火组织中,含珠光体量最多的合金的碳含量为BA.0,02%B.0.77%C.2.11%D.4.3%11. 下列材料中不宜淬火的是DA.GCr15B.W18Cr4VC.40CrD.Q23512. 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析转变CA. L+α→βB. L→α+βC. γ→α+βD. α+β→γ13. 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BA.铝基轴承合金B.铅基轴承合金C.铜基轴承合金D.锌基轴承合金14. 对球墨铸铁进行高温正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列哪种组织CA.F+GB.F+P+GC.P+GD.Ld+G15.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DA.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16. 下列材料中耐热性最好的是CA.GCr15B.W18Cr4VC.1Cr18Ni9TiD.9SiCr17. 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是CA.F+Fe3CⅢB.F+PC.P+Fe3CⅡD.P+Fe3CⅢ18. 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DA.强化基体B.提高其韧性C.消除应力D.消除碳化物19. 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AA.淬火+低温回火B.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中温回火D.氮化+淬火+低温回火20. 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CA.得到下贝氏体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C.减少工件变形D.缩短生产周期21. 钢获得下列哪种组织时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CA.M+KB.P+FC.B下D.M+F22. 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BA.淬火+低温回火B.调质+表面淬火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 氮化23. 为了提高45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BA.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24. 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DA.减少工件变形B.消除应力C.细化晶粒D.缩短退火周期25. 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BA.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B.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充分析出C.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D.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26. 金属产生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是DA.形成了高密度位错B.晶格发生畸变C.晶格类型发生改变D.析出亚稳定第二相粒子27. 钢中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 )中析出的渗碳体BA.从钢液中析出的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C.从铁素中析出的D.从马氏体中析出的28. 碳钢的下列各组织中,哪个是复相组织AA.珠光体B.铁素体C.渗碳体D.马氏体29. 能够无限互溶的两组元素所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必定是AA.匀晶相图B.共晶相图C.包晶相图D.共析相图30. 钢件出现下述哪种缺陷时,难以用热处理来消除BA.晶内偏析B.纤维组织C.晶粒粗大D.网状渗碳体31. 钢的下列组织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BA.珠光体B.马氏体C.回火屈氏体D.回火索氏体32. 对片状马氏体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A.是位错马氏体B.是孪晶马氏体C.是过饱和的a固溶体D.具有高的强度33. 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是造成45钢淬火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AA.加热温度低于Ac3B.加热温度高于AC3C.保温时间过长D.冷却速度大于VK34. 亚共晶白口铸铁的退火组织中,不可能有下列中的哪种组织CA.二次渗碳体B.共析渗碳体C.一次渗碳体D.共晶渗碳体35. 过共析钢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能会造成网状渗碳体析出AA.完全退火B.再结晶退火C.正火D.去应力退火36. 下列指标中,哪个不是只决定于钢的成份的性能CA.淬透性B.淬硬性C.淬透层深度D.VK37. 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DA.完全退火B.等温退火C.球化退化D.正火38. 下列诸材料中热硬性最好的是DA.T12B.9SiCrC.W18Cr4VD.YG339. 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C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40. 下列诸材料中被称为低变形钢适合作冷作模具的是CA.9SiCrB.CrWMnC.Cr12MoVD.5CrMnMo41. 高速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应该是CA.M+KB.M+A'+KC.M回+A'+KD.S回+A'+K42. 白口铸铁件不具备下列哪个性能AA.高强度B.高硬度C.高耐磨性D.高脆性43. 对球墨铸铁件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得到铁素体基球铁CA.低温正火B.高温正火C.高温退火D.等温退火44. 40Cr钢的碳含量范围是CA.约40%B.约4%C.约0.4%D.约0.04%45. 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A.其晶粒形状会改变B.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C.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D.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46. 对纯金属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A.不会在恒温下结晶B.不会发生相变C.都能进行形变强化D.都能进行时效强化47. 对过共析钢不能进行下列哪种退火处理? AA.完全退火B.再结晶退火C.等温退火D.去应力退火48. 普通灰口铸铁组织中,不应有下列哪种渗碳体出现? DA.一次渗碳体B.二次渗碳体C.三次渗碳体D.一次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49. 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DA.低于Ac1温度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C.等于Ac3温度D.Ac3+30至50度50. T8钢奥氏体化后进行油淬,其组织为DA.MB.M+A残C.M+B下+A残D.M+T+A残51.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AA.碳含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D.过冷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