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第6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二、运输供给函数分析 1、运输供给函数 运输供给函数是运输供给量与影响它的诸多因素之间的 函数,运输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一定条件下, 运输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运输服务量。其中,“一定 条件”是指影响运输供给的多种因素。运输供给量可表示为 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函数:
在配送方面供应商直送模式下商品来自多条线路而无论各供应商还是家乐福自己的车辆都采用了轻重配载的策略有效利用了车辆的各级空间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进而在价格上取得主动地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第一节运输供给概述运输需求方开始更多的关注运输品质运输水平运输协调等一系列与运输供给相关的现实问题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三、运输供给的类型
商品的供给分两种情况,一是单个生产者的供给,二是该商品 的市场总供给。与此相对应,运输供给也可分为个别供给和总供给。
1、个别供给
个别供给是指特定的运输生产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能 够并愿意提供的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运输生产者由于经 济成分和运输方式的不同,情况也是各不相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也会不同。
1、固定设施成本
铁路运输需要轨道、车站;汽车需要公路和停车场地;航空离不开机 场和空中指挥系统;船舶要在港口停泊和装卸;管道则本身就是固定设施。
2、移动设备拥有成本
所有运输工具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运输工具的价值在其使用期内会 逐渐转化为运输成本,因此使用寿命决定着运输工具的折旧过程。
3、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运营人员的工资;另一类是运输 工具消耗的燃料,运输工作量越大,这些直接的运营成本数量也会越大, 这两类都是直接与运输量相关的变动成本。
运输实务—运输供给及影响因素

国民经济
运输供给
6/12/2018
Page 4
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以能源、交通为重点,则对运输业的发展有利。
6/12/2018
Page 5
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
科技的发展。机车车辆制造业、造船业与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技术 进步,使运输工具成本降低,技术更高,速度更快,从而会提高运输 供给量。
6/12/2018
Page 6
Page 7
运输概述
运输供给及影响因素
Page 1
运输供给及影响因素
学习内容1.ຫໍສະໝຸດ 输供给的含义2.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
6/12/2018
Page 2
运输供给的含义
运输供给是指在运输市场上,运力的供给者在不同的运输 条件下提供的运力数量。简单地说,就是运输企业的运输
能力。
6/12/2018
Page 3
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素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分析幻灯片资料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是运输市场 的两个基本方面。运输需求是运输供 给的原因,而运输供给是运输需求的 基础。
运输的市场运行机制自行调节, 使运输供给和需求形成规律性的运动 ,出现市场的相对均衡。
2020/8/5
一、运输需求
定义及其特征 ➢ 运输需求的定义 ➢ 运输需求的产生 ➢ 运输需求的类型 ➢ 运输需求的特征
2020/8/5
P
D
运价与收入
P
D
O
2020/8/5Dຫໍສະໝຸດ QOD Q
➢ 运输价格的需求弹性EP ▪ 不同弹性,运价对运输收入的影响 当富有弹性时,即EP>1,降低运价可增加
收入 当缺乏弹性时,即EP<1,提高运价可增加
收入
2020/8/5
➢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EI
ΔQ/Q EI=——————
Δ I/I
2020/8/5
➢ 案例 是不是也可以看成随着运输技术的改
进,运输能力提高使得系数降低。而运输 能力的提高又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运输和国民经济之间是互动关系 ,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派生”关系。
第一章 运输概述 第二章 运输基础结构 第三章 运输业的发展 第四章 运输业的性质 第五章 运输资源配置 第六章 运输市场 第七章 运输实务 第八章 运输信息与成本管理 第九章 运输组织 第十章 运输决策
2020/8/5
第六章 运输市场
第一节 运输市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 第三节 运输价格 第四节 国内运输市场 第五节 国际航运市场
➢ 运输需求的派生弹性的意义 ▪ 生产派生需求用于分析总体运输需
求,用于宏观运输经济分析; ▪ 商品派生需求用于分析不同商品运
《物流运输供需》课件

物流运输的作用和重要性
1 加速供应链
2 满足客户需求
物流运输连接生产商、 供应商和消费者,加速 了供应链中货物的流动, 提高了运作效率。
通过及时交付货物,物 流运输确保了客户的需 求得到满足,提升了客 户满意度。
3 促进经济增长
物流运输对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 用,提供了就业机会, 并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 通。
物流供需的问题和挑战
供应链断裂
供应链中某个环节的中断可能导致货物运输 延误或损坏。
安全风险
货物破坏、失窃和恶劣天气等安全风险可能 影响物流运输。
交通拥堵
城市交通拥堵对物流运输造成困扰,增加运 输时间和成本。
成本压力
物流运输成本的上升给企业带来压力,需要 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
物流供需的解决方案
供应链可视化 优化运输路线 安全措施 合作共赢
利用无人机进行货物配送,快 速、灵活、节省成本。
人工智能物流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物流 运输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绿色物流
物流运输日益关注环境保护,推动使用低碳交通方式和精细化运输计划。
2
智能化货运
智能物流设施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3
多式联运
通过联合不同运输模式,实现高效的货物运输,减少中转和损耗。
通过使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货物运输 的状态和位置,提高可见性。
使用路线规划和优化软件,选择最佳的运输路 线和模式,减少时间和成本。
加强物流保安措施,使用跟踪和追踪技术确保 货物安全。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 高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目录
•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关系分析 • 案例分析:某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状况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01 交通运输需求概述
需求定义与特点
定义
交通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对人与 货物空间位移的需要。
特点
影响因素
人口数量和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运输网布局和运输能力、国家政策及运输 价格等。
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运输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多样化、高品质化等趋势。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 绿色交通理念的普及,未来交通运输将更加智能、环保和高效。
02 交通运输供给现状
运输能力短缺
由于投资不足、规划不合理等原因,导致 某些地区或某些运输方式的运输能力不能 满足需求,出现运输能力短缺现象。
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市场价格波动
当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时,市 场价格会出现波动,如运价上涨或下 跌等。
在运输高峰期或异常天气条件下,由于运输 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运输服务 质量下降,如延误、拥堵、安全事故等。
优化道路交通设施布局,提 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公共 交通系统建设,提升服务质 量和效率;增加停车设施供 给,推广智能化停车管理系 统;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引 导居民绿色出行。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 建议
技术创新对交通需求影响
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 未来交通系统将更加高效、安全, 降低事故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绿色出行
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提高 绿色出行比例。
智能交通系统
运输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政策法规对运输市场供需平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运输供给和需求的调控上。
供需平衡的调节机制
市场调节
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可以调节供需关系,使供 需达到相对平衡。
政府调控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法规、财政支持等手段对运输市场 进行调控,促进供需平衡。
企业自主调节
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运输供给,提高运输 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
价格机制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政府和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以平衡运输市场的供需关系,同时确 保公平竞争。
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
运输企业应加强成本核算,降低不必 要的开支,提高运营效率。
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建立完善的市场信 息披露机制,提高价格透明度。
促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路法
规范水路运输活动,保障水路交通安全,维 护水路运输市场秩序。
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过程
调研与制定
政策与法规的制定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现状,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与法规。
公开征求意见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广泛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各 方面的意见。
发布与实施
制定完成后,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发布,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 实施。
监督与评估
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运输市场需求与 供给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 运输市场概述 • 运输市场需求分析 • 运输市场供给分析 • 运输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 运输市场价格机制分析 • 运输市场政策与法规分析
01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3.2货运量的生成
• 货运量的空间分布
货运量的空间分布取决于工农业生产布局。
• 货物运输系统分析指标 1、货物发送量 2、货物到达吨数
西南, 13597, 8%
西北, 12300,
8%
3、货物周转量
4、货物平均运程及其影响因素 中南, 16274, 10%
华东, 18569, 11%
华北, 72906, 44%
客所需的运输费用。
1.1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 • 方式结构 铁路、公路、航空等五大运输方式的需求比例结构。 • 层次结构 消费者对于各种运输水平的运输服务(产品)的需求。
36.94 176.16 322.29
4420.53
2150.04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 管道
*2013年广东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所占运输周转量比例情况 (亿吨公里)
1.2交通运输需求的特性
• 交通运输需求的特性
1、普遍、广泛性 2、复杂、多样性 3、派生性(派生的需求) 4、空间特定性(流向与流程(运距)) 5、时间特定性(时间上的分布、流时与流速)
规律性(时间与空间上的有迹可循) 6、不平衡性(时间、空间)。 7、部分可替代性(位移实现的多途径) • 交通运输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派生出来的需求。 宏观层次的交通运输需求,主要反映为降低交通运输成本的 需要。 微观层次的交通运输需求主要是经济活动的货运需要和人员 进行经济或社会活动的旅行需要。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为进行运输需求分析提供了很好 的方法。
但最大效用模型无法解释客运需求(货运可行)。推测、 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得微观需求理论(需要验证) 不适合对于旅客运输的需求分析。
随机需求模型广泛应用于客运需求分析,但这些模型很难 被验证。
物流需求与供给分析

物流需求与供给分析摘要:需求和供给,是物流研究的逻辑起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物流企业,必须要深入研究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实现良好的物流管理效率。
使物流的发展更加迅速。
关键词:需求;供给;市场经济;相互制约Abstract: the demand and supply, logistics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search.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logistics enterprise, must want to in-depth study of logistics demand and logistics supply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achieved good logistics management efficiency.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more rapidly.Key words : demand; supply; market economy; mutual restriction1.物流需求1.1物流需求的含义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1.2物流需求因素由于物流活动日益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之中,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物流需求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的本身直接产生物流需求;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二、运输供给函数分析
1、运输供给函数
运输供给函数是运输供给量与影响它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函 数,运输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一定条件下,运 输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运输服务量。其中,“一定条件” 是指影响运输供给的多种因素。运输供给量可表示为影响它的 诸多因素的函数:
在配送方面,供应商直送模式下,商品来自多条线路,而无论各供应 商还是家乐福自己的车辆都采用了“轻重配载”的策略,有效利用了车辆 的各级空间,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进而在价格上取得主动地 位。
《物流运输与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第一节 运输供给概述
运输需求方开始更多的关注运输品质、运输水平、运输协调等一 系列与运输供给相关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运输供给方,根据运输 成本、运输价格以及运输能力等要素进行运输供给分析,结合运输 市场的整体情况有效开展运输组织工作,更好地满足运输需求。 一、运输供给的涵义
运输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发展运输而制定的准则,是 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运输政策的制定要从经济、政治、军事 以及国际社会等许多方面考虑。 2、经济因素: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是影响运输供给的根本因素,经济 发展一方面导致更大的运输需求,从而拉动运输供给的提高。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行为规范,如
信仰、准则、生活习惯等。我国人口众多,各个地区的教育状 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都不太一样,而且各地的社会发展水 平不同,因此运输需求不同,运输供给也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的 特点。 4、技术因素: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影响运输供 给的重要因素。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二、运输供给的特征
运输业是一种特殊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这使得运输供给 与一般商品和服务的供给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运输供给的特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非贮存性
运输业属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非贮存性是各种服务产业的共同特点: 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相结合。运输业具有固定设备多、固定资产投资大、 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运输能力的设计多按运输高峰的需求设计,具有一 定的超前量。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三、运输供给的类型
商品的供给分两种情况,一是单个生产者的供给,二是该商品的 市场总供给。与此相对应,运输供给也可分为个别供给和总供给。
1、个别供给
个别供给是指特定的运输生产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能够 并愿意提供的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运输生产者由于经济 成分和运输方式的不同,情况也是各不相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也 会不同。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3、可替代性
运输供给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和多 个运输生产者的生产能力构成。运输生产者也可以在确定运输方案 时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这就是运输供给的可替代性。
这种可替代性也是有条件的,因为运输方式间存在差异性,例如 在国际贸易中大宗货物的远洋运输,一般只能选择海路的运输方式。 因此,运输供给具有部分可替代性,它的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同 时存在的,运输市场的供给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垄断。
4、外部性
所渭外部性是指向市场以外其他人强加的成本和利益,发达的运 输可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说的就是运输 业的正外部性,它能使区域繁荣、商品价格下降、地价上扬,产生 巨大的经济效益,以至大多数大城市均在沿海沿江交通便利的地域 形成,这是其他商品无法做到的。
运输供给所造成的大气污染、交通噪声、水体污染、交通拥挤、 交通事故等等,都属于外部成本。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引导案例————家乐福中国及其物流运输案例
法国家乐福集团是大型超级市场概念的创始者,目前是欧洲第一,全 球第二的跨国零售企业,也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零售企业。家乐福实行 是“店长责任制”,给各店长给予极大的权力,所以各个店之间并不受太 多的制约,店长能灵活决定所管理的店内的货物来源和销售模式等。
2、总供给
总供给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分析运输供给,指在一定时期、一定 条件下,某一区域所有个别供给的总和,即该区域范围可能向运输 市场提供的运输产品。它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与之相应的运输产品 的所有生产者所能供给的总量。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第六章 物流运输供给分析
第二节 运输供给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运输供给,必须全面认识它的影响因素, 同时也要掌握运输供给以及运输供给量的变化情况。运输供给 的函数分析和弹性分析为我们认识运输供给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一、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 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在市场上的实现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生产者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二是生产者有生产的能力。
相应地,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一定运输水平下, 运输生产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运输产品或服务。运输供给有两个必 备的条件,即运输生产者有提供运输产品或服务的愿望,并且运输 生产者有提供这种运输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家乐福中国在网络设计方面主要体现为运输网络分散度高,一般流通 企业都是自己建立仓库及其配送中心,而家乐福的供应商直送模式决定了 它的大量仓库及配送中心事实上都是由供应商自己解决的,受家乐福集中 配送的货物占极少数。
在运输方式上,除了较少数需要进口或长途运送的货物使用集装箱挂 车及大型货运卡车外,由于大量商品来自本地生产商,故较多采用送货车。
2、不平衡性
运输供给的不平衡性既表现在时间上也表现在空间上。在时间上,运输 供给的不平衡性表现在运输供给随运输需求淡旺季的变化而变化。运输旺 季时,运输需求增多,运输供给就相应增加;相反,运输淡季时运输供给 就会减少。运输需求的季节性不平衡,导致运输供给出现高峰与低谷。
在现实的运输服务过程中,运输供给同运输需求并不能完全吻合,运输 供给或者满足不了运输需求,或者在满足货运需求的同时还有供给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