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能力检验方式
太阳能组件质量检测标准

太阳能组件质量检测标准EV A检验标准晶体硅太阳电池囊封材料是EV A,它乙烯与醋酸乙烯脂的共聚物,化学式结构如下(CH2—CH2)—(CH—CH2)|O|O — O — CH2EV A是一种热融胶粘剂,常温下无粘性而具抗粘性,以便操作,经过一定条件热压便发生熔融粘接与交联固化,并变的完全透明,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在太阳电池封装与户外使用均获得相当满意的效果。
固化后的EV A能承受大气变化且具有弹性,它将晶体硅片组“上盖下垫”,将硅晶片组包封,并和上层保护材料玻璃,下层保护材料TPT(聚氟乙烯复合膜),利用真空层压技术粘合为一体。
另一方面,它和玻璃粘合后能提高玻璃的透光率,起着增透的作用,并对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有增益作用。
EV A厚度在0.4mm~0.6mm之间,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内含交联剂,能在150℃固化温度下交联,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形成稳定胶层。
EV A主要有两种:①快速固化②常规固化,不同的EV A层压过程有所不同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厚度为0.4mm的EV A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使它和玻璃、TPT之间密封粘接。
用于封装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EV A,主要根据透光性能和耐侯性能进行选择。
1. 原理EV A具有优良的柔韧性,耐冲击性,弹性,光学透明性,低温绕曲性,黏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耐侯性,耐化学药品性,热密封性。
EV A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分子量(用熔融指数MI表示)和醋酸乙烯脂(以V A表示)的含量。
当MI一定时,V A的弹性,柔软性,粘结性,相溶性和透明性提高,V A的含量降低,则接近聚乙烯的性能。
当V A含量一定时,MI降低则软化点下降,而加工性和表面光泽改善,但是强度降低,分子量增大,可提高耐冲击性和应力开裂性。
不同的温度对EV A的胶联度有比较大的影响,EV A的胶联度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在熔融状态下,EV A与晶体硅太阳电池片,玻璃,TPT产生粘合,在这过程中既有物理也有化学的键合。
光伏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项目及方法

光伏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项目及方法光伏组件原材料检验标准,原材料检验项目及方法。
一.电池片1.检验内容及方式:1)电池片厂家,包装(内包装及外包装),外观,尺寸,电性能,可焊性,珊线印刷,主珊线抗拉力,切割后电性能均匀度。
(电池片在未拆封前保质期为一年)2)抽检(按来料的千分之二),电性能和外观以及可焊性在生产过程全检。
2.检验工具设备:单片测试仪,游标卡尺,电烙铁,橡皮,刀片,拉力计,激光划片机。
3.所需材料:涂锡带,助焊剂。
4.检验方法:1)包装:良好,目检。
2)外观:符合购买合同要求。
3)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符合厂家提供的尺寸的±0.5mm4)电性能:用单体测试仪测试,结果±3%。
5)可焊性:用320-350℃的温度正常焊接,焊接后主珊线留有均匀的焊锡层为合格。
(要保证实验用的涂锡带和助焊剂具有可焊性)6)珊线印刷:用橡皮在同一位置反复来回擦20次,不脱落为合格。
7)主珊线抗拉力:将互链条焊接成△状,然后用拉力计测试,结果大于2.5N。
8)切割后电性能均匀度:用激光划片机将电池片化成若干份,测试每片的电性能保持误差在±0.15w。
5.检验规则:以上内容全检,若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则对该批进行千分之五的检验。
如仍不符合4).5).7)8)项内容,则判定该批来料为不合格。
二.涂锡带1.检验内容及方式:1)厂家,规格,包装,保质期(六个月),外观,厚度均匀性,可焊性,折断率,蛇形弯度及抗拉强度。
2)每次来料全检(盘装),外观生产过程全检。
2.检验所需工具:钢尺,游标卡尺,烙铁,老虎钳,拉力计。
3.所需材料:电池片,助焊剂。
4.检验方法:1)外包装目视良好,保质期限,规格型号及厂家。
2)外观:目视涂锡带表面是否存在黑点,锡层不均匀,扭曲等不良现象。
3)厚度及规格:根据供方提供的几何尺寸检查,宽度±0.12mm,厚度±0.02mm视为合格。
4)可焊性:同电池片检验方法5)折断率:取来料规格长度相同的涂锡带10根,向一个方向弯折180°,折断次数不得低于7次。
我国海上光伏组件检测标准

我国海上光伏组件检测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为了确保海上光伏组件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海上光伏组件检测标准,以保证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标准涵盖了光伏组件的物理性能、电气性能、耐候性能等多个方面,是对光伏组件进行检验和评定的依据。
海上光伏组件的物理性能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检验、尺寸、重量、包装等内容。
外观检验主要是对光伏组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损坏、划痕、污渍等进行检查,确保组件外观良好。
尺寸和重量方面主要是对组件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包装方面主要是对组件的包装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海上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光电转换效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是评价光伏组件电气性能的关键参数,能够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海上光伏组件的耐候性能检测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海上环境的恶劣程度较高,光伏组件要能够在海水腐蚀、高温、高湿等恶劣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对其耐候性能的检测十分关键。
检测标准主要包括耐腐蚀能力、耐高温性能、耐湿性能等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和评估,可以评定光伏组件在海上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海上光伏组件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光伏组件在海上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和评定,才能保障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在恶劣性海上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海上光伏组件的检测标准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公正、规范的检测评定平台,推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创新。
希望在未来,我国的海上光伏组件检测标准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的利用。
第二篇示例:我国海上光伏组件检测标准一、海上光伏组件的特点海上光伏组件与陆地光伏组件相比,具有更高的防水、抗风压、抗腐蚀和耐候性能要求。
光伏组件能力验证技术分析

之间 的差 异 ,为实验 室管 理提 供信 了几 次 光 伏 组 件 的 能 力 验 证 ,但 因 中会 遇 到 不 少 困难 与 问题 。
高实验 室 的技 术和管 理水 平 ,确定 在 国 家 级 课 题 “ 排 放 和 碳 减 排 评 池 片 串联 而 成 的 常 见 类 型 。 碳
和核查 实验 室检测 能 力。
一
价机 构认 可关键 技 术” 中的 关于低 碳产 品检 测数据 质 量控 制关键 技术
2 .项 目选择
作 为 实 验 室 内 部 质 量 控 制 的 外 部 室 的 国 际 大 型 认 证 机 构 , 会 不 定 期 薄膜 组件 两大类 ,聚 光组件 因市 场 补 充 措 施 , 从 而 满 足 持 续 改 进 的 开 展 光 伏 产 品 检 验 能 力 的 比对 。 要求。 化 程 度 低 暂 不 考 虑 。 因 晶硅 组 件 中
4 .实验室选择
数据 ,验 证样 品已达到 本 身特有 的
为 了 满 足 不 同 检 测 方 法 产 生 数 性 能 稳 定 期 后 , 选 取 4 功 率 测 试 个
方 法 ,使 用 AAA等 级 瞬 态 太 阳 光 据 的充分 比对 ,保 证验 证结 果能够 值 接 近 ,衰 减 变 化 接 近 的 样 品 作 为
行 控制 ,随时都会 对测 试结 果产 生 等 。
施 机 构 授 权 后 , 由参 试 实 验 室 开 箱 。开箱 前应 对包 装箱 的封 样状 态 进 行拍 照记录 ,开箱后 再对 样 品有
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

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光伏组件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为了确保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性能和质量,进行性能测试是必要且关键的。
本文将从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的必要性、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的必要性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能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
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电压、电流、效率等关键参数,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二、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的方法1. I-V 曲线测试I-V 曲线测试是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量组件的电流和电压,绘制出I-V 曲线图。
通过分析曲线图,可以获取组件的功率输出、最大功率点、填充因子等性能指标,评估其性能质量。
2. 光谱响应测试光谱响应测试可以评估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不同波长的光照条件下的响应能力。
通过暗室中的光源,逐个调节不同波长的光照,测量组件的光电流响应,获取光谱响应曲线。
该测试方法可以判断光伏组件的材料质量和光利用率。
3. 温度系数测试温度系数测试可以评估太阳能光伏组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
通过将组件暴露在不同温度环境中,测量组件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出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是评估组件功率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可以用于预测组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性能。
三、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是评估组件质量和性能优劣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 组件的峰值功率输出。
通过分析 I-V 曲线,可以确定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
峰值功率输出是评估组件质量的重要指标。
2. 填充因子。
填充因子是衡量光伏组件效率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 I-V 曲线中的填充因子来计算得出。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

XXXXX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安全鉴定测试规范1.目的为了合理的验证光伏组件安全性能,以确保必要的测试项目得到统一和规定,进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需求。
2.适用范围本规范没有涉及海上和交通工具应用时的特殊要求,也不适用于集成了交/直流逆变器的组件。
本规范的试验程序和通过判据为了发现由误用应用等级,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或组件内部元件破碎而引起的火灾、电击和人身伤害的隐患。
3.术语定义光伏组件的应用等级定义如下:A级:公众可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高于直流50V或240W以上的系统,同时这些系统是公众有可能接触或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的要求。
B级:限制接近的、危险电压、危险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可用于以围栏或特定区划限制公众接近的系统。
通过本应用等级的组件只提供了基本的绝缘保护,这类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0的要求。
C级:限定电压、限定功率应用通过本等级鉴定的组件只能用于低于直流50V和240W的系统,这些系统公众是有可能接触和接近的。
通过本标准和IEC61730-2适用于本应用等级的安全鉴定的组件被认为满足安全等级III的要求。
注:安全等级在IEC61140中规定。
4.引用标准IEC 61646,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5.测试内容组件应进行的试验由IEC61730-1确定的应用等级决定,下表列出各等级所需的试验项目。
试验的顺序应根据测试序列进行。
基于应用等级的试验要求5.1外观检查MST01 5.1.1目的检查出组件的任何外观缺陷。
5.1.2程序本试验等同IEC61215/IEC61646的10.1,并有以下的附加检查判据:∙可能影响安全的其它任何条件;∙与IEC61730-1第11章规定的标识不一致。
用笔录、照片标识任何裂纹、气泡或脱层等的位置和性状,这些缺陷可能在后续试验中恶化并对组件的安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太阳能光伏组件过程检验标准

太阳能光伏组件过程检验标准由品管员每个工作日均衡时间抽检,各工岗负责自检。
分选1)具体分档标准按作业指导书要求;2)确认电池片清洁无指纹、无损伤;3)所分组件的电池片无严重色差。
单焊1)互联条选用根据技术图纸;2)保持烙铁温度在330-350℃之间(特殊工艺须另调整),每隔两小时对烙铁温度进行抽检;3)当把已焊上的互联条焊接取下时,主栅线上应留下均匀的银锡合金;4)互联条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堆锡;5)焊接平直,牢固,用手沿45°左右轻提焊带不脱落;6)焊带均匀的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主栅线的错位不能大于0.5㎜,最好在0.2㎜以内;7)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完整,无损伤。
串焊1)焊带均匀的焊在主栅线内,焊带与电池片的背电极错位不能大于0.5㎜;2)保持烙铁温度在350-380℃之间(特殊工艺须另调整),每隔两小时对烙铁温度进行抽检;3)每一单串各电池片的主栅线应在一条直线上,错位不能大于1㎜;4)互联条焊接光滑、无毛刺、无虚焊、脱焊、无锡珠;5)串焊后电池片正面无焊花,焊带脱落现象;6)电池片表面保持清洁;7)单片完整,无损伤。
叠层1)叠层好的组件定位准确,串与串之间间隙一致,误差±0.5㎜;2)串接条正、负极摆放正确;3)汇流条选择符合图纸要求,汇流条平直、无折痕及其他缺陷;4)EV A、背板要盖满玻璃(背板、玻璃无划伤现象);5)拼接过程中,保持组件中无杂质、污物、手印、焊带条等残余部分;6)玻璃、背板、EV A的“毛面”向着电池片;7)序列号号码贴放正确,与隔离背板上边缘平行,隔离TPT上边缘与玻璃平行;8)组件内部单片无破裂;9)涂锡带多余部分要全部剪掉;10)电流电压要达到设计要求;11)所有焊点不能存在虚焊;12)不同厂家的EV A不能混用。
层压1)组件内单片无破裂、无裂纹、无明显位移、串与串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0㎜;2)焊带及电池片上面不允许有气泡,其余部位0.5-1m㎡的气泡不能超过3个,1-1.5m㎡的气泡不能超过1个;3)组件内部无杂质和污物;4)EV A的交联度控制在75%~90%,每批次EV A测量两次;5)层压工艺参数严格按照技术部提供设定参数;6)背面平整,凸点不能炒股1㎜,不能存在鼓泡现象;最好不超过0.5㎜,凹坑最大直径≤10mm,深度≤0.3mm,每块组件不得超过2处;7)背板不能有明显褶皱。
光伏组件电性能参数能力验证样品稳定性研究

中 位 值 , 又 符 合 初 始 的 EL测 试 没
光 的 长 时 间 曝 晒 ,使 样 品 电 性 能 达
到 稳 定 ,研 究 所 需 要 的 曝 晒 量 并 作 为是 否 稳 定 的评 价 依 据 。 ( b) 通 过 研 究 存 放 环 境 背 景 光 对 样 品 的 影 响 ,来 确 定 样 品 允 许 的 存 放 环 境 。
备 、测 试 手 段 不 同 , 因此 ,对 同 一 个 降 至 最 低 。
的运 输 。Biblioteka ( 1 ) 光 致 衰 减 光 致 衰 减 是 光 伏 组 件 固 有 的 特
性 。 晶体 硅 光 伏 电池 片 在 接 受 光 照
或 电 流 注 入 后 , 电 池 片 中硼 和 氧 形
样 品测 试 出来 的 电性 能 参 数 有 较 大 的
本 文对 初步 制 作 的 1 1 个 样 品 进
成硼一 氧 复 合 体 , 导 致 硅 片 中 的 少 子 寿 命 降 低 , 光 电 转 换 效 率 或 者 是
标 称 功 率 下 降 。 随 着 光 照 量 的 累
差 别 ,其核 心 指 标 — — 标 称 功 率 甚 至 行 了 两 步 法 筛 选 。 第 一 步 为 电 性 能
中的7 个组 件 ( 灰 色 作 为研 究样 品。样 品由6 0 片 尺 寸 为 两 步 筛 选 ,表 1
1 5 6 mm X 1 5 6 mm的 多 晶 硅 电 池 片 串 底纹 部分 ) ,既符 合 最接 近 电性 能 联 而成 。
( 2 ) 样 品的运输 样 品在 实验 室 间传递 时需 要采 用 公 路 或 者 航 空 的 运 输 方 式 ,运 输 中 的 机 械 震 动 ,会 引 起 样 品 中 电 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组件能力检验方式
通过观察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的表现,实验室客户、管理机构和评价机构可以了解实验室是否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监控实验室能力的持续状况,识别实验室之间的差异,为实验室管理提供信息。
不仅如此,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可以了解自身能力,将其作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外部补充措施,从而满足持续改进的要求。
光伏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
为了科学评估国内光伏组件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通过国际通行的能力验证活动来推动和提高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确定和核查实验室检测能力。
一、国内外光伏相关能力验证工作
当前,在国际上常见的光伏产品能力验证计划并不多,各主要光伏生产国的国家计量机构不定期进行小型标准光伏器件的比对,其中较有影响力的一次是美国能源部组织的历时四年的PEP93国际标准太阳电池比对,全世界有10个国家的13个太阳能电池测试实验室参加,我国天津电源研究所参加了这次比对活动,并最终具有了光伏计量基准WPVS的标定资格。
近几年,澳大利亚的IFMQualityServices 组织了几次光伏组件的能力验证,但因样品传递周期过长而迟迟未有结果。
而一些拥有多家光伏检测实验室的国际大型认证机构,会不定
期开展光伏产品检验能力的比对。
目前,在国内尚未有正式官方的针对光伏组件产品的能力验证活动,仅在检测机构中有少量的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但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充分关注光伏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近期,国家科技部在国家级课题“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价机构认可关键技术”中的关于低碳产品检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中包含了对光伏组件产品能力验证技术的研究,并将作为今后开展能力验证活动的重要依据。
同时,北京鉴衡认证中心(CGC)近期也正在筹备签约检测实验室的组件测试能力比对活动。
二、方案规划与设计
光伏组件产品的能力验证作为一个全新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时,需根据样品本身的特性,制定出适于开展能力验证并达到预期目的的计划。
但因样品本身的复杂性,检测方法的多样性,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问题。
1.样品选择
常用光伏组件分为晶硅组件和薄膜组件两大类,聚光组件因市场化程度低暂不考虑。
因晶硅组件中多晶硅组件光电性能不如单晶硅组件稳定,相对来说易破损;薄膜组件因其固有的光致衰退特性,性能随时间变化较大而不够稳定。
方案采用单晶硅组件,选取由72片125
单晶硅电池片或60片156单晶硅电池片串联而成的常见类型。
2.项目选择
由于晶体硅组件其关键性能中,适宜作为能力验证并且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与参数不多,参照目前国际主要实验室间对该产品开展实验室间比对的主要项目内容,方案选择STC条件下电流-电压特性测量作为此次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并以该项目中的最大功率值作为结果比对分析数据。
3.检测方法确定
依据IEC60904-1:2006测试方法,使用AAA等级瞬态太阳光模拟器,或不低于BBB等级稳态太阳光模拟器进行测试。
对于晶体硅组件的最大功率值点测量,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两大类:一类是户外法,在自然太阳光条件下测试;一类是室内法,分别使用不低于BBB级的太阳光瞬态或稳态模拟器进行测试。
在户外测试时,气候条件中的阳光辐照强度、云层状态、温度、风速等测试条件变化万千,很难进行控制,随时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法保证各实验室之在户外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相比而言,室内法采用的太阳模拟器更易进行控制。
在室内法测试中,采用的太阳光模拟器分为瞬态太阳光模拟器和稳态太阳光模拟器。
瞬态太阳光模拟器的光闪脉冲宽度一般在
2ms~50ms之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组件最大功率点的一次测试;稳态太阳光模拟器则是在整个测试期间都持续照射。
国内各主要实验室普遍采用AAA瞬态太阳光模拟器进行测试。
稳态太阳光模拟器因设备研制水平限制,采购成本高昂,仅有极少数实验室拥有。
而瞬态太阳光模拟器和稳态太阳光模拟器对测试的准确度和一致性的影响是光伏检测机构间的热门课题,正是能力验证需要解决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方案选择室内法为研究对象。
4.实验室选择
为了满足不同检测方法产生数据的充分比对,保证验证结果能够普遍反映国内各实验室检测水平,方案选择国内15家以上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资质的实验室,要求均具有使用瞬态太阳光模拟器检测的能力,结合国内检测机构情况,其中3~5家应同时具有使用稳态太阳光模拟器检测的能力。
实验室需要提供所有对检测数据有影响的数据,包括使用的参考物质,模拟器性能参数,测试的环境条件及测试结果等。
三、关键技术分析
1.样品的制备与稳定性处理
比对样品的一致性对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至关重要。
在实施能力验证计划时,应确保能力验证中出现的不满意结果不归咎于样品之间或样品本身的变异性。
因此,对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特性量,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和(或)稳定性检验。
对稳定性检验,则可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计划的要求来决定。
光伏组件因在能力验证计划中传递周期较长,稳定性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在样品制备时,采取成熟可靠的工艺,用稳定的材料同批制备多个组件,挑选性能稳定、功率等级最为接近的一部分,进行户外老化处理,渡过样品的初期衰减期,并通过检测手段记录期间性能数据,验证样品已达到本身特有的性能稳定期后,选取4个功率测试值接近,衰减变化接近的样品作为能力验证样品,其中两个是测试样品,两个是备样,作为意外出现时的后备传递样品。
2.样品包装与传递
为确保传递过程中样品尽量完好无损,避免影响检测结果,样品的包装应采用木箱来可靠牢固地封装,并在样品周围做好充足的防震、防水、防撞措施。
样品到达参试实验室后,各实验室应在专业人员陪同或由组织实施机构授权后,由参试实验室开箱。
开箱前应对包装箱的封样状态进行拍照记录,开箱后再对样品有效性确认并进行拍照记录后,方进行试验。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样品状态不改变,测试完毕后,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包装,包装前后应对样品状态及包装状态
拍照记录。
在整个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组织实施机构联系。
为及时掌握样品稳定性状况,在集中地域实验室测试完成后或地理位置较远实验室测试结束后,将样品流转回组织单位实验室进行确认,并保留测试数据,评估样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