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文学理论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成人本科复习题

文学理论成人本科复习题

文学理论专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把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节奏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寓情于物与寄情于事。

6、叙事轴心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韵味”说,明代谢榛提出了“景媒情胚”说。

8、文学接受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意蕴影响的过程。

9、接受美学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1、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

2、《毛诗序》中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由此可以看出诗与言的关系。

3、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4、现实主义小说注意以写实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性格,历历在目地展示生活场景,力图更为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

5、最早将“净化”一词引入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6、读者反应批评学派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

7、伊瑟尔提出了所谓“隐含读者”的概念,开启了接受美学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在转变。

8、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

”9、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审美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2、语言本体论:概括起来说,语言本体论是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在20世纪西方哲学领域和文学理论领域出现的、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和文学活动的本体的看法的总称。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治理(zhì)治安(zhì)治疗法(zhì)治标(zhì)B、纪律(jì)纪念(jì)纪念碑(jì)纪念册(jì)C、独立(dí)独具匠心(dí)独断专行(dí)独领风骚(dí)D、强调(qiáng)强调句(qiáng)强大(qiáng)强调重点(qiáng)2、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A. 《呐喊》B. 《彷徨》C. 《野草》D. 《朝花夕拾》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潜、默)B. 美轮美奂(轮、奂)C. 畸形怪状(畸、怪)D. 震天动地(震、动)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领略(liǎng lüè)B. 翘首(qiáo shǒu)C. 拂晓(fú xiǎo)D. 翻译(f ān yì)5、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6、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纤夫(xiān fū)B. 惊愕(jīng è)C. 惊鸿一瞥(jīng hóng yī piē)D. 艳阳高照(yàn yáng gāo zhào)7、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杜甫B. 王之涣C. 李白D. 白居易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9、下列哪一项中的成语使用正确?A. 这次展览会上,他的画作鹤立鸡群,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王之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为人谦逊,从不自夸。

(自夸:自己夸奖自己)B. 这次比赛我们队大获全胜。

(全胜:完全没有胜利)C.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复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D. 老师的话使他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很困惑)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形象代表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D. 《红楼梦》以诗词、歌曲、曲艺等形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4、下列诗句出自杜甫《春望》的是: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畅快淋漓情不自禁B. 遥相呼应遥不可及C. 雕梁画栋精雕细琢D. 纵情山水情深意长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行为令人侧目。

(侧目:尊敬)B、这篇文章立论新颖,别具匠心。

(匠心:独特的巧妙构思)C、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见多识广:见识少)D、在学术讨论会上,他侃侃而谈。

(侃侃而谈:低声细语地说话)7、以下哪位古代文学家被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8、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持(chí)续B. 塑造(sù)C. 疏远(shū)D. 酝酿(niàng)10、下列作品中,哪一部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A.《静夜思》B.《春望》C.《赋得古原草送别》D.《江雪》二、Ⅱ卷-文言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7分,共3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人教育现代文学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现代文学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现代文学专题课程
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文,标志着文学革命正式发难。

A.《文学革命论》B.《文学改良刍议》
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人的文学》
2.《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A.洪深B.丁西林
C.田汉D.郭沫若
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含蕴了深博的象征哲思的诗歌作者是:
A.戴望舒B.何其芳
C.卞之琳D.废名
4.《梦之谷》的作者是
A.梁实秋B.萧乾
C.沈从文D.林徽因
5.收录鲁迅1924年至1926年所作的散文诗集是
A.《呐喊》B.《彷徨》
C.《华盖集》D.《野草》
6.1930年中国在上海宣告正式成立.
A.左翼作家联盟B.创造社
C.太阳社D.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7.《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是
A.茅盾B.丁玲
C.巴金D.张爱玲
8.短诗《老马》的作者
A.胡适B.闻一多
C.戴望舒D.臧克家
9.吴荪甫是茅盾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A.《呐喊》B.《彷徨》
C.《腐蚀》D.《野草》
10.《四世同堂》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
C.茅盾D.曹禺。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 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 和 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2.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 、 。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 、 、 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 ,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B. 创造思维C. 形象思维D. 情感思维 2.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 3.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A. 创作目的B. 审美理想C. 表现手法D. 语言运用 4.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 )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下里巴人E.文以载道 5.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A.现实评价B.自我表现C.审美体验D.情感宣泄E.艺术形式 6.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A.词语运用B.体裁选择C.结构安排D.形象创造E.社会状况 7.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A.期待视野B.对话欲望C.思想正确D.情感丰富E.见仁见智8.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9.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 )A.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B.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C.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D.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E.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10.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 ) A.牵情就理 B.存情去理 C.牵理就情 D.存理去情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主题2.典型人物的共性 3.期待视野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成人函授学期期末考试考题参考文学理论专题

成人函授学期期末考试考题参考文学理论专题

成人函授学期期末考试考题参考文学理论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这篇小说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军官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参与制造了一部构造复杂精妙的处决人的机器,但最终制造这部行刑工具的军官竞自己躺在处决机器上,轧死了自己。

这篇提醒了现代机器文明和现代统治制度给人带来异化的作品是:〔〕A.《变形记》B.《地洞》C.《在流放地》D.《城堡》2.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小说写的是1904年6月16日一天里发生在三个主人公——布卢姆、斯蒂芬、摩莉——身上的事情。

这部小说是:〔〕A.《追忆似水年华》B.《尤利西斯》C.《喧哗与骚动》D.《芬尼根的清醒》3.“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生疏,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这是谁的著名论断:〔〕A.高尔基B.罗伯一格里耶C.什克洛夫斯基D.肖洛霍夫4.文学评论界使用“魔幻现实”这一术语开场于:〔〕.A.马尔克斯创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B.评论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C.卡彭铁尔提出“神奇的现实”的观点D.评论卡彭铁尔创作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5.以下哪部小说是德国作家的作品:〔〕A.《喧哗与骚动》B.《约翰·克利斯朵夫》C.《儿子与情人》D.《布登勃洛克一家》6.这一文学流派出如今二十世纪初期的欧美文坛,它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开展与格局产生了宏大影响,产生了一批出名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乔伊斯、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这一流派是:〔〕A.意识流小说B.现实C.拉美魔幻现实D.浪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承的世界,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一______________。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楼梦》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B、《红楼梦》中贾宝玉最亲密的姐妹是林黛玉。

C、《红楼梦》的故事背景主要发生在唐代。

D、《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慑人心B. 精神焕发C. 稳如泰山D. 长篇大论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蠕动(niú)脊椎(jǐ)静谧(mì)翘首(qiào)B、渎职(dú)膝盖(xī)孕育(yùn)恪守(kè)C、伛偻(lóu)脱臼(jiù)妊娠(shēn)莅临(zhì)D、愤懑(mèn)羊圈(juān)喋血(dié)�faculty(fá)4、下列成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体力劳动B. 江山如画C. 才华横溢D. 满载而归5、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yóng huì gōng tōng)B.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C. 恣意妄为(zìyì wàng wéi)D. 蹉跎岁月(cuótuó suì yuè)6、下列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山水田园诗”的说法,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山水田园诗只出现在唐朝,其他朝代没有B.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景色为主题,不太关注诗人的情感表达C. 山水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以诗人陶渊明为其代表人物D. 山水田园诗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而非诗人个人的悲欢情怀8、以下哪位古代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白居易9、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精疲力竭B. 源远流长C. 骄阳似火D. 畸形病态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夺目(璀璨——璀璨)B. 碧波荡漾(荡漾——荡桨)C. 畅行无阻(畅行——畅想)D. 畏首畏尾(畏首——唯首)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潜伏(qián fú)潜藏(qián cáng)潜水(qián shuǐ)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潮湿(cháo shī)潮流(cháo liú)潮涌(cháo yǒng)潮汕(cháo shàn)C. 剔除(tī chú)剔拔(tī bá)剔牙(tī yá)剔股(tī gǔ)D. 剔透(tī tòu)剔刻(tī kè)剔节(tī jié)剔削(tī xiāo)4、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龙B. 雨C. 河D. 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D. 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他却因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有些竞争力不足。

6、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都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默然(mò)B. 陶醉(zuì)——沉醉(zuì)C. 洒脱(tuō)——洒脱(tuō)D. 拼搏(pò)——拼搏(bó)7、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拘泥(ní)倾巢而出(cháo)艳阳高照(yàn)B. 妩媚(wǔ)恣睢(zì)青出于蓝(qīng)C. 脱颖而出(tīng)雕梁画栋(diāo)青荇(xìng)D. 振聋发聩(kuì)纷至沓来(tà)青丝白发(qīng)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科、专升本、高起本)科文学理论专题课程复习题A 参考答案在试卷后(7月无纸化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
持一种的关系。

2、当代作家汪曾棋就曾明确强调说:“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写小说就
是”。

3、“张力”一词本来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在美国“新批评”派理论家把
它作为描述诗歌特征的术语提出来之后,开始成为文学批评中一个常用词汇。

4、在诗中,和谐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为和押韵两个方面。

5、诗中间接抒情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与寄情于事。

6、是形成小说叙事的中心目标。

7、关于意境问题,晚唐的提出了“韵味”说,明代提出了“景媒
情胚”说。

8、是指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某一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并受其
意蕴影响的过程。

9、由德国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创立。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审美意识形态:
2、语言本体论:
3、诗歌: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