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

合集下载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前言近年来,深圳经济发展迅速,作为国际化城市,深圳前海地区,以其飞速的发展速度,成为了全国的瞩目焦点。

深圳前海经济特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扶植。

规划目标深圳前海规划总体目标是,实现内陆城市与沿海地区互动,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成为国际化、智慧化、生态化、和谐化的都市新区。

深圳前海规划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1.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推进经济创新发展。

2.加强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支点。

3.促进城市生态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

4.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规划布局深圳前海规划方案的布局在总体上呈现出以湾区为中心,产城融合,生态优先,智慧推动的新型城市格局。

1.湾区核心:品质湾区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

吉大港2核心区、前海湾区中心商务区和前湾优选二个片区构成核心区,打造国际化、智慧化、生态化的城市新中心。

2.城市副中心:南北分别设立西部和东部副中心,形成以产城融合为主的城市建设体系。

3.环境治理:前海湾区的近海区浅滩面积较大,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4.公共服务:按照国际智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以服务为导向的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路径为了完成深圳前海规划方案,需要实现以下几个路径:1.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港澳合作。

2.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恢复湾区生态环境。

4.实现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推广智慧城市和数字化管理手段。

5.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搭建区域合作和交流平台,促进互利共赢。

展望未来深圳前海规划是深圳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化了深圳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对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深圳前海将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市与产业的高度融合,促进区域协同和发展。

前海车辆段设计方案

前海车辆段设计方案

前海车辆段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前海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定地区的探索和试点所在。

近年来,前海的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员涌入,因此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变得日益重要。

作为前海区域内的重要交通枢纽,前海车辆段的建设对于这一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方案1.建设规模前海车辆段建设规模需在200亩以上,能够容纳至少1000辆车辆。

2.建筑设计车辆段设计风格以简约、现代为主,分为内外两部分,分别为停车位和维修区。

停车位要求宽敞、明亮、通风,同时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

在停车场的布局上,我们采用了倾斜式停车的设计,既省地,又方便停车。

维修区则需要与停车位分开设计,维修区的建筑要求简单实用,方便维修人员操作,同时要确保安全。

3.设施设计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和便捷性,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设施:•监控系统:为了防止车辆遭到破坏和盗窃,我们在车库内外都设置了监控系统。

•自动化设备: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可以自动为车辆进行维修和修理。

•环保设计:为了环境保护,我们选用了绿色照明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减少能源的消耗。

4.安全设计在车辆段建设中,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了以下的安全措施:•防火措施:车辆段内设有消火栓,同时也安装了防火滑梯,确保火灾时车辆和人员能够迅速地撤离。

•外部围栏:车辆段需要设有高强度的外部围栏,确保内部的车辆和人员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危险。

•定期检查和维修:车辆段内的设施和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三、预计收益通过前海车辆段的建设,我们预计可以带来以下的收益:•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便捷的停车环境,满足前海地区的停车需求。

•提高前海地区的服务能力和产业水平,进一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升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四、总结综合以上的设计方案,我们相信前海车辆段的建设能够为前海地区的发展带来全面的益处,同时也能为车辆管理和维修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实现停车绿色便捷、节约能源、保障安全的综合目标,带动前海区域经济稳健快速发展。

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

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
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符合相关要求。
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确保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监督检查
定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 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后期运营管理及维护方案
运营管理
建立专业的运营管理团 队,负责前海交通枢纽 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确保交通枢纽的高效运 转。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估
社会效益评估
分析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对社会的 贡献和影响,如提高交通便捷性、促 进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以衡 量项目的社会价值。
环境效益评估
评估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对环境的 影响和效益,如减少交通拥堵、降低 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以促进 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07 项目实施计划与管理措施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
根据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的建设规 模、标准和周期,进行详细的投资估 算,包括建设投资、设备购置、土地 费用、拆迁安置、前期工作费用等。
资金筹措方案
制定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方案,包括政 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引 入等,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和稳 定性。
经济效益预测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

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03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01
打造舒适、安全的慢行交通环境
通过完善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鼓励市民采用步行、自行
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02
推进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
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设置便捷的慢行交通设施,方便市民换乘。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引言近年来,深圳前海自贸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

为了进一步拓展前海的发展空间,前海管理局制定了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

本文将介绍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包括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等,以便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和把握前海的发展机会。

背景前海自贸区成立于2017年,是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成立以来,前海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创新创业企业和资本,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典范和示范区。

然而,随着前海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因此,前海管理局决定制定一项最新的扩区方案,以扩大前海的发展空间。

目标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多的土地和资源,以支持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进入前海。

具体来说,扩区的目标包括:1.扩大前海的面积,增加可供开发的土地空间;2.增加前海的产业多样性,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3.加强前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整体功能和效率。

方案概述前海扩区的最新方案将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上述目标:扩大前海的面积根据最新方案,前海将向南扩展至深圳湾,共计扩大3000公顷的土地。

新的扩展区将包括工业用地、商务用地和居住用地,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需求的企业。

增加产业多样性为了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项目,前海将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

前海将建设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并提供更多的创业孵化和资金支持,以帮助企业迅速成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前海的整体功能和效率,最新方案中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前海将改善交通、通信和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和公园等,以提高前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方案实施为了确保前海扩区最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前海管理局将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专项工作组:前海管理局将设立专项工作组,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进行。

2.吸引投资者和企业:前海管理局将积极与国内外的投资者和企业进行接触和洽谈,争取更多的投资和合作机会。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第1篇
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一、项目背景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区位、政策、产业优势,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为深入实施国家战略,进一步发挥前海合作区的引领作用,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合作区整体竞争力,现制定前海扩区最新方案。
1.交通网络:构建快速路网、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区域内外互联互通水平。
2.公共服务: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居民和企业需求。
3.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提升绿化水平,构建生态廊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政策框架
1.制定支持政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入驻。
三、规划原则
1.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集聚发展: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完整、协同效应显著的发展格局。
3.绿色低碳: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4.深港融合:深化深港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空间布局
1.扩区范围:在现有前海合作区基础上,向北、向东、向南拓展,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
四、产业发展
1.金融业:发挥前海金融改革创新优势,打造国际金融创新中心。
2.科技创新: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3.文化创意: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4.现代物流:依托宝安国际机场、西部港口,发展高端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
5.会展商贸:举办国际大型展会,吸引全球企业参展,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3.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督查等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深圳前海片区综合规划图

深圳前海片区综合规划图

200
77
3
16


2
34
7
9
32


4
220
77
7
10


3
140
21
44
28


4
112
0
8
8
63

4
53
64
19



11
36
58
7



28
200
90
5



4
102
0
0
27
59

14
80
7
3
78


9














50
73
0



2
2
91
48
8
3
84
3

17
11
6
34
7
7
1
112
功能混合引导比例
地下空间
总建筑规模(万平 单元用地面积(ha)
米)
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用途比 居住用途比例 创新产业用途比
公共设施用途比例
基准规模(万平 上限增量规模(万平
港口用途比例(%)
弹性用途比例(%)
用途比例(%) 例(%) (%)
例(%)
(%)
米)
米)
公共服务设施

深圳前海综合规划-综合交通

深圳前海综合规划-综合交通

根据统计资料,2010年深圳平均每天对市外客流交通的情况如附表:深圳市2010年平均每天对外客流量所示) 深圳市2010年平均每天对外客流量
对外区域
2010深圳进出客流量(人次/天)
香港
327,630
东莞
476,100
惠州
207,000
深圳机场
73,188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资料,交通量的增长与GDP增长一般成正比关系。在预测未来交通量的增长时,首先对未来的GDP增长率发展前景进行设定。对比国外发达国 家城市的发展经历表明,GDP会在快速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稳,假设深圳未来40年的GDP增长曲线如附图:深圳市未来40年GDP增长曲线所示。
982
208,260
前海合作区对外交通分布曲线图 171
前海合作区市域交通分布态势示意图 172
十、综合交通
TRANSPORTATION
(二)交通需求预测
合作区内部交通分布
前海合作区内部细分的99个交通小区,基于小区中心点相互连 接而成的蛛网图,作为客流分布趋势研究提供分析工具。
客流分布蛛网图的建立思路: ——使用连接工具,把小区中心线两两连接起来,形成蜘蛛网 状的虚拟路网; ——获得各小区间的交通出行OD矩阵; ——通过“全有全无”的分配方法,把交通出行OD矩阵分配 到蛛网上; ——得到蛛网的流量图,用线的粗细表示流量的大小。
前海合作区对市外交通分布态势(单位:人次) 170
十、综合交通
TRANSPORTATION
(二)交通需求预测
市域范围交通分布
根据深圳市2030年综合交通模型,交通出行分布服从重力分布态势。居民的平均机动化出行时间约为40-50分钟。根据重力模型的原理,距离越近,两点间的引力 越强,而引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指数减少。这还与未来年土地的可开发情况相关:原特区外土地存量相对较高,将供应更多的就业人口给前海合作区,但由于 重力模型的原理及距离限制,龙岗及更远地区,虽然有大量土地存量,但由于出行时间较长,因此比例相对较低。

关于深圳地铁15号线规划起点前海在前海画一个圈

关于深圳地铁15号线规划起点前海在前海画一个圈

关于深圳地铁15号线规划起点前海在前海画一个圈展开全文15号线起终点均为前海。

15号线真可谓在"在前海画一个圈",该线路主要包围了前海,后海,南山,宝安,新安大部分地区。

与前海湾相依相偎的前南线(15号线),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着前海片区。

身为"环线",意味着其终点和起点"合为一体"。

根据公示的地形图分析,前南线最西北端已抵达宝安西乡大道,最南至南山区工业八路,朝东抵达科技园北区的沙河东路附近,最特殊的,是还有一段是横跨前海湾。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深圳地铁15号线•站点数量23•线路全长27.1目录1地理2站点地理15号线西乡至前海15号线连接南山科技园、宝安中心、后海、前海等重要片区,支撑西部发展,覆盖南山科技园南北向交通需求走廊。

深圳地铁15号线,线路全长约27km。

身为"环线",意味着其终点和起点"合为一体",起终点均为前海。

站点深圳地铁15号线全程线路站点:从南至北站点为大铲湾站(换乘9)、海城站、坪洲站、西乡公园站、流塘站(换乘12)、宝安公园站、洪浪北站(换乘5)、云城站、西丽火车站(换乘13)、朗山站、玉泉路站、深大北站、深大南站(换乘9)、创业路站、东滨路站、四海站(换乘12)、怡海站、西部物流站、前保站、听海站。

(共21站)更多房产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旧改城市更新(SZJGCSGX)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关注[天道]让投资更有价值,有需要私聊留言!随着深圳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旧改也在不断地扩张,未来20年深圳大旧改时期,几乎每个小区都会存在回迁房的现象,回迁房的交易成为了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示范区背景下,投资回迁房也逐渐成为一条通往财富保值增值翻倍的光明之路财富3年翻一倍 5年翻3倍完毕,谢谢鉴赏!无论你是投资还是刚需,精英还是小白请关注(深圳旧改与投资购房)咨询与联系,让购房更理智更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有价值的答案!一对一回答深圳买房疑难杂症问题!深耕深圳房地产,一线房地产从业人员:关键时刻为你楼市决策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从高层可以直接俯视穿梭于地下的轨道车辆 ○从列车下到站台的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活力四射的城市氛围
<导入水/光/风的可持续建筑物>
○通过对整体街区的雨水收集,作为空调,绿化浇灌等使用 ○建筑布局考虑对流通风 ○将自然光诱导至地下设施,节省电力消耗
8
1-2-2 关于功能配比的考虑思路
Roppongi Hills
预预 测测
合计
19541 14083 22193 17148 40151 113114 65707 10750 12502 5439
自行 车 229 123
0 0 0 352
非轨道合 计 22894 12265 17178 6668 35745 94749
21.22
13.17
19.69 122.45

海 枢
14

项 目
客流汇总(双向:人次/高峰小时)


1号线 5号线
11号 线
城际 线
过境 线
轨道合 计
步行
公交
的士
社会 车辆
轨 1号线
0 1809 5645 2702 9385 19541 20604 1145 687 229

方 5号线
1809
0 3713 1855 6706 14083 11038 613 368 123
集约程度低
较低
预控2ha 最简单 仅下穿1号线
C 客流预测及设施规模

海 枢
三、预测结果

项 目
枢纽全天客流量:122万人次

景 进出枢纽客流量:54万人次
枢纽内轨道换乘:68万人次
轨 道 方 案
步行
公交
的士
社会 车辆
自行车
13
50万



过境线

城际线


70万
规 划
1号线
枢 纽 布 局
客流总量 (万人次/日)
案 11号线 5645 3713
0 683 12152 22193 13743 1718 1202 515
城际线 2702 1855 683
0 11908 17148 4168 714 1262 525
客客 流流
过境线
9385
6706 12152 11908
0 40151 16154 6560 8983 4048
将车站周围的开发集约化 复合功能
“Sence of Arrival”
具象征性的节点空间,传达信息据 点
于车站复合开发,高度利用
7
1-14
车站街区规划方针 ①感受水/光/风的标志空间
■充满着“水/风/光 ”要素的可持续环境空间
<可以充分体验“到达快感(sense of arrivel)”的印象空 间>
集约程度高
较大
最大,预控6ha 适中
SGS需下穿1、5、11号线
方案二
方案三
11
最小,16ha 8ha为净地块 GS与地铁换乘效率受影响 不利于往来港深客流换乘 集约程度高
最大
预控2ha 最复杂 SGS建于11号线车站下方
中,18ha 10ha为净地块 GS与SGS换乘效率受影响 不利于珠江东岸往来香港换乘
前海交通枢纽综合规划
2011.04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海 枢
一、研究范围
2

项 目
研究范围:45ha
背 景
轨道及相关设施影响范围
轨 道
轨道组成:
方 案
港深西部快轨(GS)、穗莞深
城际线(SGS)、深圳地铁1、
客 5、11号线
流 预 测
配套功能:
概 港深过境口岸、香港机场值机、
Queens Square & Landmark Tower
Shinagawa Inter City & Grand Commons
Tokyo Midtown
Residence / S21A% 10%
Culture / Other
9%
Hotel
8%
Retail
52%
Office
(760,000m2)

规 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社会

停车场

纽 布
上盖开发:
局 商业、办公、酒店、公寓
前 海 枢 纽

琶洲
洪梅
东莞



广州南
虎门

道 方 案
长安 松岗
南沙
3
深圳
坪山



中山

龙华




中山



1号

5号
11号 穗莞深城际线
珠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港深西部快轨
福田中心 罗湖
珠江
后海 洪水桥
香港
香港机场
香港九龙

枢 纽 布 局

海 枢
五、前海枢纽的功能定位
6

项 目
四大轨道交通功能:
背 景
1、前海与香港的城际联系、铁路口岸
2、前海与珠江东岸城镇带的城际联系
轨 道
3、前海与深港两个机场的快速轨道联系
方 案
4、前海与深圳市其它地区地铁联系枢纽
是深圳市六大轨道交通枢纽、前海地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设施。同时,枢纽影响地区也是前海合作区的核心
海 枢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
4

项 目
综合规划提出的路网结构、开发总量、

景 功能类型为本项目的依据
轨 道 方 案
客 流 预 测
概 念 规 划
枢 纽 布 局

海 枢
《前海启动区城市设计》
5

项 目
依据城市设计提出的一般性原

景 则,开展枢纽范围的规划设计
轨 道 方 案
客 流 预 测
概 念 规 划
0% 13% 20%
51% 17%
(880,000m2)
2% 14% 2% 7% 75%
(910,000m2)
21% 4%
8%
55%
12%
(570,000m2)
前海
【功能别开发量】
Residence / SA
Hotel 15%
Office:
约180万m2
10%
Retail:
约45万m2
15%
Retail / Other 9
Office
60%
Hotel:
约30万m2
Residence: 约45万m2
B 轨道线站位方案
一、线站位布局方案
二、站台设计方案

方案一



项 目
三个综合线站位组合比选方案


轨 道 方 案
客 流 预 测
车站及设 概念施占地

划 换乘
设枢 施布局 车纽布 站客流 局 密度
地面开发
工程协调
最大,20ha 13ha为净地块 GS与地铁换乘效率受影响 不利于往来港深客流换乘
客 与门,是前海先期启动建设区域之一,遵循前海合作区先行先试的原则,积极探索深港合作建设,打造多功

预 能、高品质的超级商业中心。

概 前海枢纽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

规 划
对外交通中心、通勤中心、超级商业中心
枢 纽 布 局
1-1-2 开发规划理念① “节点”
以标志性建筑,及具象征性的轮廓来构筑都市 景观
港深过境线 穗莞深城际线 1号线
11号线 5号线
5号线
11号线
合计
轨道
32.09
8.45
9.77
7.04
11.10
68.45 55.9%
步行
10.10
2.23
10.42
5.58
6.87
35.2 28.7%
其它方式
14.31
1.23
1.03
0.55
1.70
18.82 15. 4%
小计
56.5
1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