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经验总结ppt课件
做前海的合伙人-前海政策宣讲幻灯片PPT

5/30/2021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13
前海发展思路
三、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全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
1、坚持滚动争取政策。 2、重点推动融资租赁等快速集聚大批业务量的创新,加快重大项目落地。 3、推动前海保税港区向自贸区转型。 4、启动三批现代服务业试点扶持项目。 5、加大招商选资力度。
20
跨境人民币贷款
➢ 什么是跨境人民币贷款?
前海企业 借款人
5/30/2021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14
前海发展思路
四、率先营造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资审批管理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强化前海e
站通审批平台功能,为企业提供更接轨国际的服务。 2、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建设。 3、加快推进廉洁示范区建设。 4、前海国际传媒和创新研究院进展顺利。
由月亮湾大道、双界河、妈湾大道和海滨岸线围合 而成,总面积14.92平方公里,包括妈湾片区(现代 物流),铲湾片区(科技与信息),桂湾片区(金 融),滨海休闲带,综合功能发展带。
5/30/2021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4
总体规划
总建设规模3000万平方米;规划就业人口规模65万人,常驻人口15 万人;到2020年GDP1500亿元。
3、突出机构创新,加快金融产业集聚。 ➢ 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 ➢ 充分发挥前海金控的作用;
5/30/2021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12
前海发展思路
二、新城建设大干快上,打造“深圳质量”典范区
深圳前海综合规划-地下空间 13.5.ppt

对策1:根据地质勘探的情况,结合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结果,合理使用填海工程用土,就地平衡,进一步建构立体城市地形、丰富城市空间形态。 对策2:建立分层开发的立体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以地下轨道站点为核心,建立完善、高效、人性化的地下空间网络系统。 对策3:依据单元开发模式,提出适应单元开发的地下静态交通整体布局模式。
(二)地下空间布局 1、地下空间评估
地下土方评估分析
通过对前海合作区填海区的地勘资料分析后得知,合作区内土层主要分为人工填土层、海积层、冲洪积层、第四系残积层和岩石层; 一般来说,硬塑、可塑状态 的土壤相对比较好用,流塑、软塑状态的土壤不好利用,淤泥主要为流塑或软塑状态;前海合作区的淤泥层主要分布于高程为-10 ~3.5米的范围内(参见土质情 况分布示意图)。 -10 米以下和+3.5米以上为可直接填海或软基处理用的优质土。因此,前海合作区内未来填海工程素需要的填料将由轨道等重大基建所产生的 土方,而地下停车场等产生的土方不能直接用于填海工程。
Sb=P x50%x平战结合的人防配建指标(1m2/人) Sc= Sa/地下综合体中停车设施面积开发比重 ——测算结果 根据地下空间价值评估数据结合城市建设动态平衡测算法,新增地下空间开放总量S=S1+S2+S3。 S1:不考虑开发地下空间,主要指三条放射形水廊道、一条滨海岸线地区、市政设施用地。 S2:一类区计算公式S2=∑〔MAX(Sa , Sb,Sc)〕 S3:二类至三类地区计算公式S3=∑Sa 新规划地区地下空间面积S=S1+S2+S3 , 基准规模约800万㎡,上限规模约为920万m²。
(二)地下空间布局
综合功能区
根据地下空间价值评估,考虑在价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功能用地及公共交通站点密集地区进行综合功能开发,安排大型的公共设施、公共停车以及人防设施。 在地下负一层应将人流主要集散点相连形成地下步行系统,地下步行系统由主通道(地下街)、次通道、过街通道、地下公共空间、地铁站厅层等构成。 地下步行系统应在下一步地下空间详细规划进一步落实。
深圳前海片区综合规划图

200
77
3
16
—
—
2
34
7
9
32
—
—
4
220
77
7
10
—
—
3
140
21
44
28
—
—
4
112
0
8
8
63
—
4
53
64
19
—
—
—
11
36
58
7
—
—
—
28
200
90
5
—
—
—
4
102
0
0
27
59
—
14
80
7
3
78
—
—
9
—
—
—
—
—
—
—
—
—
—
—
—
—
—
50
73
0
—
—
—
2
2
91
48
8
3
84
3
—
17
11
6
34
7
7
1
112
功能混合引导比例
地下空间
总建筑规模(万平 单元用地面积(ha)
米)
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用途比 居住用途比例 创新产业用途比
公共设施用途比例
基准规模(万平 上限增量规模(万平
港口用途比例(%)
弹性用途比例(%)
用途比例(%) 例(%) (%)
例(%)
(%)
米)
米)
公共服务设施
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前海创新试验PPT模板

三经济体制改革:新 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先锋
四全力打造一流法治 城市
五多元共享的社会格 局
六新时代新起点:深 圳全面深化改革的展
望
下编前海创新经验
下编前海创新经验
七前海发展概况 八前海改革创新概述 九前海改革创新评述
附录
附录
附录一:国务院支持前海的「22 条」特殊政策
附录二:「一行三会」支持前海 金融创新的「32条」先行先试政 策 附录三:前海改革创新大事记
2020
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前海 创新试验
演讲人 202x-11-11
目录
1
上编改革之城——全面深化 改革的「深圳经验」
2 下编前海创新经验
3 附录
上编改革之城——全面深化改 革的「深圳经验」
上编改革之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圳经验」
一改革之城:新时期 新起点——全面深化
改革的五年
二政府改革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经验总结pp课件

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
化粤港紧密合作,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
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经济中
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升级。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
试的作用,以前海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
发展提供新经验。
ppt课件
1
深圳前海自贸区融合发展率先突破,成大湾区 核心引擎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前海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 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着力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2010年, 刚获批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还是一片滩涂之地。8年过去,从零起步的前 海不仅崛起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城,还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 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5
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
发展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
在前海汇聚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资源,构建区域性
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性专业服务基地,为珠三角地区产
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一)优先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以珠三角地区的创新需
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深港科技服务合作。支持香港科研组织
在前海设立附属机构,参与国家和地方科技专项,探索深港
ppt课件
2
前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战略定位
● 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 新区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经验总结

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前海集聚发
展。增强金融辐射服务能力,努
力将前海建设成为国家对外开放
的试验示范窗口。
•
(一)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 务为重点的金融领域创新合作。
• (二)稳步推进深港资本市场合 作。根据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总 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动深圳资 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深
信息服务业
• 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信 息内容服务,全面提升信息传 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网络经 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运 用信息技术渗透引领制造业的 发展升级。
• (一)高水平发展信息传 输服务业。大力发展下一代电 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 新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在促 进“三网融合”上先行先试,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 化城区。
国家和地方科技专项,探索深港科技
财政资金支持创新服务的新模式。支
持发展深港跨境检验检测服务,探索
海关监管新模式,为深港两地科技创
新提供便利服务。大力发展高技术服
务,支持构建技术转移平台和创业投
资平台,鼓励设立技术评估、产权交
易、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支持
开展研发及工业设计、分析试验等研
发设计服务,加快深港创新圈建设,
促进珠三角地区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
转化。
•
(二)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服务。
发挥深圳设计之都的优势,制定深港
合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指导目录,建
设高起点、高水平、代表未来产业发
深圳前海公司优惠政策
• 注册前海的企业免税政策:
• 符合《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 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 70%以上的企业减按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经验总结.doc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经验总结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历程,经验总结,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民,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刚获批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还是一片滩涂之地。
8年过去,从零起步的前海不仅崛起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城,还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允许企业注册时,前海经济总量只有49.9亿元。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总量增长到2500多亿元,6年增长约50倍,其中前海合作区每平方公里产出133亿元,税收收入增长73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倍。
深圳前海最符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
待前海建成后,将成为大湾区一个重要支点,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整个珠三角发展。
,,前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战略定位,●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区享受自由贸易区政策,发展规划,金融业,加快发展金融业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指导下,根据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按照开放合作原则,在CEPA 框架下,广东省先行先试范围内,研究探讨深入推进深港金融合作,研究适当降低香港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准入门槛,支持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在前海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前海集聚发展。
增强金融辐射服务能力,努力将前海建设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
(一)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领域创新合作。
(二)稳步推进深港资本市场合作。
根据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动深圳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深化深港两地证券市场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支持符合条件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到深圳上市;支持深港两地证券交易所分别推出跟踪对方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等产品。
(三)大力推进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支持保险改革创新项目在前海先行先试。
深圳特区30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56页PPT文档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4、“特”出的成就
深圳特区30年传奇巨变
深圳的经济地位(2009)
本地生产总值:880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上海、北京、 广州)。
工业增加值:3430亿元,居第四(上海、苏州、天津)。 地方預算內财政收入:800亿元,居第三(上海、北京),其中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2、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回顾
1980年8月,全国人大立法批准设立经济特区。
1981年3月,成为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 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
(3)要特在以公平正义为旗帜, 有效地打击贪污腐败。
要创造各种条件让人民批评和 监督政府,割掉权钱交易的纽带、 有效遏止所谓“权贵资本主义” 滋生与蔓延。
(4)要特在更广泛地吸引人才上。
深圳可以说是中国最年轻的大 城市,也是一个在中国不多见的 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只有充分 发扬立市三十年来的优秀传统, 揽八方英才、聚天下精华,才能 使城市的血脉中永远有着源源不 断的新鲜血液。
2019年,《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颁布实施, 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规。
2019年,深圳市实行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招标改革,在探 索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方面实现了突破。
2019年,胡锦涛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 发展,协调发展”。
2019年,深圳地铁正式通车,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拉 开序幕。
税收占比重达9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2亿元,居第四(北京、上海、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业
按照深港共建全球性物流中心的目标,促进深
港两地现代物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高端物流业的
2013年允许企业注册时,前海经济总量只 有49.9亿元。2018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 济总量增长到2500多亿元,6年增长约50 倍,其中前海合作区每平方公里产出133 亿元,税收收入增长73倍,实际利用外资 增长16倍。深圳前海最符合成为粤港澳大 湾区的中心。待前海建成后,将成为大湾 区一个重要支点,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整 个珠三角发展。
先行先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城
区。
(二)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鼓励 发展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咨询及运营服务。 (三)全力打造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和国际 电子商务中心。支持物联网关键软件技术研发 和产业化,加快推动“物联网”发展。建立深 港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采集、交换以及安全 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交通、口岸、银行、 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共享, 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南方物流信息交 换中枢。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产业规划以及发展 历程,经验总结
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宝民
1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国务院关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的 批复
国函[2010]86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
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
发展规划的请示》(发改地区[2010]1814号)收悉。现批复
深入推进深港金融合作,研究适当降低香港金融机
构和金融业务准入门槛,支持金融改革创新项目在
前海先行先试。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
类金融机构在前海集聚发展。增强金融辐射服务能
力,努力将前海建设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
窗口。
(一)推动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金融领
域创新合作。
(二)稳步推进深港资本市场合作。根据国家金融 业对外开放总体规划,循序渐进地推动深圳资本市 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深化深港两地证券市场合 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支持符合条件的在香港 上市的内地企业到深圳上市;支持深港两地证券交 易所分别推出跟踪对方指数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 金(ETF)等产品。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前海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 快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着力打造“最浓缩最精华的核心引擎”。2010年, 刚获批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还是一片滩涂之地。8年过去,从零起步的前 海不仅崛起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城,还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质量 最高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3
前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战略定位
● 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 新区
● 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 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
先导区 ● 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
引领区 享受自由贸易区政策
4
发展规划
金融业
加快发展金融业
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指导下,根据国家金融业
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按照开放合作原则,在
CEPA框架下,广东省先行先试范围内,研究探讨
集聚区,打造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供应链管理中
心和航运衍生服务基地,强化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
生产组织服务能力。
(一)打造区域生产组织中枢和国际供应链管
理中心。
(二)积极发展港口航运配套服务。依托香港国际 航运中心,推动深港两地海空港紧密合作,拓展港 口服务功能,在前海打造港深国际航运服务平台, 为香港航运经营者拓展国际航运服务提供便利。支 持发展航空交易市场,开展航材租赁、航材交易、 民用飞机融资租赁等多种创新服务。积极引进航运 业务管理中心、单证管理中心、结算中心、航运中 介等在前海设立机构,开展业务。推动航运航空金 融创新发展,支持组建航运产业基金、航运金融租 赁公司、航运保险机构,促进民用飞机及航材金融 租赁业务的发展。允许注册在前海,有离岸国际贸 易需求、经营业绩和信用良好的企业在境内银行先 期开设离岸专用账户或特殊账户。支持在前海服务 航空、航运的金融租赁公司进入银行间市场拆借资 金和发行债券。
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
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
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升级。要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
试的作用,以前海现代服务业的开放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创新
发展提供新经验。
2
深圳前海自贸区融合发展率先突破,成大湾区 核心引擎
现科学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经济中
心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前海粤港合作平台,推进与香港的紧
密合作和融合发展,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
新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
导作用。要加强统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总部经济,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增强资源配置和集约利用能力,
5
信息服务业
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信息内容服务,全面提升信息传 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 融合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渗透引领制造业的发 展升级。
(一)高水平发展信息传输服务业。大力
发展下一代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新
一代信息传输服务业。在促进“三网融合”上
(四)大力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数 据分析和咨询服务,积极引进国际数据服务高 端企业,大力培育本土企业,不断提升国际化 水平,建设区域性数据分析和咨询服务中心。 发展集宽带通信、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数字 电视等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新媒体。加强 互联网数字内容服务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吸引 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在前海设立总部、地区 总部等,在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 网络媒体、网络广告等细分市场做优做强。组 织实施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专项、网络 游戏引擎开发与平台专项等。积极开发网络内 容、动画、游戏等衍生产品和服务,促进相关 产业发展。
如下:
一、原则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
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
化粤港紧密合作,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我国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