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验十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数据库的实验总结在数据库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数据库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

通过实验,我学到了许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方法。

在此次实验总结中,我将对我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同时也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首先,在数据库的实验中,我了解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和管理功能。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模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模型,它采用了关系和表的概念来组织数据。

在数据库的实验中,我学到了关系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关系模型是一种以表的形式组织数据的模型,它通过表中的行和列来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关系模型中,我学到了关系的基本性质,包括属性的唯一性、属性的原子性、属性间的顺序无关性和关系间的重复元组消除等。

同时,我也学到了关系模型中的一些常用操作方法,包括选择操作、投影操作、连接操作和除操作等。

这些操作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关系数据库中检索和管理数据。

在数据库的实验中,我还学到了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方法。

数据库的设计是数据库应用开发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我学到了实体-关系模型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实体-关系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和实体之间关系的模型,它通过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来组织数据。

在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过程中,我学到了实体和属性的定义和分类、实体间的联系和关系的定义和分类。

同时,我也学到了实体-关系模式的转换方法,包括概念模式设计、逻辑模式设计和物理模式设计等。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在数据库的实验中还进行了许多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设计。

在这些实际案例中,我通过数据库设计工具进行数据库模型的设计,然后通过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管理和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数据库设计工具进行表的设计、索引的设计和视图的设计等,同时也学到了如何通过SQL语言进行表的创建、数据的插入和查询等。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并提供高效的数据管理和查询功能。

在数据库实验中,我们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本文将对数据库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等方面。

一、实验目的数据库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我们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实验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3. 学习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4.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配置。

二、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

通过分析需求,我们确定了数据库的实体和关系,并进行了关系模式的设计。

然后,我们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创建了数据库,并根据设计的关系模式创建了表格。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操作,包括创建表格、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和查询数据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理解了SQL语言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地编写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和查询。

三、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和查询。

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以下实验结果:1. 成功创建了数据库和表格,并插入了测试数据;2. 能够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3. 实现了基本的数据库查询功能,包括条件查询、排序查询和连接查询等;4. 学会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四、实验心得通过数据库实验,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深入理解了数据库的概念和原理,明确了数据库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其次,我掌握了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方法,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和创建。

此外,我学会了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查询,能够编写复杂的SQL语句实现各种功能。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库实验报告总结数据库实验报告刘皓冰实验(⼀): 熟练掌握SQL 语⾔实验⽬的:熟悉上机环境,创建数据库,在数据库上建⽴关系模式,插⼊数据,进⾏相应的查询操作。

实验内容:具体包括如下三部分。

⼀、熟悉上机环境。

客户/服务器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在⼀台NT 服务器上,同学们通过客户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上安装的SQL Server 客户端程序, 使⽤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

具体包括:1. 了解SQL Server 环境。

⿏标点击开始,进⼊“Microsoft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点击SQL Server 组下的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名称为NEUC-201S(Windows NT)), 可以看到服务器上的圆形标志变为绿⾊,说明客户端程序已与服务器连接成功。

点击服务器(NEUC-201S(Windows NT))下的数据库,可以看到服务器上已建⽴的数据库,你可访问你有权访问的数据库,并进⾏相应的操作功能。

因为,数据库服务器上建有许多数据库, 每个数据库都有⼀些合法的⽤户。

2. ⿏标点击开始,进⼊“Microsoft 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输⼊⽤户名和⼝令,进⼊SQL 查询分析器。

如:你登录的客户机为27号,那么请以⽤户名user27,⼝令为user27登录,登录后缺省连到数据库user27上,user27/user27是数据库user27的创建者,因此⽤户user27/ user27具有在数据库user27上创建表等⼀切权⼒。

3. 在SQL 查询分析器环境下,你就可进⾏SQL 命令语句操作了。

⼆、在数据库useri 上创建学⽣选课有关关系模式,并插⼊相应的数据,实现有关查询。

1. 描述学⽣、课程情况的E-R 图如下,请将其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描述的关系模式学⽣课程选修学号姓名年龄所在系成绩课号课程名学时学分先⾏课号drop table Students;drop table Courses;drop table SC;create table Students(Sno nchar(10),Sname nchar(20),Sage int,Sdept nchar(20),primary key(Sno),);create table Courses(Cno nchar(4),Cname nchar(50),Ctime int,Ccredit int,Cpno nchar(4)primary key(Cno),foreign key(Cpno) references Courses,);create table SC(Sno nchar(10),Cno nchar(4),Grade int,primary key(Sno,Cno),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s,);2.在数据库中定义这些关系模式,并向基本表中插⼊如下数据: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4017','刘皓冰',19,'计算机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4028','袁堃皓',20,'计算机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Sno,Sname,Sage,Sdept) values ('20130000','范冰冰',22,'表演学院');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0011','黄晓明',23,'表演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0012','王⼀',23,'表演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0013','李天⼀',23,'表演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0014','李⼆⿇',23,'表演学院'); 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Sno='20130015';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0015','李⽩',23,'计算机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4018','王妮娜',21,'计算机学院') insert into Students values ('20134019','刘⼗',20,'计算机学院')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1','C++语⾔',30,3,null)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2','编译原理',30,3,'1008')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3','算法设计',40,4,'1001')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4','离散数学',30,3,null)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5','线性代数',20,2,null)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6','Java语⾔',30,3,'1001')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7','Python语⾔',20,2,'1009')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8','计算机组成原理',40,4,null)insert into Courses values('1009','操作系统',20,2,'1008')insert into Courses(Cno,Cname,Ctime,Ccredit,Cpno) values('1000','数据库',30,3,'1009')insert into SC(Sno,Cno,Grade) values('20134017','1000',100)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4017','1001',97)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4017','1002',95)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4028','1000',100)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4028','1004',95)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0000','1005',91)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0011','1001',87)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0011','1002',90)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0000','1003',97)insert into SC values('20134019','1007',99)3.插⼊相应的数据,试着插⼊重复的元组,结果如何?由于在定义关系模式时,已经添加主键约束(primary key(Sno),primary key(Cno),primary key(Sno,Cno)),所以不可以再插⼊重复的元组4.在已建⽴的关系模式之上(已插⼊⼀些数据)建⽴主键约束,参照约束和⽤户定义的约束(要求学⽣年龄不⼩于14岁,不⼤于35岁),如果约束不能建⽴,请分析原因,修改后建⽴上述约束。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汇总22篇)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汇总22篇)

数据库的实验总结第1篇20XX年12月28号,我们商务班踏上了实训的道路。

而1月9号我们实训也已经结束。

为期8天的实训让我领会到了许多平时课堂上所没有接受的课外知识,很让人受益匪浅,懂得如何去运用,而进行的一次分析设计综合的训练。

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让我们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原理和技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经过我们小组的激烈讨论,这次实训我们从12个选题当中选择了仓储管理系统。

大部分小组都选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而我们小组就是不走寻常路的。

仓储管理看似简单的一个选择,却很复杂。

当老师让我们设计数据流图的时候,我们自我感觉是已经做流最充分的准备了,可是当老师给我们检查的时候,错误和漏洞一个个被发现并指正。

而我们虚心接受了老师的指导。

而我们发现简单的一个仓储管理系统包含了很繁琐而杂多的多系,所以我们果断摘取其中的一个部分————物流。

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首先,仓储管理是对货物质量的保证;其次仓储管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最后,合理性的仓储管理是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必要手段。

现在真正到了我们创建数据库的时候了,当然首要的任务是建表了,表是建立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结构,用来存储数据具有已定义的属性,在表的操作过程中,有查看表信息、查看表属性、修改表中的数据、删除表中的数据及修改表和删除表的操作。

从实训中让我更明白一些知识,表是数据最重要的一个数据对象,表的创建好坏直接关系到数数据库的成败,表的内容是越具体越好,但是也不能太繁琐,以后在实际应用中多使用表,对表的规划和理解就会越深刻。

我们实训的另一个内容是数据库的约束、视图、查询。

从中我们了解到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和简单SELECT语句的使用,多表连接查询。

而在视图的操作中,也了解到了视图是常见的数据库对象,是提供查看和存取数据的另一种途径,对查询执行的大部分操作,使用视图一样可以完成。

使用视图不仅可以简化数据操作,还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不仅可以检索数据,也可以xxx视图向基表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结构化数据的集合,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它包含表、字段和行,可以用于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2. 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表的数据模型,使用关系(表)来组织和表示数据。

它的基本特点是数据的结构化、模型化和标准化。

常用的关系数据库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3.数据库的范式:范式是关系数据模型的设计准则,用于规范化数据表的结构,以消除冗余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常用的范式有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等。

4.数据库的索引:索引是用于快速查找和访问数据的数据结构,在数据库中起到提高查询性能的作用。

常用的索引类型有B树索引、哈希索引、全文索引等。

5.数据库的事务: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等特性。

它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并发环境下进行并发控制。

6.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是指在多用户同时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操作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的技术手段。

常用的并发控制方法有锁、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等。

7.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备份是将数据库的数据和结构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中的过程,用于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恢复。

恢复是指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8.数据库的优化:数据库优化是提高数据库性能和效率的过程,包括物理设计优化、查询优化、索引优化等。

常用的优化技术有性能调优、查询重写、索引调整等。

9.数据库的分布式:分布式数据库是指将数据库分布到多个节点上,各个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

它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布式计算。

10.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库免受非法访问、损坏和数据泄露等威胁的措施和技术。

常用的安全措施有用户认证、权限控制、加密存储等。

以上是数据库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索引、事务、并发控制、备份恢复、优化、分布式和安全等方面。

数据库技术实训内容报告

数据库技术实训内容报告

数据库技术实训内容报告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库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据库技术实训是培养学生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技术实训的内容和相关知识点,以及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实训内容数据库技术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数据库的组成和体系结构等。

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2.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数据库规范化的概念和规则,掌握如何将数据库设计规范化。

3. SQL语言: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最常用的查询和操作语言。

学生需要学习SQL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操作,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和删除数据等。

4. 数据库查询优化: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查询的性能往往是关键问题。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优化数据库查询,包括索引的设计和使用、查询语句的调优等。

5. 数据库安全与备份恢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数据库管理的核心问题。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置用户权限、保护数据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以及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二、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数据库技术实训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数据库技术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

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数据库选型与环境搭建:实训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搭建相应的实验环境。

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按照相应的安装和配置步骤进行操作。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准备: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准备。

实验设计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数据准备要求准确、完整,并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本次数据库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SQL语句基础知识•建表和插入数据•查询和过滤数据•更新和删除数据•多表查询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主要在MySQL数据库环境下进行。

实验过程SQL语句基础知识SQL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SQL语句的一些基础知识。

SQL语句通常由关键字、函数、参数和运算符组成。

其中,关键字用于指定要执行的操作,函数用于处理要查询的数据,参数用于指定操作的对象,而运算符则用于操作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SQL关键字:•SELECT:查询数据•INSERT INTO:插入数据•UPDATE:更新数据•DELETE:删除数据•CREATE TABLE:创建表格•DROP TABLE:删除表格建表和插入数据在进行数据库操作之前,我们需要先创建表格,并向其中插入数据。

下面是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表格的SQL命令: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PRIMARY KEY,name VARCHAR(30),sex VARCHAR(10),age INT,dept VARCHAR(30),major VARCHAR(30));该命令创建了一个包含id、name、sex、age、dept和major六个字段的表格。

接下来,我们向表格中插入一些数据:INSERT INTO student(id,name,sex,age,dept,major) VALUES(1,'Tom','male',18,'CSE','Computer Science'),(2,'Lucy','female',19,'ME','Mechanical Engineering'),(3,'Bob','male',18,'EE','Electric Engineering'),(4,'Alice','female',20,'Math','Mathematics');该命令向student表格中插入了四条数据。

数据库实验总结

数据库实验总结

数据库实验总结在本学期的数据库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库实验,通过实践掌握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这些实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感悟。

1. 实验一:数据库的创建与表的操作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数据库和表,并对表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数据库是信息的组织和存储的一种方式,而表则是对数据的逻辑上的划分和组织。

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的结构化和组织的重要性,以及数据库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实验二:SQL语句的基本使用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数据库中最常用的一种查询语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SQL语句的基本用法,包括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通过实验,我发现SQL语句非常简洁、直观,可以方便地实现各种数据操作。

同时,我也明白了SQL语句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和数据类型。

3. 实验三:数据库的查询优化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索引和优化器等手段来提高查询的效率。

通过实验,我发现索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大大提高数据的检索速度。

同时,我也了解到数据库优化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性能调优的问题,但通过调整索引和优化查询语句等方法,成功地提高了查询的效率。

4. 实验四: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事务管理并发控制和事务管理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数据库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事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及并发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实验,我发现并发控制是一个复杂且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用户对同一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同时,事务的隔离和原子性对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这些实验,我意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无论是大型企业的数据管理,还是个人的数据存储和查询,都需要数据库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实验十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JAVA连接SQL Server 2000实验地点专业机房日期2016.5.15姓名张雷班级信131 学号 201307010128 指导教师靳旭玲成绩1.掌握利用ODBC-JDBC访问SQL Server 2000方法。

2.了解利用SQL Server 2000 Driver For JDBC驱动程序访问SQL Server 2000方法。

3.掌握JAVA访问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常用JDBC API。

【实验要求】1.利用JDBC-ODBC桥连接到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2.设计程序以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例,完成该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3.保存并上交实验结果。

【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Xp Professional2、数据库:SQL Server 20003、jdk1.5, eclipse3.1【实验内容】使用java与 Server2000编写一个典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模块, 包括该系统的登录、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登陆if(e.getSource()==JB1){try{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Connection cot=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dbc:Nico","sa","sa");Statement stm=cot.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executeQuery(sql_name);// ResultSet rs1=stm.executeQuery(sql_password);if(rs.next()){user_password=rs.getString(1).trim(); //第1列为用户号user_name=rs.getString(2).trim();System.out.println(user_password);//第8列为教师密码if( (name!=null && (name.equals(user_name))) &&(password!=null&&(password.equals(user_password))) ){new student_manage();}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用户名或密码错误!\n请重新输入或选择其他方式登陆\n您还有"+(3-count)+"次尝试机会");count++;if(count>3)System.exit(0);}}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此管理员不存在!");}}catch(Exception ee){}}}添加if(e.getSource()==JBAdd){//System.out.println("ffffffffffffffffffff");String snumber=JTNumber.getText();String sname=JTName.getText();String sclass=JTClass.getText();String ssex="女";if(JRB1.isSelected())ssex="男";String scollect=JT1.getText();String sbir=JT2.getText();sql="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Id='"+snumber+"'";try{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Connectioncot=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dbc:Nico","sa","sa");Statement stm=cot.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executeQuery(sql);if(rs.next())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该号已经存在!");else{sql="insert into studentvalues('"+snumber+"','"+sname+"','"+sclass+"','"+ssex+"','"+scollect+"','"+sbir+"')";int i=stm.executeUpdate(sql);if(i>0)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添加成功!");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删除失败!");}查询sql="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Id='"+snumber+"'";try{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Connectioncot=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dbc:Nico","sa","sa");Statement stm=cot.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executeQuery(sql);if(rs.next()){String name=rs.getString(2);JTName.setText(name);String clas=rs.getString(3);JTClass.setText(clas);String sex=rs.getString(4);JRB1.setText(sex);String collect=rs.getString(5);JT1.setText(collect);String bir=rs.getString(6);JT2.setText(bir);修改if(e.getSource()==JBGet ){String snumber=JTNumber.getText();String sname=JTName.getText();String sclass=JTClass.getText();String ssex="女",sql;if(JRB1.isSelected())ssex="男";String scollect=JT1.getText();String sbir=JT2.getText();sql="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Id='"+snumber+"'";try{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Connectioncot=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dbc:Nico","sa","sa");Statement stm=cot.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executeQuery(sql);if(rs.next()){sql="update student setname='"+sname+"',class='"+sclass+"',sex='"+ssex+"',collect='"+scollect+"',bir='"+sbir+"' where Id='"+snumber+"'";System.out.println(sql);int n=stm.executeUpdate(sql);if(n>0)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修改成功!");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修改失败!");}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此用户不存在!"); }删除if(e.getSource()==JBDel){String snumber=JTNumber.getText();String sname=JTName.getText();sql="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Id='"+snumber+"'";try{Class.forName("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Connectioncot=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odbc:Nico","sa","sa");Statement stm=cot.createStatement();ResultSet rs=stm.executeQuery(sql);if(rs.next()){sql="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snumber+"'";int n=stm.executeUpdate(sql);if(n>0)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删除成功!");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删除失败!");}else{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此用户不存在!");}}catch(Exception 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