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
DCT系统换档品质的控制方法

第25卷2006年第6期6月机械科学与技术MECHAN I C AL SC I E NCE AND TECHNOLOGY Vol .25June No .62006收稿日期:20050510作者简介:郭晓林(1974-),男(汉),河北,博士E 2mail:guoxiaolin@mail .tsinghua .edu .cn郭晓林文章编号:100328728(2006)0620698204DCT 系统换档品质的控制方法郭晓林1,胡纪滨2,苑士华2,杨树军2(1装甲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北京 100072;2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建立了采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车辆换档过渡过程中换档品质的控制方法。
建立了使用脉宽调制数字比例溢流阀进行换档压力控制的湿式离合器充油过程的数学模型,用MSC Easy5进行了仿真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脉宽调制数字比例溢流阀能满足车辆换档时对缓冲油压特性的要求,换档过程中油压平稳、可控。
从仿真结果可知该DCT 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换档平稳性,改善了换档品质,说明了本文采用的控制方法是正确的。
关 键 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换档品质;数字比例溢流阀中图分类号:U463.2 文献标识码:AApproach to I m prov i n g the Sh i ft Qua lity of a D ua l C lutch Tran s m issi on Syste mGuo Xiaolin 1,Hu J ibin 2,Yuan Shihua 2,Yang Shujun 2(1Acade my of A r mored Forc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72;2Beij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 ogy,Beijing 100081)Abstract:The mathe matical model of a vehicle power trans m issi on syste m using dual 2clutch trans m issi on (DCT )was established .The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shift quality are p r oposed .The mathe matical model of oil feeding p r ocess of a wet clutch has been devel oped,with the p ressure contr olled by a pulse width modulati on (P WM )digital p r oporti onal relief valve,and the model is si m ulated by MSC Easy5.Si m ula 2ti 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ief valve can meet the de mand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ffering p ressure f or gear shifting on vehicles,and the p ressure in a shifting p r ocess is stable and contr ollable .The DCT syste m greatly enhances vehicle stability and passenger comf ort,which de monstrates the app r oach t o i m 2p r oving the shift quality of a DCT syste m is correct .Key words:dual 2clutch gearbox;aut omatic trans m issi on;shift quality;digital p r oporti onal relief valve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 m issi on,简称DCT )是一种具有双离合器结构的新型自动变速器,它克服了AMT 换档时动力中断的缺点,可以像AT 那样实现动力换档。
dct同步器同步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

dct同步器同步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
变频器同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调试技术,其主要用于汽车行驶和
其他机械驱动系统中控制电机转速、功率及位置信息的精确控制。
直
流励磁同步电机系统和变频器系统需要使用同步器来同步电流及电压
信号。
其中调速技术最常用的同步方式为基于模数转换译码(dct)的
双步法同步器。
此类同步器在特性曲线及单步速比一致性方面具有较
大的优势。
DCT同步器的同步过程是复杂的,必须要有良好的控制策略来确
保其同步效果。
研究表明,在实践中对DCT同步器进行控制时,应以
多项策略组合使用,以调节并实现其同步控制。
首先,在DCT同步器
同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是调整速比,使其尽量趋于一致。
其次,采用异步学习的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DCT同步器实际运行情况,自动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同步效率。
此外,还需要采用PID算法,不
断优化同步器的参数,以期望值为初始参考。
最后,还可以结合模糊
逻辑控制,针对转矩和转速恒定设定一个控制区间,以确保其参数调
整过程获得最佳效果。
总之,dct同步器控制策略必须由多项策略组合构成,包括调整
速比策略、异步学习策略、PID算法和模糊控制策略四个部分。
以此提升dct同步器运行效果及其在调速技术中的应用程度。
dct换挡控制策略 -回复

dct换挡控制策略-回复"DC/T换挡控制策略",简称为"DC/T Control Strategy",是指直接换挡和扭矩转矩换挡这两种不同的换挡方式之间的选择和控制策略。
直接换挡是指通过调节离合器来完成换挡动作,而扭矩转矩换挡则是通过调节发动机扭矩输出来完成换挡动作。
下面将逐步回答关于DC/T换挡控制策略的问题。
第一步:DC/T换挡控制策略简介DC/T换挡控制策略,是现代自动变速器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它决定了变速器在不同压力、转速等工况下如何调节换挡过程,以提供更好的驾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一种合理的DC/T换挡控制策略可以平顺、快速地完成换挡动作,并且尽量减小换挡冲击和能量损失。
第二步:直接换挡策略的探讨直接换挡策略是一种常见的换挡方式。
它主要通过控制离合器的开合来实现换挡动作。
在直接换挡策略中,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档位之间的转换关系来确定换挡时机和换挡顺序。
并且,为了减小换挡时的冲击,可以适当增加离合器滑移来实现平稳的换挡过程。
第三步:扭矩转矩换挡的探索除了直接换挡策略,扭矩转矩换挡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换挡方式。
扭矩转矩换挡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来实现换挡动作。
在扭矩转矩换挡策略中,通过调节发动机的点火角和燃油喷射量来控制扭矩输出,从而实现平顺的换挡过程。
扭矩转矩换挡策略可以根据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耦合特性来确定换挡时机和换挡顺序,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换挡控制。
第四步:DC/T换挡控制策略的综合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换挡策略和扭矩转矩换挡策略通常会综合考虑。
根据车辆的不同工况和驾驶需求,可以动态选择合适的换挡策略。
例如,在低速行驶时,直接换挡策略可以提供更好的平顺性和驾驶舒适性;而在高速行驶时,扭矩转矩换挡策略可以提供更高的运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第五步:DC/T换挡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改善DC/T换挡控制策略,可以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和优化算法。
例如,可以利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方法来优化DC/T 换挡控制策略。
本田dct操作方法

本田dct操作方法
本田DCT是本田汽车采用的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技术。
以下是一般的DCT 操作方法:
1. 启动车辆:将左脚踩下离合器,右脚踩下刹车踏板。
将挡位选择杆置于"N"挡(空档),然后将启动电钥匙转动到启动位置启动发动机。
当发动机启动后,将脚从刹车踏板上抬起。
2. 挂挡:将右手从方向盘上放下,握住挡位选择杆。
按下制动器,将挡位选择杆转到所需的挡位,如"D"挡(驾驶挡)。
3. 行驶:松开制动器,车辆会开始前进。
加速时,电脑会根据车速和行驶状态自动换档。
4. 停车:将挡位选择杆转到"P"挡(停车挡),同时按下制动器停车。
5. 重新起步:再次启动车辆时,依然需要踩下离合器和刹车踏板。
将挡位选择杆置于"N"挡,启动发动机后将其转到所需的挡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本田DCT可能在操作方法和控制方式上略有差异,具体操作时请参考车辆的使用说明书。
此外,DCT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变速器,
初次使用可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联系本田汽车特约维修站或售后服务中心获取更准确的操作指导。
《2024年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范文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MT)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AMT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在各类车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其起步过程和换挡过程的控制精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以期为AM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1. 起步控制策略AMT起步过程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离合器控制、油门控制和变速器控制三个方面。
在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平稳接合是关键。
通过精确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和力度,使发动机的动力平稳地传递到传动系统,从而实现平稳起步。
同时,油门控制也是保证起步动力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车辆负载和驾驶需求,合理调整油门开度,使发动机输出合适的动力。
此外,变速器控制也是起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确的换挡时机和换挡速度控制,使车辆在起步过程中实现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 控制系统设计AMT起步过程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部分。
传感器负责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离合器状态等;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结合驾驶者的意图和车辆状态,计算出最佳的起步控制策略;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离合器、油门和变速器等执行机构的动作。
通过这种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实现AMT起步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稳定性能。
三、AMT换挡过程研究1. 换挡时机与换挡策略AMT换挡过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换挡时机和换挡策略的准确性。
在换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车辆的行驶状态、驾驶者的意图以及道路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换挡时机。
同时,根据车辆的动态特性和驾驶员的舒适性要求,制定合理的换挡策略。
这包括对换挡速度、换挡加速度以及换挡过程中的动力传递等方面的精确控制。
2. 换挡过程分析AMT换挡过程包括离挡、同步、入挡三个阶段。
DCT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

DCT起步和换挡控制策略1. DCT简介双离合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
与传统的自动变速器相比,DCT具有更快的换挡速度和更高的传动效率。
DCT由两个同步双离合器组成,一个连接着发动机和第一、第三、第五挡,另一个连接着第二、第四、第六挡和倒挡。
在换挡时,一个电控单元控制着两个离合器的工作,使得一个离合器断开,另一个离合器接管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2. DCT起步控制DCT起步控制是DCT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DCT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使得汽车启动时会出现行车冲击和顿挫等现象。
为了消除这些现象,需要对DCT的起步控制进行优化。
DCT起步控制的优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另一种是基于模型的方法。
基于经验的方法是根据驾驶员对起步控制的感受进行调整,通过试验和实验来确定最佳参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不能保证最优解。
而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是建立起步控制模型,通过模拟和仿真来确定最佳控制策略。
这种方法需要先对DCT起步过程进行建模,然后根据模型来确定起步控制策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3. DCT换挡控制DCT的换挡控制是影响DCT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正确的换挡控制可以提高DCT的换挡速度和换挡平顺度,同时还能保护变速器和发动机,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DCT换挡控制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速度控制的策略,另一种是基于扭矩控制的策略。
基于速度控制的策略是根据当前车速和预置的换挡点来确定升降档时离合器的加、断速度和切换时间等参数。
这种策略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换挡点的选择十分关键,而且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要求较高。
而基于扭矩控制的策略则是根据变速器输入和输出的扭矩来计算离合器的控制参数,使得离合器在切换时快速平滑地将扭矩传递到车轮上。
这种策略需要更多的计算和控制技术支持,但是能提供更加平稳的换挡体验,同时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要求相对较低。
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DCT车辆换挡策略研究

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DCT车辆换挡策略研究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DCT车辆换挡策略研究摘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对驾驶员意图的准确理解成为了提高汽车驾驶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驾驶员意图识别的双离合器变速器(DCT)车辆换挡策略,通过分析驾驶员行为特征,构建了合理的意图分类模型,并在模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所提出的换挡策略的有效性。
1. 引言随着人们对汽车驾驶的依赖度逐渐下降,驾驶员的意图理解和交互成为了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DCT技术由于其快速换挡、高效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
因此,通过对驾驶员意图的准确识别,可以实现更智能、高效的DCT车辆换挡策略。
2. 相关工作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物理特征或纯感知数据的驾驶员意图识别上,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从驾驶员行为特征入手,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驾驶员的意图。
3. 驾驶员意图特征提取3.1 加速踏板特征通过监测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操作,可以确定驾驶员的加速意图。
一般来说,驾驶员加大踏板踩下的力度和时间,说明其希望更快地加速。
3.2 刹车踏板特征驾驶员对刹车踏板的操作可以反映其是否希望减速或停车。
在正常驾驶情况下,驾驶员刹车的力度和时间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3.3 方向盘转向特征方向盘转向的角度和速度能够提供驾驶员的转向意图。
例如,当驾驶员迅速转动方向盘时,表明其希望进行紧急转向。
4. 驾驶员意图分类模型通过监测驾驶员行为特征,可以将其转化为数字特征向量,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意图分类模型。
本文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并通过大量的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意图分类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的驾驶员意图。
5. DCT车辆换挡策略设计在准确识别驾驶员意图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基于驾驶员意图的DCT车辆换挡策略。
具体而言,根据驾驶员的加速、减速和转向意图,我们确定了相应的换挡时机和顺序。
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双离合器H∞鲁棒控制

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双离合器H∞鲁棒控制
赵治国;仇江海
【期刊名称】《中国机械工程》
【年(卷),期】2012(023)006
【摘要】根据自主研发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CT车辆起步及换挡过程动力学模型。
考虑起步及换挡过程中发动机扭矩波动及油门踏板抖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基于Ric-cati不等式和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分析了冲击度和滑摩功两项离合器接合性能指标,探讨了离合器最优传递扭矩的求解问题,并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鲁棒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离合器压力控制问题,并能显著地改善离合器控制的鲁棒性能。
【总页数】7页(P745-751)
【作者】赵治国;仇江海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上海201804;同济大学,上海2018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211
【相关文献】
1.基于AMESim的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仿真分析 [J], 廖林清;张东方;屈翔;柯晶晶
2.基于AMESim的DCT车辆起步与换挡过程仿真分析 [J], 廖林清;张东方;屈翔;
柯晶晶
3.干式DCT双离合器起步热负荷仿真研究 [J], 王铁;卜玉帅;高金瑞
4.干式DCT起步双离合器联合起步的实验研究 [J], 孙伟;杨永利;马瑾
5.湿式DCT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控制建模与仿真 [J], 李震宇;刘阁;何芳;张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离合器接合过程和品质评价
1.1 单离合器接合过程
1.2 单离合器接合起步过程的评价指标——冲击度和滑摩功
1.3 单离合器接合起步控制策略以及参数 (1)离合器接合速度〈直接影响到冲击度和滑摩功的大小〉; (2)发动机输出转矩变化;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1.单离合器接合过程和品质评价 1.1单离合器接合过程
第一阶段,膜片弹簧在执行机构对接合轴承的调控作用下驱使离合器压盘与摩擦片间 的空行程,直至两者开始贴合为止,该阶段尽可能快的完成,无滑摩功出现。
第二阶段,从摩擦片开始与压盘接触到摩擦转矩刚好克服路面静摩擦阻力矩为止,当 摩擦转矩刚好克服路面静摩擦阻力矩时执行机构的行程为离合器的半接合点 ,有滑摩 功,但问题不大,该阶段也要求尽可能快的完成。
1.3单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以及参数
离合器接合速度
接合时间短,滑摩功小,磨耗小,有利于离合器使用 寿命; 接合时间过短,离合器主从动盘摩擦接合过程中冲击 度增大,不利于起步和换挡品质
接合时间过长,滑摩功大,磨耗大,不利于离合器使用 寿命; 接合时间长,离合器主从动盘摩擦接合过程中冲击 度小,有利于起步和换挡品质
起步阶段发动机目标转速的选择,根据驾驶员不同油门开度,选择对应发动机最大转矩对应转速点作为起步过
程中发动机的目标转速。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1爬行起步 当油门开度a<15%,爬行起步模式,在该模式下,节气门开度 较小,发动机转速、转矩较低,为防止离合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的 熄火和抖动,要求控制离合器转矩的变化率要小,由于2档传动比 比较小,使得离合器控制过程较难,易造成发动机熄火和抖动现 象,为控制过程简单方便,采用离合器1单独起步。
3
dt
dt 2
滑摩功,车辆起步时,离合器主从动片生成偶联运动的摩擦转矩自零递增,当摩擦转 矩增至等于路面阻转矩时就进入离合器半联动阶段,在摩擦离合器半联动历程内主从 动滑摩件相互间的转速差从一较大值逐渐趋向于零,但由于较大动摩擦转矩的存在会 导致摩擦片发生比较明显的磨耗同时生成很多热量,故摩擦片磨损升温主要发生在离 合器半联动阶段,尤其是在汽车反复启停的城市驾驶工况,因此为探析离合器与发动 机接合过程主从动片间相互滑转磨损对摩擦片使用性能的影响,定义滑摩功来权衡离 合器与发动机接合过程中主从动盘间滑摩转矩做功的大小。
图(a)可看出,油门开度和节气门变化关系,驾驶员以逐 渐增大油门,最终稳定在30%左右进行起步,属于正常起 步模式,在2.5s时刻由于发动机转速达到30%油门开度下 发动机目标转速(1500rpm),此时进行了发动机节气门 控制,可以看出为使发动机转速下降而降低节气门开度; 图(b)可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3.5s左右,离合器 C1转速达到了30%油门开度下的分离阀值,即进行了离合 器C1分离动作,另外,由(b)可知,在4.5s左右接合了 离合器C2转速达到了快速接合阀值,而进行了发动机局部 转速控制,同时控制发动机和离合器C2转速使它们快速达 到同步,可以看到大约在5.7s时刻,发动机和离合器C2转 速达到同步。 图(c)可以看出,离合器C1转速的变化情况,由(c) (d)可以看到起步过程中两个离合器的传递扭矩变化情况, 30%的起步油门开度决定了正常起步模式选用C2作为最终 起步离合器,C1为辅助离合器,在离合器C2和发动机转速 达到同步后,要快速控制离合器C2使其达到最大目标转矩。
第四阶段,离合器主从动轴完全同步且需继续接合离合器使其对摩擦片压紧力达到峰 值,从而平顺的利用发动机转矩驱使车轮旋转工作,无滑摩功出现。
1.2单离合器接合起步过程的评价指标——冲击度和滑摩功
冲击度,国际通用纵向冲击度这一指标来权衡起步过程的舒适度,定义为汽车行驶方 向的加速度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解析方式为 da d 2v
发动机设定转速控制
发动机转矩输出平稳
与转速变动直接相关
发动机恒定转速控制
发动机局部恒定转速控制
见下页
1.3发动机局部恒定转速控制和发动机恒定转速控制
发动机局部恒转速控制方法是指,在离合器动作的前一阶段与发动机恒转速控制方法一致,将发动机转速判定 阀值设定在怠速附近,目标转速为各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时的转速,并通过综合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量、 接合速度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来保证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偏差,后一阶段是当离合器从动盘的转速大于 某一设定阀值时,按照油门开度及主从动盘转速差的大小计算出来的接合速度快速接合离合器,直到离合器主 从动盘的转速差为零,整个控制过程结束。 如上图所示,为发动机恒转速和发动机局部恒转速对比示意图,起步过程中,发动机目标转速对应油门开度大 小,在t1时刻稳定在n1转速处,而离合器从动部分转速随着接合压力增加而增加,图中实线部分表示发动机恒 转速控制,t4时刻发动机和离合器从动盘转速才达到同步;点划线代表局部恒转速控制,在t2时刻当离合器从 动盘转速达到快速接合阀值n2后,控制机构会综合控制发动机和离合器使它们快速达到同步,在t3时刻达到同 步,就可以看出局部恒定转速控制可以缩短离合器接合时间,减少滑摩功。
发动机转 速
节气门开 度
n2
离合器 C1转速
n1
t1
t2
t1
t2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
当15%<a<60%时,正常起步模式,这是DCT最常用的起步模式,该模式下,离合器C1、C2同时进行接合, 然后根据油门开度大小不同,设定不同的离合器C1分离速度和阀值,确保离合器C1分离过程中仍能传递 部分发动机扭矩,避免发动机转速升高过快和传动系输出转矩变化过大,引起大的冲击影响平顺性,该模 式下,离合器C1主要起辅助离合器C2迅速接合作用,让DCT顺利实现2档起步。
第三阶段,离合器半结合点之后,摩擦转矩保持递增趋势并具备驱使汽车前进的能力, 该阶段离合器从动盘转速逐渐增加至与发动机转速匹配相等,由于该阶段离合器主动 片转速差明显且摩擦转矩增势明显,所以该阶段所产生的摩擦片滑摩功和整车冲击度 会同时影响乘坐舒适性和离合器寿命,由于离合器的主从动片转速差实时受到发动机 输出转矩与离合器摩擦转矩的支配影响,所以此阶段离合器摩擦转矩同发动机输出转 矩之间的协调匹配是离合器起步控制的难点,该阶段亦被定义为离合器半联动阶段; 该阶段是滑摩功和冲击度出现的主要阶段。
2.1 爬行起步〈仅离合器C1参与〉 2.2 正常起步〈离合器C1和C2都参与,最终离合器C2结合〉 2.3 急速起步〈离合器C1和C2都参与,最终离合器C1结合〉
3.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
3.1 升档控制策略〈预结合离合器的转速低于发动机当前转速,发动机需要适 当降速,以快速与目标离合器结合同步〉 3.2 降档控制策略〈预结合离合器的转速高于发动机当前转速,发动机需要适 当升速,以快速与目标离合器结合同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参考起步过程中,各部件转速和参数的变化趋势)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2正常起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3急速起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3急速起步
2.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 2.3急速起步
a
m s ),a为车辆加速度,v为车速,t为时间,车辆起步时,在离合 式中j为车辆冲击度( 器接合第一和第二阶段,由于摩擦转矩尚未克服路面转矩Mr,所以汽车保持静止不动, 冲击度=0,在离合器第三阶段,摩擦转矩超过路面阻力矩,并开始骤增,从动盘转速 亦从零骤增至与发动机飞轮转速同步,从而使汽车快速行驶,在离合器与发动机接合 的第四阶段,该阶段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已经相等,压盘施加在摩擦片上的轴向压紧 力上升至峰值以稳定传输静摩擦转矩使车辆平稳行驶;冲击度越大则起步过程中车辆 的舒适性越差,冲击度越小则起步过程中舒适性越好,但同时起步时间过长同离合器 的磨损消耗等严重问题,虽然冲击度限制值随国而异,但惯常取德国标准 s3 的j≤1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