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医务人员针刺伤危害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操作中:各种注射——病人擅动; 抽血时将血标本注入到试管 内。 操作后:丢弃前,拔针等。
针刺伤预防与管理:




(一)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 健康 *摆正经济核算与职业安全的关系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厂商提供、院长 批准、护士使用) (二)使用安全用具 *安全注射器 *安全输液器




3、安全注射:由WHO提出 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②对医务人员无害 ③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社会及他人无 害。
4、全面预防:即所有的病人均 被视为具有传染性,接触病人应 使用防护措施。 ——美国CDC提出


5、标准预防:①所有的病人均被视 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 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 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针刺伤发生时间:
拆卸10% 步骤之间5% 使用中21% 回套针帽 19%
其他不明8% 丢弃4% 处置中6%
使用后处置 前27%
(三)为操作者提供随手可得的 符合国际标准安全盒。 (四)执行操作程序: 评价——评估——计划——实施。




(五)执行全面预防措施: (六)规范操作行为: 禁用双手回套针帽 禁针头进行输液时第二次连接; 禁直接传递锐器物; 禁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 及时处理用后锐器; 培养良好操作技能及素质。

③整体健康状况 ④预防接种 ⑤接触频率 ⑥安全用具于防护措施 ⑦HIV/HBV/HCV在病人群体中的普 遍性。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岗位特征
临床医生 14% 呼吸治疗 师 2% 抽血者 8% 护理人员 63% 清洁工、 其他 3%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34
注意

1 针头的污染源最具有传播疾病能力的是直接进入静脉或动脉的
针头, 其次为肌内注射针头, 而进入患者静脉输液管道的针头其传播疾
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 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 针头带入的血液越多, 会增加传染疾病的危
险。
3 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头所携带的血量是口径4

着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少数
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
+
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
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
+
迅速,见于病毒变异。
10
乙肝病毒携带者
中文名
英文名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抗 HBs)
乙肝e抗原
HBeAg
乙肝e抗体
HBeAb (抗 HBe)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 (抗 HBc)
用75 %乙醇或者 0.5%碘伏进行消 毒,并包扎伤口。
30
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2.流动水下冲洗
31
针刺伤的处理
3.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 4.确定暴露源患者 确定暴露 源是否感染血源性传染病
• 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 伤登记表
• 请有关专家评估针刺伤并指 导处理(检测、预防用药)
二.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 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 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 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 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 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 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但是手套不能代 替洗手。
36
风险评估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和执行效果评估
宣传推广活动策划
策划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如公益广告、宣传片、微博微信推广等,以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
执行效果评估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宣传推广活动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受众的反馈和意见,为后续 工作提供参考。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针刺伤防护 工作方向和挑战应对策略
应对能力。
定期评估与改进
03
对操作流程和技术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优
化,确保流程和技术始终符合实际需求。
合理配置资源与设备
增加防护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投入
为医护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 保他们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充
分的保护。
改善工作环境
优化工作流程和布局,减少医护 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走动和搬运
建立考核机制
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 ,激励医护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规范操作流程与技术
制定针刺伤防护操作流程
01
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医护人员在实际操
作中能够规范、准确地执行。
加强技术培训
02
通过模拟演练、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
共识中针对不同的操作环节,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和指导,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 中更好地应用。
分析当前面临挑战及原因剖析
1 2 3
医护人员防护意识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自 我保护意识,容易发生针刺伤事件。
操作不规范
部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 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未严格执行手卫生等,增 加了针刺伤的风险。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锐器盒的正确使用
在操作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将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放入锐器盒中,避免直接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中。同时,锐 器盒应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
正确回套针帽
针帽的正确拿取
医务工作者应使用单手拿取针帽,避免针帽意外脱落或刺伤。
针帽的回套
在完成注射或其他操作后,医务工作者应将针帽正确回套在针头上,确保完 全覆盖针头,避免裸露的针头对外界造成伤害。
正确处理针头和锐器
一次性针头的处理
使用过的的一次性针头应立即丢弃,不应再次使用或重复使用。
锐器的正确传递
在需要传递锐器时,医务工作者应将锐器放在安全容器中进行传递,避免直接传 递导致意外伤害。
05
针刺伤的处置与报告
针刺伤的现场紧急处理
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针刺伤后,应立即挤压伤口周 围,尽量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
报告表内容
包括受伤者姓名、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处理 方式、报告时间等信息。
报告表提交
受伤者所在科室负责人或护士长负责收集并提交报告表至相 关部门。
06
结论
加强针刺伤防护培训和教育
针对医务人员、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员的针刺伤防护培训和 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针刺伤的危害、防护措施、急救知识和技能 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专家共识的意义
本共识的制定和发布,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针刺伤防护的专业指导,有利于提高职 业安全的意识和行为。
本共识的推广和实施,将有助于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保障医护人员的 健康和安全。
本共识的发布,也体现了中国针灸学会在职业安全领域的责任和担当,将为推动 针灸行业的职业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03
针刺伤防护策略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
• 操作后 整理用物时被放在托盘或弯盘中的针头刺伤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 规范安全的操作流程
1.禁止回套针帽,必须回套时,则用单手操作。 教学过程:
招聘的方法之一就是从单位内部调其他部门的人来填补新的空缺。许多公司都鼓励这种做法,有些公司还在外部刊登广告之前坚持先在内部公布空缺岗位。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 事例:
我科一位护士正在处理弯盘里的杂物,在她徒手取出弯盘里的棉签 时被弯盘里废弃的胰岛素针头刺入手指。
概念
• 针刺伤是指由一种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缝针、 手术刀片等等造成的意外伤害,伤害程度足以造成受伤者出血的 皮肤损伤。
发生锐器伤的现状
• 锐器伤害是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最常 见的一种是注射器针刺伤,针刺伤约占锐器伤的66.6%,全世界 每年约在100万意外针刺伤。
• 1.立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 2.流动水下冲洗
针刺伤的处理
• 3.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 4.确定暴露源患者 确定暴露源 是否感染血源性传染病
• 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 登记表
• 请有关专家评估针刺伤并指导 处理(检测、预防用药)
支持系统
• 加强针刺伤后的精神支持。管理者接到针刺伤的报告后应及时指 导护士正确处理,并给予情感支持,增强护士之间的相互支撑, 以减轻护士发生针刺伤的不良情绪反应。
• 安静。她为病人作好心电监测及给氧后,又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在成功穿 刺插入了一个静脉留置针,完全拔出针芯时,病人的臂膀突然动了一下,碰 到了她的右臂,其握在右手的被血污染过的针芯尖部顿时刺入了她左侧手掌, 当时她对流血的伤口作了处理并对此事进行了登记报。这位病人在10天后死 亡,之后证实这是一位晚期艾滋病病人.在意外发生的3个星期之后,她开始 出现喉咙痛、发热、出疹子,经过医生处理、治疗,疹子与其他的症状很快 就消退了。在被刺伤8个星期之后,又出现腹部疼痛,反胃与呕吐等症状…… 但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艾滋病早期症状。她在发生针刺伤后取血作了基 线检查,HIV为阴性,接着第6周、第12周都作了血液检测,HIV检测均为阴 性 Arn。ol然d L而yn,da1被99确3年诊4感月染7日了—H暴IV。露后第6个月血液检测结果HIV为阳性,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课件
?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接触 以上锐器时刺破皮肤造成的损伤。
二、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 2.1 发生现状
? 据统计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过去1 年内针刺伤发生率, 印度为67.4%[9],韩国为70.4%[10],英、日、澳大利 亚为10% ~ 46%[11-13],美国为64%;在我国,护理 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14,15]。目前, 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16]。
准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 5.2.2 每例针刺伤发生后均要组织分析讨论并记录。 ? 5.2.3 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流程和必要培训。
5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5.3 针刺伤发生后处理
? 5.3.1 针刺伤发生后,尽快确定传染源及风险程度,立即 按规定逐级报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5.3.2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 处理[3,56]
4 针刺伤的预防
? 4.5 工具与使用
? 4.5.1 宜选择带自动激活装置的安全型 针具,宜使用无针输液接头,建议使用 带有保护套的针头、安全型采血针、带 有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静脉输液器 及有自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等[51,52]。
? 4.5.2 宜建立静脉无针系统,如静脉留 置导管宜使用无针连接。
? 5.3.3 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关 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要求,定期进行相关血清 学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5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 5.4 追踪监测
? 5.4.1 对已发生针刺伤的护理人员,应定期血源性和体征 性追踪监测与记录[57]。
? 5.4.2 由于设备或用具、工具等原因造成针刺伤,及时向 相关部门反馈,减少或避免再次发生伤害。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03
针刺伤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建立健全的针刺伤防护制度
规定使用安全的针具和注射器
选择和采购安全的针具和注射器,并规定只能在医疗保健机构中使用。
强制执行戴手套制度
在接触血液和体液时,必须戴手套,防止针刺伤。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针刺伤报告制度
所有针刺伤事件必须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
宣传和教育内容
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如何正确处理针头等废弃 物、如何正确进行手卫生等。
推广使用安全针具
推广安全针具的使用
使用安全针具可以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包括安全注射器、安全剪刀等。
安全针具使用的培训
医护人员需要接受安全针具使用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针具,以及如何 处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针刺伤的危害 • 针刺伤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 针刺伤的处理和报告 • 专家建议和实施策略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针刺伤是医疗行业中的常见职业伤害,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和感染风险。
2
国内外相关指南和规范针对针刺伤的防护提出 了不同的建议和措施,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 定的问题和局限性。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 而导致的针刺伤。
提高认识教育
开展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员工对针刺伤的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 护意识。
定期检查和评估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数量
定期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数量,确保员工在使用时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
定期评估针刺伤风险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针刺伤风险
研究发现,针刺伤风险在医疗行 业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 护士、医生和其他卫生工作者。 这些职业在执行医疗任务时接触 针具的机会较多,因此易受到针 刺伤的危害。
防护措施
针对针刺伤风险,专家提出了一 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安全 针具、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个人 防护意识等。这些措施在减少针 刺伤发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对针 刺伤防护的重视程度具有重要意 义。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制作宣 传海报、组织讲座等方式,有助 于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技 能水平。
研究局限性
样本量较小
受研究时间和资源限制,样本量可能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的 代表性和可靠性。
未考虑地区差异
研究未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因此无法全面评估针刺伤 防护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
的防护措施不够完善。
因此,制定针刺伤防护专家共 识,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 安全意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 措施,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专家共识的意义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通过制定专家共识,明确针刺伤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可以更加重视职业安全的防护。
规范操作流程
专家共识可以提供医护人员针刺伤防护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标准,从而降低操作中的风险。
伤口缝合
若伤口较深或较大,需进行缝合处 理。
伤口评估
在处理伤口过程中,需持续评估伤 口情况,如有无感染、愈合情况等 。
汇报机制与记录
上报制度
建立完善的上报制度,确保受伤者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记录存档
对受伤者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