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71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Foreign Eco-c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马交国 杨永春

摘要:本文从国外若干个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出发,总结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几条成功经验;指出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国外的实践经验不能一味照抄照搬,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城市发展现状循序渐进地进行。最后作者结合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五点启示。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ir experi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co-city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eco-cities is not surely fit for China.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eco-cities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concludes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eco-cities development in China.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中国生态城市

Keywords: Foreign Eco-cities;

Construction Experience;Chinese Eco-cities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01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BJL033)成果

1 引言

生态城市在国外有着广泛的影响,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例如美国的克里夫兰[1]和伯克利市[2]、德国的埃尔兰根

(Erlangen )[3]

和弗赖堡[4]、印度的班加罗尔[5]、巴西的库里蒂巴[6-7]、澳大利亚的怀阿

拉 [8-9]和阿德莱德[10]、新西兰的Waitakere [11]、丹麦的哥本哈根[12-13]、日本的大阪和千叶新城[14]等,可以说这些案例代表了当今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趋势。本文从上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代表性案例出发,探索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经验,从而获取对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有益启示。

2 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

2.1 发展现状

从1971年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一种是以“绿色城市”为目标,增加绿色要素和绿色空间,如英国的密尔顿·凯恩斯市。二是制定生态城市的标准,构建新型的生态城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丹麦、瑞典、日本等国家对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例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和阿德莱德市、印度的班加罗尔、丹麦的哥本哈根以及美国的伯克利、克里夫兰、波特兰大都市区都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和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成功经验。

2.2 发展经验

2.2.1 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指导原则和发展措施

生态城市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它超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追求治愈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不是一个改良的过程,而是一场生态革命。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生态化”,还包含社会文明“生态化”,同时兼顾不同区域空间、

代际间发展需求的平衡。生态城市的成功只有在人类追求人-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全球协作关系时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

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各国具体城市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和指导

作者:马交国,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助

理工程师。majg02@

杨永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副教授。

万方数据

72

国外城市规划2006 Vol.21, No.2

原则。

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在该市的“影子规划”(Shadow Plan )中通过6幅规划图,详细表述了该市从1836年到2136年长达300年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规划,6幅规划图分布代表了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设措施[10]。

1993年新西兰 Waitakere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包括建立可持续的、动态的、公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并依据目标制定了更具体的措施[11],有关目标提出:可持续的环境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可持续性是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发展状态,要求使用可更新资源的数量必须小于其再生量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动态的环境要求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公平的环境指每个人都有权享用环境并使生活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要求对商品的生产方式进行巨大变革,如使用可更新资源和能源,减少包装,生产可降解商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重新回收使用垃圾;动态的经济要求经济活动的类型要多样,提供各种服务,以适应经济的各种变化;公平的经济要求实现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可持续的社会要求十分关注环境,重视成员及后代的健康与安全,使每个人参与工作和决策,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动态的社会要求珍视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要珍视同一性;公平的社会要求保证人们的福利水平不是由其财富所决定,应给予每个人健康服务、教育、休闲机会和合理的住房标准,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给予每个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作出了清楚的阐述。该战略提出了7条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要点,致力于解决怀阿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8-9]。这7条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设计并实施全面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控制,对于新建住宅和重大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尽量改进能源效率;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推进21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开展提倡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以及建立替代能源研究中心。

丹麦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1997-1999”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试图在城市地区建立一个示范性项目,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包括制定实施办法、环境目标等,项目的内容围绕实现目标而进行[12-13]。

美国的克里夫兰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城市议程,包括空气质量、气候变化、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基础设施、政府领导、邻里社区、公共健康、精明增长、区域观、交通选择、水质量及滨水区建设等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指导原则,其目标是建设成一个大湖沿岸的绿色城市[1]。

日本的千叶新城从规划开始,就以建立生态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原则上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在城市地区对湖泊、

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与多处市民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形成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14]。

2.2.2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理念

当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时,世界各国已经承诺共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未来城市如何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渴望拥有高效合理的人居环境。生态城市就是未来人类可持续聚居模式之一,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因地制宜,建设最理想的人居环境。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雷吉斯特认识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危害,1975年他创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者”组织,并在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了生态城市思想的传播。在他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2]。克里夫兰制定了详细的可持续计划,该计划包括目的、组织的选择、可能的活动、时间安排等方面,这个计划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细化到具体的城市建设实践中,使得克里夫兰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具现实性 [1]。

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其堪称典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而享誉全球,另外还由于垃圾循环回收和能源保护项目以及公交导向的交通系统创新分别获奖[6-7]。澳大利亚城市怀阿拉市政府认为生态城市首先是可持续的,因此在总体规划中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具体的生态城市工程,在工程中运用各种适用和可持续技术,比如在城市建设上大量增加绿地面积、推广可更新资源和能源、可持续水利用、可持续建筑技术等[8-9];德国的埃尔兰根(Erlangen )则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城市规划中加强风景规划和环境规划,重视森林、河谷等生态区的保护,并且让更多的绿地和绿色廊道遍及整个城市,采用一体化的交通政策以及节约资源、能源等[3];弗赖堡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等[4]。

2.2.3 重视与区域的协调

生态城市的“城市”概念是指包括郊区在内的“城市区域”,因此城市规划和开发必须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乃至国土规划相协调。美国克里夫兰市的生态城市议程强调区域观(Regionalism )思想,城市政府必须在复杂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协调工作,城市面临的许多重大事务必须在区域层面与众多参与者协调,并主张市长必须同俄亥俄的其他市长一起在州和联邦的层面上推进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精明增长等一系列政策[1]。德国埃尔兰根的生态城市规划非常重视与区域的协调,具体体现在该市的风景规划、环境规划以及交通规划上,例如该市的交通规划主张跨区域交通量的增加和全国性的自然土地快速消耗必须得到解决,或者至少在区域、国际乃至欧洲的范围内得到解决[3]。弗赖堡市制定了长

马交国

杨永春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