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四把金钥匙(射洪中学)
2025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身处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广大青年必将在△的新时代里△,当代青年想要有所建树,就应该△地投身伟大理想,迈稳步子、夯实根基,这样才能攻坚克难,△。
A.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壮心不已马到成功B.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矢志不渝玉汝于成C.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矢志不渝玉汝于成D.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壮心不已马到成功2、下面是作家迟子建参与讨论“现实主义”创作时的一段叙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我曾去煤矿采访过,所以在写作以煤矿为背景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时,落笔就不慌张。
为了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追踪放养驯鹿的鄂温克部落一直到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深处,体味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原生态的歌声。
写作《群山之巅》时,我更是调动了多年的生活储备,否则,我小说中的龙盏镇就没有生机,无法建构。
A.好作品都与现实密不可分。
B.写作绝不能离开现实的生活。
C.现实主义就是写真实的生活,不能虚构。
D.现实生活是作家创作现实主义作品的源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4学年高三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4学年高三5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等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等2024学年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天门虎据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qì)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那本是由每根几吨重的大石条铺成的四十里登山大道,在天门之下倒像一条单薄.(báo )的软梯,被山风随便吹挂在绿树飞泉之上。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可能一促.(cù)而就,必须脚踏实地,从家庭抓起,从家训做起,促进家风形成,夯.(hāng)实文明基础。
C.只是瀑布太宽、峡谷太深,无论多么强的光,落到那崩.(bēng )落的雪原般的千万年不曾停息的层层水花上,那巨大的无底深谷中,全显得黯.(àn )淡微弱,使得整个峡谷更添了些神秘莫测、捉摸不定的色彩。
D.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 kuò)、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蕴.(yūn)、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牛铃叮当李清明⑴水乡多水牛。
⑵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
《红楼梦》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
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
除此之外,叙事特点也非常突出。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
黛玉进贾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
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
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
《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
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了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
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
射洪中学名师工作室:诗歌鉴赏系统复习

返回
2017/1/26
(五)咏物诗
鉴赏技巧
知识储备
诗歌情感 诗歌形象 艺术技巧
答题模式
诗歌语言 诗歌练习
咏物诗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常用托 物寓意、托物言志等手法。 一是托物言志,通过某一事物来表达 自己的某种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质。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 二是借物以寄托身世之感,如仕途失 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三是托物寄情,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抒 发作者的君国之忧、家国之仇、盛衰之感、 兴亡之叹。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等。 返回
鉴赏技巧
知识储备
诗歌情感 诗歌形象 艺术技巧
诗歌鉴赏系统复习
答题模式
诗歌语言 诗歌练习
上次更新: 2017年1月26日星期四
1
2017/1/26
鉴赏技巧
知识储备
诗歌情感 诗歌形象 艺术技巧
答题模式
诗歌语言 诗歌练习
诗歌复习明确三大问题: 一是考什么, 二是怎么考, 三是怎么复习。 考什么? 最新的《考试说明》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怎么考?
20
2017/1/26
鉴赏技巧
知识储备
诗歌情感 诗歌形象 艺术技巧
答题模式
诗歌语言 诗歌练习
B、自比自况。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 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 行批评。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C、称颂、仰慕英雄,赞扬古人建功立 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如陆游的《书愤》: 又如杜甫的《蜀相》; 返回
三、答得好(规范,精当) 返回
2020年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②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③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④“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⑤“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
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
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傅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
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
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但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
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
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讯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
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
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
高中语文衔接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五把“金钥匙”

衔接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五把“金钥匙”考纲要求: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习目标1、粗读诗歌,关注表层信息2、掌握规律性知识,力求全面读懂诗词,正确把握作者情感。
一、第一把“金钥匙”——抓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例如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诗句表面上看,是写一个新娘子在初次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心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首闺意诗。
但是联系诗歌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就可以得知这是一首请他人帮助的“讨教诗”。
再如几年前,高考全国卷古诗鉴赏题考查了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在分析试卷的时候发现,不少考生把这首诗理解为抒发别离之情,他们可能看到了诗中有“行人”二字,其实只要看看标题“秋思”,再关注一下诗中“家书”这一意象,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歌,表达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牛刀小试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情感: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2.《山中留客》(张旭)3.《春日登楼怀归》(寇准)4.《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二、第二把“金钥匙”——抓作者即知人论世,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但要也注意在同一社会背景下,诗人的不同际遇也会在诗歌中有不同的反映,这就表现出诗人的经历与境遇所决定的诗歌的特殊主题和风格。
如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再如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
她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
其作品内容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
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之后生活孤苦,这就决定了其后期作品必然充满了满腹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