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

合集下载

独家(共34份192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品全套教案汇总

独家(共34份192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品全套教案汇总

(共34套192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精品表格式教案汇总1.1 身边的化学过程与方法:学习你知道化学课学习哪些内容吗?有趣吗?与我们新课,引导学生观的内容一、社会生活与化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仪器的使用方法。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介绍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使的重要性验记录,写、重点强调“三不准”浓碱的使用安筒、、试管,引导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的分析和判断,加深对两种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的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重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及点理变化的热、变色等在教材的空白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点得?子形态,硬度、密度、溶燃烧的实验之前同学们知道生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

、假设与大家都来学化学章是正式系统学习化学的第一章,让学生了解化学课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分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了解药品的取用学是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现代社会不可空气的成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通过学习能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树立尊重客观事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点:法课空气的成分有空气的一些常识,通知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实验,目标:.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实验过程等方法,能自主得出实.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及用分纯净物计空气的成分)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者死生)物质构成的微粒了解,但对分子、原子的区别没有认识,只是一个笼统识到分子这一客观存在的,构成物质标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演示值观重点分子的特性。

示法,讲授法节题或完性综合提升计物质构成的微粒学生对分子在物知识目标: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20套 粤教版(付,77)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教案打包20套 粤教版(付,77)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本章是化学的启蒙章,主要是为了带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初步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学习化学的方法等。

因此,本章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1.1 身边的化学一、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能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描述(了解)。

2.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练习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2.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的习惯。

3.练习提出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教学设计思路(1课时)重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化学学习的内容难点: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关键:学生对化学好奇心的强化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对化学产生好奇和疑问→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观察、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学生第一次走进化学课堂,一开始心理上就会对化学产生好奇和很多疑问,这一点对上好本节课至关重要,课堂上自始至终应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并且要不断使其强化。

教学开始,教师需作简单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也很重要,要拉进学生与你的距离,让学生对你产生亲切感,对你产生敬慕。

学生翻开书,看图1-1片刻,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再提出一些问题)。

要知道这些问题,大家一起来学习化学。

这节课先解决……(图1-1中的问题),给出第1节课题。

教师出示阅读提纲,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提纲(参考):1.你家里有哪些塑料制品?它们的性能各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吗?2.人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由哪些面料制成的?这些面料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为什么吗?3.你知道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用途?你知道为什么吗?4.你知道制造飞机、汽车、轮船都用到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性能?原因是什么?5.你能列举出一些药品的名称和它们的性能吗?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6.你知道以上这些物质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7.你知道社会发展与化学有什么关系吗?8.除了以上这些物质,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化学物质?(结合检查站),就这些物质,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以上这些思考题,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学生能举出一些相应的例子、性能,对“为什么?”学生不可能说清楚,这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铺垫。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目录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2)1.1 社会生活与化学 (2)1.2 化学实验室之旅 (3)1.3 物质的变化 (5)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6)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7)2.1 空气的成分 (7)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11)2.3构成物质的微粒 (12)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19)3.1 认识氧气 (20)3.2 制取氧气 (22)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26)3.4 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30)第四章生命之源---水 (33)4.1 我们的水资源 (34)4.2 饮用水 (35)4.3 探究水的组成 (37)4.4 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38)4.5 化学方程式 (44)第五章燃料 (50)5.1 洁净的燃料—氢气 (50)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52)5.3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58)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课题:社会生活与化学主备教师:王照使用时间: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学习的内容元素符号的记忆学习重点:元素符号的记忆。

【课前尝试】1、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这就是化学科学学习的任务,也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2、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农业;制衣业;建筑业;现代交通工具;防治疾病;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生命科学;食品业等领域设计化学科学。

【课堂探究】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包括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3、1-20号元素符号4、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元素符号『课后检测』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①D.①②③④2.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 ALB. SC. feD. cA3.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九级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九级化学上册教案粤教版
2. 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有机化合物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有机化合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有机化合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和拓展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需要老师耐心引导,通过举例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化学的基本知识,如化学键的类型、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基本概念。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能力层面上,大部分学生具备观察模型和分子结构图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来理解和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然而,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介绍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医药、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有机化合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身边的化学》学案【推荐】.doc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身边的化学》学案【推荐】.doc

1.1 身边的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物品和现象,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研究的内容;3.结合我国古代对化学化工的贡献和现代化学化工的发展,感受化学的魅力。

【旧知回顾】1.说一说你对“化学”二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物质与化学有联系?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新知学习】1.化学与家居(1)家里的塑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厨房中的用品,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的衣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品中的添加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住的房屋,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清洁卫生的清洁剂,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与出行(1)制造交通工具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通工具的燃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与环境、健康(1)环境污染的处理,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环保的材料,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防病、治病的化学药物,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4.4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学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 4.4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学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一、理解三维目标: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前置性作业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五个不改变:宏观 :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变②元素的不变微观: ③原子不变④原子不变⑤原子不变二个一定改变:宏观: 物质一定改变微观: 分子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可能改变2、红磷燃烧用语言描述:①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②文字表达式:③化学式表达式:④化学方程式:这种用表示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课堂学习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①要以为基础;②要遵循(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和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左边写出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的化学式(多种物质用“”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注注明和。

气体用“”,沉淀用“”。

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标“”,若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的固体不标“”。

(即生成物的状态不同于反应物时)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质的方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和反应条件。

②量的方面:a、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b、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

随堂练习1.下列各项:①物质种类②物质的总质量③元素种类④分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种类⑦原子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①②⑥⑦ B.②③④⑥⑦C.②③⑤⑥⑦D.②③⑥⑦2.下列事实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质量增加了 B水结成冰C 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煤的质量减轻了D 用12 g碳作原料可制得44 g二氧化碳3.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是()A.NO B.NO2 C.N2O3 D.NH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1、镁带燃烧:(反应)2、红磷(白磷)燃烧:(反应)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4、木炭在充足空气中燃烧:(反应)5、铜在空气中受热:(反应)6、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7、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反应)8、用双氧水制氧气:(反应)9、用氯酸钾钾制氧气:(反应)10、电解水:(反应)11、氢气燃烧:(反应)提升性作业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2 g,氧气质量3 g,氧化镁质量5 g3 g,氧气质量2 g,氧化镁质量5 g1 g,氧气质量4 g,氧化镁质量5 g4 g,氧气质量1 g,氧化镁质量5 g6、.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 gC和4 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1:1B.2:1C.4:1D.5:1。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科粤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学习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方法。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溶液的配制等。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1.3 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简单的化学计算。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组成,包括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

2.2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层。

掌握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3 离子化合物学习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熔点等性质。

第三章: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1 物质的分类学习物质的分类,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等。

了解不同类别物质的特点和应用。

3.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能够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能够写出简单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4.1 有机物的概念与特点学习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4.2 烃学习烃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等。

了解烃的燃烧反应及其应用。

4.3 烃的衍生物学习烃的衍生物的分类和性质,包括醇、醚、酮等。

了解烃的衍生物的应用,如药物、香料等。

第五章:能量与环境保护5.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了解能量的种类和转换方式。

能够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实例。

5.2 燃料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学习燃料的分类和利用,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1.1身边的化学课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化学启蒙教育第一章,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学习课堂,通过对一门新功课的学习憧憬和疑问,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教材介绍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化学物品,让学生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通过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这门科学,因此有许多疑问,也对新课程有一些期望和迷茫。

教师应该在本节课积极引导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记住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有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学重点难教学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点教学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五、教法学法创设好愉悦的学习情景,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物质产生联想。

学法指导:产生,注意、发现,阅读、听讲,观察、猜想。

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引言: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功课。

大家会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听老师从衣、食、住、行谈起。

板书:第一节生活与化学活动一:就下列方面,请学生发言,列举他们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①家里的塑料。

②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③食品中的添加剂。

④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⑤药品。

⑥生命现象与化学相关。

活动二: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化学学科的任务是什么?化学学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哪些?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②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③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④科学探究的方法。

小结:知识梳理;方法、技巧与规律小结。

作业:练习册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 社会生活与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

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3、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奇妙的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2—5 页,阅读后分组讨论5分钟。

2、就下列方面,学生发言,列举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1)、家里的塑料。

(2)、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

(3)、食品中的添加剂。

(4)、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

(5)、药品。

(6)、与化学相关的生命现象。

(7)、化学对社会的作用。

自学指导二观察趣味实验,谈感受。

一、必做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E、物质的运动状态C、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化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与化学有关,请你判断下列所列举的物质与化学研究关系不密切的是()①塑料②化学纤维③色素④电磁波⑤蛋白质⑥氢氧化铝片⑦阳光A、④⑤ E、④⑤⑦ C、④⑦ D⑤⑦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见到以下说法或做法,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100%天然果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E、“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绿色营养食品C、富含营养成分的物质摄取的越多越好D、吸烟、酗酒有害健康4、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所得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

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A、大米E、海带C、酸奶D、食盐5、你认为不利于学好化学的方法是()A、学好化学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E、重视实验室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C、化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无需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联系D、学习化学,要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6、某果冻的标签中写着,“配料:水、白砂糖、果汁、卡拉胶、柠檬酸、乳酸钙、甜蜜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柠檬黄、胭脂红”。

其中山梨酸钾是防腐剂,加入防腐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柠檬黄、胭脂红是色素,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食用香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7、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E、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注意环境保护,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8、在你喜欢的小食品、饮料中常会含有一些食用色素,下列关于食用色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色素能使食品的外观更具美丽B、被认可的使用色素,其所谓的无害只是相对的C、食用色素可以经常或大量地使用D、绝大多数食用色素并不含有营养成分,不能把它误作调味品而滥用9、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所示一些节日喜庆用品,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是()①红色中国结②鞭炮③糖果包装纸④气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同学们吃小食品时,在包装内常常会看到一个盛有白色颗粒固体的小纸袋,袋里面装的是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选做题12、你家里有哪些用品是塑料的?你能说出你的学习用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13、在你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找出你感兴趣但不知原因的现象,并建立问题档案,这些问题也许在你今后学习过程中能得到答案。

课前预习:1、你所知道的常用化学仪器有哪些?2、在实验室里如何取用所需的液体药品或固体药品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注意什么?自学指导1.2化学实验之旅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参观实验室要点:(1)、进入化学药品室,看看化学药品柜中的药品摆放有什么规律?(2)、进入化学仪器室:看看哪些是你认识的?说出它们的名称。

(一边参观,一边交流)自学指导二1、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

2、阅读并记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介绍。

自学指导三常用操作练习(边听边实验)1、固体药品取用操作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物质加热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选择仪器操作要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学指导四1、阅读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2、完成课本检查站。

练习巩固一、必做题1、下列实验应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C、不得尝试药品的味道D、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2、下列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试管取固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的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取1毫升一一2毫升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A、全部正确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D、实验室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4、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 里。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 量出体积,量取液体时,眼睛的视线必须与液体的 _________ 在同一水平线上,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如果仰视读数会 _______ ,如果俯视读数会________ 。

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要 ______ 放,标签要向着______ 。

瓶口要_____ 试管口。

5、用已燃着的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 ,一但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最便捷的灭火方式是_____________ 0 6请把下列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

(1)用过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去取另一种试剂。

(2)给外壁有水珠的试管直接加热。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

(4)用嘴吹灭酒精灯。

(5)取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没有正对着手心二、选做题1、下列仪器不能做反应容器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锥形瓶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上部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3、正确量取15毫升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毫升量筒②10毫升量筒③20毫升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 B 、①②④ C、②④ D、只有③4、自主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_2s后取出,可观察到_______ 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___ 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_____ 上。

课前预习: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3、怎样观察实验?自学指导1.3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体验对各种变化现象的观察过程。

2、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3、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

4、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5、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

6、理解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一1、阅读课本所列五个变化,观察、联想,及时填空。

2、在上述实验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变化,但是它们的____________ 没有变化,即没有________________ 。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完成检查站。

5、教师讲述液晶被发现的过程。

自学指导二1、演示课本试验,认真观察、填表。

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指导三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吗?水受热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化学变化吗?黄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是透明的,经搅拌变浑浊,这个搅拌过程是化学变化吗?自学指导四阅读课文,填写“检查站”中的表格,交流,教师归纳。

练习巩固一、必做题1、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发光B、洗衣服晾干C、煤气燃烧D、水结成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在化学变化中不会伴有物理变化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3、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铁片燃烧B、镁带燃烧C、玻璃破碎D、火药爆炸5、下列对火柴燃烧时所伴随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发出明亮的火焰B、放出热量C、生成黑色的固体D、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6、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除夕之夜,人们燃放鞭炮欢庆新年的到来,在鞭炮燃烧的过程中,鞭炮的纸皮破碎属于 _____________ 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鞭炮中的火药燃烧属于______________ 变化,判断的依据7、小明与同学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时,明确了几个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