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_0

合集下载

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是保证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性前提。

当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回弹法和钻芯法是常见的方法。

文章介绍了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回弹法和钻芯法在建筑工地现场检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回弹法和钻芯法的优点与缺点,同时提出了回弹法和钻芯法在检测强度时的影响因素,可为选择、应用、优化检测方式,提高检测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钻芯法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而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最为重要的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是否达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进行科学的检测,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行业标准、符合设计标准。

目前,在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中,回弹法和钻芯法是较为常用的两种。

1 回弹法的应用1.1 回弹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回弹法就是根据混凝土表面硬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相关性并结合碳化深度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回弹法因构件形状、表面平整度及强度标号的限制,并不适用于检测所有混凝土。

首先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适用于强度等级C20~C5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C90的混凝土构件福建省地区采用的是DBJ/T13-113-2009《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其次C20~C50混凝土检测龄期在14~1000d内,C50~C90混凝土检测龄期在14~600d内;最后检测时混凝土表面要干燥。

回弹法中提到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因为商品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工程中,商品混凝土的输送方式一般都采用泵送,现在工地现场的墙柱及梁板混凝土的输送方式一般为泵送。

板构件的浇筑测面被梁所覆盖,不宜用回弹法对板构件进行检测,所以工地现场基本都是对墙柱和梁构件进行回弹检测。

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可按单个构件或按批量进行检测。

高强混凝土强度回弹法的检测规范

高强混凝土强度回弹法的检测规范

高强混凝土强度回弹法的检测规范高强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的确定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而强度回弹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工程现场。

1. 强度回弹法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强度回弹法的原理基于混凝土硬度与强度的相关性。

当一根钢棒以规定的冲击力和速度击打混凝土表面时,根据回弹的反弹距离,可以推测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距离与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的分析,可以近似估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强度回弹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1. 使用环锤仪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冲击,使钢棒以规定的冲击力和速度击打混凝土表面。

2. 记录下钢棒反弹的距离,并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3. 根据所用仪器和相关标准,将回弹距离转换成混凝土强度等级。

2. 强度回弹法的检测规范为了保证强度回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标准和规范被制定并广泛应用。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检测规范包括GB/T 9138-2018《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验方法》、ASTM C805-19《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ebound Number of Hardened Concrete》以及BS EN 12504-2:2012《Testing Concrete in Structures - Part 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Determination of Rebound Number》等。

这些规范通常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1. 仪器和设备的要求:规范中会对强度回弹仪器的规格、精度以及使用要求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混凝土表面状态的要求: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凹凸和松动,以免影响回弹数据的准确性。

3. 反弹点的选择:规范中会指导测试人员在混凝土结构上选择代表性的测试点,并要求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得可靠的平均结果。

浅析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浅析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标准与检测2019年嵌析回禅法检测爲獺混凝土抗巫强茨陈永福(泉州建工检测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结合工程实例,从回弹法工艺原理出发,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高强混凝土进行了界定,对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C55高强混凝土强度采取高强回弹法进行了检测,并采用钻芯法进行校验。

实践表明,高强回弹法能够准确地对C55高强混凝土强度进行反映。

关键词回弹法;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钻芯法回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可靠和检测数据读取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交通和水利等行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中。

但是回弹法需要借助测强曲线进行判断,跟钻芯法对比而言,其精度相对较差。

由于回弹法属于无损检测方法,对结构不产生损坏,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实践中依然是首选的检测方法。

1回弹法工艺原理回弹仪是史密特于1948年发明的。

回弹法就是采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按照既定的能量对拉簧进行弹击,从而对弹击锤进行驱动,通过弹击杆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弹击作用,混凝土表面受到弹击后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混凝土的变形通过弹击锤的反弹进行体现,回弹值直接从刻度尺上的位移进行读取,再根据统一的测强曲线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推定,从而得岀混凝土表面的抗压强度。

回弹法是一种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方法。

一般情况下,回弹仪读取的回弹值跟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混凝土强度高,那么混凝土塑性变形能力较小,吸收的能力小,那么回弹值就大。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2.1碳化影响混凝土在凝固硬化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碳酸钙,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加,碳化深度也跟着增加,呈正比关系,那么回弹值也会跟着增加。

对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时,应对混凝土表面的碳化深度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值对回弹值进行修正。

一般在测试区敲击深度为15mm的孔洞,将孔洞内的粉尘清理干净后,在孔洞内壁涂抹浓度为1%~2%的酚猷酒精溶液,待碳化线清晰后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对碳化深度进行测量,测量次数M3次,计算出平均碳化值。

福建省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汇总表

福建省现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汇总表
J10753-2006
42
DBJ13-75-2006
干混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J10755-2006
43
DBJ/T13-76-2016
福建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
J10756-2016
44
DBJ13-77-200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J10892-2006
45
DBJ/T13-78-2016
扣压式和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福建省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规程
J11338-2015
75
DBJ/T13-108-2015
建筑抹灰工程金属网护角技术规程
J11344-2015
76
DBJ13-109-2009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J11350-2009
77
DBJ13-110-2009
古树名木评估鉴定标准
J11351-2009
78
DBJ/T13-111-2009
J10352-2017
28
DBJ13-58-200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机械快速连接接头施工及验收规程
J10365-2004
29
DBJ13-60-2004
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J10428-2004
30
DBJ13-61-2004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
J10429-2004
31
DBJ13-62-2014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10441-2014
32
DBJ13-64-2005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
J10509-2005
33
DBJ/T13-65-2015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材料,其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为规范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弹法检测技术,制定本技术规程。

1. 标准名称本标准名称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2. 标准分类本标准属于行业标准,应用于建筑材料测试领域。

3. 引用标准•国家标准GB/T 50315-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 术语和定义• 4.1 混凝土抗压强度: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的承受压应力与实测面积之比。

• 4.2 回弹法:利用特定装置将金属弹簧锤击打混凝土表面,根据回弹距离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 4.3 回弹距离:金属弹簧锤击打混凝土表面后弹回的距离,用于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

5. 技术要求• 5.1 检测仪器:回弹仪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安装调试正常,并经过定期检测合格。

• 5.2 检测位置: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凹陷、疤痕等缺陷,应选择光滑平整的位置进行回弹法检测。

• 5.3 检测次数:每个检测位置应进行三次回弹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5.4 检测记录:对每次回弹测试的位置、次数和回弹距离进行记录,确保检测结果可追溯。

6. 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回弹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金属弹簧锤的弹性是否良好。

2.选择检测位置:在混凝土表面选择光滑平整的位置,避免存在缺陷和凹陷。

3.清理表面:使用刷子或气压清理仪器清理检测位置,确保无杂物污染。

4.进行回弹测试:将回弹仪器对准检测位置,轻击触发装置,使金属弹簧锤击打混凝土表面。

5.记录回弹距离:根据仪器上的刻度,记录回弹距离。

6.重复测试:对同一位置进行三次回弹测试,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7.检测记录:将每次回弹测试的位置、次数和回弹距离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验证。

7. 结果计算•7.1 单点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f_{c}=\\frac{100\\times h\\times K}{s}$$式中:f 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单位为MPa;ℎ–为回弹距离,单位为mm;K–为回弹仪的反弹指数(经实验确定的常数);s–为混凝土表面与仪器接触的距离,单位为mm。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1.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性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工程质量和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快速地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成为了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 回弹法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回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弹性原理,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能量的弹击,通过反弹的程度来间接推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回弹法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领域,成为了一种便捷实用的检测方法。

3. 回弹法检测技术的标准化为了规范回弹法检测技术的应用,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规定了回弹法检测设备的要求、检测过程的操作规范、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内容,保证了回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回弹法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可以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弹法检测技术的简便性和快捷性使其成为了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而标准化的技术要求则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标准这一主题并不是那么容易深入了解和理解的。

在撰写文章时,我加强了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和思考,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一领域。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回弹法检测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 回弹法检测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回弹法检测技术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快速、简便、经济、非破坏性等。

这些优势使得回弹法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

然而,回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混凝土表面状态的要求较高、对混凝土料种、含水率等因素影响较大。

福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作者:————————————————————————————————日期: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目录全称:福建闽建工程建设书店电话:(0591)87836125帐号:351008090 传真:(0591)87810713开户行:交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北大路242号(建设厅大院内)标准号标准名称单价数量金额DBJ13-01-96 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11.60 DBJ13-02-96 建筑给排水设计统一技术措施14.50 DBJ13-15-2008 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13-18-97 东山县基本风压值 5.00 DBJ13-19-98 建设工程勘察安全规程10.00 DBJ13-20-1999 现浇钢筋砼楼(屋面)板及砌筑墙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10.00 DBJ13-21-1999 增强石膏空心轻质隔墙板施工技术操作规程10.00 DBJ13-22-200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规程25.00 DBJ/T13-23-2015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安装工程技术规程20.00. DBJ13-24-99 建筑幕墙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0.00 DBJ13-25-2008 城市隧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20.00 DBJ13-26-1999 房屋建筑外墙和屋面防水技术规程10.00 DBJ/T13-27-2015 福建省建筑内外墙涂料涂饰工程施工与验收规程15.00 DBJ/T13-28-2016 福建省基础工程钻芯法检测技术规程25.00 DBJ/T13-29-2016 福建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20.00 DBJ13-30-1999 铝塑复合管道(PAP)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10.00 DBJ/T13-31-2017 福建省墙面瓷质面砖点贴技术应用规程18.00 DBJ13-32-2000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20.00 DBJ13-34-2000 落地双排外竹脚手架技术规程10.00 DBJ13-35-200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范20.00 DBJ13-36-2000 JCTA(单组份)陶瓷砖粘合剂应用技术规程10.00 DBJ13-37-2001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隔墙设计与施工规范10.00 DBJ/T13-38-2016 福建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用技术规程35.00 DBJ13-39-2001 建筑防水材料应用技术规程30.00 DBJ13-40-2001 埋地硬聚氯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13.00 DBJ13-41-2002 建筑外墙腻子10.00 DBJ/T13-42-2012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18.00 DBJ13-43-2002 住宅空调器设置标准10.00 DBJ13-44-200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程20.00 DBJ13-45-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10.00DBJ13-48-2003 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评定标准10.00 DBJ13-49-2003 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验收标准10.00 DBJ13-50-2003 建筑给水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5.00 DBJ/T13-51-2010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0.00 DBJ13-52-2003 城市及部分县城暴雨强度公式8.00 DBJ13-53-2003 建筑室内用腻子胶水8.00 DBJ/T13-54-2013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施工技术规程20.00 DBJ13-55-2004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12.00 DBJ/T13-56-2017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130.00 DBJ13-57-2004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程20.00 DBJ13-58-2004 预应力砼管桩机械快速连接接头施工及验收规程10.00 DBJ13-59-2004 建筑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10.00 DBJ13-60-2004 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2.00 DBJ13-61-2004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22.00 DBJ13-62-2014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0.00 130066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使用手册(DBJ13-62-2004配套设计资料)20.00 DBJ13-63-2005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10.00 DBJ13-64-2005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12.00 DBJ/T13-65-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35.00 DBJ/T13-66-2015 福建省粒化高炉渣粉在水泥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T13-67-2010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20.00 DBJ13-68-2005 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10.00 DBJ/T13-69-201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规程32.00 DBJ13-70-2005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10.00 DBJ/T13-71-2015 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0.00 DBJ13-72-2006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1.00 DBJ13-73-2006 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0.00 DBJ13-74-2006 风貌建筑加固修得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技术规程36.00 DBJ13-75-2006 干混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T13-76-2016 福建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25.00 DBJ13-77-200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T13-78-2016 福建省扣压式和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20.00 DBJ13-79-2007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0.00 DBJ13-80-2006 居住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21.00 DBJ13-81-2006 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12.00 DBJ13-82-2006 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13.00DBJ13-84-20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0 DBJ/T13-85-2016 福建省LED夜景照明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程20.00 DBJ13-86-2007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18.00 DBJ/T13-88-2010 福建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15.00 DBJ13-90-2007 城市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程10.00 DBJ/T13-91-2017 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30.00 DBJ13-92-2007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5.00 DBJ/T13-93-2015 福建省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检测监管及考核评价标准35.00 DBJ13-94-2007 燃气用衬塑(PE)、衬不锈钢铝合金管道工程技术规程10.00 DBJ13-95-2007 住宅建筑供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8.00 DBJ13-96-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后张预应力施工技术规程18.00 DBJ13-97-2008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标准13.00 DBJ13-98-2008 城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30.00 DBJ13-99-2008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管理技术规程20.00 DBJ13-100-2008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技术规程13.00 DBJ/T13-101-2017 福建省水泥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16.00 DBJ13-102-2008 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程12.00 DBJ13-103-2008 福州市温泉供水工程技术规程10.00 DBJ13-104-2008 透水砖路面(地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15.00 DBJ13-105-2008 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标准12.00 DBJ13-106-2008 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18.00 DBJ/T13-107-2015 福建省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规程28.00 DBJ/T13-108-2015 建筑抹灰工程金属网护角技术规程15.00 DBJ13-109-2009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12.00 DBJ13-110-2009 古树名木鉴定与评估标准10.00 DBJ/T13-111-2009 建筑用薄钢板焊缝超声检测及质量分级法10.00 DBJ/T13-112-2009福建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管理规程23.00 DBJ/T13-113-2009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2.00 DBJ/T13-114-2009 城镇水泥路面施工技术规程30.00 DBJ/T13-115-2009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12.00 DBJ/T13-116-2015 预拌机制砂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技术规程25.00 DBJ/T13-117-2016 福建省钢丝网水泥岩棉夹芯板(GSY板)墙体应用技术规程22.00 DBJ/T13-118-2014 福建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8.00 DBJ/T13-119-2010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13.00 DBJ/T13-120-2010 古树名木管理与养护技术标准13.00 DBJ13-121-201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23.00 DBJ/T13-122-2010 轻型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6.00DBJ/T13-123-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制图标准20.00 DBJ/T13-124-2010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15.00 DBJ/T13-126-2010 酚醛保温板外墙保温工程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127-2010 福建省城市用水量标准13.00 DBJ/T13-128-2010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20.00 DBJ/T13-129-2010 后锚固填充墙拉法钢筋施工及验收规程13.00 DBJ/T13-130-2010 管道液化石油气供气系统天然气转换规程18.00 DBJ/T13-131-2010 城市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12.00 DBJ/T13-133-2011 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8.00 DBJ/T13-134-2011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28.00 DBJ/T13-135-2017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程90.00 DBJ/T13-136-2011 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程35.00 DBJ/T13-138-2011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程15.00 DBJ/T13-139-2011 福建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25.00 DBJ/T13-140-2011 探火管感温自启动灭火装置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10.00 DBJ/T13-141-2011 福建建筑结构风压规程13.00 DBJ/T13-144-2011 福建省建筑工程监理文件管理规程38.00 DBJ/T13-145-2012 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0.00 DBJ/T13-146-2012 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30.00 DBJ/T13-147-2012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25.00 DBJ/T13-148-2012 城市园林植物种植技术规程18.00 DBJ/T13-151-2012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15.00 DBJ/T13-152-2012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18.00 DBJ/T13-154-2012 城市园林绿地养护质量标准23.00 DBJ/T13-155-2012 福建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18.00 DBJ/T13-156-2012 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00 DBJ/T13-157-2012 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程20.00 DBJ/T13-158-2012 福建省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20.00 DBJ/T13-159-2012 福建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20.00 DBJ/T13-160-2012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规程20.00 DBJ/T13-166-2013 剪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5.00 DBJ/T13-168-2013 轻集料混凝土多孔砖应用技术规程13.00 DBJ/T13-169-2013 城市道路LED照明设计标准13.00 DBJ/T13-170-2013 木塑地板铺装技术规程20.00 DBJ/T13-171-2013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28.00 DBJ/T13-172-2013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用木本苗木标准13.00 DBJ/T13-173-2013树池透水彩石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T13-174-2013 福建省古建筑屋面施工及验收规程20.00DBJ/T13-175-2013 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技术规程25.00 DBJ/T13-176-2013 铝合金电缆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16.00 DBJ/T13-179-2013 福建省村庄整治技术规程15.00 DBJ/T13-180-201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规程18.00 DBJ/T13-181-2013 扣件式钢管支撑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规程20.00 DBJ/T13-182-2013 彩色路面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185-2014 建筑腻子施工及验收规程12.00 DBJ/T13-186-2014 建筑排水聚苯烯静音管道工程技术规程23.00 DBJ/T13-187-2014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有线广播电视设施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程23.00 DBJ/T13-188-2014 城镇道路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技术规程20.00 DBJ/T13-189-2014 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90.00 DBJ/T13-190-201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场检测与评定技术规程22.00 DBJ/T13-191-2014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规程20.00 DBJ/T13-192-2014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16.00 DBJ/T13-193-2014 福建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评价标准22.00 DBJ/T13-194-2014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标准20.00 DBJ/T13-195-2014 烧结煤矸石多孔砖(砌块)应用技术规程13.00 DBJ/T13-196-2014 水泥净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10.00 DBJ13-197-2017 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58.00 DBJ/T13-200-2014 桩基础与地下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20.00 DBJ/T13-201-2014 福建省全装修住宅工程技术规程25.00 DBJ/T13-202-2014 福建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程35.00 DBJ/T13-203-2014 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鉴定及加固规程20.00 DBJ/T13-205-2014 福建省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建库规范15.00 DBJ/T13-206-2014 福建省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及检验规程13.00 DBJ/T13-208-2015 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厚度和内部缺陷技术规程18.00 DBJ/T13-209-2015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技术规程23.00 DBJ/T13-210-2015 福建省建筑基桩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35.00 DBJ/T13-211-2015 纤维水泥夹芯复合墙板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212-2015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18.00 DBJ/T13-213-2015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程18.00 DBJ/T13-214-2015 桥面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程10.00 DBJ/T13-215-2015 福建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60.00 DBJ13-216-2015 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0.00 DBJ/T13-217-2015 福建省城镇道路检查井技术规范18.00 DBJ/T13-218-2015 福建省城市桥梁检测试验文件管理规程45.00 DBJ/T13-219-2015 城市隧道管理养护技术规程22.00 DBJ/T13-224-2015 福建省地下连续墙检测技术规程18.00DBJ/T13-226-2015 福建省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28.00 DBJ/T13-231-2016 福建省建筑智能照明系统工程技术规程18.00 DBJ/T13-232-2016 福建省聚苯颗粒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233-2016 福建省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及验收规程10.00 DBJ/T23-234-2016 福建省不发火建筑地面应用技术规程12.00 DBJ/T13-235-2016 福建省磁测井法测试基桩钢筋笼长度技术规程18.00 DBJ/T13-236-2016 福建省铝合金模板体系技术规程25.00 DBJ/T13-237-2016 福建省城市公共自行车规划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18.00 DBJ/T13-238-2016 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与管理规程18.00 DBJ/T13-239-2016 福建省钢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5.00 DBJ/T13-241-2016 福建省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5.00 DBJ/T13-242-2016 福建省可控刚度桩筏基础技术规程20.00 DBJ/T13-243-2016 福建省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16.00 DBJ/T13-245-2016 福建省园林植物修剪技术规程20.00 DBJ/T13-246-2016 福建省螺杆灌注桩技术规程18.00 DBJ/T13-247-2016 福建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规程20.00 DBJ/T13-248-2016 福建省建筑施工拱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22.00 DBJ/T13-249-2016 福建省湿喷法喷射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250-2016 福建省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应用技术规程28.00 DBJ/T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T13-252-2016 福建省建筑工程隔震橡胶支座和装置施工及验收规程25.00 DBJ/T13-254-2016 福建省建筑废弃物再生砖和砌块应用技术规程18.00 DBJ13-255-2016 福建省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35.00 DBJ/T13-256-2016 福建省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技术规程35.00 DBJ/T13-257-2017 福建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检验技术规程20.00 DBJ/T13-258-2017 福建省住宅建筑生活供水工程技术规程25.00 DBJ/T13-259-2017 福建省装配式斜支撑节点钢框架结构技术规程28.00 DBJ/T13-261-2017 福建省二次供水不锈钢水池(箱)应用技术规程25.00 DBJ/T13-262-2017 福建省里氏硬度法现场检测建筑钢结构钢材抗拉强度技术规程16.00 DBJ/T13-264-2017 福建省石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程30.00 DBJ/T13-265-2017 福建省城市无收缩缝桥梁技术规程22.00 DBJ/T13-266-2017 福建省城市道路LED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18.00 DBJ/T13-268-2017 福建省建筑用镀锌钢筋应用技术规程16.00 DBJ/T13-269-2017 福建省民用建筑噪声控制技术规程48.00 DBJ/T13-274-2017 福建省透水水泥混凝土场地技术规程DBJ/T13-275-2017 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防治与监测技术规程25.00DBJ13-213-97 油漆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14.50 DBJ35/426-2001 硬聚氯乙烯(PVC-U)给排水管道用胶粘剂 3.00 2013版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表格填写示范文本138.00 130090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行)30.00 130089 福建省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说明示范文本(试行)20.00 130091 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50.00 130092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软件晨曦软件2013版700.0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心得体会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心得体会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心得体会外检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掌握规范要求,正确进行检测操作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根据这几年的使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践结合福建省2022年3月1日开始实行DBJ/T13-71-2022《回弹法检测抗压强度技术标准》的,谈一些本人的看法和认识,与大家探讨。

一、回弹法检测时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回弹法检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工程结构中龄期为14~1000天、抗压强度为10~60MPa的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的检测。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设计强度在C55以上的混凝土构件,基本采用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检测。

(2)回弹仪的技术要求:要使用处于标准状态的回弹仪,通常认为回弹仪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的率定值为80±2,就是合格的回弹仪,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回弹仪是否处于标准状态对回弹的结果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按规程要求对回弹仪进行保养和检定。

建议在现场检测时,要带一支专用的回弹仪,这专用的回弹仪就是新买回来检定合格后,平时不用,当其他回弹仪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回弹值异常时,就用专用的回弹仪对回弹值异常的结构或构件重新检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因仪器问题造成的误判。

(3)测区的分布:测区的表面应干燥、清洁、平整,测区在结构或构件上均匀分布,在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

柱身受力一般两端大,中间小,梁中间部位截面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梁两端四分之一范围剪力较大,上部受拉,如果按照规程要求在构件上均匀分布测区,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覆盖构件的受力及薄弱部位。

但是在现场的检测中,一些检测人员为了检测方便,对测区的分布随意,或将测区全部布置在结构或构件的局部,造成回弹结果没有代表性,降低了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保证率。

(4)回弹值测量: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1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校准: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超过校准有效期限(有效期为一年);
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5000次;
4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5更换主要零件后;
6尾盖调零螺丝松动或调整后;
7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3.2.2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系定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稳定回弹平均值,且弹击杆分4个方向旋转,每次旋转90º。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3±2。
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结构或构件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2.2符号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Rm——测区或试件的平均回弹值。
fcu,h,i——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mfc——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
cu,hc
fcu,h,min——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c
- 4 -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by Rebounded Method
- 3 -
1总则
,保证检测精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规程。
,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检测。
,高强混凝土强度的验收评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执行。当对结构构件或结构实体的高强混凝土强度有检测要求时,可按本规程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依据。
1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5.5J;
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标刻度尺上“0”处;
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3±2。
3.1.3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
3.2校验、率定及操作
(征求意见稿)
2008年福州
- 1 -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省建设厅闽建科[2007]30号文的要求,由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而成。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根据我省高强混凝土的科研、生产与施工现状,通过大量的试验,并参考了国内有关技术标准,编制了本的性能要求和校验、保养要求,回弹法测试技术及其强度推定值的计算等。
1.0.4使用5.5J回弹仪进行检测及推定混凝土强度时,除应遵守本规程处,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现场作业时,应遵守现行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本规程中所指的高强混凝土是掺加活性微粉掺合料,按高强混凝土配合比配制的设计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sfc——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cu,h
fcu,hc——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变异系数。
fcu,h,e——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η——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修正系数平均值。
3回弹仪
3.1技术要求
3.1.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必须采用标称能量为5.5J的回弹仪,其弹击锤冲击长度为100mm,弹击杆前端球面半径为18mm。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及检定或校准证书,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2.1术语„„„„„„„„„„„„„„„„„„„„„„„„„„„„„„„„
2.2符号„„„„„„„„„„„„„„„„„„„„„„„„„„„„„„„„ 3回弹仪„„„„„„„„„„„„„„„„„„„“„„„„„„„„„„„„
3.1技术要求„„„„„„„„„„„„„„„„„„„„„„„„„„„„„„
3.2校验、率定及操作„„„„„„„„„„„„„„„„„„„„„„„„„„
欢迎对本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请来电或来函告知,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人:张文耀、夏坚、陈松、叶健
联系地址:
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邮编:
电话:0591-,
传真:0591-,
- 2 -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5测点test point
在测区内进行检测的点。
2.1.6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conversion valu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est area
由测区的平均回弹值通过测强曲线计算得到的该检测单元的现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2.1.7混凝土强度推定值evaluated value of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3.3保养„„„„„„„„„„„„„„„„„„„„„„„„„„„„„„„„ 4检测技术„„„„„„„„„„„„„„„„„„„„„„„„„„„„„„„
4.1一般规定„„„„„„„„„„„„„„„„„„„„„„„„„„„„„„
4.2回弹值测量与计算„„„„„„„„„„„„“„„„„„„„„„„„„„ 5测强曲线„„„„„„„„„„„„„„„„„„„„„„„„„„„„„„„ 6混凝土强度的计算„„„„„„„„„„„„„„„„„„„„„„„„„„„附录A福建省回弹法检测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附录B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本规程用词说明„„„„„„„„„„„„„„„„„„„„„„„„„„„„„条文说明„„„„„„„„„„„„„„„„„„„„„„„„„„„„„“„„
2.1.2结构construction
房屋建筑结构是由混凝土梁、板、柱、墙等组成的能承受竖向、水平作用所产生各种效应的组合体。
2.1.3构件member
按照检测要求确定的各层轴线与轴线间的梁、板、柱、墙等混凝土结构单元或按照同一成型工艺制作的一个预制混凝土结构单体。
2.1.4测区test area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