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检测原理及特点1.1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回弹仪的弹性锤被一定的弹性力击中混凝土表面,其回弹高度(回弹仪读取的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正比。
因此,回弹值反映了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可以推断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特点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
影响回弹法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等。
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弹仪的维护和校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d~1000d,不适用于表层及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范围。
此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础较大,即使只有15%的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这使得测试结果毫无意义。
2仪器用于测量回弹值的仪器是回弹仪。
回弹仪的质量和稳定性是保证回弹法检测精度的关键技术。
2.1类型国内回弹仪的构造及零部件和装配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回弹仪》(jjg817-93)的要求。
回弹仪按回弹冲击能量大小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大于c50时,通常采用中型回弹仪;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60时,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传统的回弹仪通过直接读取回弹仪指针的位置来测量数据,这是一种恒定读数类型。
目前,现有的新产品包括自动记录回弹仪,具有微工业计算机的自动记录和数据处理功能。
2.2影响检测性能的因素影响回弹仪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有:①回弹仪机芯主要零件的装配尺寸,包括弹击拉簧的工作长度、弹击锤的冲击长度以及弹击锤的起跳位置等。
②主要零件的质量,包括拉簧刚度、弹击杆前端的球面半径、指针长度和摩擦力、影响弹击锤起跳的有关零件。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1 检测原理及特点1.1 原理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而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因此以回弹值反映混凝土表面硬度,根据表面硬度则可推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1.2 特点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虽然检测精度不高,但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测试迅速,以及检测费用低廉,且不破坏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故在现场直接测定中使用较多。
影响回弹法准确度的因素较多,如操作方法、仪器性能、气候条件等。
为此,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回弹仪的保养和校正。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 J/T23-2001)中规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龄期为7 d~1 000 d,不适用于表层及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构件和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的检测,这大大限制了回弹法的检测围。
另外,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基数较大,即使只有15% 的相对误差,其绝对误差也会很大而使检测结果失去意义。
2 仪器测量回弹值使用的仪器为回弹仪。
回弹仪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是保证回弹法检测精度的技术关键。
2.1 类型国回弹仪的构造及零部件和装配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回弹仪》( JJG 817-93)的要求。
回弹仪按回弹冲击能量大小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
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大于C50 时,通常采用中型回弹仪;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C60 时,宜采用重型回弹仪。
传统的回弹仪是通过直接读取回弹仪指针所在位置读数来测取数据的,为一直读式。
目前已有的新产品有自记式、带微型工控机的自动记录及处理数据等功能的回弹仪。
2.2 影响检测性能的因素影响回弹仪检测性能的主要因素有:①回弹仪机芯主要零件的装配尺寸,包括弹击拉簧的工作长度、弹击锤的冲击长度以及弹击锤的起跳位置等。
②主要零件的质量,包括拉簧刚度、弹击杆前端的球面半径、指针长度和摩擦力、影响弹击锤起跳的有关零件。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是一种非破损性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它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变化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经济、无损等优点,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实验原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验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的硬度与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硬度来推算其强度。
回弹仪是一种专门设计的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硬度并记录下数值。
通过测量多个点的回弹值,可以对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进行评估。
二、实验步骤1.选择实验样本:选择需要检测的混凝土构件,并记录其尺寸、形状、龄期等信息。
2.确定检测区域:在构件表面选择合适的检测区域,一般选择在构件的表面平整、无装饰层、无损伤等部位。
3.安装回弹仪:将回弹仪安装在选定的检测区域,确保仪器稳定且与混凝土表面接触良好。
4.测量回弹值:按照回弹仪的使用说明,逐个测量选定区域的回弹值,并记录下每个点的数值。
5.选择统计方法:根据测量的回弹值,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常用的方法有平均法和概率法等。
6.计算强度推定值:根据选定的统计方法和测量的回弹值,计算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
7.判断是否需要修正: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对强度推定值进行修正。
例如,当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质量不均匀时,需要进行修正。
8.输出结果:根据最终得到的强度推定值,给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评估结果,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验注意事项1.在选择实验样本时,要确保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情况。
2.在安装回弹仪时,要确保仪器稳定且与混凝土表面接触良好,避免出现误差。
3.在测量回弹值时,要按照回弹仪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选择统计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5.在计算强度推定值时,要根据选定的统计方法和测量的回弹值进行计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该方法简单、快速,并且不会对结构造成损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强度对于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成为了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传统上,混凝土强度的测量通常需要破坏性试验,即通过取样并将其在实验室中进行负荷测试。
然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对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回弹法应运而生。
回弹法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测量混凝土强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混凝土的回弹性与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具体而言,回弹法利用回弹锤的自由落体回弹高度来间接测定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锤是一种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锤头,通过弹簧与一根长杆相连接。
将回弹锤头紧贴混凝土表面,然后让锤头自由落下,回弹的高度通过刻度盘读数,从而得到混凝土的强度。
回弹法的原理是基于混凝土的弹性和强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弹性体的形变与应力成正比。
混凝土在受压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回弹程度取决于其强度。
当回弹锤头击打混凝土表面时,混凝土会产生弹性变形,并导致锤头的回弹。
强度越大的混凝土,回弹的程度越小。
因此,通过测量回弹的高度,可以间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回弹法只能提供一种相对的强度指标,而并不能直接获得混凝土的准确强度数值。
这是因为混凝土的回弹程度不仅取决于其强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龄期等。
因此,回弹法通常作为一种快速筛选工具使用,可以对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对比评估,但不适用于准确的强度测量。
为了提高回弹法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经验校准。
根据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建立回弹值与实际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更精确的评估。
此外,在进行回弹法测试时,应注意测试的标准和方法,如保持回弹锤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对齐、保持一定的测试间距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大,被混凝土吸收的能量就多,回传给重锤的能量就少;相反,混凝土
表面硬度高,受弹击后的塑性变形小,吸收的能量接反映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利用回弹
仪测量弹击锤的回弹值,再利用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强度)的关系,
碳化:混凝土表面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的作用
下,表层的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硬壳。
碳化的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回弹值随碳化
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d
m
用酚酞酒精遇到碱性
物质变色的化学原理检测混
凝土碳化深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技术规程
3.回弹值计算
(1)平均回弹值的计算
将每个测区16个测
点中的三个最大值和三个
针;
7-刻度尺;8-导杆;9-压力弹簧;10-调整螺丝;11-按钮;12-挂
钩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技术规程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测区及测点要求
≤2m
≥20m
m
20c
m
L≥3m
尽量选择混凝土浇注侧面进行水平方向的回弹测试。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技术规程
2.碳化深度的测量
查国家统一或地区测强曲线表
(优先选择地区测强曲线)
根据统计学原理推定混凝土构件强度
(平均值、方差、最小值)
THANKS
最小值剔除,余下的10个
回弹值取平均值作为该测
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0.1。
10
Rm Ri / 10
i 1
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0.1
Ri—第 i 个测点的回弹值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一、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回弹法是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定混凝土整体强度的力学用检测根据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方法之一。
即采用定值动能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其回跳值与表面硬度也存在着相关关的弹簧与钢锤冲击混凝土表面,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跳值的相关关系—数因此通过试验的方法,系。
这就是回弹法并以此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学模型或相关曲线,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
二、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测试的准正确使用和操作回弹仪,可以较好地发挥其效能,确性。
因此仪器操作需要有一定的规程,在操作回弹仪的全过程中,都应注意持握回弹仪姿势,一手握住回弹仪中间部位起扶正的作用,另一手握压仪器的尾部对仪器施加压力同时也起辅助扶正作用。
慢推进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对准测试面。
回弹仪的操作要领是:快读数。
三、测试方法一般规定3.1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1 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1)单个检测)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2(混凝土强度等养护条件基本相同且龄期相近的结构或成型工艺、原材料、级相同、.且不得少30%构件。
批量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个。
抽检构件时,应遵循随即抽取重点部位或有代表型的构件。
于10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符合些列规定:个对于某一方向尺寸小)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10但不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于4.5m且另一方向小于0.3m 个。
应少于5,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2m(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最大不超过。
缝边缘的距离不大于0.5m且不小于0.2m测区应尽量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侧面。
(3)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浇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4)必须布置测区并上且应分布均匀。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

四、检测技术
②批量检测: 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 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 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 按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 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 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 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 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
四、检测技术
泵送: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特殊性,不考虑碳化深度、 浇筑面、检测角度的影响相同回弹值的泵 送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强度略高。 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表面、底面性能 相差较大,由于缺乏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 实验数据,因此,新标准规定测区应选在 混凝土浇筑侧面。
四、检测技术
混凝土表面质量: 回弹法是通过混凝土表面硬度推定混凝土抗 压强度,因此,混凝土表面质量对混凝土 强度影响很大。我们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 表面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 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 窝、麻面,测点要避开孔洞、石子以及漏 筋部位。
四、检测技术
2.一般规定 1)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宜具有下 列资料: ①工程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②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 ③水泥安定性,外加剂、掺合料品种,混凝 土配合比等;
四、检测技术
④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 日期等; ⑤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⑥检测原因。 2)回弹仪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砧上做率定 试验,并符合要求,率定值为80±2。
四、检测技术
b.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 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 且不宜小于0.2m。 c.测区宜选在能够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 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 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 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避免在潮湿、多尘的环境中使用;注意安全,避免仪器跌落或受压。
03
CHAPTER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技术要点
03
回弹值的计算
根据测区内的16个回弹值,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其余10个回弹值求平均值即为该测区的回弹值。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测区
选择平整、清洁、无涂层且无装饰层的混凝土表面,避开蜂窝、麻面、孔洞等不良部位。
误差分析
04
CHAPTER
回弹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实践应用
回弹法与钻芯法。钻芯法是通过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准确但会对结构造成一定损伤;回弹法则是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无损检测,操作简便,适用于大面积检测,但结果相对保守。在选择检测方法时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检测要求。
比较一
回弹法与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推算抗压强度,适用于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检测;回弹法则更适用于龄期较长的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02
确保回弹仪的轴线与混凝土表面垂直
在测试过程中,应确保回弹仪的轴线与混凝土表面垂直,以获取准确的回弹值。
误差主要来源于测试环境、仪器精度、操作技术、混凝土表面状况等因素。
误差来源
为减小误差,应保持测试环境稳定、定期校准仪器、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加强混凝土表面处理等措施。
误差控制
通过对误差来源的分析,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小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5
CHAPTER
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准确度的方法
定期校准
确保回弹仪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定期进行校准,以保持其准确性。
日常维护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理和保养回弹仪,确保其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
一、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
回弹法是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从而推定混凝土整体强度的力学方法之一。
根据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即采用定值动能的弹簧与钢锤冲击混凝土表面,其回跳值与表面硬度也存在着相关关系。
因此通过试验的方法,建立混凝土强度与回跳值的相关关系—数学模型或相关曲线,并以此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就是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原理。
二、仪器的操作方法
正确使用和操作回弹仪,可以较好地发挥其效能,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因此仪器操作需要有一定的规程,在操作回弹仪的全过程中,都应注意持握回弹仪姿势,一手握住回弹仪中间部位起扶正的作用,另一手握压仪器的尾部对仪器施加压力同时也起辅助扶正作用。
回弹仪的操作要领是: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对准测试面。
慢推进快读数。
三、测试方法
3.1一般规定
1、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
(1)单个检测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2)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相同且龄期相近的结构或
构件。
批量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得少于10个。
抽检构件时,应遵循随即抽取重点部位或有代表型的构件。
2、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符合些列规定:
(1)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于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最大不超过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大于0.5m且不小于0.2m。
(3)测区应尽量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侧面。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的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分布均匀。
在构构件的重要部位或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5)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
(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及蜂窝、麻面。
必要时可用砂轮清楚疏松层和杂,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或小构件应进行固定。
四、回弹值的测量
1、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度数,快速复位。
2、测点宜在测区内均匀分布,相邻两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c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cm。
测点不应分布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点只能弹一次。
每一测区记录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精确到1。
五、碳化深度的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小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极差大于2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2、碳化深度的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清除干净,并不能使用水清洗。
用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内壁边缘处,已碳化的混凝土颜色不变,未碳化的混凝土变为红色,当已碳
化和未碳化界线清楚时,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混凝土的深度,测量不应小于3次,取平均值精确至0.5mm。
六、回弹仪的技术要求
6.1.1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6.1.2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
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
6.1.3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1水平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07J;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0"处;
3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6.1.4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为-4-40℃
6.2检定
6.2.1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1新回弹仪启用前;
2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
3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4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5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6.2.2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对回弹仪进行检定。
6.2.3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并应符合本规程第3.1.3条的规定。
6.2.4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
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6.3保养
6.3.1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1弹击超过2000次;
2对检测值有怀疑时;
3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6.3.2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
2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
3应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并应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
为0.5-0.8N;
4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5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6保养后应按本规程第3.2.4条的要求进行率定试验。
6. 3.3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
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入仪器内,经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装入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