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 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红旗颂》精品教案2023

《红旗颂》精品教案2023

《红旗颂》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课型】欣赏课【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段聆听、完整聆听、节奏拍打、模唱、对比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

知识与技能:(1)通过反复聆听能够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了解作品曲式结构(2)初步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欣赏中感受音乐情绪,了解作品及作家。

2、难点:听唱及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照片欣赏。

同学们,看看这组照片你熟悉吗?——周一主题升旗仪式2、明确升旗仪式的含义和目的。

3、师生情景剧。

学生配乐诗朗诵《红旗颂》,教师伴舞。

(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照片开始,加上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

)二、新课讲授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了解创作背景、知晓曲式结构。

吕其明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城南旧事》等几十部电影作曲。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就是其中影响力巨大的一首《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歌颂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曲式结构: ABA三段体曲式结构(设计意图:了解作品,可以更清晰地欣赏作品。

)2、乐理知识回顾——管弦乐队的乐器组成、(设计意图:插入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为赏析作品做好铺垫)3、分段欣赏——引子,并思考问题。

(1)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演奏?(2)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4、分段欣赏——第一乐段,并思考问题。

(1)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旋律进行有怎样的特点?(2)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5、四四拍相关知识回顾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复习,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反复聆听主旋律,为唱做好铺垫)6、唱一唱演唱主旋律7、分段欣赏——第二乐段,并思考问题。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乐曲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红旗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乐曲《红旗颂》简介:包括作者、创作背景、乐曲结构等。

2. 乐曲分析: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3. 演唱技巧: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4. 课堂实践: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展示学习成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乐曲的结构特点。

2. 难点:掌握乐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乐曲分析:讲解乐曲的结构特点,分析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3. 演唱技巧讲解:讲解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技巧。

4. 课堂实践: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旗颂》的了解程度,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乐曲结构等方面。

2.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

3.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程度,以及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2. 准备《红旗颂》乐谱及相关资料。

3. 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红旗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和演唱技巧。

2. 采用示范法,播放优秀演唱视频,让学生跟着学。

3. 采用实践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播放《红旗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 讲解乐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历史价值。

3. 分析乐曲的结构,讲解音乐主题、旋律特点、节奏节拍等。

4. 讲解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音准、节奏等。

5.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

音乐红旗颂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感受其音乐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我国经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学习《红旗颂》,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2. 分析《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学会欣赏《红旗颂》的音乐美感。

教学难点:1. 理解《红旗颂》的象征意义。

2. 感受《红旗颂》所传达的激情与力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旗颂》的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耳朵、心灵,以及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旗的认识和感受。

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学生认真聆听。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

3. 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旗颂》的感受,分享心得。

三、作品分析(20分钟)1. 教师详细分析《红旗颂》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教师讲解《红旗颂》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深度。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红旗颂》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唱或演奏。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3. 各组展示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旗颂》的音乐特点和象征意义。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旗颂》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推荐其他类似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旗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其音乐美感,感受到作品的激情与力量。

同时,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红旗颂》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红旗颂》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 掌握《红旗颂》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 《红旗颂》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三、教学难点1. 《红旗颂》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

2.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红旗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讲解:《红旗颂》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3. 分析:《红旗颂》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4. 学唱:让学生跟唱《红旗颂》的主要旋律。

5.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红旗颂》的曲式结构。

6.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第二章:《红旗颂》旋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掌握《红旗颂》的主要旋律。

2. 分析《红旗颂》旋律的特点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红旗颂》的主要旋律。

2. 《红旗颂》旋律的特点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1. 《红旗颂》旋律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

2.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红旗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讲解:《红旗颂》的主要旋律。

3. 分析:《红旗颂》旋律的特点和表现力。

4. 学唱:让学生跟唱《红旗颂》的主要旋律。

5.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红旗颂》的旋律。

6.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练习成果。

第三章:《红旗颂》节奏练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红旗颂》的节奏。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红旗颂》的节奏。

2. 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红旗颂》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音频设备。

2. 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红旗颂》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2. 讲解:《红旗颂》的节奏。

3. 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红旗颂》的节奏。

4. 游戏:开展节奏游戏,巩固学生的节奏感。

初中教材红旗颂歌曲教案

初中教材红旗颂歌曲教案

教案:初中音乐课程——红旗颂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红旗颂》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庄严和深情,理解其背后的爱国情感。

2.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如速度、节奏等,在歌曲中的运用。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教学内容:1. 歌曲《红旗颂》的欣赏和学唱。

2. 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在歌曲中的具体运用。

3. 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红旗颂》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氛围。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速度、节奏等基本表现要素。

二、歌曲欣赏(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红旗颂》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速度、节奏等基本表现要素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情感。

3.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红旗颂》,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2.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15分钟)1. 教师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歌曲的有趣知识或故事。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中的基本表现要素和爱国情感。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红旗颂》的歌曲和背后的故事,培养家人的爱国情操。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红旗颂》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节奏、发音等。

2. 学生对歌曲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发言、演唱、分享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红旗颂》这首歌曲,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操。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基本表现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红旗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红旗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红旗颂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红旗颂教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红旗颂,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色经典歌曲。

歌曲描绘了新中国成立的辉煌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敬仰。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红旗颂的旋律和情感。

同时,学生对我国革命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和内涵。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目标,符合新教程的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1. 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习红旗颂,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的美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 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对红旗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 创新实践能力:在学习和演唱红旗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演唱方法和表现形式,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4. 社会参与能力:通过学习红旗颂,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的奋斗精神,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5. 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以下相关知识:1. 简单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

2. 一些基础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对我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如下:1. 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特别是红色经典歌曲。

2. 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视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听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动手实践学习。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1. 对红旗颂的背景和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

红旗颂初中教案

红旗颂初中教案

红旗颂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红旗颂》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教授学生《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红旗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 《红旗颂》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

2. 《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

3. 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1. 《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

2. 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四、教学难点
1. 歌曲中的高难度旋律。

2.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红旗颂》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授:教授《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难度旋律。

3. 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歌曲,讲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4.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红旗颂》,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旗颂》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对《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如演唱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演唱《红旗颂》,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使学
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旗颂》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自豪与尊严。

作为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国歌的历史背景、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使学生能够理解国歌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并能够用正确的情感和方式演唱国歌。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红旗颂》之前,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乐器演奏,但对于国歌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性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感受国歌的旋律美,并通过实际的演唱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红旗颂》的历史背景,认识国歌的旋律结构,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发声方法演唱国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合唱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观念,培养对国歌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情感和方式演唱《红旗颂》。

2.难点:理解国歌的象征意义,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互动法等,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红旗颂》的曲调和歌词,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准备教学所需的音响设备、乐谱等。

2.学生准备:穿着整齐,保持教室整洁,准备好学习的态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红旗颂》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国歌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红旗颂》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国歌的旋律美,引导学生关注国歌的节奏和音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国歌的歌词和旋律,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发声方法演唱国歌。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逐一进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颂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江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看看电影中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做什么?
2.播放视频《绣红旗》。

3.师生讨论:江姐为什么在狱中还要绣红旗?红旗代表了什么?
4. 导入课题《红旗颂》。

(设计意图:由革命电影导入课题,既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
2. 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播放“红旗主题”,结合(油画《开国大典》)。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

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

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

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教师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
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
一主题。

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
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

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

(图片: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

(3)学唱《红旗颂》
师:这样的深情,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只有歌声才能表达。

(出示歌曲《红旗颂》,教师深情演唱)
学生跟唱。

琴声引导学唱。

纠错。

学生随音乐演唱。

(设计意图:言之不足,歌以咏之。

通过唱歌词,将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歌声抒发出来,又在抒发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唱,可以做,可以动起来。

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作品篇幅较长,所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多遍完整聆听。

将几个主题片段分析欣赏后,完整呈现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了解作品的结构。


四、小结:同学们,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中,长大后我们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