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珍爱我们的生命
单元整体概况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到理解并践行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针对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
通过教与学、活动与体验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情怀,使学生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培养学生从增强安全意识到提高防护能力,从爱护身体到滋养心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实现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本单元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教材前两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只是作为一单元的内容来呈现,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关切,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理念之一,要贯穿学科教学的全程。
三、学情分析
进入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哲学命题有了一些思考。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相比小学生和大学生而言,中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
他们相比小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获得的信息量较大;但他们对事物或观点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自控能力尚且不强,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以及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不能全面分析,容易陷入迷茫和彷徨,缺乏正确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
第八课生命可贵(每框1课时)
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每框1课时)
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每框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 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 学会珍爱自我生命, 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知识目标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同时深入理解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 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 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这一目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最伟大的逆行”思考: 你认为在此次救援中付出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引出主题。
【板书】生命至上、休戚与共过渡: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 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为守护生命而拼搏, 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板书】1.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学生活动: “徐玉玉事件引发的思考”思考: 徐玉玉这么做值不值得?徐玉玉这么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徐玉玉可以重来, 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后果又是什么?面对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当事人你准备说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社会热点事件”,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板书】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学生活动: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过渡: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最美妈妈”……一系列“最美”的事件或人物后面, 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伟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 敬畏生命 课件(共17张PPT)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漠视生命的现象?
3、我们对待生命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 择 我们要自愿选择敬畏生命,敬畏一切生 命。 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事务休戚与共时, 我们就走向了有道德的生活。
讨论分析:
心存敬畏,会让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 对生命心存敬畏,会让我们不仅关注自己的生命,而且 关注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从 内心深处自愿关爱生命,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敬畏”就是“既敬重又畏惧”。“敬”,体现的是一种 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 “畏”,是一种行为的警示界限,是一种对自身言行的自律, 是一种对萌生不轨行为的自我约束。敬畏是内在精神境界和 价值追求的自然外化。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30分左右,天津滨海新 区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发生 后,除了现场受伤群众难以撤离外,还有一批人 义无反顾地奔往现场,他们就是勇敢的消防员们。
怎样做到敬畏生命? (如何做到与他人休戚与共?)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 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 同生活。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2.敬畏生命
清明祭祖
烈士陵园献花
灾难祈福
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表达 自己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阅读感悟: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 川地区突生8.0级特大地震。地震使原 本秀美的山川河流瞬闻变为废墟,让 无数幸福家庭顿失亲人。地震强大的 破坏力震惊了世人,更把全中国人民 的心都紧紧系在一起。党中央、国务 院灾情第一刻亲临现场,正确指挥救 灾部队重兵集结展开救援,志愿者在 行动,海外救援队救援全记录爱的奇 迹--拯救废墟中的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第二框 敬畏生命(共14张PPT)教育课件

全
没
有
用
他
会
不
开
心
。
•■
电
:
“
色
情
男
女
是
你
和
尔
东
升
合
导
的
?
口
罗
其
实
不
是
合
的
。
•■ 电 你 是 否 有 这 样 经 历 , 当 你 在 做 某 一 项 工 作 和 学 习 的 时 候 , 脑 子 里 经 常 会 蹦 出 各 种 不 同 的 需 求 。 比 如 你 想 安 心 下 来 看 2 小 时 的 书 , 大 脑 会 蹦 出 口 渴 想 喝 水 , 然 后 喝 水 的 时 候 自 然 的 打 开 电 视 。 。 。 。 。 。 , 一 个 小 时 过 去 了 , 可 能 书 还 没 看 2 页 。 很 多 时 候 甚 至 你 自 己 都 没 有 意 思 到 , 你 的 大 脑 不 停 地 超 控 你 的 注 意 力 , 你 就 这 么 轻 易 的 被 你 的 大 脑 所 左 右 。 你 已 经 不 知 不 觉 地 变 成 了 大 脑 的 奴 隶 。 尽 管 你 在 用 它 思 考 , 但 是 你 要 明 白 你 不 应 该 隶 属 于 你 的 大 脑 , 而 应 该 是 你 拥 有 你 的 大 脑 , 并 且 应 该 是 你 可 以 控 制 你 的 大 脑 才 对 。 一 切 从 你 意 识 到 你 可 以 控 制 你 的 大 脑 的 时 候 , 会 改 变 你 的 很 多 东 西 。 比 如 控 制 你 的 情 绪 , 无 论 身 处 何 种 境 地 , 都 要 明 白 自 己 所 面 临 的 痛 苦 并 没 有 自 己 所 感 受 的 那 么 强 烈 , 我 们 当 前 再 痛 苦 , 在 目 前 这 个 阶 段 自 己 也 不 是 最 痛 苦 的 人 , 尝 试 着 运 用 心 智 将 注 意 力 转 移 到 其 他 的 地 方 , 痛 苦 就 会 自 动 消 失 , 在 你 重 新 注 意 到 它 的 时 候 , 它 不 会 回 来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敬畏生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的主题。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对生命产生困惑和迷茫。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道德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敬畏生命》。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对待生命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讨论交流: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如何尊重和珍惜生命,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中总结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5.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敬畏生命的感悟文章,加深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2024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8课生命可贵-敬畏生命PPT课件

生活观察
2022年8月,重庆市持续高 温,缙云山发生火灾。蔓延的山火 不断向山下拥有80万常住人口的居 民区逼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受到威胁。无数救援人员迎着烈火 “逆行”而上,仅用不到10天的时 间,各处山火就被全部扑灭。
生活观察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百余名群众被转移后, 通信中断,情况不明。危急形势下,防汛工作小组带领水利部门专家、通信保障 人员、地质专家、志愿者等奔赴抗洪现场,经过近36个小时的努力,与失联群众 取得联系,并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平安。
T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 生当天,在党中央领导下,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19:30,成都市区上千辆出租车自发奔赴都江堰灾区。 20:00,由武警总医院22名医护专家组成的救援医疗队,搭乘专机由北京飞往灾区。 20:02,两架军用运输机从北京起飞,运送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175人前往灾区。 24:00,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
探索与分享
你从上述情境中发现了哪 些共同点?
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 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 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 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 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阅读感悟
在救灾的日子里,一个个、一批批、一群群自发自愿的救援者,从四 面八方奔赴灾区。他们与解放军同行,与救援人员并肩,只为托起每个生命 的希望。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 敬畏生命 课件(共20张PPT)

A.小华:生命是可爱的、可贵的、可敬的 B.小雪: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 C.小英: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D.小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了
7.下列做法中能体现珍惜和爱护生命的是( C )
①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灯马上停下 ②外出游玩时,遇到意外伤害 能及时自救 ③自己不会游泳,遇到落水者,马上下水营救 ④放学 回家的路上,遇到陌生人诱骗学会拒绝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命价值高于一切 ②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处 理生命问题 ④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不关心别人的生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④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一位从安徽合肥到广东出差的女士在东莞因急症就近在东莞一所 医院接受治疗,经初步诊断和本人要求,东莞的医院立即安排救护 车将她送往深圳南山医院救治。当救护车行驶至特别拥堵的南海大 道玉泉路至深南立交桥附近路段时,无数司机在拥挤的道路中为救 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救护车仅用时3分钟就穿过最堵路段,
(一) 生命至上
(二) 休戚与共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生命至上?) 2.怎样敬畏生命?(怎样休戚与共?)
练习巩固
1.回望汶川地震十余年,我们要铭记伤痛。我们谁都不能忘记地震 夺走的数万同胞的生命,谁都不能遗忘幸存者死里逃生的坚强,还
有那些失去亲人却又不顾一切去拯救别人的英雄。这告诉我们( B )
第八课 探问生命
2.敬畏生命
新课导入
运用你的经验
参考: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努力挽救生命,唤起我们珍爱生命、尊 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精品教学课件

③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在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面前,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 难的。 ②当我们万众一心、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时,我 们会感受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 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③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一位位白衣天使、一个 个中国军人,又一次成为危难面前的 “最美逆行者”。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做到了珍视生 命?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③(内心选择)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 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 向了道德的生活。
教师寄语
我们在生活中要站得挺拔,坐得端 正,读得响亮,说得大方。要做一 个有精神的学生!
②(行动层面)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
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 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个个鲜艳的红手印,郑重地按在了请战书上。这个 春节,朋友圈里刷屏的不再是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也不是 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而是一封又一封写着“不论生死、不 计报酬”的请战书,一个又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红手印。
最美的逆行
思考:请同学们用一个词形容上面的图片? 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表现吗?
2.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 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 生命同样重要。
环节二:休戚与共
“爱人利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 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抗击疫 情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
你认为花费
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 如此巨大的人力、
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 物力、财力寻找失
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 联 的 MH370 客 机 值
约4400万美元。打捞专家表示,实 得吗?为什么?
际花费可能是官方公布数字的3--4倍。
生命高于一切
150小时截肢后被救出
自汶川地震发生至脱险,虞锦华 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150个小时。 虞锦华被埋在六层水泥板下,里
面乱石、水泥柱生交命错是,坚营强救的人、员 有力量 从上废 方墟的上水方 泥打 板探 被的洞 逐、。层崇压打高在穿的虞,、锦经神华过 圣的
长达56个小时的营救,她最终获 救。医生用了近两个小时对虞锦 华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最终保 住了她的性命。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 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 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 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 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要求二
珍视生命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 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 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 重要。具备这样的情怀,理 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 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 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 都有四种道德的潜能。 他说:“恻隐之心,仁 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 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 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 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 活。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 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 的自愿选择。
此人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 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 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 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 每一个人。
思考:视频中的人们为什么这么做?
敬畏生命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 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 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 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生命至上要求三
重视和珍爱他人生命
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 存在联系吗?
02
休戚与共
(如何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 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 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 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11月15日早7时45分,安徽 高速阜阳段30余辆车连续相 撞致18人死亡,21人受伤。 颍上电台87.7频率主持人在 车祸现场微笑自拍,引起舆论 争议。今日,记者从颍上县广 播电视台获悉,该名工作人员 已被解聘。
欣赏视频
北京 火灾 造成 多人 死亡
漠视生命
为 什
处 罚 ?么 主 要 领 Nhomakorabea导
被
敬畏生命
01 生命至上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 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 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 一般灾区共1生86命个是县脆(市弱)。的截、至艰2难00的8 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 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为什么要 敬畏生命
1.生命脆弱、艰难、崇高、神圣 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承认别人生命同样 重要
敬畏生命
如何理解 1.生命宝贵,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
2.生命至上,承认别人的生命 同样重要
如何敬畏 生命
1.从珍惜自己生命走向关怀他人生命。
2. 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 每一个人。 3.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作业
1、完成道德与法治作业本 P50、51 第1-3题
如何对待脆弱而又坚强的生命?
生命至上要求一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 敬畏的情怀
2014年,为找寻失联的马来西
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共有26个 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
探究与分享
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 协助。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
P94
行成本,美国五角大楼国防专家提供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