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速计测试分类和测试原理

风速计测试分类和测试原理
风速计测试分类和测试原理

风速计测试分类和测试原理

风速计(anemometer)是用来测量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和方向的仪器。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常见的风速计测试原理和发展情况。

常见的风速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1)机械风杯式风速风向传感器。测风速的转轴和测风向的转轴都有一定的摩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影响到测量精度;

(2)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利用无风和有风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不同来测出风速,其精度高,但价格昂贵;

(3)热电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通过检测风流动时带走的热量多少来检测电阻的变化,从而得出风速;

(4)基于电容的风速风向传感器, 传感器由四个相互正交的电容器构成, 每个电容器包括可动极板和固定极板, 通过传感器将风速转换为可动极板的位移, 通过测量四个电容器的电容来检测风速;

(5)压差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利用皮托管和压力传感器测试出动压,然后计算得到风速。

(6)气压式风速风向传感器,风垂直吹到压力传感器的受力面会有电学信号输出,缺点是进气口容易被异物堵塞,如灰尘、落叶、鸟类粪便等;

常见风速计介绍:

第一类是机械旋转式传感器。这种结构一般带有风杯和带风向箭头。风杯用来测风速,风向箭头用来测风向。一般的风杯式风速仪由 3 个半球形的空杯组成,风杯安装在呈120°角的支撑杆上,每个杯的方向都沿着同一个方向排列,支撑杆固定在一个竖直在固定台面上的一个支架上。

图1 机械旋转式风杯风速计

图1为机械旋转式风杯风速计。风杯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连接,工作时一直有机械动作。随着轴承的老化和灰尘的干扰,轴承间的摩擦力会变大,灵敏度和精准度大大降低,风越小摩擦阻力就越大,风越大摩擦阻力就越小,故在测量比较小的风速时其误差相对较大。轴承的机械特性决定了机械旋转式风杯风速计使用寿命比较短,一般每隔一年就需要校准和轴承维护。

第二类是基于超声波原理的风速风向仪,利用超声波与风场的作用来检测风速。超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受到风速影响的原理,检测出不同角度的超声波返回值的差值,通过计算得到风速的大小。

图2 超声风速计

图2为超声风速计。传感器在顺风和逆风时接受到信号的时间会有差距,根据这个时间差,就可以算出风速的大小。

第三类是用风场对金属片的局部散热,判断不同部位金属片的温度大小,进而得知风的大小和方向。散热率法是利用流速与散热率成对应关系原理而设计的,这一类方法所测最小流速为0.05-0.5m/s,适宜于低流速测量。但此类仪表仪格昂贵、专业性强、在实际推广中受到限制。散热式风速传感器在测量时要求散热体的方向要和气流的方向垂直,如不垂直其测量出的结果都不相同。此类传感器测试精度不够高,遇到下雨天或冰冻是无法克服的,且随着外界温度的激烈变化,此传感器很难适应,目前应用不是很广泛。

图3 基于散热原理的风速计

风向测量:

(1) 机械式风向标。它由首尾不对称的平衡装置构成,一般由尾翼、指向标、平衡锤和旋转轴组成,尾翼感受风力致使其产生力矩发生旋转。由于机械式风向标在工作时要克服机械摩擦,会有一定的启动风速,这就导致了在测量很小风速时测不准的情况,无法判断风向,这样会增大风向的测量误差。

(2) 矢量运算的方法。这种方法出现在利用四个电容或者压阻或者压力传感器测试时,风向可以通过计算三角函数推导得到。

数字式风速仪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数字式风速仪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数字式风速仪的正确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QDF-6型数字式风速仪操作。 3. 职责 3.1使用人员严格按本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确保本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3.2质量部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当设备出现无法排除的故障时,应联系维修。 4. 内容 4.1 仪器通电前,先将风速传感器的电缆插头插在仪器面板的四孔插座内,然后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使探头封闭在测杆内。 4.2开启面板上的电源开关,预热3分钟,数字表显示应为00.00。 4.3测量:轻轻拉动测杆顶端的螺塞,使探头露出并置于被测气流中;此时要注意。探头有红点的一方一定要对准风向,这时数字表上的显示值即为被测风速值。(单位:米/秒) 4.4保持:当需要观测某时刻的风速稳定值时,请按下“保持”按钮;放开按钮后仪器即恢复原测试的状态。 4.5测量完毕后,关闭电源,同时将探头密封在测杆内,以免损坏敏感元件-热球,然后再取下测杆电缆插头。 4.6 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 4.6.1在风速测试过程中,必须使传感器上的“红点”面对风向,否则将增加测量误差。 4.6.2仪器使用过程中,如果被测风速比较稳定,但显示的风速值变化较大,则应关机检查风速传感器。 4.6.3检查风速传感器的方法是:关闭电源,从面板上卸下传感器电缆插头,用万用表适合的档位测量插头上四点之间的电阻值。具体见下图: 1、2之间为热电偶:电阻值约为4~5欧姆 3、4之间为加热丝:电阻值约为40~50欧姆 1、2与3、4之间绝缘电阻应大于5兆欧。 如果测试结果与以上数据不符,说明传感器已经损坏应停止使用,找厂家修理。

4.6.4仪器内部电路板的电器元件不得随意更换和调整,以免损坏造成测量误差加大。 4.6.5如热球上有灰尘,可将探头放在无水乙醇中轻轻摆动去掉粉尘,充分干燥再使用;清洗过程中切不可使用毛刷或其他硬物,以免损坏热球或改变热球位置,影响测量准确度。 4.6.6在充电时,充电器上的红色灯亮说明充电正常,否则应检查插头接线和插座接触是否良好。 4.6.7在测量时配套使用的仪器主机与传感器的“标号”必须相同,绝对不能混淆,否则,将不能保证测量精度和引起仪器不能自动“回零”的故障。 4.6.8仪器应放在通风、干燥、没有腐蚀性气体及强烈振动和强磁场影响的室内。根据使用需要,定期组织校验。 5. 支持文件 5.1 《设备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6.1 《设备使用记录》

风速传感器说明书

风速传感器说明书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产品概述 该三杯式风速传感器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一款风速测量仪器,本品由壳体、风杯和电路模块组成,内部集成光电转换机构、工业微电脑处理器、标准电流发生器、电流驱动器等。 传感器壳体和风杯采用铝合金材料,使用特种模具精密压铸工艺,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内部电路均经过防护处理,整个传感器具有很高的强度、耐候性、防腐蚀和防水性。电缆接插件为军工插头,具有良好的防腐、防侵蚀性能,能够保证仪器长期使用,同时配合使用风速传感器内部进口轴承系统说明书,确保了风速采集的精确性。 电路PCB采用军工级A级材料,确保了参数的稳定和电气性能的品质;电子元件均采用进口工业级芯片,使得整体具有极可靠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能保证主机在-20℃~+50℃,湿度35%~85%(不结露)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 二、应用范围 本产品可广泛运用于工程机械(起重机、履带吊、门吊、塔吊等)领域,铁路、港口、码头、电厂、气象、索道、环境、温室、养殖、空气调节、节能监控、农业、医疗、洁净空间等领域风速的测量,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三、技术参数 □脉冲输出型:□ NPN输出□ PNP输出 □ NPN输出带内部上拉(Ω) □RS485通讯型 □电压输出型:□ 0-2VDC □ 0-5VDC □ 0-10VDC □电流输出型: 4-20mA 电源:根据输出类型不同所需的电压源范围不同电流输出型: 12~24V 电压输出型:输出0-2VDC:6~24V 输出0-5VDC:6~24V 输出0-10VDC:12~24V 脉冲输出型:5~24V 量程:□0-30m/s □0-60m/s 负载能力: □其他□<500Ω□>2kΩ 最大功耗(DC24V): 脉冲型MAX≤200mW; 电压型MAX≤300mW; 电流型MAX≤700mW; 启动风力:~s 重量:≤

风速计(TIF3220)操作手册

风速计(TIF3220)操作手册 一、用途: 1、测量空调出风口的风速/风量 用风扇测量。 2、测量风扇处的温度 用温度传感器(在风扇内部)测量 3、测量物体表面温度 用红外线测量

二、外观识别 三、键盘说明 电源键:开机/关机。 红外线键(IRT键):启用红外线温度测试功能。 上部极限值键(上部MAX/MIN键):记录、储存测量点(风扇)温度最高值、最低值。下部极限值键(下部MAX/MIN键):记录、储存风速或流量值的最高值、最低值、持续移动平均值。在面积(AREA)模式下,该键具有左翻页功能。 模式选择键(UNITS键):选择操作模式。在流量(FLOW)模式下,仪器显示出风流量。 在速度(VEL)模式下,仪器显示风速。在面积(AREA)模式下,该键具有上翻页功能。 平均值键(A VG键):在流量模式或风速模式下,获得各测量点的平均值。 面积键(AREA键):按下将保持该键,进入AREA模式或CMM模式。当记录MAX/MIN/A VG 值时,按该键清除以前的数值。 保持键(HOLD键):按下该键,冻结数据;再按一下该键,解冻数据。按住该键,背景灯点亮。

四、操作方法 1、测量风速和流量 (1)按电源键,开机(接通电源时满屏显示)。 (2)在显示屏的中部,显示上次使用的风速模式或流量模式。温度值显示在显示屏的左上角部位。 (3)按UNITS键,选择风速模式(VEL)或流量模式(FLOW),以及单位。 建议选择:模式为VEL,单位为m/s。 (4)将风扇放在空调出风口处,读取数值。 2、持续移动状态下的平均值 (1)将风扇置于空调出风口处。 (2)点按下部MAX/MIN键,直到A VG显示在显示屏的下部。仪器显示持续出风的平均值。 3、单个部位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1)将风扇置于空调出风口处。 (2)点按下部MAX/MIN键,直到A VG显示在显示屏的下部。仪器显示持续出风的平均值。 (3)在移动风扇之前按HOLD键,仪器将记录和储存数值。 (4)清除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按住下部MAX/MIN键,直到仪器响两声,放开下部MAX/MIN键。 5、面积设置

ZRQF系列智能风速计

1 ZRQF 系列智能风速计 测量风速的使用说明书 (请用户在使用前详细阅读本说明) 一. 关于ZRQF 系列智能风速计的测量风速的使用说明 1.使用前的准备 从包装中取出主机和测杆后,应首先检查确认主机和测杆均应完好无损;然后将电量充足的五号电池放入电池仓内(注意极性),或插好外接稳压电源。将测杆插头插在主机右上方的测杆插座内(注意缺口方向)。 2. ZRQF 型系列智能风速计测量风速的工作过程概述 以ZRQF —F 30 型为例,其它类型测量风速的工作过程亦是类似的。 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于被测环境中。这样做是为了减 小由于测量点的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异而造成的零位补偿 误差,螺塞压紧使探头密封。按一下《开》键开机,显示屏应显示如右图; 此时本表进入预热状态并自动进行风速的零位补偿,需约半分钟时间。预热及风速的 零位补偿结束后,本表会检测是否连接了打印机; 以上工作结束后,显示如右图,提示用户键入测量时间,用户应先键入月、日(如5月21日),无误后按确认键确认,键入的数字消失,再键入时、分(如13点8分),无误后按确认键确认,键入的数字消失。键入时均应键入4位数字,年份无需键入;如以下两图所示: 键入的测量时间将被记忆,如果此时连接 出来; (年份的数值已记忆在仪表内,只需在跨年度时加1即可,参见表6),键入的测量时间仅用于检索记录区中的数据之用,如果不使用记忆功能,可在出现提示[d ]时按《退出》键跳过,直接出现下图的提示。 [A---]的含义为功能选择,具体的功能和操作参见表6,此处不再详述;按《测量》键可开始以即测即显的快速方式测量风速; 图所示: 并且检测电池的电压,如果电池的电压不足,即显示提示符LOW ,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电池或使用外接电源。 3.关于风量测量的操作 只有基本型的风速计才能测量风量。

软件测试中常见问题分类说明

软件测试中常见问题分类说明 一、规范化问题 包括软件规范和业务规范两大类,软件规范问题主要指操作过程中显而易见的错误或缺陷,非人性化设计、友好度较差等;业务规范问题主要指使用非标准或非惯例的业务术语、以及概念错位等。 ㈠软件规范问题 1、操作指示不明确 提示存在二意性、提示操作项“忽略”、“取消”、“退出”等含义不明确。(一般) 2、简单界面规范问题 ①按钮图片丢失、按钮图片不配套、按钮大小排列不美观;(一般) ②在引用数据窗口的下拉框中,没有根据实际数据来调整下拉框显示的%的大 小和垂直滚动条,导致文本只显示了一部分;(严重) ③界面中存在色块;(一般) ④菜单排列顺序有误;(一般) ⑤窗体最小化以后在屏幕上找不到了,无法恢复原窗体;(一般) 3、操作过程缺乏人性化考虑 ①选项过于烦琐且不必要、设置不合适导致使用者遗漏、常规按钮排列顺序 不一致(一般) ②常用功能不支持键盘操作。(严重) ③单据处理中当由于存在空行时,提示用户输完其余内容,而没有自动删除 空行。(严重) 4、帮助文件规范问题 ①联机帮助字体、背景风格不统一;(较小) ②点击“?”按钮打开帮助文件,没有直接定位到内容;(较小) ③内容定位错误;(一般) ④帮助文件内部链接没有做全;(较小) ⑤文档内容排版错误;(严重) ⑥其他帮助错误。(一般) 5、软件风格规范问题 ①控件的切换顺序有误、DataWindow的切换顺序有误; (视控件使用频繁程度设为(严重)和(一般)) ②DataWindow内容的对齐方式不正确(数值右对齐、日期中对齐、文字左对 齐);(较小) ③数值的EditMask(掩膜)设置有误、日期的EditMask(掩膜)设置有误、 日期的默认格式非YYYY.MM.DD、默认日期存在1900.00.00现象或其他不合 理的值(一般) ④弹出窗口不在屏幕中间位置、退出系统缺少提示;(较小) ⑤重大操作(月结、恢复、修复等)缺少提示、重大操作没有自动弹出备份 提示;(一般) ⑥快捷按钮定义不准确、快捷字母或数字重复、工具栏快捷键定义错误(一 般),工具栏常用快捷键缺少(较小);

测试的22种需要考虑的测试类型

测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22种测试类型 黑盒测试:不基于内部设计和代码的任何知识,而是基于需求和功能性。 白盒测试:基于一个应用代码的内部逻辑知识,测试是基于覆盖全部代码、分支、路径、条件。 单元测试:最微小规模的测试;以测试某个功能或代码块。典型地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做,因为它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这个工作不容易作好,除非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体系结构; 还可能需要开发测试驱动器模块或测试套具。 累积综合测试:当一个新功能增加后,对应用系统所做的连续测试。它要求应用系统的不同形态的功能能够足够独立以可以在全部系统完成前能分别工作,或当需要时那些测试驱动器已被开发出来; 这种测试可由程序员或测试员来做。 集成测试:一个应用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联合测试,以决定他们能否在一起共同工作。部件可以是代码块、独立的应用、网络上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端程序。这种类型的测试尤其与客户服务器和分布式系统有关。 功能测试:用于测试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的黑盒测试方法。这类测试应由测试员做,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在发布前不必检查他们的代码能否工作(自然他能用于测试的各个阶段)。 系统测试:基于系统整体需求说明书的黑盒类测试;应覆盖系统所有联合的部件。 端到端测试:类似于系统测试;测试级的“宏大”的端点;涉及整个应用系统环境在一个现实世界使用时的模拟情形的所有测试。例如与数据库对话,用网络通讯,或与外部硬件、应用系统或适当的系统对话。 健全测试:典型地是指一个初始化的测试工作,以决定一个新的软件版本测试是否足以执行下一步大的测试努力。例如,如果一个新版软件每5分钟与系统冲突,使系统陷于泥潭,说明该软件不够“健全”,目前不具备进一步测试的条件。 衰竭测试:软件或环境的修复或更正后的“再测试”。可能很难确定需要多少遍再次测试。尤其在接近开发周期结束时。自动测试工具对这类测试尤其有用。 接受测试:基于客户或最终用户的规格书的最终测试,或基于用户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看软件是否满足客户要求。 负载测试:测试一个应用在重负荷下的表现,例如测试一个 Web 站点在大量的负荷下,何时系统的响应会退化或失败。 强迫测试:在交替进行负荷和性能测试时常用的术语。也用于描述象在异乎寻常的重载下的系统功能测试之类的测试,如某个动作或输入大量的重复,大量数据的输入,对一个数据库系统大量的复杂查询等。

智能热球式风速计标准操作程序

XXXXX有限公司质保部仪器设备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智能热球式风速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智能热球式风速计操作程序。 3责任:化验员。 4主要技术参数: 4.1 使用前的准备: 从包装中取出主机和传感器后,应首先检查确认主机和传感器完好无损,然后将五号电池放入电池仓内(注意极性),将传感器插头插在主机右上方的传感器插座内,连接之前,要对准插头与插座间的定位槽,插入时只需用手指轻推插头的尾部即可,听到轻微的“咔”声,表示插头与插座已连接好。(插头中部有环状自锁装置,与插座连接时手指勿接触,否则,无法连接) 4.2快速操作过程: 将传感器垂直向上放置,顶端的螺塞压紧,使探头(敏感元件)处于密封状态。按《开》键开机,显示bJ--,约30秒后显示d,提示用户键入测量时间。年份无需键入,先按月日,例(5月21日),依次按0521各键,按《确认》键,显示消失,再键入时间如(13点8分),按1308各键,按《确认》键,显示A---进入功能选择状态,(如不需记忆打印,则可在出现d时,直接按《退出》键跳过此项功能),此时,方可捏住传感器测杆顶端的螺塞帽,拉出测杆,露出敏

感元件,将被测敏感元件放在所测风速的位置,并且使红点迎向来风的方向,要注意测杆的轴向截面与风向垂直(互为90度)。按《测量》键进入风速测量,按《H/P》保持键,显示值即被瞬间保持不变,使方便的读取数据。再按《测量》键又可继续测量。 4.3 风速的测量: 测量风量,仪器首先进入功能选择状态A---,按《风量》键,显示SJ m2,键入截面积,如(0.78 m2),按《确认》键,显示A---m3/Sec,再按《测量》键,此时显示的就是风量值m3。按《H/P》键,数值固定不动,再按《风量》键,此时又显示的是风速值m2,按《H/P》键,按《风量》键,显示的又是风量值,这样,风速、风量之间测量就可以互相转换。如果需要测量新一点的风量值,可按《退出》键,显示A---功能选择状态,按《风量》键重新键入截面积,就可再进行新一点风量的测量。 4.4 使用注意事项: 4.4.1 在更换电池,插拔探头或插拔外接的电源变换器时,必须在判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可能造成仪表损坏(切忌使用劣质电池,以免损坏仪表)。 4.4.2 开机时探头必须垂直向上放在欲测风速的位置,敏感元件压入测杆内,以便得到正确的风速零位补偿。 4.4.3 拉出探头时,小心不可碰到热球,可采用捏住引线向上顶一下的方法露出敏感元件,再行拉出。 4.4.4 在风速测量中,必须使用探头上的红点对准来风方向。 4.4.5 为保证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应每年在计量部门认可的专用设备上进行校准。 4.5 电源供给

最全软件测试基础教程(2011版)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测试的基本概念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产品发布、提交给最终用户前的稳定化阶段。 1、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手工测试:不使用任何测试工具,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系统,测试各功能模块。 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和输入测试数据,自动运行测试程序。目前最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原理都是录制、回放技术。 从整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 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 单元测试的依据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由项目组开发人员自己完成。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一般包括逻辑关系检查、数据关系检查、业务关系检查、模块间接口检查、外部接口检查。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确认测试: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 从测试原理上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 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 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

QDF―6型数字风速仪使用、保养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 QDF-6型数字风速仪使用、保养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规范检验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北京市远大仪器仪表开发部生产的 QDF-6型数字风速仪。 3. 职责人:检验员,品质管理部负责人。 4. 内容: 4.1 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仪器是由热球式风速传感器、测试仪和充电器三大部分组成。 热球式风速传感器是一种旁热式换能原理的传感器,包括加热和感温两部分。热球-敏感元件的加热丝,通过恒定的电流加热,由于热球体积甚小,热容量很小, 热球内部温度迅速上升, 并与周围气体介质迅速形成平衡, 热偶感受球内温度,输出热电势,很明显输出电势是温度的单值函数。静态(即风速为零时,热球内部温度最高,热偶的热接点(位于热球内部与冷接点(位于热偶丝电极柱上的温度差最大,此时热电偶的输出电势最大。

当有气流流动时,气流带走热量,使热球温度下降,于是,热偶的输出电势变小;热球温度下降是和气流流动带走的热量成一定的函数关系。这样, 就实现了非电量(气流流速到电量(输出电压信号的转换。 热球式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它的输出电压信号(mv 与气体流速(m/s之间的关系, 可用函数 Y =AX -b 表示,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经A/D变换、非线性处理,输出到数字显示部分,数字表头直接显示出所测定的风速值,计量单位为“米 /秒” 。 4.2 技术指标 4.2.1 测量风速范围:0~30米 /秒 4.2.2 温度:-10~40℃ 4.2.3 湿度:≤ 85% 4.2.4 大气压强:970~1040hpa 4.2.5 在工作环境条件下测量时, 测量误差不大于±3%(满量程 , 当测头方向偏差在±15%时,测量误差不大于±5% 4.2.6 传感器的反应时间不大于 3秒 4.2.7 显示:4位数字显示 4.2.8 电源:直流 5~6伏 4.2.9 分辨率:0.01米 /秒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及要求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提纲)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整理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产品发布、提交给最终用户前的稳定化阶段。 一、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方法的角度分为: (1)手工测试:不使用任何测试工具,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系统,测试各功能模块。 (2)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和输入测试数据,自动运行测试程序。目前最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原理都是录制、回放技术。 > 从整体的角度分为: (1)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单元测试的依据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由项目组开发人员自己 完成。 (2)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一般包括逻辑关系检查、数据关系检查、业务关系检查、模块间接口检查、外部接口检查。 (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4)确认测试: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 从测试原理上分为: . (1)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2)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 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 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和正确的输出。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法。 A、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 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 用例设计方法。 B、边界值分析: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 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 误。 C、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 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 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 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 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 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轻便风速表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轻便风速表标准操作规程,以保证轻便风速表的正确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GM8901型轻便风速表操作。 3. 职责 3.1使用人员严格按本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确保本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3.2质量部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当设备出现无法排除的故障时,应联系维修;组织设备的校验工作。 4. 内容 4.1 LCD显示 4.2测量前准备 打开电池门将9V方块电池正确装入电池仓内,合上电池门;将风叶附机的连接线正确插入主机顶部的接口中。 4.3开机 按“”键开机,全屏显示1秒钟后LCD显示当前风速值及温度值。 4.4设置风速单位 开机后按下“”键屏幕上“m/s”符号开始闪烁,这时按需要选择“m/s(米/秒)、km/h(公里/小时)、ft/min(英尺/分)、knots(海里/小时)、mph(英里/小时)”中任一单位后,再按下“”键即可选择。 4.5设置风温单位 按下“”键可转换温度单位。 4.6数据保持

在测量状态中,按下“”键可立刻锁定测量数值,再次按下即可恢复正常测量状态。4.7最大/最小/平均/当前风速值测量 开机后当风叶转动时屏幕默认为当前风速值测量,按“”键可选择最大/最小/平均/当前风速值测量。 4.8关机 按下“”键关机。开机无任何操作1分钟后自动关机。 4.9 技术参数 4.9.1风速测量 单位:m/s,测量范围:0~45;单位:km/h,测量范围:0~140;单位:ft/min,测量范围:0~8800;单位:knots,测量范围:0~88;单位:mph,测量范围:0~100。 4.9.2风温测量 单位:℃,测量范围:0~45℃。 4.10 维护保养 仪器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为确保本仪器正常精确使用,在使用期间,应每年进行校准。 5. 支持文件 5.1 《设备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6.1 《设备使用记录》 序号修改条款 修改方式 (补充或删减) 修改原因修改前内容修改人/日期批准人/日期 1 2 3 4 5

日本加野A531智能风速仪说明书

智能型环境测试仪A531 一操作面板按键说明 MENU 主菜单 START/HOLD 开始/停止切换 SET 选定确定键 MODE 每项测试功能切换 上下三角键光标移动以及数值选择 二仪器的主菜单 1NORMAL 通常测试方式 2DUCT TYPE 通道的类型选择 3CALCULATION 演算测定方式 4FLOW RATE 风量测量方式 5DATA OUTPUT 数据的输出 6DATA CLEAR 数据的删除 7UTILITY 时间测定单位的测定 8压力零点的调整通常只有在测压力的时候才有 三主菜单MENU说明 主菜单下有8个子菜单分述如下 NORMAL 通常测试方式 进行正常的风速测定不需要任何参数设定 DUCT TYPE 通道的类型选择 其下面有6个子项 ENTRY NO 可保存1~25种形状的风道尺寸 SHAPE通道类型的选择 RECTANGLE 方型 CIRCLE 圆形 W SIZE 宽 1-999 H SIZE 长 1-999 以上是选择方型如果选择圆形则只有一项参数即圆直径的选择 UNIT mm/inch 单位的选择毫米/英寸 SA VE INFO 保存信息 CALCULATION 演算测定方式R1420/1500 R1420/1500的意思是仪器共能够存储1500个数据现有1420个剩余MODE 测量方式 A VERAGE 平均测试方式 INSTANT 立即测试方式 SAMPLING TIME 采样时间间隔 1-999 NO TRIAL N测定次数 1-999 DATA STORAGE 测定数据是否保存 YES/NO SET TO START 返回测试画面 FLOW RATE R1500/1500风量测定方式 SAMPLING TIME 采样时间间隔 1-999

详细分析软件测试的14种类型word版本

详细分析:软件测试的14种类型 文章来源:中国IT实验室收集整理文章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7-09-03 字体: [大中小] 软件测试是指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软件产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检验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者弄清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区别。本文主要描述软件测试的类型。 1. 数据和数据库完整性测试 数据与数据库完整测试是指测试关系型数据库完整性原则以及数据合理性测试。 数据库完整性原即: 主码完整性:主码不能为空; 外码完整性:外码必须等于对应的主码或者为空。 数据合理性指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类型,长度,索引等是否建的比较合理。 在项目名称中,数据库和数据库进程应作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测试。在测试这些子系统时,不应将测试对象的用户界面用作数据的接口。对于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可以支1持测试的工具和技术。 比如,有两张表:部门和员工。部门中有部门编号,部门名称,部门经理等字段,主码为部门编号;员工表中有员工编号,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员工名称,员工类型等字段,主码为员工编号,外码为员工所属部门编号,对应部门表。如果在某条部门记录中部门编号或员工记录员工编号为空,他就违反主码完整性原则。如果某个员工所属部门的编号为##,但是##在部门编号中确找不到,这就违反外码完整性原则。 员工类型如下定义:0:职工,1:职员,2:实习生。但数据类型为Int,我们都知道Int占有4个字节,如果定义成char(1).就比原来节约空间。 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基于代码的测试,测试人员通过阅读程序代码或者通过使用开发工具中的单步调试来判断软件的质量,一般黑盒测试由项目经理在程序员开发中来实现。 白盒测试分为动态白盒测试和静态白盒测试 2.1 静态白盒测试 利用眼睛,浏览代码,凭借经验,找出代码中的错误或者代码中不符合书写规范的地方。比如,代码规范中规定,函数必须为动宾结构。而黑盒测试发现一个函数定义如下: Function NameGet(){ …. } 这是属于不符合开发规范的错误。 有这样一段代码: if (i<0) & (i>="0) … 这段代码交集为整个数轴,IF语句没有必要 I="0; while(I>100){

风速仪操作及维护规程

1 目的 明确洁净区风速检测操作方法,确保洁净区的风速达到生产工艺和法律法规要求。 2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生产、实验室洁净区和洁净工作台的风速测定,换气次数的计算。 3 职责 质量部负责洁净区风速的检测。 4 检测仪器与环境要求 4.1 分体式风速计,型号 :AR836。 4.2 操作环境,湿度:40%~85%,温度:-10℃~50℃; 4.3 储存环境,湿度:10%~90%,温度:-20℃~60℃。 5 风速仪的技术说明 5.1 风速单位转换:按一下UNIT 键则屏幕上M/S 符号闪动,按△键可在m/s 、Ft/min 、km/h 、Knots 、 及Mph 之间选择,按UNIT 确认选择。开机默认风速单位为m/s 。 5.2 风温单位转换:每按C/FLED 键可转换温度单位。 5.3 数据保持:在测量状态中,按HOLD 键可立刻锁定测量数值,再按下HOLD 键,回复正常测量。 5.4 LCD 背光选择:在测试状态中,按℃/℉LED 键2秒,LCD 背光灯亮,在按下此键2秒则关闭LCD 背光灯。 5.5 最大/最小/平均/当前风速测量: 5.5.1 当风叶转动的时候,可实现风速测量,屏幕上显示当前风速值,按MAX / MIN / AVG 键,可选择 最大、最小、平均、及当前风速测量。开机默认为当前风速测量。 5.5.2 设置时,屏幕字符意义: 5.5.2.1 MAX :最大风速显示 5.5.2.2 MIN :最小风速显示 5.5.2.3 AVG :平均风速显示 6 采样点分布 6.1 进风口、出风口取对角线,分别在对角线1/2处与1/47 风速计的操作步骤 7.1 将电池正确装入电池仓,按ON/OFF 键,屏幕全显示1秒后进入正常当前风速测量(选用开机默认

软件测试必备基础知识

软件测试必备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 在规定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对软件形成 过程的文档、数据以及程序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 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它能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则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开始我们认为做测试无非是为了证明我们编的程序是无错误的,那是大错特错了。因为bug会因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而出现。永远无法证明我们的程序是绝对正确的。 为反馈信息做准备为开发者或软件项目经理提供反馈信息,以及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 软件测试的原则 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因为软件的目的是使用户完成预定的任务,满足其 需求,而软件测试揭示软件的缺陷和错误,一旦修正这些错误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由于软件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 段都可能产生错误,所以不应把软件测试仅仅看作是软件开发的一个独立阶段,而应当把 它贯穿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去。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应开始进行测试工作,编写相 应的测试计划及测试设计文档,同时坚持在开发各阶段进行技术评审和验证,这样才能尽 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杜绝某些缺陷和错误,提高软件质量,测试工作进行得越早,越有利 于提高软件的质量,这是预防性测试的基本原则。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进行完全测试,找出软件所有的错误和缺陷是不可能的,软件 测试不能无限进行下去,应适时终止。因为,测试输入量大、输出结果多、路径组合太多,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完全测试是不现实的。

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错误而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测试是无法显示潜在的错误和缺陷,继续进一步错误可能还会找到其它错误和缺陷。 充分关注测试中的集群现象。在测试的程序段中,若发现的错误数目多,则残存在其中的错误也越多,因此应当花较多的时间和代价测试那些具有更多错误数目的程序模块。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考虑到人们的心理因素,自己揭露自己程序中的错误是件不愉快的事,自己不愿意否认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自己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因此,测试一般由独立的测试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 尽量避免测试的随意性。软件测试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要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要避免测试的随意性。 软件测试对象 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文档、源程序、目标程序及数据 软件测试的模型 V模型 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左边依次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依次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问题: "测试是开发之后的一个阶段,"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 "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需求阶段的错误一直到最后系统测试阶段才被发现。 "整个软件产品的过程质量保证完全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而且上一步的结果必须是充分和正确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必将严重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预期进度 W模型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W模型也有局限性。W模型和V

QDF型热球式风速计说明书

QDF型热球式风速计 说 明 书 北京市检测仪器厂

目次 1用途 (2) 2 结构原理 (2) 3 型式及规格 (2) 4主要技术性能 (2) 5QDF – 2B :2A型热球式电风速计使用说明 (2) 6QDF – 3 型热球式电风速计使用方法 (3) 7使用注意事项 (3) 8 外型尺寸重量 (4) 9 仪器的保管与运输 (4) 10 原理电路图 (4)

一.用途 热球式电风速计用在采暖、通风、空气调节、气象、农业、冷藏、干燥、劳动卫生调查等各方面。需要测定室内外或模型的气流速度时都可使用,是一种测量低风速度的基本仪器。 二.结构原理 本仪器由热球式测头和测量仪表两部分组成。测杆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毫米的玻璃球。球内绕有加热玻璃球用的的镍铬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冷端连接在磷铜质的支柱上,直接暴露在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加热线圈后,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升高的程度和气流的速度有关,流速小时升高的程度大,反之升高的程度小。升高程度的大小通过热电偶产生热电势在电表上指示出来。因此在校正后,即可用电表读数表示气流的速度。 三.型式及规格 1.本仪器为便携式: 2.现有以下三种规格: 四. 主要技术性能 1.测量风速范围:0.05 ~ 30 米/秒。 2.测量误差: 仪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温度在– 10℃~ +40℃温度不大于85%,大气压强在730 ~ 780毫米汞柱范围内仪器的基本测量误差如下: (1)仪器的最小检测量为0.05米/秒。 (2)其测量误差优于±5%满量程。 3. 附加误差: (1)当电源电压由额定值降到额定值的80%时,(QDF – 3 型为90%),其测量误差不大于±3%。 (2)测头方向偏差在±15℃时,其指示误差不大于±5%。 4. 测头的反应时间不大于1 ~ 3秒。 五. QDF –2B:2A型热球式电风速计使用说明: 1. 使用前观察电表的指针是否指于零点,如有偏移可轻轻调整电表上的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回到零点。 2. “校正开关”置于“断”的位置,“电源选择”开关置于的选用电源处。如用外接电源,“电源选择”开关拔至“外接”位置,将两组直流电源(1组1.5V,1组4.5V)分别接在“外接电源”接线柱上,极性勿接错“如用仪器内部电池盒”,极性勿接错。将测焊插头插在插座内,测焊垂直向上

软件测试规范(V1.1)20180726

软件测试规范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系统测试 3角色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根据《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 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设计方案是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同时测试人员需要评审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测试性。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系统测试 4.3.1系统测试。 4.3.1.1 进入系统测试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a)被测软件完成开发且已经置于软件配置管理之下: b)相关的自测报告、软作变更报告等齐全 c)具有相关测试的全部文档及资源,如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使用手册 d)具备相关测试的设施环境。 4.3.1.2 测试过程 1、系统测试由测试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并实施, 2、测试人员根据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过程,形成测试记录、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3、系统测试一般进行如下几种情况的测试: 正常情况 非正常情况 破坏性测试 边界情况 非法情况 强度测试 性能测试 兼容性测试 用户友好性测试 界面设计规范测试: 光标的初始位置

风速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0967 风速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风速表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风速表是测量风流平均风速的仪表。主要用于矿井、坑道等风流平均风速的测量。 1、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高、中、低速风表,并固定专人使用,统一编号、集中管理,建帐建卡。 2、入井前首先对风速表进行检查,工作中防止剧烈撞震动。不要随意松动螺丝与打开护盖等。不要碰触或拨动翼片,防止因变形而改变性能致使测值不准。用后擦净,放入盒内,置于干燥处保存。 3、风速表必须每半年送集团公司安全仪器仪表计量站进行计量检定与校验。当仪器经过非正常碰撞或对示值有怀疑时应及时送检。矿井进行瓦斯等级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