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工艺题与综合题解析
第三部分无损检测习题及答案(最终版)

第一篇超声探伤习题一、是非题1.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 )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干在钢中的波长。
( )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沿液体表面传播。
( )4.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 )5.当钢中的气隙(如裂纹)厚度一定时,超声波频率增加,反射波也随着增加。
( )6.探头频率越高,声束扩散角越小。
( )7.超声被波长越长,声柬扩散角就越大,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就越强。
( )8.因为近场区内有多个声压为零的点,所虹探伤时近场区缺陷往往会漏检。
( )9.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超声场的近场长度一样。
( )10.同声场理想大平面与平底孔回波声压的地值随频率的提高而减小。
( )11.C型显示能展现工件中缺陷的长度和宽度,但不能屣现深度。
( )12.通用AVG曲线采用的距离是以近场长度为单位的归一化距离,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探头。
( )13.由于水中只能传播纵波,所以水浸探头只能进行纵波探伤。
( )14.测定“始波宽度时,应将仪器的灵敏度谓至最大。
( )15.为提高分辨力,在满足探伤灵敏度要求下,仪器的发射强度应尽量调得低些。
( )16.软保护膜探头可减小粗糙表面对探伤的影响。
( )17.串列法探伤适用于擒捌垂直于探测面的平面缺陷。
( )18.“灵敏”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探伤灵敏度越高越好。
( )19.半波高度法用来测量小于声柬截面的虢陷尺寸。
( )20.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
( )21.超声波撵伤焊缝时,裂纹类缺粥的反射波幅一般都很高。
( )22.焊缝探伤所用斜探头,当楔块底而前部磨损较大,其K值将变小。
( )23.横渡探伤选掸斜探头K值时,随投厚的增加,K值柑应减小。
( )24.铝焊缝探伤应选用较高频率的横被专用探头。
( )25.裂纹探防时,裂垃的回波出较尖锐,探头转动时,波揠惋鞘失。
超声检测工艺题 (压力管道 )47013

工艺题:有一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尺寸为φ133 mm(外径)×5 mm与φ159 mm(外径)×7mm变径连接,材料为20钢,焊缝宽度10 mm,其结构如图1所示。
要求按NB/T 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编制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验收级别为Ⅱ级。
现有仪器、探头、试块、耦合剂:(1)超声波检测仪:HS620。
(2)探头:5P9×9K2.5前沿11 mm、5P6×6K2.5前沿5 mm、5P6×6K3前沿6 mm、 5P6×6K2.7前沿7 mm。
(3)对比试块:GS-1、GS-2、GS-3、GS-4。
(4)耦合剂:化学浆糊、机油、水。
工艺关键点分析:由于管道接头靠大径端只有10 mm直边,无法对焊接接头两侧进行检测,因此只能在直管段单侧进行检测,依据NB/T 47013.3-2015标准中6.4.4.1条规定:“一般要求从对接焊接接头两侧进行检测,确因条件限制只能从焊接接头一侧检测时,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K值探头进行检测。
”故需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检测。
探头的选择:考虑到被检管道的曲率半径较小,为获得较好的声耦合,宜选用小尺寸探头,又因管壁较薄,为能扫查到整个断面宜选用短前沿探头(K≥(5+5)/5)=2,按标准表31应从题目给出的探头中选用5P6×6K2.5前沿5 mm和5P6×6K3前沿6 mm的两个探头。
对比试块的确定:按NB/T 47013.3-2015标准表30应选GS-4对比试块,GS -4对比试块适用于管外径范围110~159mm 。
(教材选GS-3试块是不对的)。
灵敏度确定:管壁厚度小于8mm,距离波幅曲线灵敏度按标准表32第一行确定。
超声检测操作指导书编号:GD-UT2015001令号--试件名称管件连接件规格(mm)φ133 mm(外径)/φ159 mm(外径)厚度(mm)5mm/7mm 材质 20 检测时机打磨后执行标准 NB/T47013.3-2015 合格级别Ⅱ级仪器型号 HS620 表面状态打磨露出金属光泽藕合剂化学浆糊表面补偿3dB探头序号ⅠⅡ探头型号 5P6×6K2.5 前沿5mm 5P6×6K3前沿6mm 试块 GS-4 GS-4灵敏度调节说明用GS-4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用GS-4试块制作距离-波幅曲线扫查灵敏度φ2×20-24dB φ2×20-24dB 评定线φ2×20-24dB φ2×20-24dB 定量线φ2×20-18dB φ2×20-18dB 判废线φ2×20-12dB φ2×20-12dB 扫查示意图:编制(资格) XXX(UT-Ⅱ)审核(资格)XXX(UT-Ⅲ)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超声(工艺规范题)

工艺规范问答与计算:1.用2.5P 20K1.5(2.5MHz,Φ20mm,tgβ=1.5)斜探头,检验T=100mm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按深度1:1调节,探伤灵敏度为φ3x40-14dB,探伤中发现一缺陷,深40mm,波高25dB,按GB11345-89标准B级,此缺陷如何评定?(楔中等效横波声程取为10mm)。
解:设x1,x2分别为孔深d1=100mm,d2=40mm时的声程:已知K=1.5,L=10mmx1=d1(K2+1)1/2+L=100x1.8+10=190(mm),x2=d2(K2+1)1/2+L=40x1.8+10=82(mm)两孔反射波高dB差△=30lg(x1/x2)=30lg(190/82)=11dB,∴ d2=40mm,φ3x40孔的波高为:[H2]=[H1]+△=14+11=25dB,判废线灵敏度为φ3-2dB,即23dB,缺陷波高25dB,表明缺陷波高已位于距离波幅曲线的III区,按GB11345-89标准的规定,应评定为IV级。
2.用2.5 P20K1.5(2.5MHz,Φ20mm,tgβ=1.5)斜探头,检验板厚T=100mm钢板对接焊缝,扫描按深度1:1调节,探伤灵敏度为φ3-16dB,探伤中发现一缺陷,深40mm,波高20dB,指示长度35mm,按GB11345-89标准B级,此缺陷如何评定?(楔中等效横波声程取为10mm)。
解:参见1题:d1=100mm,x1=190mm;d2=40mm,x2=82mm, 不同声程φ3横孔反射波高dB差为:△=30lg(x1/x2)=30lg(190/82)=11dB,∴ d2=40mm时,φ3横孔波高为:[H2]=[H1]+△=16+11=27dB缺陷波高20dB,即为φ3-7dB,表明波高位于距离—波幅曲线II区,指示长度△L=35mm,30mm<△L<50mm,按GB11345标准应评定为II级3.检验板厚T=40mm钢板对接焊缝,探伤灵敏度为φ3-16dB,在一段焊缝内依次发现间距小于8mm的缺陷5个,试依据GB11345-89标准A级,评定焊缝质量级别?解:BG11345—89标准A级检验定量灵敏度为φ3-10dB,故4#缺陷不计,因此5#缺陷与3#的间距已大于8mm,应单独评定。
超声检测复试综合题介绍(2012UT3级复证学习资料)

图1 筒体环缝B1和B2
解答:
(1)焊缝两侧母材区先用直探头检测 (2)在焊缝的双面双侧用两种K值斜探头,即K1和K2 探头进行检测; (3)应进行横向缺陷检测,把探头放在焊缝内、外表 面上作正反两个方向扫查,并把各线灵敏度提高 6dB。
3、按JB/T4730.3-2005标准,焊缝检测时有 哪几种扫查方式?试叙述每种扫查方式的 目的。
2) B级检测:
a) 母材厚度≥8mm~46mm时,一般用一种K值 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对接焊接 接头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 b) 母材厚度大于46mm~120mm时,一般用一 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 进行检测,如受几何条件限制,也可在焊接接 头的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 检测。
◆钢板
JB/T4730.3-2005关于钢板超声检测的解释: 1、纵波检测: 1)、探头: 板厚6~20mm, 双晶直探头, 5MHz, 晶片面积不 小于150mm2; >20~40mm, 单晶直探头, 5MHz, φ14~φ20 mm; >40~250mm, 单晶直探头, 2.5MHz, φ20~φ25 mm.
图5 CSⅡ标准试块
3、双晶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确定 使用CS Ⅱ试块,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 距离的φ 3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 减器,作出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 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 的φ 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4、钢锻件超声横波检测 附录C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大于或等于80%的 承压设备用环形和筒形锻件的超声横波检测。
4、超声检测时,余高磨平有什么好处?
答:焊缝磨平有利于探头在焊缝表面进行 检测,提高直射波扫查覆盖率;有利于探 头在焊缝上平行扫查,以发现垂直于焊缝 的横向缺陷;而且可以减少因焊缝表面不 规则而产生的表面杂波,提高探测质量。
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II级超声检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II级超声检测基础理论试卷参考答案一. 是非题正确的画T,错误的画F,每题2.5分,共25分)1.介质能传播超声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T )见书P.11图2-9下一行:由于液体和气体不具有剪切弹性,因此它们只能传播纵波,而不能传播横波或具有横波分量的其他型的波.2.由于超声近场区存在一系列的声压极大值和极小值,声压会起伏变化,所以在近场区探伤不能发现缺陷. ( F )近场区内检测可以发现缺陷,但由于近场区内存在一系列的声压极大和极小值,对缺陷定量就很困难.3.超声波在一般固体材料中传播的声速随材料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F )一般固体中的声速随介质温度升高而降低(特种设备”超声检测”P.22).4.I I W试块和C S K-I A试块的形状、尺寸和功能是完全相同的. ( F )5.中心切槽的半园试块,其反射特点是多次回波总是等距离出现( T )书P.66图3-18a)中心切槽波形.多次回波等距离出现.6.锻件探伤时,如果与探测面平行的底面较粗糙时,利用底波调节的灵敏度一般会偏高. ( T )7.用横波探测单面焊对接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60°的横波斜探头( T )因为折射角为60°的超声中心声束,打到根部未焊透时的入射角是30°,小于第三临界角33.2°,有很强的反射纵波,故反射横波的反射率就明显降低,易造成根部未焊透的漏检.8.较薄钢板采用多次底波法进行超声波探伤时,如出现”叠加效应”,说明钢板中的缺陷尺寸一定较大( F )见书P.181中部:当缺陷较小时,如图6-52所示,缺陷回波从第一次开始会出现二次、三次逐渐增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小缺陷可产生叠加效应引起的现象.9.采用斜探头对钢管作周向接触法探伤时,钢管内外径之比满足( F )(β-探头折射角r-管子内径R-管子外径)应满足10.一般来说,选用脉冲反射法技术检测管道纵环焊缝,无论直径大小,探头与工件接触面均应修磨成与工件一致的形状,否则不能进行检测. ( F )GB/T11345之9.1.3探伤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探头楔块应磨成与工件曲面相吻合.(探纵缝时W为探头长度)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44分)1.超声波的波阵面是指某一瞬间( )的各质点构成的空间曲面( B )A.不同相位振动B.同相位振动C.振动D.波动见书P.12倒二自然段:波阵面是指行波在弹性介质传播时,在同一时刻介质中振动相位相同的所有各点的轨迹.2.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是( A )A.声能的传播速度B.脉冲的重复频率C.脉冲的恢复速度D.物质迁移速度见书P.16/2.4.3之声强度定义: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声能,称为声强度.从该定义可知,在超声波传播时,伴随着能量传播,声能的传播速度就是超声波的传播速度.3.传播速度略小于横波,不向材料内部传播的超声波是( A )A.表面波B.板波C.莱姆波D.纵波见书P.20表2-2上倒6行:若介质为钢,则σ≈0.28,故Cl/Ct≈1.8;Cr≈0.92 Ct..在固体介质中Cl>Ct>Ct4.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弹性介质中某点的完整波数的数目称为( D )A.波动的振幅B.波动的波长C.波动的脉冲时间D.波动的频率见书P.9/7行: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次数.5.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 D )A.机械振动中质点的速度B.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幅C.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D.弹性介质的特性见书P.20/13行1)介质的弹性性能越好(即E、G越大),密度ρ越小,则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高.其中弹性和密度,即是弹性介质的特性.6.同一材料中,晶片厚度与其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晶片越薄,频率越低B.晶片越薄,频率越高C.晶片厚度与振动频率无关D.以上均不对见书P.57/③频率常数Nt:是晶片共振频率f与其厚度T的乘积.故T=Nt/f.当晶片材料选定后, Nt是常数,则晶片厚度与频率成反比.7.用试块校正工件的检测灵敏度时,需考虑的主要修正为( D )A.表面粗糙度的修正B.材质衰减的修正C.反射体深度的修正D.以上均是焊缝检测是用试块来校正检测灵敏度的.在试块上作的距离—波幅曲线,就是对反射体深度的修正,测量工件与试块的补偿,就是对工件与试块的表面粗糙度和材质衰减的修正.8.下面哪种参考反射体与入射声束角度无关( D )A. V形槽B.平底槽C.平底孔D.平等于检测面且与声束垂直的横通孔9.晶片直径相同的纵波探头,频率增高时,其声束指向性变化( B )A.指向角变大B.指向角变小C.指向角不变D.与频率无关见书P.38/倒2行: θ0 =70λ /D.当频率增高时, λ变小,θ0就跟着变小.10.当某些晶体受到拉力或压力时,产生形变,从而晶体的表面上出现电荷,这种现象称为( A )效应,这一效应是可逆的A.正压电B.振动C.逆压电D.应变见书P.56/(1)压电效应:某些单晶体和多晶体陶瓷材料,在应力(压缩力和拉伸力)作用下,产生应变时,引起晶体电荷不对称分配,异种电荷向正反两面集中,材料的晶体中就产生电场和极化,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11.用单斜探头检测厚焊缝时,最可能漏掉的缺陷是( A )A.与探测面垂直大而平的缺陷B.未焊透或未溶合C.线状夹渣D.密集气孔12.焊缝超声波检测,基本上采用斜探头,这主要是因为( D )A.焊缝表面凹凸不平B.焊缝增强量高于母材C.焊缝中危险性缺陷与表面近似垂直D.以上诸点13.T型焊缝的超声波检对各个方向缺陷较佳的检测方法是( C )A.以翼板为检测面的单直、单斜探头法B.以腹板为检测面的单直、单斜探头法C.以翼板为检测面的单直、单斜探头法和腹板为检测面的单斜探头法D.以上都是见书P.177/图6-46 T型焊缝的一些搜查方式.14.焊缝检测时,未焊透的反射特性是( A )A.反射率较高,波幅较高,探头左右移动时波形较稳定B.探头定点转动时,波幅降低缓慢C.探头作环绕运动时,能获得几乎相同的反射波高度D.以上全部见书P.96/图4-18 焊缝中的动态波形图15.焊缝检测时,在一侧扫查时从反射信号测得的缺陷水平位置处于焊缝区,深度位置与板厚相当,另一侧扫查时,此水平位置未见反射波,一般认为这可能是( D )A.沟槽反射B.咬边反射C.下焊缝宽度较大D.焊缝上下错位见书P.173/图6-42焊缝上下错位.16.焊缝检测中,探头角度的选择与下列有关的因素是( D )A.钢板的厚度B.缺陷方向C.缺陷的部位D.以上都是钢板厚度是探头角度选择中的主要因素.原则是薄板用大折射角,厚板用小折射角;缺陷的方向和部位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如坡口面上的未溶合,应选择超声波中心束与坡口面垂直的折射角;又如根部未焊透不宜选择折射角为60°的斜探头.17.在焊缝检测中,主要可利用下述哪种方法来鉴别缺陷性质( C )A.静态波形图B.动态波形图C.缺陷在工件中的位置D.以上全部可用于明确判断缺陷的性质目前,焊缝检测中缺陷的性质只能估判,主要是根据缺陷在工件中的位置来估判.如缺陷在焊缝中间部位,反射波幅较大,探头沿焊缝纵向移动时在一定距离内波幅变化不大,该焊缝是双面焊,则可估判为中间未焊透.18.厚焊缝斜探头检测时,为提高缺陷定位精度,可采取( D )A.用声束指向性好的探头B.减小检测声程C.提高入射点和折射角测定精度D.以上都是19.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时,探头扫查方式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D )A.斜平行扫查是检测横向缺陷B.垂直焊缝扫查是检测纵向缺陷C.定点转动扫查和环绕扫查是测定缺陷的大致形状D.串列式扫查能检测各个方向缺陷见书P.82/○e串列式:…此种探伤方法用来发现与探测面垂直的片状缺陷.20.用横波斜探头检测单面焊对接焊缝根部未焊透时,下面哪种探头检测灵敏度最高( A )A. K1B. K1.5C. K2D. K2.5因为K1的折射角为45°,则超声波中心束打到根部未焊透时的入射角也是45°,则大于第III 临界角,只有横波全反射,横波的反射率最高,检测灵敏度最高.21.焊缝检测时,当在两个探测面或采用两种K值探头,对同一处缺陷测得的结果有差异时,应根据下列哪一项评定该焊缝质量( D )A.两组数据分别B.两组数据平均值C.大K值探头测得的为准D.较严重者检验的原则是:检验从严.故当然应选择D.22.为探出焊缝中不同角度的缺陷,应采取的方法是( C )A.提高检测频率B.修磨检测面C.用多种折射角度的探头D.以上都可以用多种折射角的探头显然对检出焊缝中不同角度的缺陷有利.可明显提高缺陷的检出率.三. 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 用2.5P/14直探头检测外径800㎜,内径300㎜的空心圆轴,问探头在外圆上如何利用内孔定φ2检测灵敏度,材质衰减系数α双=0.04 dB /㎜,仪器时间扫描线作声程1:3调节后,在7格处发现一缺陷,波高为10 dB,问此缺陷的当量为多少?解:工件的SB=800/2-300/2=250缺陷的声程Sf=30×7=210A).检测灵敏度调节答:将工件完好部位的内孔底波调节至基准波高(如80%),再增益35.2dB则灵敏度调节完成.B).缺陷当量答:缺陷的平底孔当量为φ2.7㎜2. 检测板厚为20㎜的对接焊缝,焊缝上下宽度均为30㎜的工件,若探头前沿长度为20㎜,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的检测,当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检测时,其探头的折射角应如何选择?解:答:折射角的K值应选用≤2.5四. 问答题(共13分)1. 简述影响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因素有哪些?(7分)答:1).与介质的特性(弹性模量和密度)有关;2).与介质的温度有关;3).与介质的应力状况有关;4).与介质的组织均匀性有关;5).与固体介质的尺寸大小有关;6).与超声波的波型有关;7).板波的相速度与f×d有关;板波的群速度也与f×d有关.(可参见特种设备”超声检测”P.20-23)2. 如何选择焊缝探伤中的斜探头折射角或K值?(6分)答:选择原则是:焊缝母材是薄板,用大折射角斜探头;焊缝母材是厚板,用小折射角斜探头. 具体选择折射角时,K值应满足下式:式中:a-焊缝上表面宽度之半;b-焊缝下表面宽度之半;l0-斜探头前沿;T-母材厚度.。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波三级UT3考试(2015年)开卷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UT3级开卷(部分)工艺分析题综合题一:筒体环缝焊接前,需先把坡口边缘的复合层去除,然后焊接,焊后进行无损检测,合格后再进行补堆焊。
筒体由复合钢板(堆焊层)做的,规格:基板80mm+复合层4mm。
(1)按《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JB/T4730.3-2005,写出UT 应采用的检测技术级别和合格级别,确定检测用探头和试块,并画出扫查示意图。
有以下探头2.5Pφ20,2.5Pφ25, 2.5FG4, 2.5FG40,说明所选探头,试块方法和如何调节灵敏度。
复合板:100%UT复合合缝:100%UT+20%RT,B-II级合格。
对复合钢板的UT,采用2.5PFG4探头,从堆焊层侧检测,采用T3b试块。
(2)对该复合板能否按JB/T4730.3-2005 附录F 规定的方法测定声能传输损耗差?如果可以,应如何操作?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并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不可以,因为附录F规定的方法是基于同材质进行测定的,而复合板是两种不同声速的材质,在复合界面处声波会产生畸变。
(3)如果检测采用CSK-IIA 试块,请确定其最小所需尺寸,并叙述DAC 曲线的制作方法。
尺寸至少是60X80X200mm,以1/4T和2/1T孔制作DAC曲线,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分别是:(4)卷成筒体焊接时复合层切开成48°的一个斜面倒角来方便基板的焊接,用k2探头检测时,发现有回波,说明产生原因,该回波应该在示波屏的什么深度位置显示。
复合层异质界面产生的回波,入射到熔合面发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的假信号,在采用深度2:1定位,约在40mm处显示。
由于粗晶结构对超声波的衰减很大,林状回波的出现也会降低信噪比,当超声波穿过异种金属焊缝界面时所产生的折射会使超声传播路径发生畸变,焊缝的粗大晶粒和各向异性也会使超声传播路径发生畸变,这些因素都会给超声检测和缺陷定位造成困难。
(5)从理论上分析说明该回波的波形有哪些特征。
超声检测工艺题解析

超声检测工艺题解析1. 概述超声检测技术是将高频声波引入被测物体中,根据声波在物体内的传播情况及反射回来的幅度、时间等特性,来识别物体的缺陷、损伤等信息。
它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超声检测工艺是指超声检测应用时所需要遵循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以超声检测工艺为主线,介绍超声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超声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工艺。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几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
2.1 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是一种最常见的超声检测工艺。
其特点是信号穿透能力强、探伤深度大、检测精度高。
但其缺点是不能检测技术现象,不能快速连续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
2.2 相控阵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是一种高级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电子束控制多个超声探头发射并聚焦的声波束,可以快速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
相控阵超声检测可以实现非接触、连续的快速检测,其缺点是仪器成本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2.3 直线阵列超声检测直线阵列超声检测是一种最新的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多个超声探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或呈某种形状进行检测。
相对于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它能够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但对于特殊形状的被测物体可能不能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 超声检测工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超声检测中,常见的问题有误检、漏检、分辨率低等,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并提供解决方法。
3.1 误检误检是指超声检测结果中出现错误的判断,即将没有缺陷的物体误判为有缺陷。
这种问题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操作。
在进行超声检测时,按照国家、行业或厂内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综合考虑物体材质、缺陷类型、检测仪器等因素,进行检测判断。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严格按照检测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提高检测准确率。
工艺题1

斜探头①、记录超过距离-波幅曲线一半的缺陷反射波和缺陷位置
不允许存在
的缺陷
直探头:①、单个缺陷当量直径>φ4+8 dB(2分)
②、底波降低量BG/BF>14 dB
③、密集区缺陷占检测总面积的百分比>5%
④、检测人员判定为危害性缺陷
斜探头:①、超过距离-波幅曲线的缺陷
Φ2000
厚度(mm)
100
材质
16Mn
检测比例
100%
检测时机
机加工后
检测标准
JB/T4730-2005
合格级别
Ⅱ级及100%DAC
仪器型号
CTS-22或其他机型(0.5分)
探头型号
2.5P25Z(0.5)
2.5P13×13K1
试块种类
CS1或CS2/V型槽(0.5分)
耦合方式
直接接触法(0.5)
请在下图中标出检测方向和探头位置:(1分)
编制
×××
审核
×××
日期
2008年6月18日
五、综合题(20分)
耦合剂
化学浆糊(0.5分)
表面状态
Ra≤6.3μm(0.5)
耦合补偿(dB)
4dB或按实测值计入(0.5分)
扫描线调节
按深度≥1:3调节扫描线,(0.5分)
检测灵敏度
直探头:200/φ2;100/φ2;斜探头:距离--波幅曲线(1分)
缺陷记录
直探头①、记录当量直径超过φ4mm的单个缺陷的波幅和位置(2分)
四、工艺题(18分)
有一在制蒸压釜法兰锻件需进行超声波检测,具体尺寸如图所示,材料为16Mn。超声波检测及验收标准执行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格等级:纵波检测按Ⅱ级质量等级验收;横波缺陷当量以超过距离--波幅曲线作为判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以使用CSⅠ-4试块校验灵敏度。 检测深度350mm, △dB=20lgPf1/Pf2=40lgX2/X1=40lg350/200 ≈10dB, 检测深度600mm, △dB=20lgPf1/Pf2=40lgX2/X1=40lg600/200 ≈19dB.
4、耦合补偿 试块3dB或实测,大平底0dB。
3)、灵敏度校验 4.1.4.2 板厚大于20mm时,应将 CBⅡ试块φ 5平底孔第一次反射 波高调整到满刻度的50%作为基 准灵敏度。 4.1.4.3 板厚不小于探头的三倍近 场区时,也可取钢板无缺陷完好 部位的第一次底波来校准灵敏度, 其结果应与4.1.4.2的要求相一致。
4)、 扫查方式
a) 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 间距不大于100mm的平行线进行扫查。 在钢板剖口预定线两侧各50mm(当 板厚超过100mm时,以板厚的一半为 准)内应作100%扫查,扫查示意图 见图3; b) 根据合同、技术协议书或图样的 要求,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扫查
2)、试块 用单直探头检测厚度大于20mm 的钢板时,CBⅡ标准试块应符合 图2和表2的规定。试块厚度应与 被检钢板厚度相近。经合同双方 同意,也可采用双晶直探头进行 检测。
图2 CBⅡ标准试块
表2
CBⅡ标准试块 mm
试块编号 钢板厚度 距离s 试块厚度T CBⅡ-1 >20~40 15 ≥20 CBⅡ-2 >40~60 30 ≥40 CBⅡ-3 >60~100 50 ≥65 CBⅡ-4 >100~160 90 ≥110 CBⅡ-5 >160~200 140 ≥170 CBⅡ-6 >200~250 190 ≥220
工艺题2
2、有一块16MnR钢板规格为4200×2700×90mm,用于制作压力 容器筒节,下料尺寸为4000×2700mm,要求进行纵波和横波超声 波检测,检测标准为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 分:超声检测》,Ⅱ级合格。现有设备如下: (1)、仪器设备:CTS-22型 (2)、探头:2.5P12Z 2.5P20Z 2.5P30Z 5.0P12Z 5.0P20Z 5.0P30Z 2.5P14×14K1 2.5P20×20K1 2.5P25×25K1 5.0P14×14K1 5.0P20×20K1 5.0P25×25K1 (3)、试块:CBⅡ-1 CBⅡ-2 CBⅡ-3 CBⅡ-4 CBⅡ-5 CBⅡ-6 CBI (4)、耦合剂:水、化学浆糊、机油 请对下列工艺卡进行审核,发现错误的地方请予以纠正并把正确的 结果写在相对应的“订正”空格里。
2、横波检测 1)、探头 B.2.1 原则上选用K1斜探头,圆晶 片直径应在13mm~25mm之间, 方晶片面积应不小于200mm2。如 有特殊需要也可选用其他尺寸和K 值的探头。 B.2.2 检测频率为2 MHz~5MHz。
2)、对比试块 B.3.1 对比试块用钢板应与被检钢板厚度相同, 声学特性相同或相似。 B.3.2 对比试块上的人工缺陷反射体为V形槽, 角度为60°,槽深为板厚的3%,槽的长度至少 为25mm。 B.3.3 对比试块的尺寸、V形槽位置应符合图B.1 的规定。 B.3.4 对于厚度超过50mm的钢板,要在钢板的 底面加工第二个如B.3.3所述的校准槽。
超声检测工艺题 与综合题解析
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 姜海
工艺题1
1、对一在制高压容器机加工锻造 封头进行超声波检测,具体尺寸 见下图,锻件材料牌号:20MnMo; 超声波检测及验收标准执行 JB/T4730.3-2005《承压设备无 损检测 第3部分:超声检测》; 锻件合格等级按Ⅲ级验收。
解释: 1、探头: (1)、JB/T4730.3-2005要求: 4.2.2 双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5MHz。 探头晶片面积不小于150mm2;单晶 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2~5MHz, 探头晶片一般为φ14~φ25mm。 (2)、选择探头2.5P25Z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探头 的三倍近场区长度,且探测面与底 面平行时,原则上可采用底波计算 法确定基准灵敏度。对由于几何形 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或壁厚小于 探头的三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 CSⅠ标准试块确定基准灵敏度。
(2) 探头2.5P25Z,近场区长度 N=D2/4λ =252/4×2.36≈66.2mm, 3N≈197mm。锻件厚度350mm, 所以可 用底波计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检测深度350mm, △dB=20lgPB/Pf=20lg2λ X/л Df2=20lg2× 2.36×350/3.14×22≈42dB, 检测深度600mm, △dB=20lgPB/Pf=20lg2λ Xf2/л Df2XB=20lg 2×2.36×6002/3.14×22×350≈52dB。
3、试块 (1)、JB/T4730.3-2005要求: 4.2.3.1 单直探头标准试块 采用CSⅠ试块,其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4和表4的
规定
。
mm
D 50 60 80 80
表4 CSⅠ标准试块尺寸 试块序号 L CSⅠ-1 50 CSⅠ-2 100 CSⅠ-3 150 CSⅠ-4 200
4.2.6.1 单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确定
JB/T4730.3-2005关于钢板超声检测的解释: 1、纵波检测: 1)、探头: 板厚6~20mm, 双晶直探头, 5MHz, 晶片面积不小于 150mm2; >20~40mm, 单晶直探头, 5MHz, φ14~φ20 mm; >40~250mm, 单晶直探头, 2.5MHz, φ20~φ25 mm.
2、检测方向: (1)、JB/T4730.3-2005要求: 4.2.5.2 纵波检测 a) 原则上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地检测到锻件的全体积。主要 检测方向如图7所示。其他形状的锻件也可 参照执行; b) 锻件厚度超过400mm时,应从相对两 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2)、检测方向见工艺卡,检测深度350mm, 6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