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工艺题与综合题解析共119页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 F )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 F )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 O )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 F )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 O )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 O )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F )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 O )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 O )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 F )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 O )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 F )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 F )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 F )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 F )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 O )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 F )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 F )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 F )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 F )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 O )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 F )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 F )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超声检测复试综合题介绍(2012UT3级复证学习资料)

图1 筒体环缝B1和B2
解答:
(1)焊缝两侧母材区先用直探头检测 (2)在焊缝的双面双侧用两种K值斜探头,即K1和K2 探头进行检测; (3)应进行横向缺陷检测,把探头放在焊缝内、外表 面上作正反两个方向扫查,并把各线灵敏度提高 6dB。
3、按JB/T4730.3-2005标准,焊缝检测时有 哪几种扫查方式?试叙述每种扫查方式的 目的。
2) B级检测:
a) 母材厚度≥8mm~46mm时,一般用一种K值 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对接焊接 接头的单面双侧进行检测。 b) 母材厚度大于46mm~120mm时,一般用一 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在焊接接头的双面双侧 进行检测,如受几何条件限制,也可在焊接接 头的双面单侧或单面双侧采用两种K值探头进行 检测。
◆钢板
JB/T4730.3-2005关于钢板超声检测的解释: 1、纵波检测: 1)、探头: 板厚6~20mm, 双晶直探头, 5MHz, 晶片面积不 小于150mm2; >20~40mm, 单晶直探头, 5MHz, φ14~φ20 mm; >40~250mm, 单晶直探头, 2.5MHz, φ20~φ25 mm.
图5 CSⅡ标准试块
3、双晶直探头基准灵敏度的确定 使用CS Ⅱ试块,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 距离的φ 3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 减器,作出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 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扫查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 的φ 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4、钢锻件超声横波检测 附录C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大于或等于80%的 承压设备用环形和筒形锻件的超声横波检测。
4、超声检测时,余高磨平有什么好处?
答:焊缝磨平有利于探头在焊缝表面进行 检测,提高直射波扫查覆盖率;有利于探 头在焊缝上平行扫查,以发现垂直于焊缝 的横向缺陷;而且可以减少因焊缝表面不 规则而产生的表面杂波,提高探测质量。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 F )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 F )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 O )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 F )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 O )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 O )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F )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 O )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 O )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 F )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 O )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 F )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 F )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 F )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 F )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 O )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 F )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 F )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 F )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 F )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 O )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 F )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 F )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F)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F)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O)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F)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O)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O)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O)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O)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F)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O)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F)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F)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F)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F)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O)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F)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F)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F)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F)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O)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F)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超声检测工艺题与综合题解析

2)、试块 采用的标准试块为CSK-ⅠA、CSK-ⅡA、 CSK-ⅢA和CSK-ⅣA。 CSK-ⅠA、CSK-ⅡA和CSK-ⅢA试块适用 壁厚范围为6mm~120mm的焊接接头, CSK-ⅠA和CSK-ⅣA系列试块适用壁厚范 围大于120mm~400mm的焊接接头。在满 足灵敏度要求时,试块上的人工反射体根 据检测需要可采取其他布置形式或添加, 也可采用其他型式的等效试块。
3)、探头K值(角度) 斜探头的K值(角度)选取可参照表18的规定。条件 允许时,应尽量采用较大K值探头。
表18 推荐采用的斜探头K值 板厚T,mm K值 6~25 3.0~2.0(72°~60°) >25~46 2.5~1.5(68°~56°) >46~120 2.0~1.0(60°~45°) >120~400 2.0~1.0(60°~45°)
2、检测方向: (1)、JB/T4730.3-2005要求: 4.2.5.2 纵波检测 a) 原则上应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地检测到锻件的全体积。主要 检测方向如图7所示。其他形状的锻件也可 参照执行; b) 锻件厚度超过400mm时,应从相对两 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2)、检测方向见工艺卡,检测深度350mm, 600mm.
JB/T4730.3-2005关于钢板超声检测的解释: 1、纵波检测: 1)、探头: 板厚6~20mm, 双晶直探头, 5MHz, 晶片面积不 小于150mm2; >20~40mm, 单晶直探头, 5MHz, φ14~φ20 mm; >40~250mm, 单晶直探头, 2.5MHz, φ20~φ25 mm.
B.4.2 厚度大于50mm~150mm的钢板 B.4.2.1 将探头声束对准试块背面的槽,并找出 第一个1/2跨距反射的最大波幅。调节仪器,使 反射波幅为满刻度的80%,在荧光屏上记下这 个信号的位置。不改变仪器调整状态,在3/2跨 距上重复该项操作。 B.4.2.2 不改变仪器调整状态,把探头再次置于 试块表面,使波束对准试块表面上的槽,并找 出全跨距最大反射波的位置。在荧光屏上记下 这一幅值点。 B.4.2.3 在荧光屏上将B.4.2.1和B.4.2.2所确定的 点相连接,此线即为距离-波幅曲线。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F)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F)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O)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F)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O)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O)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O)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O)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F)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O)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F)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F)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F)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F)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O)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F)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F)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F)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F)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O)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F)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F)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F)25、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能量等于透射能量和反射能量之和。
超声检测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第一单元(物理基础)1、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是靠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的。
( F )2、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 F )3、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
( O )4、由于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波长等于振幅.。
( F )5、传声介质的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小,声速就越高。
( O )6、物体作谐振动时,在平衡位置的势能为零。
( O )7、一般固体介质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F )8、由端角反射率试验结果推断,使用K≥1.5的探头探测单面焊焊缝根部未焊透缺陷,灵敏度较低,可能造成漏检。
( O )9、超声波扩散衰减的大小与介质无关。
( O )10、超声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 F )11、介质能传播横波和表面波的必要条件是介质具有切变弹性模量。
( O )12、频率相同的纵波,在水中的波长大于在钢中的波长。
( F )13、既然水波能在水面传播,那么超声表面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
( F )14、因为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所以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为质点的振动速度。
( F )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
( F )16、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 O )17、不同的固体介质,弹性模量越大,密度越大,则声速越大。
( F )18、表面波在介质表面作椭圆振动,椭圆的长轴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
( F )19、波的叠加原理说明,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并相遇时,都可以合成一个波继续传播。
( F )20、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超声能量叫声强。
( F )21、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1MHz的超声波的能量相当于1KHz声波能量的100万倍。
( O )22、声压差2倍,则两信号的分贝差为6dB(分贝)。
( F )23、材料的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时衰减越大。
( F )2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超声检测工艺题解析

超声检测工艺题解析1. 概述超声检测技术是将高频声波引入被测物体中,根据声波在物体内的传播情况及反射回来的幅度、时间等特性,来识别物体的缺陷、损伤等信息。
它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高精度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超声检测工艺是指超声检测应用时所需要遵循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本文将以超声检测工艺为主线,介绍超声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超声检测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工艺。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见的几种超声检测工艺的特点。
2.1 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是一种最常见的超声检测工艺。
其特点是信号穿透能力强、探伤深度大、检测精度高。
但其缺点是不能检测技术现象,不能快速连续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
2.2 相控阵超声检测相控阵超声检测是一种高级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电子束控制多个超声探头发射并聚焦的声波束,可以快速地对被测物体进行扫描。
相控阵超声检测可以实现非接触、连续的快速检测,其缺点是仪器成本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2.3 直线阵列超声检测直线阵列超声检测是一种最新的超声检测技术。
它利用多个超声探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或呈某种形状进行检测。
相对于传统脉冲回波超声检测,它能够提高探测效率和精度,但对于特殊形状的被测物体可能不能达到最佳检测效果。
3. 超声检测工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超声检测中,常见的问题有误检、漏检、分辨率低等,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并提供解决方法。
3.1 误检误检是指超声检测结果中出现错误的判断,即将没有缺陷的物体误判为有缺陷。
这种问题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按照检测标准进行操作。
在进行超声检测时,按照国家、行业或厂内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综合考虑物体材质、缺陷类型、检测仪器等因素,进行检测判断。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严格按照检测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提高检测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