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

合集下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三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三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三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三篇导语:一个人的一生总在行走中,有的人就是终其一生都在漂泊各地。

然而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却终其一生都未离开过他出生,长大的那条船……下面就由励志故事网的小编为大家这个整理的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喜欢!【第一篇】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

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

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

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我一直觉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

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作文5篇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作文5篇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留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看《海上钢琴师》,我看到的是一个才华出众的钢琴师,然而他却作茧自缚,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作文(一)海上钢琴师《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主角叫雷蒙,他被一个煤工收养,煤工死了后,他开始弹钢琴。

经常在船上为乘客弹钢琴,乘客们都被他的琴声所陶醉。

之后他成了客船上的钢琴师,并结识了一位朋友叫小号手。

两个人十分要好,小号手很崇拜他的才华,也为他一向不下船而感到不解。

可他虽然没有下过船,却已经名扬四海。

可是他为什么不下船呢?他告诉朋友:“我能够在有限的钢琴中创造出无限的旋律,但我无法在无限的城市中,无尽的街道中找到属于自我的空间。

”有一天,他的朋友要走了,这艘客船也即将被摧毁。

可他还是不愿意下船,只是最终说了一句话:“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光阴,冬天时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时担心冬天将至,所以到处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我看了后,为他的顽固不化感到可惜,但也敬佩对音乐的这份执着。

《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作文(二)“伟大的弗吉尼亚号孕育出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天才钢琴师,决定下岸的时候,他的心是坚定无比的。

可真正看到了那一刻,他却退缩了。

城市中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令他畏惧、退缩,只想等待在自己那有限的天地里。

船已破败不堪,只有他仍然坚守着,最终与它一起,走向灭亡。

或许正是这样,每个人,这一生,都有自己下不了的船。

再见了,我的钢琴师。

你走了。

而我,此生未完……”我是想说,你为啥下不了船,你拿的是毛宁老师的旧船票,登不上别的客船啊?哈哈。

《海上钢琴师》大约是我在初二时候看的电影,它和《天堂电影院》、《密西西比里的美丽传说》并称为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是每一个影迷必看的电影系列。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600字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600字

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600字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5篇600字范文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600字范文(篇1)一部在评分很高的电影,既然这么多人都推荐,那肯定是佳作,看完,也确实如此,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一个在1900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弃婴,不,就应说是发现。

找到他的锅炉工人丹尼给他起了一个1900的名字,从此他以这个名字生活在船上,虽然没有户籍也不明白自我属于哪个国家,但并妨碍别人了解他的大名。

钢琴是他的生命,正如他说的那样,88个有限的琴弦能演奏出无限的曲子,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

与小号手的相遇使得他不为人知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虽然最终他选取与弗吉尼亚号同沉,但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自我存在的印记---那张音乐母盘。

电影明显年代有些久远了,在很多画面中都能看出破绽,例如人们看见自由女神像的时候,这不能怪当年的摄影师,只要体现出主题就是好的。

至于影片有时穿插些看上去很不懂的镜头,例如小号手说一幅画落地的时候,确实让我觉得奇怪。

撇开这些由于技术还是编剧上的问题,这部片子确实值得力荐。

如很多电影一样,主题玩玩在最终才表现出来,最终到达一个升华中心的效果。

这部电影主题的展现就是在废弃的船舱中小号手与1900的对话,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在1900准备下船可是走到船舷一半时却掉头回到,这是电影在前面给观众留下的一个悬念,此刻他才真正告诉我们。

1900害怕的不是看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东西,他把城市比喻成琴弦,他觉得这个琴弦太巨大,除非上帝,他这种凡人是无法弹奏的,一想到无限的镜头他就觉的恐惧。

由于他是一个公认天才,最终他选取死亡而不是进入尘世也就不足为怪了。

天才,正如人们常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1900没有上过岸,但他透过与乘客交流还是接触到了世界,这种不完全接触但又有些接触的状况正好使他在持续心灵独立的同时又不至于那么孤僻。

我想每个人看这部电影都能有自我的感受,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的一生,有人看到的是天才为什么会选取脱离尘世,有人看的是无限和有限这种辩证关系。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5篇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5篇

《海上钢琴师》600字优秀观后感5篇故事是从这艘船上讲起,也是在那里结束。

1900,故事的主人翁,他是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好心人的收养好像也不能改变他在这个世界里的孤儿主角。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上钢琴师》优秀观后感(一)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

影片的主人公1900的存在似乎归之于大海。

严格讲是属于那艘能承载两千人的维多利亚号巨轮。

是浩瀚的大海给了他灵感,让他无师自通地成为出色的钢琴师,88个琴键在他的手中似水般流淌,令前来挑战的爵士乐鼻祖谢利也目瞪口呆;也是深邃的大海教会他对世界细微而深入的观察。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不是害怕世界的陌生而不踏上陆地的,因为一个连死亡时都能面带笑容悠然自得讲着左右手笑话的人是不会害怕任何事情的。

他是在追求生活存在的好处,大海、维多利亚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离开这任何一项,他将无法正常呼吸,1900告别时曾说过,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我能够用88个键弹奏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那里我能看到天边的尽头。

没有尽头的世界毕竟比不了船上那样简单的生活。

换句话讲,1900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六吨半的TNT埋葬了伟大而又无人知晓的1900。

他的朋友小号手迈尔斯曾说过:你其实只需一小步,就上岸了!这一小步始终没有踏出。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不敢冒险,这也是我看了片子后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之惋惜之所在。

如果从非艺术的角度讲,1900人生的价值不应这样地消尽,他就应出此刻另一条船上,或是冲破心中的樊篱,到岸上给更多的人带去美的享受,这样人生也许会更加光鲜夺目!《海上钢琴师》最经典的地方就应是它的配乐。

剧情与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

空阔的舞厅里钢琴随着海浪飘动,琴技比试时的激烈弹奏,感情到来时的迷惑,不需要剩余的对白,音乐足以完美演绎出其中的精髓。

《海上钢琴师》影评观后感600字五篇

《海上钢琴师》影评观后感600字五篇

《海上钢琴师》影评观后感600字五篇这部电影的给我很深的感触,也一直都在努力中学习他的品质。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电影《海上钢琴师》影评观后感600字大海、游轮、钢琴如果只这三个事物就构筑起一个人的一生,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在深邃的蔚蓝中颠簸飘泊,在悠扬的音乐中领悟人生。

世界很小,从船头到船尾,在舞厅中的那架钢琴前,从左到右,总共88个琴键;世界很大,那一片碧海蓝天下,用心灵演绎出的乐曲融入世间百态,宽广无边。

朱赛佩:托那托雷的《海上钢琴师》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段诗意浪漫的人生传奇。

《海上钢琴师》描述了男主角1900,一个被遗弃在豪华的“弗吉尼亚人号”邮轮上的婴儿,由一个黑人船工丹尼抚养长大,因此取名1900。

他有一个传奇的名字,他也有一段传奇的身世,他出生在船上,成长于船上,他死于船上,他的一生与陆地无缘。

1900从小在丹尼细心的关怀和善意的谎言中自由健康地成长。

丹尼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后, 1900一次无意间鬼使神差地来到一等舱舞厅的落地窗外,他第一次见到了那与他一生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乐器——钢琴。

随着1900的长大,他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反正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琴声给深深的打动,音符仿佛是自他的血液里流出一样,随性而至,信手拈来,却每每动人心弦。

后来,1900有机会登上城市,但是最后他却放弃了,当他看到又边界的城市时,他说道:“我出生在这艘船上,在这里,世界流动,每次两千人。

这里也有欲望,但无法超越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

你弹奏自己的幸福,在那并非没有边际的键盘上。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

是一段太漫长的旅程。

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

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

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

请原谅我。

我不会下船。

让我回去吧。

拜托了。

现在,朋友,请你试着去体会,试着去体会,如果你可以。

眼中的整个世界。

美丽,可怕。

”一艘轮船是他的一生;一架钢琴,是他的一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除去这些带给人更多感觉的能够归结为一个“谜”字,到处充满着不解。

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

用黑白键谱写了他人生的序曲,静静的海上奏响只为献给那些能够读懂它的人。

海上钢琴师一部伤感的电影。

一段轻快的萨克斯结束带出的是冒着黑烟的巨大的远洋轮船。

先前的寂静瞬间被轰鸣般的欢呼声所代替,远处的自由女神静静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挥动手臂的人群,人们即将踏上陆地或者是踏上他们的另一个未知的旅程。

1900一个特殊的名字,不经意的被添煤工人发此刻钢琴架下,没有过多的悬念,就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

然而这个小插曲却能够看做是一场特意的安排,一个预示着成为钢琴天才的铺垫。

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爱1900,他教他读书,像对待亲生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然而幸福的日子总会离去,一个人也必定会经受一些磨难才会更加成长。

Dannyboodman的死讯是1900成长的有一个契机。

影片中失去亲人的1900静静地靠在窗边看着眼前翻滚的大海,这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将于大海牵扯不清。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师,没有别人的指导却能无师自通的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

他从没踏上过陆地却透过收音机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以至于把刚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乐,在影片开场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领着吐得一塌糊涂的进入大厅,摇摇晃晃的船上他却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稳当,出人意外的主意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钢琴随着大海的翻滚在大厅中无拘无束的游离,滑行。

差点砸到脑袋的大吊灯,被破门而入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船长,一切的一切那么的似真似幻。

倒在煤矿堆上还是依旧的谈笑风生,这是否就是真实的1900。

他遇到过真爱,想要为此付诸行动开始他的另一个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完美,或许到此刻我还在疑惑为什么下船对他来说是如此的可怕,记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为他会带着对那个女孩的爱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脚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仿佛站了一个世纪,一个足矣让他思考完善的时间,他说陆地没有尽头。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5篇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1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如果_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_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悲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与MA_道别的时候,_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_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看到这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_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影片的末尾,_00对MA_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希望天堂有钢琴.〞我想,_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这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直弹下去.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_00最终选择与船一起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2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名字,没有任何能证明他存在的法律文件.他在婴儿时期被遗弃在一条叫〝维珍尼亚号〞的蒸汽船上,然后一生在船上度过,不曾踏上过陆地一步.他的职业是〝维珍尼亚号〞上的钢琴师.当〝维珍尼亚号〞废弃的时候,好友前来的劝解未能改变他与船共存亡,同船一起在海面上毁灭的决定.记录了他曾活在这个世界的唯一痕迹,是一张他弹奏的唱片模版.当然,唱片中的琴声绝大多数人听不到,即使听到也不知道琴声的另一边是谁.音乐,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不用解释,就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与生俱来的天赋,造就了这位海上钢琴师.他是一位天才,一位在钢琴领域才华横溢的天才.而一场震耳欲聋的爆炸场面,不仅仅让我们震惊和深感遗憾,也使世界失去了一份奇迹.天妒英才,用在这位海上钢琴师的身上,我不知道合适与否?但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他拿走你些什么,总会还给你些什么,就当关上了一扇门时,他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此看来,上帝也是方圆有度的.小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告诉我们〝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很重要,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要重要.〞至今为止,我们可以十分确定我们都还不是天才!我们没有如这位海上钢琴师般的天赋,但很庆幸的是我们有一个健全的身心.〝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他喜欢做他能轻松应对的事,他觉得陆地上的太多的未知他无法应对,会使他崩溃.他选择了怯步,停下的踏向陆地的步伐,为心灵加上了一把枷锁.回忆一下,爱迪生为人类开启电灯时代做了多少次的尝试!生命因尝试而勇敢,人生因尝试而更加富有意义.这位钢琴师没有让音乐离开他的身边,未能用自己的琴音点亮别人的世界.如果多一点尝试,多一份勇敢,也许他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世界.一声轰响,巨大的火花在海上开放,他带着他尚未奏完的乐曲飞升至天堂.故事到此完结了,但我们生活还在继续.疲惫的奔波于这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拷问自己灵魂的深处,我们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怎么活,又是什么支撑着自己,我们是否能像这位钢琴师做到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左右呢?虽然很遗憾,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艺术家,他有着真正艺术家所拥有的高贵的自尊.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或坚持,或放弃,如当我们取舍有道,则常足!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3主角_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养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_00再度成为孤儿.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人们才发现,_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_00凭借过人的天赋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但由于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_00坚持不下船,哪怕是遇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导致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_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因为害怕陆地与城市;不肯让人刻碟发行世界,只因为不想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作为音乐天才的_00的种.种举动令我们十分不理解.但这一切又是有迹可循的._00从小被人教育,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坏人,因此,_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_00想尽一切去了解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未来〞太过注重,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_00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不过,如果_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就一段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惧未来.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4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_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_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否只是简单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有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这样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行呢?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5好几天不上线,昨日一来就看到朋友推荐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钢琴师》.实话说,我平时不大看电影,外国的更是不轻易碰触,因为感觉他们总喜欢把诸如灾难,暴力,诡异这些东西在视听上大肆渲染罢了,没什么看头,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容易接受一些轻柔和缓,温情浪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只因《海上钢琴师》是她推荐的,随即寻找打开,直接进入画面,二十分钟后,我在心里笑着说:这家伙,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居然不早告诉!是啊,展现在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嘘叹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击灵魂的……影片全部的情节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_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_00了.从此后,_00在船上度过了他的一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弗吉尼亚号.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一个天才钢琴家诞生了,他就是_00.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妈妈〞,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乐,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可以〝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爱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_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读为一种灵魂的诉求.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许多的人,许多的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往往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他们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内心书写者人生,他们朴素恬淡,但他们,富有.就像_00一样,战争也好,诱惑也罢,似乎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宁,这就够了电影《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600字。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600字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600字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心得5篇600字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托尔纳托雷执导的一部关于大海、人生、钢琴的浪漫主义影片。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海上钢琴师》不愧为一部经典影片。

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在船上,长在船上,死在船上,只为钢琴而生的人的一生。

他将一生所有的光芒撒在个这艘船上,短暂而凄美。

主人翁(名叫1900)对于这艘船的爱恋不舍,可能类似于我们对于故土的一种眷恋。

生于斯,长于斯,故土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这艘船同样赋予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情感。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愿离开他的故土,纵然那土地贫瘠,荒凉,甚至充满危险,纵然外面的世界纷繁多彩,金银遍地,他们从不离开故土一步。

对于1900,一个孤儿,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艘船,那里就是他的的家,他的全部快乐悲伤梦幻激情。

能够说他对于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更深沉,更灼热。

所以即便是最后一刻,他仍然不会选取离开。

片中最后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独白,他说他不走,不是因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

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能够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能够驾驭这种“有限”,在那里,他就是他。

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能够选取,他没有办法去驾驭。

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

他只能选取他能够选取,能够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

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我想这也许是他不选取离开的第二个理由。

他内心的孤独,音乐可知,就如同他的语言,他用它来述说生命,表达情感。

其中有这样的一幕,夜晚,在船的酒会大厅,他演奏着,钢琴随着在飓风大浪中左右摇摆船艘,在光洁的地板上,合着音乐的节拍,乎左乎右,时而转圈,时而滑行。

让你感受到仿佛他整个人的身心和这音乐,这艘船,这大海早就融合在了一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
《海上钢琴师》很经典的一出电影,是一定该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坚持自己的人。

哪怕生命就这样消逝。

只留下一点声音的碎片,1900,也许我们都一样害怕脚踏实地的生活,害怕乌烟瘴气的世界。

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今天看了一个电影,是讲的关于一个海上出生的人,他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船山。

但是他是天才,在他能摸到钢琴的时候,开始就会弹钢琴的,也许这就是天才。

他钢琴弹的很好,连当时最厉害的爵士乐创造者都败在了他的手下,让当场的人们都惊呆了。

但是这个人的结局很悲惨,他因为不能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最后和他出生的船,也是他生命结束的船,一起沉入了大海。

他不能走下旋梯。

他害怕这个世界。

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

不知道怎么去找老婆,不知道怎么去寻找一栋房子,一块他的土地。

最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大船,这个不会谈的钢琴——世界。

最后伴随他离开的是6。

5吨炸药,他带走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他曾经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爱情也许如果这段感情可以改变他的一生,但是他没有能把握住,让人很遗憾。

这是一个很悲凉的结局。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1900的男孩子,从贵族变为弃婴,从弃婴有了父亲,从失去父亲到成为天才钢琴师,最后死在自己生活了一生的船上的故事。

在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在船靠岸之后,一个水手在人们散去的豪华宴会厅中,捡着可以再次利用的烟头,无意间却发现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

那时候的人们,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手,对于有钱贵族们的那种生活嘴上说着嫌弃,但是内心却又有着无限的憧憬。

水手在捡到了这个孩子之后,似乎是看见了贵族的血缘,于是水手给这个弃婴起了一个很长很长的名字,只想在名字上找一些贵族的安慰。

终于有一天,再豪华的船也终没有抵抗过时间的摧残,开始变得破烂不堪,所有人都开始厌恶它,甚至埋下了无数的炸药,准备炸掉这艘船。

而只有1900却执念的选择待在船上,在最后,他终于说出了自己没有下船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看见了什么。

而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看不见。

相比与船上的孤独与寂寞,相比于大海的蔓延无边,这座陆地却更加的令他恐惧,满城的钢筋水泥,什么都看不见。

他说:至少钢琴只有88个键子,都可以掌控,但是这座城市却有无数他看不见的键子,在他看来,这种莫名的恐
惧、绝望,比起孤独更加可怕。

所以直到最后那艘船被炸毁,他也没有选择下船,也许所有人都认为他被船禁锢的一生,是不自由的,但他可以坚守住自己的执念,至少他的心是自由的。

你永远都猜不透一个人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尽管你跟他在一起了多少年,你可能始终都不了解。

你只知道关于他的故事,只知道他的的秉性,但却永远都不知道他的恐惧、他的不安、他的绝望。

就像麦克斯到最后也没有理解1900一样,如果理解了,麦克斯也不可能含着眼泪离开,应该是微笑的。

他走了,却只留下了残破不堪还有微弱音乐的碟片,碟片里面留下的,是他仅有的爱情。

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

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

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

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

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

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
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悲剧。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

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

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

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

看到这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

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

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希望天堂有钢琴。

”我想,19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这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

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直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

正如1900最终选择与船一起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
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

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

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

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
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直觉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

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

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

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

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

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存在主义者都是悲观者,在他们眼里,人生是一场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