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医疗护理事项说明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专家共识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专家共识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o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
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1.eta1.-re1.atedevents,SRE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是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
另外,影像学评估还有X线检查、CT、MR1.PET-CT等;对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还应进行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标志物评估。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种终末期全身性恶性疾病,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其中,内分泌治疗、化疗、抗HER-2药物治疗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新型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TrOP2靶点的抗体藕联药物、CDK4/6抑制剂、PI3K∕mT0R通路抑制剂等在特定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1.1和CT1.A4在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处一定疗效,双磷酸盐及地舒单抗可用于预防和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相关症状,手术和放疗是骨转移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
此外,完善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支持治疗不可或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流程见图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流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一般状态、月经状况、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既往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无病间期、肿瘤负荷(转移部位和数量)等因素,并应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快速控制疾病和(或)症状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癌骨转移能不放疗吗?骨转移怎么治效果好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确诊。
到了晚期容易出现转移的情况,如骨转移,其治疗难度大。
放疗是治疗骨转移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是,是否需要进行放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
那么,乳腺癌骨转移能不放疗吗?如果乳腺癌骨转移比较严重,那么放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之一。
骨转移病灶会导致骨骼组织破坏,放疗可以杀灭骨转移病灶,减缓疼痛,减少骨折的风险。
而且,较低剂量的放疗对于一些较小的骨转移病灶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
然而,放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疲劳、皮肤炎症、口干等。
此外,放疗的效果也会因患者的身体状况、原发癌症的类型和分期、转移病灶的数目和位置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时,放疗是否必要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临床上放疗常与全身性的化疗联合使用,能够更全面的抑杀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化疗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机体,一定要慎重选择。
针对放疗的副作用,有不少患者会寻求中医药的治疗,通过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使治疗顺利完成,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无法耐受放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全面调理机体内环境,扶正补虚、理气活瘀,把提高元气与抗癌同时进行,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癌症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三联平衡理论,是袁希福老中医在先人的基础上,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
它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想,从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聚集等病因病机出发,采用疏通、扶正、祛毒等方法,有的放矢、重点用药,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综上所述,乳腺癌骨转移需要进行放疗的情况较为常见,但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放疗也有其副作用和局限性。
乳腺癌骨转移癌性疼痛的护理观察与干预

驰, 程国玲, 夏海娜 ! 南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河南
"#$%%& ’
摘要:乳腺癌根治手术对患者的形体美造成很大的破 坏, 引起不同程度的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 可导致患者的生 存质量下降。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进行促进功能恢复 的护理,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主题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功能恢复 均为女性, 年龄 对象: !"""#"$ % !""!#"$ 乳腺癌患者 !"$ 例, 平均 () 岁, 右乳腺癌 ’* 例, 左乳腺癌 +"+ 例, 双乳 !$ & $’ 岁, 腺癌 ) 例, 腋 下 淋 巴 结 转 移 ++! 例 , 平 均 住 院 时 间 +* , 。 根 治 术 +!( 例 , 改 良 根 治 术 *! 例 。 方法: 放松训练。即手 ! 前臂 ! 上臂 ! 颈、 肩 ! 胸、 背部依 健 次放松训练, 要求是每一部位先收紧肌肉, 持续 - . 后放松, 侧和患侧上肢同时进行, 部位一致。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患 者术后 $ / 血压平稳后即可半卧位, 床头抬高 -"0 & ("0, 肘关节 患侧上肢垫 (" 12 3 !" 12 软枕, 同时也 轻度弯曲, 肩外展 ’"0, 可进行患侧上肢的向心性按摩 ( 顺序:手 ! 前臂 ! 上臂 ! 肩 部) 。 第!或 " 术后第 + 天即可做患侧手指的屈伸运动, 4 次 % /; 如情况允许, 即可进行腕关节的伸 - 天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每天二三次。用患侧上肢进 屈运动及握拳运动, 4 & +" 遍 % 次, 可进行健侧 食, 手拿报刊、 牙刷等较轻的物品。 # 术后 ( & ) ,, 手托起患侧上肢的上举训练, 尽可能伸直, 增加 +"0 & +40 % ,, 引 开始上肢前伸 流管未拔前外展幅度应 5 (40。 $ 术后 ) & +" ,, 上举重复进行, 屈肘关节, 做内收、 外展活动, 锻炼自己穿衣、 尿 便自理, 可自己在床上变换体位, 练习患侧上肢摸健侧肩部、 同 侧耳部,在高举手臂的同时,做等幅度的患侧上肢肌肉收缩和 主要以肩部活动为 放松, 患侧上肢抬举 6 ’"0。 % 术后 +" & +( ,, 主, 拆线后要进行摆臂运动及臂膀扇动运动。 结果 :本组 !"$ 例乳腺癌患者,伤口均 7 期愈合,随访 (9:;) 采用上肢关节活动度 进行疗效评定, 肩关节 "8 4 & + 年, 活动度恢复正常, 日常生活完全能自理 +"- 例, 占 4" < , 肩关节 活 动 度 恢 复 *" < , 日 常 生 活 较 小 依 赖 ’4 例 , 占 ($ < , 肩关 节 活 动 度 恢 复 4" < , 日常生活较大依赖 * 例, 占( <。 讨论: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广, 组织损伤多, 术后的疼 痛给患者的功能锻炼带来了很大阻力,引起肩关节活动减少, 组织粘连, 瘢痕形成, 加重了功能障碍程度。由此看来, 术后的 放松训练及穴位按摩可减轻疼痛,为功能锻炼提供保障,促进 功能康复。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 不能操之过急, 宁可保守些, 也不可影响伤口的愈合。 = "4 % >? @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面临骨转移的问题。
骨转移会导致患者出现骨疼痛、骨折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合理的骨转移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药物治疗1.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neu过度表达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2. 激素治疗:对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激素调节剂如阿曲珠单抗(Aromasin)、来曲唑(Femara)等药物可以延缓疾病进展。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其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3. 化疗药物:化疗在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紫杉醇(Taxol)、多柔比星(Adriamycin)等,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骨转移的症状。
二、局部治疗1. 放疗:局部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骨转移治疗方法,可以减轻骨疼痛、预防骨折、减少肿瘤生长。
放疗可针对骨转移灶进行局部治疗,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
2. 手术治疗:对于骨转移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可以切除骨转移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辅助治疗1. 骨强化治疗:骨强化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氮杂环酮类(Bisphosphonates)药物或抗RANKL抗体如丹宁酸钠(Zometa)来改善患者的骨密度,预防骨折和骨疼痛。
2. 康复治疗: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涉及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辅助治疗。
其中,针对具体的分子亚型和激素受体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和激素调节剂非常重要。
此外,放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症状及治疗方法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健康。
乳腺癌早期不容易发现,往往由于病情发展速度快,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
乳腺癌到了晚期常会出现转移,其中骨转移也是比较常见的,一旦出现转移局部治疗很难控制疾病,那乳腺癌骨转移症状有哪些呢,如何治疗呢?A.乳腺癌骨转移主要是以血行播散的方式进行,有60%未治愈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以胸腰段椎骨和骨盆最易发生,其发生率占64.7%和41.2%,其次为肋骨(与癌灶邻近部位多见)肤骨、股骨、颅骨,此外胸骨的转移率最低,约为 3.5%,临床上多发性骨转移比单发性多见。
B.转移的早期出现轻度的、间歇性的骨痛,逐渐发展成持续性骨痛,进行性加剧,有压痛,如果是椎体受累,可以出现脊椎棘突的压痛和叩痛。
疼痛部位可以固定或不固定,夜间尤甚,痛性多种多样,疼痛造成肌肉紧张、关节活动受限而使病人出现被动体位。
如果骨转移灶的位置表浅,或转移日久骨膨胀变形时,可以出现局部的肿胀。
C.病理性的骨折发生,由于乳腺癌易于出现骨转移,过去甚至有患者是以病理性的骨折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
这些病理性骨折可以自行发生,也可以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和体征也不同。
椎骨病理性骨折表现为锥体变形、塌陷,可出现脊髓的压迫症状,最初症状为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当病变发展到脊髓部分受压时可出现半切综合征,当进入脊髓完全受压期后则发生截瘫。
乳腺癌出现骨转移手术的意义不大,此时治疗主要放化疗和中医治疗。
放化疗短时间内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很多患者虽然现在病情稳定,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癌细胞卷土重来,因此建议患者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一方面能减轻副作用和并发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提高整体治愈率。
中医治疗癌症不同于西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辨证施治的特点,在抑制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
乳癌转移骨头的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癌细胞转移至骨骼的情况。
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乳癌转移至骨头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靶向治疗;中医治疗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
乳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骨转移的发生通常预示着乳腺癌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针对乳癌转移至骨头的治疗方案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药物治疗1.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效果显著。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等。
2.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等在治疗乳癌骨转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有丝分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
这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抑制HER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癌骨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以下作用:1. 缓解疼痛: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抑制肿瘤生长:放射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缓病情进展。
3. 预防病理骨折:放射治疗可以预防因肿瘤侵蚀骨骼而导致的病理骨折。
四、手术治疗对于部分骨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1. 解除肿瘤压迫:对于肿瘤压迫神经、血管等情况,手术可以解除压迫,缓解症状。
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乳癌骨转移的诊断1. 临床表现:乳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病理性骨折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癌骨转移的重要手段,包括X射线、CT、MRI、骨扫描等。
3. 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诊断乳癌骨转移。
4. 肿瘤标志物:乳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如CA153、CA125等)的升高可能提示乳癌骨转移。
三、乳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1. 乳腺癌原发灶治疗(1)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
常用的内分泌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等。
(2)化疗:化疗适用于乳腺癌骨转移进展迅速、症状明显、无禁忌症的患者。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长春新碱等。
2. 骨转移灶治疗(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缓解骨痛、防止病理性骨折等。
放射治疗可分为局部放疗、全脑放疗和全身放疗。
(2)骨水泥填充术:对于病理性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可行骨水泥填充术,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3)药物治疗:针对骨转移灶,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a.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常用药物有唑来膦酸、帕米膦酸等。
b. 降钙素: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轻骨痛,常用药物有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
c. 骨生长因子:骨生长因子可促进骨形成,改善骨质疏松,常用药物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等。
3. 症状缓解治疗(1)镇痛治疗:针对骨痛症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进行镇痛治疗。
1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护理

,
发生 率在 7 %以上 , 常为溶骨 性损伤 。当骨转 移发生 0 通
后, 表现 为进行性加重 的骨疼 痛 , 能障碍 , 功 甚至病 理性 骨 折 ,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 对 患 者 心 理 的 打 击 远 高 于 疾 病 带 来 的 痛 苦 , 现 为 绝 望 , 绝 再 次 治 疗 。 为 提 高乳 腺 癌 骨 转 移 表 拒
如下 。
者对 癌 症转 移等 于死 亡 的 曲认 知 。引导 患 者 从 客观 的角
度 进 行 自我 评 价 , 确 认 识 , 极 配 合 治 疔 , 除 骨 转 移 带 来 正 积 解
1 临床资料
、
的困扰 。指 导患者 缓 解 负 向情 绪 的方 法 : 乐疗 法 、 音 自我 暗
疗 的各 种信 息平 台 , 指导 网络 查询 相关 知识 及循 证 护理 。责 任 护 士与患 者进 行面 对 面 、 ・ 一的 健康 教 育 、 询 、 谈 , 埘 咨 交
告 知 患 者 目前 的 治 疗 方 案 可 缓 解 疼 痛 、 长 牛 存 期 , 至 达 延 甚 到 治 愈 的 可 能 , 治 疗 是 缓 解 疼 痛 唯 一 有 效 的 方 法 , 变 患 而 改
过 程 中 有 其 重 要 意 义 , 好 心 理 护 理 是 患 者 顺 利 完 成 治 疗 的 做 工 作 单 位 :10 0 株 洲 市 湖 南省 株 洲市 一 医 院乳 腺 科 420 唐 国华 : , 科 , 管 护 师 女 本 主
行 为发 生 。 22 疼 痛 护 理 .
2 11 本 组 患 者 已 经 受 癌 症 、 房 切 除 、 疗 等 多 重 痛 历 .. 乳 化
程, 再发 生骨 转移 , 持续性 疼痛 、 功能 障碍 , 使患 者产 生绝 望 、 恐 惧 、 虑 的心理 。而 心理 因素 在 癌症 的发 生 、 展 及 转 归 焦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自我检查表
注意事项:
自检人员应首先学会正确的自检方法。
此表由自检人员自检后,逐项认真填写。
每月定期自检一次,且认真记录,一经发现异常改变后,及时请肿瘤专科医师或有经 验的医师复查。
自检人姓名
年龄
住址
工作单位
电话
第 次自检 日期 年 月
视诊(看)
1. 乳头:□未见异常 异常(左) □上抬 □凹陷 □糜烂 □乳头溢液
乳癌肝转移
• A.肝脏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它常常导 致乳腺癌的治疗失败。有约60%的未治愈乳腺癌 患者会出现肝转移。肝转移的途径主要有血行转 移和淋巴道转移,其中以血行转移为主。在乳腺 癌的血行播散中,位居首位的是肺,然后是骨, 第三位便是肝。
• B.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表现和原发性肝癌很相似 ,转移的早期无症状,后来会逐步出现上腹部或 肝区的胀痛不适,然后腹胀、黄疽、食欲减退、 乏力、体重减轻、肝区剧烈疼痛、发热等。
饮食护理
• 注意饮食调节;尽量选择适合患者口味且 营养丰富的食品。多食含蛋白质、维生素 ,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 类以及瘦肉等;协助患者处于舒适平卧位 或半卧位进食,尽量少搬动患者,少食多 餐,注重就餐环境;必要时,遵医嘱应用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饮食护理
• 请记住“三高、三拒绝”这个关键词 一高:高蛋白饮食,粗粮、豆腐、豆腐脑、鸡蛋 蛋白为主食。 二高:高维生素饮食,每日有3杯以上的自家制的 西红柿汁或胡萝卜汁。 三高:高热量饮食。每日60毫升亚麻油。多吃核 桃、深海海鱼。 一拒绝:拒绝一切含糖食品,把精米、精面的摄 入减到最低量。 二拒绝:拒绝一切食用油,把食用油改用橄榄油 。 三拒绝:拒绝煎、炸、烧烤。
手背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界处的肌肉最高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理护理
必须深 入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 对不同心理反应做出不同的护理 措施。要 关心体贴患者,以诚挚、耐心、理解的心 境主动去关心、 接近患者,真正做到视患 者如亲人,充分取得患者的信赖,正确引 导患者,耐心做好其思想工作,合理解答 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患者和疾病作 斗争,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病情介绍
• 床号 床
• 姓名
• 性别 女
• 年龄 岁
• 诊断 乳腺癌(Ⅳ期)放化疗后
•
多发肝转移
•
多发骨转移
• 主管医生
• 责任护士
病情介绍
• 患者2013年6月10日入院 入院第 N 天 • 患者确诊乳腺癌7年,已行多周期全身静脉化疗,
放疗25次,生物治疗2次,平诊入院,轮椅推入 病房,腰部阵发性疼痛,双下肢麻木,能积极配 合治疗 • 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好,大小便正常, 腰部仍阵发性疼痛,双下肢麻木,有知觉,活动 差 • 医嘱:中药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治疗
左侧 □单个 □多个 右侧 □单个 □多个
□软 □硬
□软 □硬
□光滑 □不光滑
□光滑 □不光滑
□活动 □不活动
□活动 □不活动
4. 腋下淋巴结:□未触及 有:□左侧 □右侧 □双侧
备注:请您每月进行一次乳腺自检。
检查时间:绝经前妇女应选择在月经第9天或月经后3-4天,此时内分泌激素主要是 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时期而最易发现乳腺异常改变;绝经 后妇女宜选择容易记起的时间如每月的第一天;哺乳期发现乳腺肿块时应在停止哺乳
乳腺癌骨转移医疗护理事项说 明
乳癌骨转移
• 骨转移为乳癌血行转移中第二位多见的继发病。 在骨转移的初期,可以没有任何病征特点。在骨 转移晚期,当癌细胞较大面积破坏骨组织,侵犯 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可产生剧烈疼痛。骨转 移的疼痛常表现为部位固定、疼痛剧烈、进行性 加重的特点。长骨转移时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 转移时癌肿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 ,最终都压迫脊髓造成截瘫。
检查结果
• 上腹部、胸椎、腰椎MRI平扫:1.肝内多发转移结节及肿 块。2.肝胃间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3.两侧胸膜增厚 伴多发结节,两侧胸腔内少量积液。4.胸骨、腰椎、两侧 肋骨、两侧髂骨、骶骨多发转移,部分伴软组织团块形成 ,并于T8、9、10椎体水平及L1、2椎体水平突入椎管内 ,可疑侵及脊髓,伴脊髓水肿。
(右) □上抬 □凹陷 □糜烂 □乳头溢液
2. 皮肤:□未见异常 异常(左) □酒窝征 □橘皮样
(右) □酒窝征 □橘皮样
触诊(摸)
3. 肿块: □无 □有
3.1 肿块大小:(左)□<1cm □1-2cm □2-5cm □>5cm
(右)□<1cm □1-2cm □2-5cm □>5cm
3.2 肿块性质:
• 骨转移常见部位依次为:胸椎、腰椎、骨盆、 肋骨、股骨等。多数为溶骨性病变,少数是成骨 性改变。据文献报道,在临床辅助检查方法中, 骨的放射性核素扫描较X线平片对骨转移癌的早 期发现更为敏感,平均可提前3个月发现有骨转移 的征象。
病情介绍 检查结果 护理问题及措施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体会
• 6月30查血:白细胞2.47×109/L,红细胞2.8×109/L, 间接胆红素3.3umol/L,谷草转氨酶42 u/L,谷氨酰转 肽酶180 u/L
护理问题及措施
• 疼痛: 药物止痛: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 分散注意力:参加听音乐,深呼吸,有
节律按摩 针灸止痛:针刺合谷穴 促进舒适: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
• C.体征上可见肝肿大,甚至可以扣及肝表面和边 缘凹凸不平的肿块、腹水、黄疽。
乳腺癌自检方法
• 20岁以上妇女,特别是伴有危险因素的40 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我检查一次,已 进入更年期、妊娠及哺乳的妇女应定期检 查。检查时间最好在月经后的7~10天
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 对镜子对两侧乳房进行视诊(见图1 图2 图 3),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 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其异常体征主要包括: 乳头溢腋、乳头回缩、皮肤皱缩、酒窝征、 皮肤脱屑及乳房轮廓外型有异常变化。
• 举起左侧上肢(见图4)用右手三指(食指 ,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 触摸乳房方法(见图4A,B,C)在左乳房作 顺或逆向前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 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 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 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 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有 无乳头排液。如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 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见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