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作文评讲 他山之石素材

合集下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写一篇高中的作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写一篇高中的作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写一篇高中的作文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词语,叫“他山之石”。

老师说,它和“攻玉”连在一起,应该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老师还说,“攻玉”是用精雕细琢的方式来打磨美玉,而“他山之石”指的是其他地方的石头,也就是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

我听得这里,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位古代的工匠,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石头,仔细地端详着一块美玉。

他时不时地拿起一块石头,试着在玉上面刻画,心里琢磨着,仿佛在和那些石头对话。

老师的话,让我觉得很神奇。

正如老师所说,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进步。

就像我玩单机游戏的时候,看到其他厉害的玩家,就会思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然后模仿他们的操作,让自己也变得更厉害。

我突然想起爸爸,他每天都会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分享他的经验教训,让我少走弯路。

爸爸说,他为了考上大学,每天都起早贪黑,刻苦学习。

现在我才明白,爸爸是用“他山之石”来“攻玉”的。

我想,学习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就像找到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更聪明、更强大。

我以后要多观察、多学习,让“他山之石”帮助我生命成长!。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借力打力,巧破难题》哎呦喂,咱们这世上的困难就像那山间的石子,有的硬邦邦的,碰都碰不得;有的软绵绵的,轻轻一踩就碎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个“玉”字,它可不仅仅是一块美玉,更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咱们要像那些善于利用他山之石的智者一样,把别人的智慧拿来,变成自己的利器,去解决问题。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就像是那山里的石头一样,硬得让人头疼。

我左思右想,就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这时候,我想起了那句老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就开始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终于,我在一本旧书中看到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张良的人,他为了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到处寻找能帮助他的人。

他找到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给了他一本书,这本书里包含了很多兵法和策略。

张良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做,最后真的帮助刘邦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明白,有时候我们遇到的难题,并不是我们自己想的那样难以克服。

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去学习,肯去请教别人,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那以后,我就学会了“借力打力”这个道理。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都开始尽可能地去向他人学习,去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我发现,这样做不仅让我的问题迎刃而解,还让我变得更加聪明和能干。

所以啊,朋友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抱怨自己不够聪明。

相反,我们要像那些善于利用他山之石的智者一样,去学习、去请教、去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那块美玉一样,越来越亮,越来越强。

我想说,生活就像一场游戏,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用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一切,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初中初二700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文【初中初二700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诗经·小雅·鹤鸣》中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可译为比喻能帮助自身改正缺点、或提高认识的外力。

则何为吾“他山之石”,习也,校也,师也。

希望在前方,在西区插上翅膀,我们飞向太阳,寻找生命的火光。

希望在前方,在西区插上翅膀,我们飞向大海,追寻人生的蔚蓝。

青春的我们不再迷茫;青春的我们,不再彷徨。

因为在实外西区的这片沃土上,总有这样的一种声音---我要飞翔!这如麦田拔节的声音的欢歌,让我们在学习旅途上激情万丈,信心满怀。

我们走在一条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不断前进,让生命不断拔节,不断生长,不断茂盛、苍翠。

即使生活一路向北,理想永远向南,我们依然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情。

在校园里,老师们像辛勤的园丁,挑着重重的担子激励我们,帮助我们更加向上,更加优秀。

教室里,黑板上,一串串工整的笔记,一个个标注的重点,是老师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黑板上的字擦了又写,写了又擦,擦不悼的是早已深深印在心里的知识。

每一节课,老师都带着饱满的热情,把无形的知识教给我们。

日复一日,老师们在我的心中,渐渐化作一缕阳光,当我们心灰意冷时,它浸于心,温暖于我们的心田;在我们对前方路程犹豫不决时,它为我们照亮前进的方向;当我们成功享受喜悦时,它就变成我身后那坚强的背影这我们喝彩。

即使地平线颠覆,希望被封杀,但是心中永远伴着那颗“他山之石”,就会使心在乌云之上,就会使自己不再迷茫,激励着我前行,去冲击梦想,即“可以攻玉”。

是的,将来的路还很长,生活像一叶扁舟,航行在充满汹涌的浪涛的大海里,怎渡?怎渡?实外西区永远为我们照亮前程,定能使我们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怎渡?怎渡?争渡!争渡!。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作文评讲 他山之石素材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作文评讲 他山之石素材

【他山之石】1、他触动了我冷而犀利的风刮过天空,云层仿佛越积越厚的冰棱,凝重、灰暗,无有涯际。

土地里微微的暖气被树尖草梢的冰棱冻住,就如同冻住一个季节。

穿着臃肿的衣服,我和好友结伴上学。

路旁浅浅的水洼在一夜的冰封后早已成了小型的滑冰场,我和好友小心翼翼地跨过这些薄薄的冰层,生怕来个“狗啃地”。

来到教室走廊时,光洁的地面还是让我放松了警惕。

“哎呦!”我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幸亏好友眼疾手快,我才逃脱了厄运。

愤愤地回头,身后是长长的冰迹,看来是拖把留下的。

当我来到班上向周围同学讲述这段经历时,竟是一片怨声载道的应和。

可就在这时,走廊上一声沉重的坠地声,在这寂静的早晨极突兀地袭入耳畔。

班上猛然一阵哄笑,原来是有人扎扎实实地摔了一跤。

他是班上成绩顶差的同学,学习确实谈不上认真,课间常做些无聊的事引得大家一阵鄙夷和嘲弄。

此时他拎起坠地的脏兮兮的书包,拽着那与自身尺寸不符的衣服,一脸狼狈地苦笑着溜进教室,钻到他那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他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有时只是个笑料,没有他大家也照样这么过。

不久,我抬眼间看到他揣着东西走出了教室门,却很快收回了视线,不愿再浪费一点时间。

隐约地,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那强忍着的好奇心还是被彻底地挑逗起来。

临窗而坐的我禁不住将目光投向了窗外,却立时怔住了。

我看不见他的脸,只看到寒风中他凌乱着头发蹲在走廊上,满是冻疮的红肿的手操着一把磨去了刻度的尺子,正费力地刮着地面凝固的冰层。

寒风过处,撩起他额前细碎的头发,他瑟缩起脖子,在风中犹如一颗褶皱的桃核,那么瘦小单薄,却一直未停下手中的工作。

再有同学从走廊经过时,他嘶哑着喉咙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提醒道:“这边有冰,小心地滑!”那真诚无瑕的笑容仿佛在他的脸上燃烧,更沉沉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心中犹如被一道道暖阳密密地烫过,足以将内心的冬寒融成一汪明净的春水,同时又不可抑制地涌起一丝酸涩感,不知是感动,还是愧怍……天际间掠过一只孤独的寒鸟,离群的它可曾被伙伴讥笑?读懂他的,只有天空,当天空被冻住的时候,大地也被冻住了,冻不住的只有翅膀,只有一颗饱含温情的闪光的心。

学习他山之石交流材料

学习他山之石交流材料

学习他山之石交流材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优点,有助于我们增长见识,提高自身能力。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学习他山之石的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材料一】主题:学习他山之石,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材料:1. 学习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复犯错。

2. 古人云:“别人的经验是他们付出代价后留下来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学习他山之石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取得成功。

3. 学习他山之石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从中汲取经验,还可以拓宽视野,开拓思维。

4. 学习他人的经验,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读书、观察、交流等。

5. 学习他人的经验,要选择具有参考价值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别人的成功。

总结:学习他山之石,不仅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更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材料二】主题:通过学习他山之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材料:1. 学习他山之石,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思维路径,培养创新意识。

2. 学习他人的创新经验,可以借鉴其成功的创新模式和策略,以此为基础,加以运用和创造自己的创新。

3. 学习他人的创新,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创新能力。

4. 通过学习他人的创新,我们可以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进行横向思考,从而寻找到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方向。

总结:学习他山之石,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创新能力,拓宽思维路径,发现创新机会。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他人的创新经验,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以此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材料三】主题:学习他山之石,锤炼自己的品格和道德材料:1. 学习他人的优点和成功经验,可以启发我们积极向上的品格和道德。

2. 学习他人的成功路径,可以让我们看到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和毅力的品质。

3. 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观念,从而使我们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底线和追求。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佳作共赏,借鉴提升(上)-讲义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佳作共赏,借鉴提升(上)-讲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佳作共赏,借鉴提升(上)借助议论文的阅读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看点:提出论点的方式论证的结构论据的运用论据的分析文章的结尾沉住气,成大器所谓“沉住气”,就是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成大器”,就是成为能担当重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普通人与成大器之人,除了在勤奋、天资、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之外,面对人生种种际遇,能否沉住气,宠辱不惊,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特别是一些所谓大器晚成者,他们在走向人生辉煌之前,都有沉着面对现实、长期奋斗的经历。

如此看来,沉住气者,方能成大器。

人生犹如连绵的山脉,有峰峦也有沟谷。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面对人生逆境和挫折沉住气,才能坚守信念,努力拼搏,最终成大器。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原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信念,他凭着iphone、ipad产品的畅销实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

但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全球的天才,也曾陷入长达近11年的人生逆境。

在这段人生逆境中,他遭遇了三次重大的挫折。

先因决策失误而被董事会赶出自己创立的公司,接着因开发NEXT电脑没有销量而被人嘲笑,后来又因他对皮克斯公司产业定位不准而成为市场的笑料。

但在逆境与挫折面前,乔布斯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探索,终于使得皮克斯的电脑动画大获成功,最终以丰厚的资产与超人的智慧,重新回归苹果公司,引领苹果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

正是在困境面前乔布斯能够沉住气,坚守人生信念,不屈不挠,积极进取,才使得他被誉为“改变世界的人”,成为这个时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当然,人生不都是困境,也有坦途。

身处坦途,只有保持冷静和低调,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走向最终的成功。

在2011至2012赛季的CBA联赛上,北京金隅男篮以创队史的13连胜开局!但主教练闵鹿蕾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要求队员戒骄戒躁。

一次训练课上,他把发挥出色的新人朱彦西叫到身边问:“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小朱老实地回答:“姓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高中获奖作文素材精编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高中获奖作文素材精编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高中获奖作文素材精编版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中作文素材【篇一】每一个人都有朋友,有亲人,头顶着太阳,脚踏着大地,呼吸着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没有一个人是能够完全独立地存活在这世上的。

这先天的规则说明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一切,包括人、自然之物互帮互助,团结一致。

巧借外力来完成任务也是实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诗经•小雅》里有一句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为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用来雕琢玉器。

这里的“借”,便是借助了外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达成最终的目标,这种巧取的方法既需要有合理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有承认自己不足的勇气。

王安石在登褒禅山时便写下了褒禅山上有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色撩人,而那儿偏偏又是险远之地,常人难至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而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最后,“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抵达成功辉煌的高峰,自己的意志、实力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固然重要,而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要“有物相之”,即需要借助外物的帮助。

庄子在《逍遥游》里则是这么写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鹏之所以能飞九万里,是因为风在它身下,凭借着风力才能背负青天无所阻挡,倘若聚集的风不够强大,那么连负载一双巨大的翅膀也没有力量了,又怎么能谈得上助鹏飞翔?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那么则必须汇聚更多的“风力”,并且巧借于它,顺风而起。

树苗得以参天借助于阳光的充裕,庄稼得以丰收借助于土壤的肥沃,小舟得以前行借助于河流的助澜。

我们人也一样。

巧借并不是指完全依靠和依赖于他人,而是在自己信念足够坚定、努力足够充足之余,再借助必要的外物之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如锦上添花。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

精髓已身之玉善借他山之石作文小红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哇!好漂亮的玉石呀!它有什么特别的用处吗?”
小明自豪地说:“当然有!爸爸说这块玉石是‘身之玉’,可以保护我不受坏运气的困扰。

它还可以帮我变得更聪明呢!”
小红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真的吗?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神奇的宝贝啊?”
小明摇了摇头:“爸爸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方法来变得聪明和幸运。

就像古代
人常说的‘善借他山之石’,就是要学会借鉴别人的智慧。


小红点点头,眼中闪烁着聪明的光芒:“那我们也要学会借别人的智慧来提高自己,对吗?”
小明用力点头:“对!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很多知识,我们要好好学习,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
小红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那我们怎么能借别人的智慧呢?是不是要像你爸爸一
样有个‘身之玉’?”
小明笑了笑:“其实不一定。

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来借鉴。

就像我最近读了一本书,里面讲了很多成功的人是怎么努力的。


小红眼睛亮了:“那我也要多读书,学习别人的经验!”
“对!”小明开心地说,“而且我们还可以向身边的人学习,比如我们的父母、老师和朋友,他们都有很多聪明的建议可以给我们。


于是,小红和小明在公园里聊起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小红说道:“小明,谢
谢你告诉我这些。

我觉得学习别人的智慧真的很重要。


小明开心地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做最棒的自己!”
他们继续在公园里嬉戏,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他们知道,只要善于学习别人的智慧,他们也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1、他触动了我冷而犀利的风刮过天空,云层仿佛越积越厚的冰棱,凝重、灰暗,无有涯际。

土地里微微的暖气被树尖草梢的冰棱冻住,就如同冻住一个季节。

穿着臃肿的衣服,我和好友结伴上学。

路旁浅浅的水洼在一夜的冰封后早已成了小型的滑冰场,我和好友小心翼翼地跨过这些薄薄的冰层,生怕来个“狗啃地”。

来到教室走廊时,光洁的地面还是让我放松了警惕。

“哎呦!”我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幸亏好友眼疾手快,我才逃脱了厄运。

愤愤地回头,身后是长长的冰迹,看来是拖把留下的。

当我来到班上向周围同学讲述这段经历时,竟是一片怨声载道的应和。

可就在这时,走廊上一声沉重的坠地声,在这寂静的早晨极突兀地袭入耳畔。

班上猛然一阵哄笑,原来是有人扎扎实实地摔了一跤。

他是班上成绩顶差的同学,学习确实谈不上认真,课间常做些无聊的事引得大家一阵鄙夷和嘲弄。

此时他拎起坠地的脏兮兮的书包,拽着那与自身尺寸不符的衣服,一脸狼狈地苦笑着溜进教室,钻到他那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他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有时只是个笑料,没有他大家也照样这么过。

不久,我抬眼间看到他揣着东西走出了教室门,却很快收回了视线,不愿再浪费一点时间。

隐约地,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我那强忍着的好奇心还是被彻底地挑逗起来。

临窗而坐的我禁不住将目光投向了窗外,却立时怔住了。

我看不见他的脸,只看到寒风中他凌乱着头发蹲在走廊上,满是冻疮的红肿的手操着一把磨去了刻度的尺子,正费力地刮着地面凝固的冰层。

寒风过处,撩起他额前细碎的头发,他瑟缩起脖子,在风中犹如一颗褶皱的桃核,那么瘦小单薄,却一直未停下手中的工作。

再有同学从走廊经过时,他嘶哑着喉咙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提醒道:“这边有冰,小心地滑!”那真诚无瑕的笑容仿佛在他的脸上燃烧,更沉沉地触动着我的心灵,心中犹如被一道道暖阳密密地烫过,足以将内心的冬寒融成一汪明净的春水,同时又不可抑制地涌起一丝酸涩感,不知是感动,还是愧怍……天际间掠过一只孤独的寒鸟,离群的它可曾被伙伴讥笑?读懂他的,只有天空,当天空被冻住的时候,大地也被冻住了,冻不住的只有翅膀,只有一颗饱含温情的闪光的心。

那个冬天,他是这样深刻地触动了我……2、他触动了我座位往左挪两列,我迎来了新同桌——一个眉清目秀、中规中矩的男生。

成为同桌之前,我早已注意到了他。

因为他简直就是按“好学生”的模子刻出来的:每节课前的敬礼,他一定是一排同学中最不协调的一个——他总是在我们慢吞吞地撑起身子懒懒地朝老师点点头时,“刷”地站起来,“刷”地朝讲台鞠一个90 °的躬,再“刷”地坐下去,两臂叠放,左下右上,从不颠倒,表情虔诚得胜似敬佛祖。

有一次我亲眼看见班主任对着他深深的一鞠躬,怔怔地扶了扶老花镜。

“嘿,火星帅哥(我给他的外号),请多指教。

”刚调完座位他便迫不及待地奋笔疾书。

我盯着他,打趣地说道。

他在周围一片笑声中抬起头,害羞地微红了脸,慌张地笑了笑,笑容在空中顿了会,他又继续埋头写作业,笔端上下左右快速运动着。

真是个傻小子,我偷偷乐了。

冬天的空气像坚冰,干冷僵硬,丝丝冒着寒气。

我们一群人干脆扔了笔,把手缩进袖子里,聚在一起止不住的抱怨。

“什么教育改革,我看就是打幌子。

”“就是就是,我上次在家看新闻联播,听到中国教育部长讲话,我越听越气,最后一气之下把电视关了!”“冻死了,又不开空调,这鬼天怎么写作业?”个个愁眉苦脸骂骂咧咧时,我一转头看见同桌依然在握笔疾书,腰直得像一块稍稍变形的塑料板,一动不动,表情十分严肃。

“不累啊?”我凑上去,看他刚劲有力的字迹。

“不。

学习是我崇高的使命。

”他终于肯张开那张被缝得严严实实的嘴,铿锵有力地吐了这么一句话。

我有点发愣,旁边几个女生已经笑歪了,趴在桌子上欲罢不能。

“你当解放时期呢?拍电影吗?有摄像机对着你吗?”我戏谑地看着他笑。

“我没开玩笑。

学习是我崇高的使命。

”他没有笑,又张开嘴宣誓般说道。

他一直没有放下笔,他的手同样冻得像紫茄子又青筋暴起——那一定是过于用力的缘故,但那绝不是蔫了的茄子,他的手像上了发条似的簌簌运动着,静静地与纸摩擦,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他的腰永远笔直,他的眼睛永远穿过厚厚的镜片射出笔直又炽热的光芒,像一尊只有手在不停运动的雕塑,又不像。

这次换我沉默。

我有些脸红,这个时代竟有这样真诚的人,不在政治书上,不在黑白影片里,不在宣传册中,就在我左边。

他雷打不动地矗立在那,抱着自己坚贞的信仰,用一句话轻而易举触动了我的心。

可能是我们已经离信仰太远了吧?所以才会遇到一点困难就被击溃。

信徒总是双手合十,朝天膜拜,他们有誓死守护的信仰,所以即使面对屠刀也无所畏惧。

把学习当做崇高的使命,这个信仰我已经丢了多久?再次,注目左边的“火星帅哥”,他竟有了些神圣的味道。

我不再想了,郑重拿起手中的笔,刷刷写起来。

3、他触动了我又是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天,食堂的剩菜桶旁人来人水涌,我端着饭盆定定地立在那儿,好友在背后轻推我:“走呀!”我回过神,愈加地怀念起那个收泔水的老头。

好久了,都快忘记他的模样了。

那佝偻的背似乎已经承受不住岁月的沉重,肤色如土地般,透着长年耕作的贫瘠感,一双憔悴无神的眼睛深深地陷在青黑的眼窝里,空洞而深邃,枯黄的发丝蓬乱地盖在头上,甚至夹杂着不起眼的几粒米或几片菜叶。

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一直是不屑于他的。

那天因为下雨,我考完试便将书本放在了食堂,当我将书夹在腋下走到剩菜桶旁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手足无措。

我站在桶边,求救的目光扫过经过身旁的每一个人,但是,几乎他们都只是匆匆地走过,偶尔有看见的,却又故意低下头,做出并未看见的样子。

就在我想转身回头将书放下的时候,一双沾满油污的手向我伸来。

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呵!干瘪的手掌和竹节般枯瘦的手指见证了青壮年的艰苦奋斗,而那泡得发白的指尖和溃烂的指根则体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那泛着鲜红肉色的伤口更是惨不忍睹。

我下意识地后退,手中的饭盆却被一把夺去。

我定了神,抬头一看,只看见他拿着饭盆的背影,背在身后的手上大大小小的裂口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歉意,我呆呆地站在人群中,望着那双手,很久,很久……之后遇到他,还是在食堂。

站在水池边洗饭盆,他突然走过来,也许是先前的尴尬,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却没有看我,只是抽走龙头下一叠未洗的饭盆,在旁边很认真地洗了起来,这并不是他的工作。

我侧头看他,那双泛白的手又撞进了我的视线,让我不由地心疼起来。

可是现在却不曾再见过他了,刚来的大娘面相和善,却不曾见她重复他做过的工作……也许这个世界总会存在这样的人,生活留给他们的大多是苦难,他们的工作并不起眼,甚至是卑微的,但是他们却本分地生活着,毫无怨言,用善良朴实回报着生活,帮助着别人,那些看似高贵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呢?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为别人如何得关注自己,只是因为那些事,他们力所能及,他们就一定会去做,这种固执,就是他们人生的准则。

每当飘雨的日子,我都会想起那位倒泔水的老人。

而他不会知道,他曾给一个女孩带来过这样深深的触动……4、她触动了我看着眼前那片茂密的竹林,记忆深处的竹杖声再次清晰起来。

午后的阳光炙热地烤着大地,日光像烧得白热的熔浆,一块块甩下来粘在柏油路上,整个世界似乎都要被蒸发了似的。

“叭叭”不知何处传来竹杖敲打地面的声音,每一声都像敲击在我的心上,搅得我心里异常烦躁,顿生一股厌恶!寻找声音的来源,她就这样闯进我的眼帘:苍颜白发,身子歪斜在一边,腰部向右突出,致使她全部的重心都落在右侧,难怪那竹杖声,如此沉重!每挪一步都因为身体重心的转移,左手奋力地甩出去,又被收回,远远的看去就像移动着的半个书名号!我正看得出神,这半个书名号却加快了往前挪动的速度,那竹杖也随之急促地敲击着地面,让我心头又是一紧:这老太婆不好好呆家里休息,还跑出来晃悠什么,也不怕闪了自己的老腰!急促的敲击声突然停住,只见她双手撑着竹杖,缓缓蹲下去,由于身体歪斜着,顿时给人一种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感觉。

然后慢慢的伸出左手,顺着她手的方向,我看到地上躺着一只可乐瓶。

手刚触到瓶子,却不料瓶子在地上打了圈,往前滚了一点。

她收回手,双手握住拐杖,吃力的慢慢“直”起身子,往前挪了两步,再次缓缓的蹲下去,就在她拿到那个可乐瓶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闪过一丝笑容:嘴角一边上扬,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皱纹被挤得更紧,占去了大半个脸的空间。

可是依然遮挡不住喜悦,让站在一旁的我似乎都感觉到了她的快乐,我甚至听到了从她上扬的嘴角边挤出了干涩的呵呵声。

半个书名号继续往前挪着,直到她消失在我的眼帘。

竹杖的敲击地面的声音,依然沉重。

每一声都那样的坚定。

天气依然燥热,我却觉得似乎起风了。

此刻的她或许依然奔波在大街小巷,我却记住了那张带笑的沟壑的脸,那沉重的竹杖声时时在我心头敲响!5、几分感动在心头早晨闲来无事,便又想起了屋后姑姑家刚满月的小表妹,于是懒得穿上外套,冒了深秋的微寒,独自走了去。

朝阳的院落尽是温磬的暖意:狗儿慵散地趴在院角打盹,一听到响动便眯细着眼打量一下四周;那只已有些年龄的老猫正守着两只刚出生一周的小猫,安闲地晒着太阳,一片祥和。

在里屋,姑姑一边热情地招呼我,一边耐心地给睡眼惺松的小家伙穿上可爱的衣服,眼里蓄满了温情。

我不由为这无声的爱意动容了,爱抚地轻触着小表妹嫩滑的脸蛋,生怕碰疼了她。

屋外几声断断续续的犬吠搅破了这宁静的氛围。

我循声望去,是院门外的一只狗正招呼着这院子内的同伴。

正在院角小憩的狗儿迟疑地站起身,似乎在思忖着是否应同类的邀请。

我正准备收回视线,却见那原本处于松懈状态的老猫猛得警觉起来,倏地蹿起将两只惊悚的小猫崽护在了身后。

第一次见到暴怒的猫。

我看见它原本放松的胡须蓦地伸直,锋芒毕露的样子,白得扎眼。

全身松软的毛立刻蓬起,根根如刺般挺直,耷拉着的尾巴翘得老高,使它的体型似乎扩大了一倍,竟生出几分“伟岸”来。

我惊异于它的眼,那双恶狠狠的眼,死死地瞪着院门外即将迈入的、在它看来对它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的狗,目光里透着警示与无畏,它“呜呜”地低吼着,如风呼啸般,全身不住地颤栗着,发出的全然不是平日里令我生厌的、献媚的“喵呜”声,我不禁怔住了。

那狗终是识趣地离开了,蓄势待发的老猫顿然放松下来,轻轻走到两只惊惶的小猫身旁,仿佛送来了无限的慰安。

阳光依旧明媚,一切又归于先前的宁静。

然而我那倍受触动的心却澜翻絮涌,早已摄下了这动人的镜头。

不知何时,母亲也来,远远地,我便看到了她手中提着的粉色外套,如一片迷离的彤云,衬着她慈怜的面庞。

“出门也不知道穿上外套,这秋天,要是着凉了怎么办,你啊……”语言中透着微微的责备,而在我的身上却是一片温柔的覆盖。

心中顿如一道道暖阳密密地射过,竟让我有种流泪的冲动。

想起刚才那令我动容的镜头,几分感动袭上心头:母亲的天职,母爱的无私,原都是一样的,又怎会有分明的界线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