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读《稻盛和夫自传》有感 精品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集合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集合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集合3篇1稻盛和夫童年很苦,考上了大学。
然而,毕业后选择自己的出路时,却处处碰壁。
最后在导师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即将倒闭的生产绝缘子的公司。
就在他为自己终于找到工作而高兴的时候,他发现这家公司的条件异常艰苦,和他一起被录用的几个大学生都很快辞职了。
当时稻盛和夫家里不让他辞职,他只好一个人在公司做研究。
此时的稻盛和夫进退两难。
相反,他感到轻松。
他知道无论他怎么抱怨,都无济于事。
他只是专心做科学研究。
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公司开设了专门的磁学课程。
但是后来由于新任的技术部长的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于是稻盛和夫辞职了,他的特磁课的几个同事也跟着他一起辞职,并创办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现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后来他创办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强的公司,而他也成为了两大世界500强的创办人。
如果不是他心态的转变,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态度,你的事业会变得更好。
当你的事业变好了,你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于是你的态度又变好了,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非常赞同他的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遗憾。
”尽管我们有些人在学习上是落后与别人的,也有些人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应该考虑合理分配节奏。
但是有些落后的人就算拼命的冲刺也赶不上别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但是这些同学应该在一开始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否则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
如果今天不遗余力的努力了,那么自然就可以看到明天;这周竭尽全力就自然有了下一周;这个月勤奋的话就自然可以看到下一个月;今年同样拼尽全力的话,就能看到明年。
每时每刻都在付出努力是最为重要的,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成功的!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集合3篇2一直以来我对人物传记都特别有兴趣,今天我读了一本《稻盛和夫自传》,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感受想要分享。
稻盛和夫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知道他把濒临倒闭日本航空救活,并实现了盈利。
关于《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关于《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稻盛和夫自传》这本书详尽地记录了稻盛和夫克服困难丶迫逐梦想的全过程。
在讲迹一个又一个鲜活事例的背后,稻盛和夫出生在鹿儿岛的一个贫困家庭,小学时患上肺结核,升学考试屡屡受挫,毕业后的就任的第一家公司是家濒临破产的公司….稻盛和夫就是如此“不幸地度过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第2篇:《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个人感觉,读《稻盛和夫自传》,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即使是像稻盛和夫这样一个成就了丰功伟绩的人,曾经一路走来的道路也是相当地坎坷。
现在很多人或许对当下社会感到一丝不安,对工作或生活感到诸多困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青年期挫折不断的年轻人是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获得圆满人生的。
稻盛和夫的故事启发我们: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遭遇怎样的苦难与逆境,都要不怨不叹不沉沦,积极开朗地去面对人生,踏实地顽强拼搏,无论面对怎样的命运,只要心怀感恩之情,乐观地生活下去,人生之路自然会越走越宽。
第3篇:《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作为一个职场人,稻盛和夫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刻骨铭心,以前也在十点读书中听过关于他的录音,这两天仔细地拜读了他的自传,感触颇深!第一个印象深刻:不屈服,有远见。
虽然升学一再受挫,虽然身体一再亮红灯,虽然入职的公司濒临倒闭,虽然每一次变革举措都“举步维艰”……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而且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坚信未来,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二个印象深刻:不刻板,多变通!他完美地诠释了“研产销”一体化,不盲目沉浸于自己的科研成果,而是不断地推进和加深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化”,我想,这是“京都陶瓷”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更是稻盛和夫先生事业多元化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个印象深刻: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员工家人化,事业利他化!企业领导者思想的高度和宽度决定了事业的长度和深度,事必躬亲,以身作则,站在他人的角度着想,有工作上的严苛标准,亦有生活中的温柔以待;有谈判时的据理力争,亦有合作后的求同存异……得人心者,得天下,不仅在古代成立,在现代亦是如此!第四个印象深刻:喜欢新生事物,敢于直面挑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事业的启发点,而且想到即做到,目标想尽千方百计也要达成,更可贵的是善于点燃每一个跟随者的梦想,让整个公司成为逐梦路上的同行者!第五个印象深刻:为社会为人民鞠躬尽瘁!大爱者,有大成!都说商人“满身铜臭”,那是“商人”而不是“企业家”!家庭,企业,国家,社会,世界……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大企业家”,只要愿意,他的福德可以播撒至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大哉,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汇编3篇)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汇编3篇)《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1网上订购了《稻盛和夫自传》和《干法》两本书,这两本书都是由稻盛和夫亲自撰写的。
昨天下午刚刚刚收到,我基本上花了通宵就看完《稻盛和夫自传》,只是在昨晚11点多钟时睡了2—3个小时,然后醒了就连续看,等看完了,都已经天亮一段时间了。
我看完《稻盛和夫自传》,让我的内心释然许多。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虎年,俗话说,本命年当中假如运气好这一年中运气都会好,假如运气差这一年中运气就差。
当虎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发觉我的运气时好时坏,我到如今都没有猜到会有这么多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时好时坏。
《稻盛和夫自传》让我了解如何以利他之心关心别人。
假如你做的事都以善念动身,那么感动了老天,老天也会帮你的。
这本自传我觉得自己还没有任何思想深度去作评论,只有共享一下前辈稻盛和夫在书中写的一段话,这段话对我有深刻的启发,期盼对您有所启发,我们一起共勉。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我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或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命运。
然而自己的命运并不仅仅就是由个人的命运所确定的,而是由与已相关的公司和国家等很多命运的波涛互相重叠撞击所形成的。
但命运绝非一成不变的,依据这个人的想法和行动,其人生时刻都在发生改变。
佛教称之为因果报应,只要一个人思善行善,那么这就会成为缘由,事物就会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假如命运正处于逆境之中,那么无论怎样努力地行善,或许也不会立即显现出善果,但从更长的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来看的话,行善必将有善报。
另外,无论有何种幸运降落,在感到庆幸的同时,还必需时刻保持一颗虚心之心,高傲傲慢只会成为自取灭亡的缘由。
在波澜万丈的'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逆境,都不能怨恨、叹息、堕落,而是应当主动乐观地接受人生的考验,脚踏实地地付出努力。
无论对于何种命运,只要时刻抱有感恩之心,主动进取,人生的大门自然就会放开。
在我古稀之年,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2始终以来我对人物传记都特殊有爱好,今日我读了一本《稻盛和夫自传》,读完这本书我有许多感受想要共享。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相关推荐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通用8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篇1自从大学毕业,就很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看完一本书了——8小时内读完《活法》。
4月初的深圳,窗外雨一直下,合上《活法》这本书,紧闭双眼,想象了一下去日本与《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见面的场景,激动万分……因为看了本书之后更加有勇气产生这样的幻想,并想着如何努力去实现它。
听着哗啦啦的有点凄厉的雨声,我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位老人,石滋宜博士,仅比稻盛和夫小五岁,但两人的“活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意外惊喜,但更多的是伤感,自从厦门一别,好久没有见到石博士了,不知道石博士身体状况如何,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
我曾经在石博士创办的“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旗下的一家深圳顾问公司工作,石博士下半身瘫痪,但依然“乐活”,待人随和,心境极好,他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授企业经营的道理及方法,直到现在我依然能够收到经常有石博士原创文章的《总裁学苑》电子报,我印象中《总裁学苑》电子报中也一定有稻盛和夫说的话以及关于稻盛和夫经营企业的文章。
石博士与稻盛和夫的`心境与做法不谋而合,稻盛和夫一篇“生病领悟真理”(年轻时换上肺结核),也让同时患病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相对石博士或稻盛和夫的病情,我的病情(初步诊断为腰肌劳损)显然不值一提,但我必须要提一下!生病除了是医学上的病患,还是“心的投影”。
人不可能不生病,但病后的心态可以改变病情的发展,如果认为自己倒霉或者企图逃避甚至厌恶,就会加重病情。
即“一颗消极思考的心引来了消极的现实”。
可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多么的重要。
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用到工作中,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就能形成“一颗积极工作的心创造了积极的现实”的奇妙效果。
在《活法》这本书中提到的最多的是“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个方程式,即人生和工作的结果都由以上三个要素构成的。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其它三个可能你一定不会太陌生,他们是松下幸之助——松下电器创始人,本田宗一郞——本田汽车创始人,盛田昭夫——索尼电器创始人。
为什么稻盛和夫这个陌生的名字能和其它三个“大明星”齐名呢?他的企业是做什么的呢?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读完稻盛先生这本自传,我们就不会奇怪了。
稻盛先生著作颇丰,国内能够买到的就有一二十本,这本稻盛先生的自传,主要讲了他近八十年来的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此书XX年出版,稻盛先生于1932年)。
稻盛先生从小家境贫寒,几近辍学,生逢于乱世,人也不算聪明,大学想要学医,没有考上,转而开始学习化学。
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快要倒闭的工业公司,同去四名大学生中其它三位没干多久都相继离开。
如果故事继续往下讲,按照我们的想象,估计就是一个落魄的大学生,没有关系,工作一般,能够结婚生子,平庸寂寞的过完一生就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稻盛和夫在这家非常糟糕的公司里,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开展研究工作,吃住都在实验室,他用发奋的工作来赶走内心的苦闷和迷茫。
结果终于有了不小的突破,发明了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稻盛和夫生平简历,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想知道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稻盛先生的勤奋和努力,当人生遇到困难坎坷时,有多少人整天只顾抱怨命运的不公,又有多少人自怨自怜、自暴自弃。
看了稻盛先生的故事,证明了两个朴素的真理:一是没有人能够随随变变成功;二是天道酬勤。
而如果稻盛先生的故事只讲到这里,他也只是一个创业成功人士,一个白手起家的大富翁。
在日本能被称为经营之圣,光有财富恐怕还不够。
他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的经营思想和人生理念。
稻盛先生自传中主要讲的几个思想是“敬天爱人”“提高心性,拓展经营”“为世人为社会奉献终生”,听起来不像是一个地道的企业家的语言,更想是一个思想家或哲学家的话。
精选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10篇

精选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10篇精选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10篇稻盛和夫在《活法》这本书里阐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学原则原理,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是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稻盛和夫在度过了自己艰难的童年生活,考上了大学。
然而在毕业抉择自己的出路的时候却处处碰壁。
最终在自己的导师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快要倒闭的生产绝缘子的公司。
就在他为自己终于找到工作的而高兴的时候,却发现这家公司的条件极其艰苦,与他一同被雇来的几名大学生都在不久都辞职了。
而当时稻盛和夫的家里不让他辞职,于是他只得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公司里做研究。
这时的稻盛和夫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反而感到轻松了,他知道再怎么牢骚也于事无补,干脆潜心的做科研。
在经过了两年的努力中,他终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公司里有了特磁课。
但是后来由于新任的技术部长的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于是稻盛和夫辞职了,他的特磁课的几个同事也跟着他一起辞职,并创办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现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后来他创办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强的公司,而他也成为了两大世界500强的创办人。
如果不是他心态的转变,也不会有他今天的成功。
心态好了,事业就会变好,事业一好起来,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于是又是心态变好,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非常赞同他的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遗憾。
”尽管我们有些人在学习上是落后与别人的,也有些人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应该考虑合理分配节奏。
但是有些落后的人就算拼命的冲刺也赶不上别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但是这些同学应该在一开始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否则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
如果今天不遗余力的努力了,那么自然就可以看到明天;这周竭尽全力就自然有了下一周;这个月勤奋的话就自然可以看到下一个月;今年同样拼尽全力的话,就能看到明年。
每时每刻都在付出努力是最为重要的,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成功的!读完稻盛老先生的自传后,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一种不能言语的,持续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灌满我整个身心。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_读后感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_读后感一本《稻盛和夫自传》让我对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业巨头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对人生、事业有着深刻理解的哲人。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所吸引,每一个章节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对人生、工作的态度和观念。
一、稻盛和夫的成长经历稻盛和夫从小生活并不富裕,甚至经历了家庭的破产。
正是这样的逆境,让他从小就学会了努力和拼搏。
他相信,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在工作中需要学习的。
二、京瓷与KDDI的创立与发展稻盛和夫创立的京瓷与KDDI,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背后的原因,是他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和对员工的关爱。
他坚信,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为员工、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从企业家到哲学家稻盛和夫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哲学家。
他对人生、事业的思考,已经超越了商业的范畴。
在面临困境时,他总是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考方式,对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启示。
四、稻盛和夫的领导风格他的领导风格是温和而坚定。
他相信,一位好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决策力,更要有包容心。
这种领导风格,对于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五、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哲学是“敬天爱人”,即尊重客观规律、关心他人。
这种哲学思想,对于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六、从失败中学习即使是在面临失败的时候,稻盛和夫也从不气馁。
他认为,失败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机会。
这种积极面对失败的态度,让我认识到在困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七、结语《稻盛和夫自传》不仅是一本关于企业家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事业思考的宝典。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对未来的道路也更加清晰。
我希望能够像稻盛和夫一样,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向前。
关于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导语】读完《稻盛和夫⾃传》,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篇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读后感频道!【篇⼀】关于稻盛和夫⾃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在度过了⾃⼰艰难的童年⽣活,考上了⼤学。
然⽽在毕业抉择⾃⼰的出路的时候却处处碰壁。
最终在⾃⼰的导师的帮助下,进了⼀家快要倒闭的⽣产绝缘⼦的公司。
就在他为⾃⼰终于找到⼯作的⽽⾼兴的时候,却发现这家公司的条件极其艰苦,与他⼀同被雇来的⼏名⼤学⽣都在不久都辞职了。
⽽当时稻盛和夫的家⾥不让他辞职,于是他只得⼀个⼈孤零零的在公司⾥做研究。
这时的稻盛和夫到了进退维⾕的地步,反⽽感到轻松了,他知道再怎么牢骚也于事⽆补,⼲脆潜⼼的做科研。
在经过了两年的努⼒中,他终于取得了⼀些研究成果,并在公司⾥有了特磁课。
但是后来由于新任的技术部长的⼀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于是稻盛和夫辞职了,他的特磁课的⼏个同事也跟着他⼀起辞职,并创办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现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后来他创办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强的公司,⽽他也成为了两⼤世界500强的创办⼈。
如果不是他⼼态的转变,也不会有他今天的成功。
⼼态好了,事业就会变好,事业⼀好起来,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于是⼜是⼼态变好,这样形成了⼀个良性循环。
我⾮常赞同他的⼀句话:“我们的⼈⽣只有⼀次,所以应该竭尽全⼒,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遗憾。
” 尽管我们有些⼈在学习上是落后与别⼈的,也有些⼈说学习是⼀场马拉松⽐赛,应该考虑合理分配节奏。
但是有些落后的⼈就算拼命的冲刺也赶不上别⼈,也许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但是这些同学应该在⼀开始就以百⽶冲刺的速度奔跑,否则就不应该参加这场⽐赛。
如果今天不遗余⼒的努⼒了,那么⾃然就可以看到明天;这周竭尽全⼒就⾃然有了下⼀周;这个⽉勤奋的话就⾃然可以看到下⼀个⽉;今年同样拼尽全⼒的话,就能看到明年。
每时每刻都在付出努⼒是最为重要的,总有⼀天你会看到成功的!【篇⼆】关于稻盛和夫⾃传读后感 读完道盛⽼先⽣的⾃传后,从字⾥⾏间传递出来⼀种不能⾔语的,持续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灌满我整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稻盛和夫自传》有感
读《稻盛和夫自传》有感
稻盛和夫,一个不为大多数中国人熟知的名字。
他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家一郎并称为日本的经营四圣。
央视对话栏目在短短一年间两次专访了他,不禁让笔者好奇,他有什么样的魔力。
稻盛先生立书很多,有谈人生的,有谈管理,有谈经营的,不知从何下手,先从自传开始吧。
读了全书就觉得稻盛取得成功,离不开踏实、负责的态度。
表现在
1、对客户负责,对公司负责。
稻盛由于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有没有门路,刚毕业时靠导师推荐去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半年后,和他同时进公司的大学生都走了。
不是觉得没有前途就是薪资低、不值得。
稻盛觉得与其这样得过且过,不如静下心来专研技术,帮公司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谁说公司不能改变呢?他带着铺盖住进了实验室,没日没夜的做科研。
在导师的帮助下,终于研发出了高端的新产品,赢得了松下公司的订单。
后公司又面临罢工,稻盛觉得如果他们部门再罢工,公司就跨了,如果不能按时交货,客户受到的损失也很大。
他就自掏腰包保证员工食宿,偷偷的组织员工进行生产,最终按时把产品交给客户。
全书中还有许可类似的例子,这种多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一直帮助他成就事业。
我们应该像他一样,把客户和公司放在心里,把为客户和公司的努力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也许更耐心细致的解答客户的问题,会耽误我们下班的时间,也许更分析数据会耗费更多的精力,但积少成多,终是会看到效果的。
2、以身作责,把团队凝聚起来。
也许我们有着非常严苛的奖惩措施,团队成败与个人利益也连在了一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