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腓骨的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胫腓骨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例如跌倒、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等。
对于胫腓骨骨折患者而言,及时的中医护理方案对于康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1.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在骨折初期,需要通过适当的固定和安静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
对于胫骨远端骨折,常采用石膏固定,而对于胫骨近端和腓骨骨折,常采用外固定器固定。
在固定的可以辅助运用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手段,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
2. 消肿止痛:运用中药外敷或熏洗等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骨折部位的肿胀和疼痛。
常用的中药外敷药物有黄连、川芎、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3. 营养调理:饮食中推荐多摄入一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促进骨折愈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强调营养的调理,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补气、活血、健脾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以促进机体的恢复和康复。
4. 康复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适当的康复锻炼对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中一般推荐逐渐增加康复性质的运动,如散步、简单的伸展、柔韧性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运动功能,避免肌肉和关节的萎缩。
二、临床疗效分析经过对大量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实践观察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对于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骨折愈合:中医护理中采用的活血化瘀、外敷等方法,能够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经过中医综合护理后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合效果更加理想。
2. 缓解疼痛感:中医护理中采用的消肿止痛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积极性。
胫腓骨骨折中医辨证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中医辨证护理常规【临床表现】症状表现: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有异常活动、骨擦音、纵轴叩击痛。
易触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则可出现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感觉运动障碍、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
如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出现患肢缺血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皮肤肿胀明显,常起水泡,肌腹处明显压痛,肌肉被动牵拉痛,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触摸不清,肢体末端感觉减退甚至丧失,肌力减弱,如治疗不及时,则出现肢体挛缩畸形及神经干损伤之体征。
【临证护理】1、按中医骨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
防止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密切观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应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伸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伤,只要怀疑应剖开石膏减压。
3、手术治疗的护理:对于不稳定型和开放性胫骨骨折术后的病人,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观察伤口渗血及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和创面无特殊异味。
使患肢至于功能位,抬高30°-40°,以利于静脉、淋巴的回流,减轻肿胀。
4、症状护理(1)疼痛: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
(2)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病区创造一个清洁、安静、安全、舒适环境,室温保持在22℃-24℃,湿度在50%-60%。
保持空气新鲜,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同时避免着凉。
2、情志护理:要消除病人焦虑、恐惧的心理,根据临床观察表明,病人的焦虑程度对骨折恢复快慢及手术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护士应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病人交谈,及时发观病人的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正确对待即成事实,采取积极态度,适应现实处境。
达到心理平衡。
3、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流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胫腓骨骨折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胫腓骨骨折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一定义胫腓骨骨折是指发生在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分的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多发的一种,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
二生活起居指导1、病室宜舒适、安静,定时开窗通风,使空气清新。
2、抬高患肢,摆放与功能位。
3、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避免过多移动患肢,必须移动时先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合作,移动患肢动作要轻柔,双手同时托付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并且向后远端牵引。
三情志指导1、中医学认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患者应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避免忧思、恼怒,保持心情舒畅。
2、采取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如聆听轻音乐,学习一些放松自己的方法。
3、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四用药指导1、骨折三期遵医嘱分别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肝肾等药物如中药湿热敷:方剂如下:威灵仙30g,鸡血藤20 g,没药10 g,桂枝10 g,防风10 g,乳香10 g,透骨草10 g,伸筋草10 g,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伤后或术后24h后热敷,注意温度适宜,以防烫伤皮肤。
口服复方骨肽片,骨康胶囊等,宜饭后半小时服,必要时用镇痛药。
2、在骨折初期、中期,中药汤剂宜午前、后温服或顿服。
骨折后期中药汤剂宜睡前服。
五饮食指导根据骨折三期特点进行辨证施膳:1、骨折初期(伤后或术后1-2周),此期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饮食宜清淡、薄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鱼类、瘦肉粥、黑木耳瘦肉汤、薏苡仁汤及田七瘦肉汤等。
忌食油腻、热毒、酸辣及发物。
2、骨折中期(伤后或术后3-4周),此期宜接骨续筋。
宜进食健脾、清补之品,如去皮鸡汤、清补凉瘦肉汤、淮山芡实瘦肉汤、牛肉及土茯苓煲龟等。
3、骨折后期(伤后或术后5-6周),此期宜补肝肾,壮筋骨。
宜多食滋补肝肾之品如骨头汤、核桃煲脊骨、淮山杞子炖水鱼等。
六功能锻炼指导1、稳定性骨折者,从第2周开始进行抬腿及膝关节活动,第3周扶拐不负重步行锻炼。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指导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骨折前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并制动,采取舒适体体位。
.2. 活动患肢末趾小关节,做肌肉等长收缩运动,骨折中期逐渐恢复踝关节活动。
.3. 手术后的患者尽早恢复功能锻炼,可双拐助行活动,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后期逐渐恢复下肢屈伸及旋转活动,定期复查X片,了解骨折恢复情形。
.4、下床活动时防跌倒。
〔二〕喝吃指导1、血瘀气滞证:宜吃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吃品,如白萝卜、红糖、山楂、生姜等,少吃甜吃、土豆等胀气吃物,尤其不可过早吃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宜进活血化瘀的吃品,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吃物。
3、肝肾缺少证: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吃品,如鱼、虾、肉、蛋、牛奶,新奇蔬菜水果。
适量的吃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吃物以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三〕情志调理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进展及转归,取得患者懂得和配合,排解不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援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3、痛痛时显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安静呼吸,或听音乐,以到达周身气血流通舒适。
〔四〕康复指导原则:早锻炼,晚负重术后24小时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收缩10s,放松10s,患肢15~20次/组,健侧20~30次/组,2~3次/天。
健侧可练习直腿抬高,抬高时渐渐抬起,当抬到10~20cm时停止3~5s,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以不劳累为宜早期〔伤后1~2周〕多以患肢肌肉收缩活动为主以及髌骨的被动运动,预防过度活动或剧烈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于消肿,稳定骨折。
中期〔伤后3~5周〕逐渐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
依据个体情形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量准时间,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主动活动,指导患者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活动锻炼,训练臂力,以便下地时用拐。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胫腓骨骨折是指下肢胫骨与腓骨同时断裂或部分断裂的损伤。
中医护理方案是指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对胫腓骨骨折进行干预和治疗的方案。
本文将分析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
1. 中医药内服治疗方案中医认为,胫腓骨骨折是外伤引起的病理变化。
内服中药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并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四物汤等。
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内服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有一定的促进愈合作用。
平均愈合时间缩短,骨折处的疼痛和肿胀也有所减轻。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护理方案中被广泛应用于骨折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运行,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触碰引流、直接取穴、搔刮刺激等。
针灸治疗可以有效舒缓疼痛和肿胀,缩短愈合时间。
研究表明,针灸疗法与传统治疗相比,能够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
3. 中医药外治疗法中医药外治疗法是指通过外部涂抹、包扎等方式,将中药直接应用于骨折部位。
中药外治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直接刺激骨折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常用的外治药物有当归、川芎、秦皮等。
研究显示,中药外治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外治疗法的使用应慎重,因为不当的外治方法可能导致骨折复杂、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综合分析上述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药内服能够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愈合;针灸疗法能够舒缓疼痛和肿胀,加快愈合;中药外治疗法可以刺激血液循环,促进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方案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使用中医护理方案时,要结合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遵循医嘱,避免不当使用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如何认识胫腓骨骨折蒋永钢

中医如何认识胫腓骨骨折蒋永钢发布时间:2023-07-06T04:39:18.345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蒋永钢[导读]成都八一骨科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中医就是喝很苦的汤剂,或者针灸,是没有办法对骨折等类型创伤进行治疗的,但其实这种认知是很片面的,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效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认同。
那么,中医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怎么样的治疗方案,和西医相比,中医治疗对于患者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和弊端呢?那么下面我针对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案简单地介绍一下。
一、胫腓骨骨折1.什么是胫腓骨骨折?我们人体的小腿的骨骼是由2根长骨组成,它们分别是内侧的胫骨和外侧的腓骨。
我们的小腿肌肉较少,周围布满了血管神经,一旦小腿发生骨折很容易导致周围的血管受到损伤。
胫腓骨的骨折一般发生在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胫腓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会遭受破坏。
根据骨折的位置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单纯胫骨骨折、单纯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根据受损的情况不同我们的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
2.胫腓骨骨折的症状我们怎么判断我们的小腿是简单的受伤还是胫腓骨骨折了,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判断:(1)受伤之后小腿出现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拒绝别人的按压,不敢活动;(2)小腿出现明显的肿胀;(3)在受损的部位可以看见凸起的骨折断端;(4)小腿骨折的部位的皮肤呈现青紫色的瘀斑;(5)小腿会出现没有办法站立和行走;(6)小腿在活动的时候患者会感受到骨折断端相互的摩擦等。
二、中医如何治疗胫腓骨骨折中医治疗胫腓骨骨折一般会采用推拿和体外固定的方法,和西医相比较的话治疗时间会相对的比较长,但是中医治疗不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中医治疗和康复胫腓骨骨折的方法。
1.使用药物外洗加上适量的运动:我们发生胫腓骨骨折之后,首先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医,需要诊断出病情的轻重程度,对症下药对患处使用中药进行外洗,同时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比如说日常的行走和运动。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计划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计划一、引言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然而,术后康复对于患者的恢复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术后恢复。
二、康复计划1.早期康复(术后1-2周)目标: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肌肉萎缩。
活动范围: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脚趾的主动活动和膝关节的被动活动。
肌肉锻炼:进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防止肌肉萎缩。
2.中期康复(术后3-6周)目标: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
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训练,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负重。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后)目标: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恢复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
活动范围:加强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进行蹲起练习和步态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上下楼梯、捡拾物品等。
三、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避免剧烈运动:在康复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加重下肢负担。
3.定期复查:在康复过程中,应定期回医院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如有不适或问题,应及时就医。
4.坚持康复训练: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5.注意安全: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在进行训练时,应有家属或护理人员陪伴,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6.心理调适: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疼痛、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同时,患者也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便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胫腓骨骨折健康指导

胫腓骨骨折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骨折病人(除有原发病)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所以和一般病人的日常饮食相仿(除原发病),选用多品种、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瘦肉、鸡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慎用对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食品(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在全身症状明显的时候,应给与介于正常饮食和半流质饮食之间的食物,也就是所谓的软饭菜,如八宝粥、稀饭、鱼汤、面片和水果如香蕉、葡萄、苹果、西瓜等。
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和消化,烹调时须切碎煮软,不宜油煎,油炸。
2.围手术期指导术前指导:(1)请您检查是否做化验、心电图、胸部x线拍片。
准备一包成人护理垫;防止伤口渗液,保护床单位(2)术前1天洗澡或擦浴,剪指甲、剃胡须,保持良好的睡眠。
(3)术前我们将为您手术部位备皮,请您在术前清洗干净手术部位的皮肤,做好皮肤准备;(4)围手术期请戒烟、戒酒;术前一天晚12时之后,请您禁食、水,为手术做好肠道准备;(5)手术准备时,我们将为您佩戴好的腕带,请您不要摘下,手术时,洗手护士将用此来核对信息,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6)术前请您摘下您的首饰和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穿好清洁手术衣(新睡衣)。
(7)术前适量活动,患肢制动、保证睡眠,避免劳累。
(8)术前卧床休息,练习床上大小便、直腿抬高训练。
术后指导:(1)术后6小时内,请勿抬高床头,禁止枕枕头,防止引起术后头痛;6小时内禁食、水,防止呕吐引起窒息;(2)6小时后开始开始进食,从稀饭开始逐渐过渡到普食。
(3)请您在麻醉过后及早开始进行患肢的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病情好转。
(4)如身体带有各种管道,请不要随意乱动,防止脱落或逆行感染。
3.康复训练指导(1)查看x线片,明确骨折部位。
(2)术后第1-2天开始,患肢做股四头肌等张静力运动。
足背跖屈、踝关节运动;(3)术后第3天,患肢做股四头肌等张静力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腓骨骨折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
胫腓骨骨折中医康复和健康指导
一定义
胫腓骨骨折是指发生在胫骨平台以下至踝上部分的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最多发的一种,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
二生活起居指导
1、病室宜舒适、安静,定时开窗通风,使空气清新。
2、抬高患肢,摆放与功能位。
3、治疗和护理尽量集中,避免过多移动患肢,必须移动时先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合作,移动患肢动作要轻柔,双手同时托付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并且向后远端牵引。
三情志指导
1、中医学认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患者应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避免忧思、恼怒,保持心情舒畅。
2、采取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如聆听轻音乐,学习一些放松自己的方法。
3、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四用药指导
1、骨折三期遵医嘱分别使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补肝肾等药物如中药湿热敷:方剂如下:威灵仙30g,鸡血藤20 g,没药10 g,桂枝10 g,防风10 g,乳香10 g,透骨草10 g,伸筋草10 g,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伤后或术后24h后热敷,注意温度适宜,以防烫伤皮肤。
口服复方骨肽片,骨康胶囊等,宜饭后半小时服,必要时用镇痛药。
2、在骨折初期、中期,中药汤剂宜午前、后温服或顿服。
骨折后期中药汤剂宜睡前服。
五饮食指导
根据骨折三期特点进行辨证施膳:
1、骨折初期(伤后或术后1-2周),此期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饮食宜清淡、薄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鱼类、瘦肉粥、黑木耳瘦肉汤、薏苡仁汤及田七瘦肉汤等。
忌食油腻、热毒、酸辣及发物。
2、骨折中期(伤后或术后3-4周),此期宜接骨续筋。
宜进食健脾、清补之品,如去皮鸡汤、清补凉瘦肉汤、淮山芡实瘦肉汤、牛肉及土茯苓煲龟等。
3、骨折后期(伤后或术后5-6周),此期宜补肝肾,壮筋骨。
宜多食滋补肝肾之品如骨头汤、核桃煲脊骨、淮山杞子炖
水鱼等。
六功能锻炼指导
1、稳定性骨折者,从第2周开始进行抬腿及膝关节活动,第3周扶拐不负重步行锻炼。
不稳定性骨折拆除牵引后,需在床上锻炼5-7天后,才可扶双拐不负重的步行锻炼,此时患肢足尖不着地,但足底要放平,锻炼时骨折部位无疼痛,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
并逐渐增加负重锻炼。
2、行手术内固定的患者,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屈伸及踝关节背身等活动,术后7天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及次数,切口拆线后扶拐下地不负重行走,逐步过渡到部分负重行走,直到骨折愈合。
七出院指导
1、生活规律,心情愉快,保证睡眠。
2、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增加抵抗力,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功能恢复。
3、根据每天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4、禁止做足内、外旋转及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等活动。
5、1个月后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