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支气管肺炎及重症肺炎诊疗常规

支气管肺炎及重症肺炎诊疗常规
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向公众普及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
鼓励儿童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社பைடு நூலகம்干预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减少人群密集 场所的活动时间。
鼓励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加强锻炼等,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
鉴别要点
支气管肺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 啰音,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
重症肺炎:除了肺炎的常见症状外,还伴有呼吸急促、紫绀、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 呼吸衰竭。X线检查可见肺部大片阴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鉴别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如患者症状较重,肺部体征 不明显,应考虑重症肺炎的可能性。
其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了解心脏及循环状况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控制感染。 氧疗:对于缺氧严重的患者,采用氧疗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临床表现
症状:高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
体征:肺部啰音、 呼吸急促等
并发症: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等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等进行 评估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了解感染程度
辅助检查
病原学检查:痰液、血液、肺泡灌 洗液培养,明确病原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部病变 情况

肺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

肺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

肺内科诊疗规范(最新版)引言肺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中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致残致死率较高。

为了规范肺内科诊疗行为,提高肺疾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制定了最新版的肺内科诊疗规范。

诊疗流程1. 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身体检查,其中病史应详细询问是否有烟草使用史、职业暴露史等肺癌等相关危险因素。

身体检查应包括肺部听诊、测定肺功能等。

2.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作为筛查手段,对于阴性病例,不建议输送到CT筛查。

* CT检查:对于X线检查阳性或疑似肺癌的病例,CT检查是必要的。

* PET-CT检查:在CT检查为阳性的情况下,PET-CT可协助明确是否为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

3. 病理学检查对于经CT或PET-CT发现疑似肺癌的患者,穿刺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

4. 分期与治疗对于诊断为肺癌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分期与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诊断标准肺癌1. 诊断标准* 影像学表现符合肺癌特点。

* 经穿刺病理学检查或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2. 分期标准* T分期标准:按照肿瘤在原发部位的大小篇幅和侵袭程度分为T1、T2、T3和T4。

* N分期标准:确定肺癌淋巴结转移程度。

* M分期标准:确定肺癌远处转移程度。

3. 诊疗流程* 对X线检查异常、疑似肺癌和有肺癌危险因素但无症状者,建议进行CT筛查。

* 对于CT筛查阳性或患者已经确诊为肺癌的,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 结束诊疗后,应定期随访患者,观察肿瘤复发情况。

支气管肺炎1. 诊断标准* 有咳嗽、咳痰、发热等肺部感染症状。

* 胸部X线显示有肺部实变阴影。

* 其他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细菌培养等。

2. 治疗标准* 充分应用抗生素、退热药等药物治疗。

* 加强支持治疗,维持呼吸道通畅。

结论制定本规范旨在规范肺内科医生的诊疗行为,提高肺疾病的诊治水平。

医生们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诊疗,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和治疗肺部疾病。

卫生部儿童支气管炎治疗指南最新版

卫生部儿童支气管炎治疗指南最新版

卫生部儿童支气管炎治疗指南最新版
一、疾病概述
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是由病毒或细菌等感染引起的气道粘膜和下气道的炎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等。

二、诊断依据
1.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喘息等。

2. 吸入凝胶或滑液检查:可见支气管扩张、粘液塞性变。

3. 胸片检查:支气管扩张影。

三、治疗原则
1. 对症支持治疗。

给予退烧镇痛药以减轻症状。

2. 吸入经过加工的空气或咽下液体以帮助清除肺部粘液。

3. 口服抗生素治疗若有细菌感染证据。

4. 严重时给予吸入式或口服制式糖皮质激素以减轻气道炎症。

5. 出现重症时须给予氧气治疗或造成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6. 提高免疫力,防范感染。

四、预后评价
一般支气管炎病情轻微,几天内痊愈。

重症者病程可能较长。

良好的咳嗽治疗和监护可明显改善预后。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无法取代医务人员的诊断和处方。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孩子的医生。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支气管肺炎(Pneumonia)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口的健康。

为了提高支气管肺炎的诊疗标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许多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肺炎的诊疗规范,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和治疗该疾病。

一、诊断要点1. 临床症状判断:支气管肺炎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气促等。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征来判断。

2. 影像学检查: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等,能够帮助确定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3. 咳痰和病原学检查:支气管肺炎确诊通常需要对患者的咳痰进行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和病毒核酸检测等。

二、分型及治疗原则1. 轻型支气管肺炎:轻型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一般症状较轻,肺部体征较轻微,无严重合并症。

治疗原则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并辅助应用退热药物和镇咳药物。

2. 中型支气管肺炎:中型支气管肺炎患者一般症状明显,有轻度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增强。

治疗原则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联合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3. 重型支气管肺炎:重型支气管肺炎患者常有高热、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明显症状,肺部体征明显。

治疗原则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处理1.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对支气管肺炎的风险较高,且病情常较重。

在治疗上需使用高效抗生素,如利奈唑胺/他唑巴坦,并根据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积极的支持治疗。

2. 病毒感染相关支气管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在治疗上需根据病毒类型选择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如抗流感病毒药物等。

四、并发症的防治1.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在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并处理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脓肿、气胸、脓胸等。

2. 并发症的治疗措施: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下面将对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进行探讨。

一、临床诊断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在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中,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程、接触史等信息,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支气管肺炎的可能性。

同时,体格检查可以检测是否存在肺部病变、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等。

2. 影像学检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还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射线、CT等。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肺部病变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常规、炎症指标、病原体检测等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病原体类型,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规范1.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根据治疗的临床分型、病原体敏感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应注意合理用药、精确用药,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2. 对症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是支气管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休息、注意保暖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3. 氧疗对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氧疗。

氧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症状。

4.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外,做好支气管肺炎的预防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患者等,可以有效预防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5. 并发症处理在治疗支气管肺炎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处理并发症,如肺炎后肺脓肿、肺不张等,以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总结: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需要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

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

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诊断要点】1、急性发病,发热,咳嗽咳痰,小婴儿可有口吐泡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见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

2、肺部听诊早期呼吸音粗糙,以后为固定细湿罗音。

3、胸部X线提示肺炎表现。

4、重症者可合并心衰、呼衰、中毒性肠麻痹,中毒性脑病,酸中毒。

【鉴别诊断】1、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及异物吸入后出现呛咳、呕吐、憋气、发绀等症状,有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体征。

x线检查有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肺炎及纵隔偏移等以帮助诊断。

2、肺结核结核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发病前有无急性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长期低热、轻咳、乏力、食欲减退、盗汗、消瘦等。

既往有无结核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一过性多发性关节炎、疱疹性结膜炎等。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治疗】1、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避免交叉感染。

必要时可吸氧。

2、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可根据病情和药敏试验酌情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3、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肺炎可选用病毒唑、干扰素、阿昔洛韦等。

4、糖皮质激素治疗用于重症肺炎伴有重毒性脑病者、病毒性肺炎喘憋严重时5、对症治疗①氧疗②祛痰剂应用③雾化吸入④支气管解痉剂如氨茶碱⑤补液重症患儿每天总液量<60~80ml/kg,液体张力1/3~1/5,输液速度每小时<5ml/kg。

注意维持体液平衡。

6、重症病例的治疗⑴心衰的治疗①休息、镇静。

②吸氧。

③强心剂:首选西地兰或地高辛。

④利尿及血管扩张剂:速尿、酚妥拉明。

⑵中毒性肠麻痹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钾。

也可用酚妥拉明。

⑶呼衰的治疗①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如氨茶碱、尼可杀米、山梗菜碱。

③呼吸机应用呼吸暂停10~15s以上,咳嗽或排痰能力差或消失者,血气分析PaCO2 >8.0~9.3kPa, PaO2<8.0 kPa时应考虑应用呼吸机。

⑷中毒性脑病的治疗尽快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感染。

有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速尿、惊厥时用镇静剂。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实质和支气管炎症反应,它是成人和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

以下是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一、病原体检测与诊断1.1 病原体检测支气管肺炎病原体种类较多,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对于疑似支气管肺炎患者,应进行常规病原体检测,包括痰液、血液和呼吸道标本等。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细菌培养、PCR技术等。

1.2 诊断标准支气管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一般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点: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症状;体征表现为肺部湿啰音、呼吸困难等;胸片或CT显示肺实质炎症。

二、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2.1 治疗原则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支持治疗和症状缓解等方面。

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2 药物选择2.2.1 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一线药物选择为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头孢他啶等。

对于耐药菌株感染,可选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2.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的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针对病毒感染,目前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为主。

可以考虑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三、其他治疗方法3.1 支持治疗在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氧疗、营养支持、充分休息等方面。

对于重症患者,可能还需要机械通气和其他重症监护措施。

3.2 综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病情变化较快,机体抵抗力不同,因此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抗菌药物、病原治疗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治疗。

四、预防与控制4.1 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可以有效预防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及时接种相应疫苗。

最新急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pdf

最新急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pdf

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

是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

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病因】1.感染,引起本病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和细菌可以直接感染气管-支气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继而引起本病。

近年来由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逐渐增多。

2.物理、化学刺激,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3.变态反应,引起气管和支气管变态反应的常见变应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细菌蛋白质、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内移行的钩虫、蛔虫的幼虫。

【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不适、寒战、低热、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

剧烈咳嗽的出现是支气管炎出现的信号。

开始时干咳无痰,但几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少量黏痰,稍后出现较多的黏液或黏液脓性痰。

明显的脓痰提示多重细菌感染。

有些患者有烧灼样胸骨后痛,咳嗽时加重。

在无并发症的严重病例,发热38.3~38.8℃可持续3~5天。

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尽管咳嗽可继续数周)。

持续发热提示合并肺炎。

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的呼吸困难。

无合并症的急性支气管炎几乎无肺部体征。

可能闻及散在的高音调或低音调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

尤其在咳嗽后,常可闻及哮鸣音,持续存在的胸部局部体征提示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严重并发症通常仅见于有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这些患者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致严重的血气异常(急性呼吸衰竭)。

【检查】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或正常,偶有肺门阴影增浓。

2.血液生化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迁延,有指征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概述】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 岁以内儿童多发。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

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增多,易发生肺炎。

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以及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病因】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主要有RSV、ADV、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

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

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临床表现】2 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

1.主要症状①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

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患儿体温可不升或低于正常。

②咳嗽:较频繁,在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

③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④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

2.体征①呼吸增快:40~80 次/分,并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

②发绀:口周、鼻唇沟和指趾端发绀,轻症病儿可无发绀。

③肺部啰音: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

肺部叩诊多正常,病灶融合时,可出现实变体征。

3.重症肺炎的表现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的缺氧及毒血症,除呼吸系统改变外,可发生循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1)循环系统:可发生心肌炎、心力衰竭。

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①呼吸突然加快>60 次/分。

②心率突然>180 次/分。

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者。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备前5 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肺炎并发中毒性脑病至今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在确认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与体征者,可考虑为中毒性脑病:①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②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③昏睡、昏迷、惊厥;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心跳解离(有心跳,无呼吸);⑥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

在肺炎的基础上,除外高热惊厥、低血糖、低血钙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如有①~②项提示脑水肿,伴其他一项以上者可确诊。

(3)消化系统:一般为食欲减退、呕吐和腹泻。

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表现为严重腹胀,膈肌升高,加重了呼吸困难,听诊肠鸣音消失。

重症患儿还可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4)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hormone, SIADH):①血钠≤130 mmol/L,血渗透压<270 mmol/L;②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 mmol/L;③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④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浓度;⑤肾功能正常;⑥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⑦ADH升高。

若ADH不升高,则可能为稀释性低钠血症。

SIAHD与中毒性脑病有时表现类似,但治疗却完全不同。

(5)DIC:可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脉速而弱,皮肤、黏膜及胃肠道出血。

【并发症】早期合理治疗者并发症少见。

若延误诊断或病原体致病力强者可引起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多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予X线胸片及可诊断。

【诊断标准】1、病史及症状:发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多急骤,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

小婴儿常伴拒乳、呕吐、腹胀、腹泻。

重症者可见烦躁不安或精神委靡、有严重喘憋、鼻煽、三凹征及发绀。

2、体征: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和鼻唇沟及趾指端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变粗或稍降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

3、辅助检查:胸部X线可见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中内带较多,少数可出现大片状影,并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并发脓气胸、肺大疱时可见相应的改变。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感染病原为细菌或是病毒,细菌性肺炎血白细胞大多数增加,病毒性肺炎血白细胞正常或减低。

细菌感染时血清CRP值多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细菌培养和涂片可明确细菌性致病菌和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亦可作涂片染色镜检,进行初筛试验。

咳嗽时间较长时可行肺炎支原体检查,排除有无支原体肺炎。

还应尽可能明确导致反复感染的原发疾病或诱因,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呼吸道局部畸形或结构异常、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障碍和环境因素等。

此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并发症。

【鉴别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

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

若鉴别困难,则按肺炎处理。

2.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

但有的病程迁延,有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需注意鉴别。

3.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可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和肺气肿,易与本病混淆。

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4.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

粟粒性肺结核可有气急和发绀,从而与肺炎极其相似,但肺部啰音不明显。

【治疗常规】原则: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1.一般治疗及护理:退热、补液、吸氧、雾化、肺部理疗等。

2.抗感染治疗(1)抗生素治疗:明确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

1)原则: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合适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②选用的药物在肺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③早期用药;④联合用药;⑤足量、足疗程。

重者患儿宜静脉联合用药。

2)根据不同病原选择抗生素: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低度耐药者仍可首选青霉素,但剂量要加大,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②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③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或加舒巴坦);④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首选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⑤卡他莫拉菌: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⑥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

药物剂量和用法可参照表一,基层医疗机构应选用《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药物,如表中有★的药物,其中有▲的药物为二线抗感染药物,限主治医生及以上医生使用。

表一支气管肺炎常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抗微生物药物剂量[mg/(kg·次)] 最大剂量(g/次)给药间隔和给药途径青霉素类★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常用剂量 2.5万-5万U/(kg·次)大剂量5万-10万U/(kg·次)8-12常用剂量15-25大剂量50-75常用剂量10-15大剂量25-3025-507525-5025-5012.5-252:1注射剂(25/12.5)-(75/37.5)5:1注射剂(25/5)7:1口服剂(20/2.85)-(30/4.29)15-2515-2515-2510-1515-2515-5022232221/0.51/0.21/0.1431110.51222q6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6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6-8 h口服q6-8h口服或肌注或静脉滴注q6-8 h口服q6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6-8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6-8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6-8h静脉滴注q6-8h静脉滴注q6-8h静脉滴注q6-8h静脉滴注q 8 h口服q6-8h肌注或静脉滴注或口服q6-8h肌注或静脉滴注q12h口服q8h口服q8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8h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其他★克林霉素甲硝唑50-8015-5015-302:1注射剂型常用剂量(15/7.5)-(30/15)大剂量(40/20)-(60/30)10-153-5105-101012.522/10.50.150.50.50.450.5qd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q8h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q8h静脉滴注q 8 h口服;q12h静脉滴注q12h口服qd连服3d,停药4d为一疗程q12h口服q8-12h口服或静脉滴注q12 h口服★为《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的药物▲为二线抗感染药物,限主治医生及以上医生使用3)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 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 天停药。

支原体肺炎至少使用抗菌药物2~3 周。

葡萄球菌肺炎在体温正常后2~3 周可停药,一般总疗程≥6 周。

(2)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病毒唑):可滴鼻、雾化吸入、肌注和静脉点滴,肌注和静点的剂量为10~15 mg/(kg·d),可抑制多种RNA和DNA 病毒;②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5~7 天为一疗程,亦可雾化吸入。

3.对症治疗(1)气道管理: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气道的湿化非常重要,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水肿。

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经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痰液。

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

接受机械通气者尤应注意气道湿化、变换体位和拍背,保持气道湿度和通畅。

(2)其他: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如35%酒精擦浴;冷敷,冰袋放在腋窝、腹股沟及头部;口服对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等。

若伴烦躁不安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kg·次)肌注,或苯巴比妥5 mg/(kg·次)肌注。

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