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射线检测

合集下载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

射线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射线的概念,掌握射线的种类及特点;2. 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了解射线检测在工程领域的应用;3. 掌握射线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射线检测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射线检测原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正确操作射线检测设备,进行简单的射线检测实验;3. 能够根据射线检测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射线检测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射线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射线检测实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意识。

为实现这些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射线基本概念及种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射线物理基础”- 内容:射线的定义、种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 射线检测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射线检测的物理原理”- 内容: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射线衰减规律、射线检测方程3. 射线检测设备与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射线检测设备及其应用”- 内容:射线检测设备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射线检测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4. 射线检测安全防护- 教材章节:第四章“射线检测安全与防护”- 内容:射线对生物体的危害,射线检测安全防护原则,射线检测场所的防护措施5. 射线检测实验- 教材章节:第五章“射线检测实验”- 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安全与防护6. 射线检测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六章“射线检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内容:射线检测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射线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射线基本概念及种类第二周:射线检测原理第三周:射线检测设备与操作第四周:射线检测安全防护第五周:射线检测实验第六周:射线检测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射线检测的相关知识。

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简介

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简介
(同管电压、管电流)
• 2、携带式X射线机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历史:… 发展方向: (1)机头小型化、轻量化 (2)向高频、恒压方向发展
• 3、高能X射线机的分类 • (1)电子感应加速器 • (2)电子直线加速器 • (3)电子回旋加速器
• 二、X射线管 • 1、X射线管的分类: • (1)按外壳材料分:玻璃管和陶瓷管; • (2)按射线辐射场分:
C3205
65mm
Φ 346×831mm, 32kg
C3605
76mm
Φ 400×930mm, 46kg
• 四、X射线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1、X射线机给电源之前应检查: (1)电源及其配置是否正确; (2) 机头真空压力表的气压是否正常; (3)电源线、电缆线插接是否正确; (4)控制箱和机头是否匹配。 2、送上电源,开高压之前应检查 (1)机头风机工作是否正常; (2)控制箱、机头内是否有异常声音。
(2)按辐射场分 定向X射线机:40°左右圆锥角定向辐射、 适用定向单张拍片。
周向X射线机:(平靶、锥靶) 360 °周向辐射、适用环焊缝周向曝光。
定向玻璃
定向陶瓷
周向X射线机
周向平靶
周向锥靶
(3)按绝缘介质分
油绝缘――主要在移动X射线机采用(一般 用25号或45号(指凝结温度25度)变压器 油,2.5mm标准间隙测试,耐 压50KV
D2254
45mm
Φ305×716mm, 19.5kg
D2504
52mm
Φ305×716mm, 19.5kg
D3006
63mm
Φ 346×831mm, 31kg
D3206
69mm
Φ 346×831mm, 31kg
D3605

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

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

X光管的内部结构
• 对流冷却是把由铜制作的阳极的延长部分
浸没在自然循环或强迫循环的冷却油或其 它冷却绝缘介质中,不断把阳极所产生的 热量带走,达到阳极冷却的目的。这种方 法通常应用在X射线强度不太高、X光管处 于间断工作的X光机中。
X光管的内部结构
• 强迫液体循环冷却是采用泵使油或其它冷
却绝缘介质在阳极附近流动,从而把阳极 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夕达到阳极冷却的目的。 在一般所使用的X光机中常用油来冷却, 单极X光管的阳极冷却可采用水,因为这 种X光管的阳极直接接地,所以并不存在 绝缘的矛盾,而水的冷却效果却比油要好 得多。
X光管的内部结构
• 2.阳极冷却 • X光管的阳极在产生X射线的同时产生大量的
热量,所以必须对阳极进行冷却。目前国内 外生产的X光机对阴极冷却的方法主要有自 散热冷却、对流冷却、强迫液体循环冷却。
• 自散热冷却是采用加大反阴极的体积使阳极
所产生的热量由它自己向周围空间散热,从 而达到阳极冷却的目的。这种方法通常在回 旋电子加速器中应用。
第二章 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
• 2.1 X射线机 • 是产生X射线用于X射线无损检测的仪器。 • 2.1.1X射线机的分类 • 1.按结构可分为携带式和移动式X射线机. • 携带式X射线机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
带,适用于高空、野外作业。采用结构简单 的半波自整流线路
携带式X射线机简图

电源
制 柜
• ③用耐高温的玻璃制成,与玻璃接触的金
属必需和玻璃有一样的膨胀系数。
X光管的内部结构
• 一、X光管 • X光管通常是在密封的玻璃外壳内装入正电
极(阳极)和负电极(阴极)组成, 阳极 包括金属靶,阴极包括灯丝。当灯丝中有 电流通过使灯丝白炽时,即能发射电子。 若用高压变压器在X光管两端加以电压,电 子即由阴极射向阳极,(射向阳极的电子 流被圆形的聚光罩集成一束)(图)。

射线检测计算题解

射线检测计算题解

300 50
6n
lg 6 lg 2
2.59
T nTh 2.59 0.58 1.4(9 cm)=14.9mm
11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16 设有一辐射单一波长γ射线旳同位素源, 某时在离源200mm处测得其照射率。14天后同一时 刻在离源192mm处测出其照射率与前相同。问此源
η = η0 ZV
解: X射线机 =0ZV=1.2 10-6 74 250 2.22% 直线加速器 =0ZV=1.2 10-6 74 4000 35.52%
3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6 当X射线管旳管电压为150kV时,产生旳
X射线旳最短波长为多少?若连续X射线最大强度
G (lg E2 ) 3 lg 1 0.3
E1
1
3 lg 1.3 0.34
27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15 用单一波长X射线对两块厚度分别为 30mm和25mm旳工件同步进行透照,曝光时相同。 材料旳吸收系数为1.386cm-1。暗室处理后,相应旳 射线摄影底片旳黑度分别为2和3.求在此黑度范围 内,胶片旳反差系数γ值为多少?
''母焊((11++nn母焊))221(013(00 11++23.5))=1.15
16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解2:设
I 母=I(0 1+n母)e-t母
I 焊=I(0 1+n焊)e-t焊
I I
母 焊

I(0 1+n母)e I(0 1+n焊)e
-t -t
母 焊
=(1+n母)e (1+n焊)

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

I 2 I 0e
所以,
[ ( d d ) `d ]
I 0e e
Δd
d ( ` ) d
I0 μ`
I2 ( ` ) d I e I1
μ I1
d
I2
基本原理及方法
由两式比较,当厚度相同时,
射线检测
I2 I e ( ` ) d I1
X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
③ 金属荧光增感屏:结合了荧光增感屏增 感效果好,金属增感屏底片质量好的优点,制 作而成 所以,此类增感屏使底片的感光速度比金 属屏快,且比荧光屏的像质好,但仍不能满足 生产实际的需要,因此,GB3323-2005规定,射 线照相采用金属增感屏或不用增感屏,个别情 况下,可使用荧光增感屏或金属荧光增感屏, 但只限于A级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2 散射现象
射线检测
射线通过物质后,不仅能量改变, 有部分入射线改变了原来的方向 当方向改变时,称为汤姆逊散射 改变方向及能量时,称为康普顿散射
散射线是一些偏离了原射线的入射线 方向,射向四面八方的射线。射线能量越低,被 透照物质中的电子密度越大,射线的散射效应越 显著,散射线的强度越大
布的连续X射线,有一个极限 波长λ0(或短波限)
1.24 0 (nm) U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② 特征X射线:当
射线检测
管电压超过某一临
界值时,形成与靶
材有关的特殊波长
的射线 3 X射线检测中主
要用连续谱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
㈡ γ射线 1 产生
射线检测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在 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 2 分类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Ra226、U235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o60、Ir192

第二章.放射性测量讲解

第二章.放射性测量讲解

1)固相测量 用玻璃纤维滤片或纤维素脂滤膜收集 细胞或其碎片等等,含0.4%PPO的甲苯 闪烁液1~3ml。 2)乳状液测量 适用于低水平大体积的水溶性样品, 常用乳化剂如Triton X-100,制成透明或 半透明状。


(二)样品制备: 将样品制备成适合放射性测量的形 式。常用的方法有淋洗法、提取法、分 离法、酸性消化法、碱溶解法和燃烧法 (使样品氧化或燃烧,无化学发光和明 显的淬灭)等。
3、计算机系统、辅助结构和电源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适时采集数据 和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显示数据并对 仪器进行自动控制。
由于仪器使用的目的、运行的方 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辅助结构,比如 全自动γ 计数器的自动换样装置。 放射性测量仪器的电源分为两类,一 类是直流高压电源,对于闪烁探测器, 主要用于光电倍增管各极分压供电; 一类是低压电源,主要供电子学线路、 计算机、辅助设备运行使用。
(二)淬灭校正的方法 产生淬灭的原因很多,导致不同 样品的探测效率不一致。需作淬灭校 正才能相互比较计数率。淬灭校正就 是要求出每一样品的实际探测效率, 再将其计数率cpm换算成衰变率dpm, 从而将淬灭程度不同的因素消除掉。 常用的方法有:内标准源法 、样品 道比法 、外标准道比法 、H数法等。
2 、样品体积;样品体积增加,漏计 角增大,自吸收也增大,计数效率下 降。因此,测量时需严格使样品体积 一致。 3 、射线的能量;一般来说能量越高 ,穿透力越强,与闪烁体作用产生光 子的几率越低,因此计数率也越低。
4、仪器分辨时间;测量仪能分别记 录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最短时间叫做 分辨时间,若输入的脉冲信号间期小 于该分辨时间,仪器来不及反应而漏 计。漏计在测量较高放射性活度时的 几率更大。因此,高活度样品测量, 宜先取出部分稀释后再测,所得结果 需经过体积校正,换算为原始样品的 计数率。一般井型计数器不宜测量超 过5000cps的样品。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第二章第三节X线检查技术
• 优点:非晶硒不产生可见光,没有散射线的影 响,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间接型平板探测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由碘化铯等闪烁晶体涂层与薄膜晶体管或电荷耦合器 件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构成它的工作过程一般 分为两步,首先闪烁晶体涂层将X线的能量转换成可 见光;其次或者,或将可见光转换成电信号。
(一)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
(一)感光效应
(二)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三)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1、感光效应
指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 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 影像效果。即X线摄影后的影像效果均称 之为“感光效应”
或:X线对胶片的感光作用
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等
(2)固定管电压法
在X线摄影中值是固定的,作为照片密度的补 偿,随着被摄体的厚度d和密度p而变化。
管电压值一般要高10~20,所用的值成倍下降
3、对数率法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
不论是改变的X线摄影方法,还是固定技术, 都未能完全解决如何获得一张优质X线照片的 摄影条件问题,因此有必要恰当地解决诸因素 (、 mAs、几何条件、感光材料、滤线栅、 增感屏性能、电源整流方式、体厚等)的平衡 关系问题。
密度与灰度是组成医学影像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影像上能够分辨出不同组织结构的原因是影 像具有足够的密度(灰度)和对比度。
医学影像的记录方式:干式打印 包括:激光打印和非激光打印
激光打印:①光一热式成像
②激光诱导成像
非激光打印:①直接热打印技术
②干式喷墨成像
医用X线照片:
• X线胶片的观察:
• 光线透光率的大小由照片的阻光能力决定。
缺点:在这过程中可见光会发生散射,对空间分辨率产 生一定的影响。

S2011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复习

S2011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复习

绪论1.过程装备从制造角度分为:2.压力容器按压力等级分为:3.压力容器按作用分为:4.压力容器按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分:5.压力容器的发展趋势:第一篇过程装备的检测第一章过程装备的定期检测1.过程装备的检测分类:2.定期检测分为:3.过程装备的常规检测方法:4.容器的剩余寿命(年)5.无损检测第二章射线检测机缺陷等级评定1.射线类型:2.射线检测的原理:3.射线的性质:4.射线检测的准备:第三章超声波检测及缺陷等级评定1.超声波检测的原理:2.超声波(>20000Hz的机械波)的性质:3..①直探头?②斜探头??③K值?④涂抹耦合剂的目的是?4.超声波检测准备:5.缺陷的定性评估:第四章表面检测及缺陷等级评定一、磁粉检测:1..磁粉检测的原理:2.磁粉探伤的基本条件:3.磁化方法及应用:①周向磁化(横向磁化):②轴向磁化(纵向磁化):③复合磁化(旋转磁化),4.磁粉的特点:5.磁粉检测的特点:6.磁粉分类:7.磁粉性状:二、渗透检测:1.渗透检测的原理:2.渗透检测的步骤:3.渗透检测分类:第二篇过程装备制造工艺第五章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1.焊接接头的分类:2.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3.焊接接头位置的选择原则:4.坡口形式有:5.焊接线能量:6. 焊缝形状系数:7. 偏析与什么有关?8.焊接接头的基本符号9.常用的焊接方法有:10.手工电弧焊焊条牌号的含义:11.埋弧自动焊焊条焊剂牌号的含义:13.低碳钢、中碳钢、合金钢16MnR、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应注意的几点?1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晶间腐蚀:15.焊接工艺性的评定方法:16.熔合比是指:母材金属在焊缝金属中所占的百分比。

17.异种金属焊接顺序:18.复合钢板的焊接顺序:19.焊后热处理的目的:20.焊后热处理规范:21.常用的焊后热处理方法:22、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措施:第六章受压壳体制造的准备1.钢材预处理:2.净化处理:3.净化处理的作用:4.净化处理的方法:5.划线:6.零件的展开尺寸确定方法:7. 号料(放样):第七章成形加工1.受压壳体的成形加工包括:2.热卷与冷卷:3.常见的封头形式:4.封头的成形方法:5.封头制造的质量要求:6.管子的弯曲;7.弯管方法:8.换热管的拼接要求和u形管的弯制:9.管子弯曲的应力分析和容易产生的缺陷:10.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特点及应用:11.冲压产生折皱的原因:12.由于钢板尺寸的限制,展开零件必须拼焊时,拼接焊缝应满足以下条件:13.下料:14.钢板弯卷的变形率:15.冲压力的计算公式:16.冲压模具设计:17.机械切割18.氧气切割原理切割原理、条件19.等离子切割第八章典型压力容器1.管壳式换热器的型号和表示方法:2.管子与管板连接方法:第三篇过程机器制造的质量要求第九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生产过程是?2.工艺过程是?3.生产纲领是?4.生产类型是?5.装夹?6. 装夹的方法?7.六点定位原理?过定位、欠定位、封闭环、增环、减环、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常见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1)工件与平面单位:(2)工件以外圆定位:(3)工件以圆孔定位:①定位销:②圆锥销;③定位心轴:a圆锥心轴,b圆柱心轴;(4)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5)V形块定位的优点:7 .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8.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9. 工艺规程制定步骤:1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工序:工位:安装:工位:工步:走刀: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定义内容:要求:12.机械加工工序:13.热处理工序(用来改善材料的性能及消除内应力的):14.拟定工艺路线的两个原则:15.加工阶段的划分:16.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17.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毛坯有:18.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19.基准:选择粗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的原则:20.划分加工阶段目的: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21.划分加工阶段原因:22.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计算:23.机床的选择原则:24.工艺装备:25.加工余量:26.尺寸链:27.尺寸链特征:28.工艺尺寸链的计算: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所有增环基本尺寸之和】-【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2)【封闭环的上偏差】=【所有增环的上偏差之和】-【所有减环的下偏差之和】3)【封闭环的下偏差】=【所有增环的下偏差之和】-【所有减环的上偏差之和】4)画尺寸链:5)提高封闭环精度的方法:6)公差分配原则:30.生产率:31.提高生产率的工艺措施:第十章机械加工精度1.机械加工精度:2.原始误差(工艺系统的误差)分类:加工误差:3.减小残余应力及其所引起变形的措施:零件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的获得、尺寸精度获得、位置精度的获得?4.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5.动误差、静误差6.主轴回转误差7.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因数8.导轨导向误差影响导轨导向误差的因素、提高导轨导向精度的措施?9.传动链误差10.刀具误差包括?11.,工艺系统动刚度:12.影响工艺系统刚度因素:13.工艺系统的刚度对加工精度影响:14.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15.工件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16 .减小残余应力的方法:17 .工艺系统的热源:18.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9.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20.误差综合分析方法:21.细长轴加工工艺特点:第十一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1.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包括: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3.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4.磨削加工表面冷却硬化的因素:5.影响切削层表面残余应力的因素:第十二章装配工艺1.装配:2.装配精度:3.装配尺寸链: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5.装配工艺性的要求:6.常用装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射线的特性
1 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 2 不带电荷、不受电磁场的作用 3 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即所谓的二象性 4 能使某些物质起光化学作用 5 能使气体电离和杀死有生命的细胞
四、 射线通过物质的衰减定律
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过程:光电效应、康普 顿效应和电子对的产生。 这三种过程的共同点是都产生电子, 然后电离或激发物质中的其他原子;此外,还有少量的汤姆森 效应。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减少,电子 对的产生则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四种效应的共同结果是 使射线在透过物质时能量产生衰减。
2) 标识X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吸收能量后将处于受激状态, 受 激状态原子是不稳定的,当它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将以发射 谱线的形式放出能量。在X射线管内,高速运动的电子到达阳 极靶时将产生连续X射线。如果电子的动能达到相当的数值, 可足以打出靶原子(通常是重金属原子)内壳层上的一个电子, 该电子或者处于游离状态,或者被打到外壳层的某一个位置上。 于是原子的内壳层上有了一个空位,邻近壳层上的电子便来填 空,这样就发生相邻壳层之间的电子跃迁。这种跃迁将发射出 线状的X射线。显然,这种X射线与靶金属原子的结构有关, 因此称其为标识X射线或特征X射线。标识X射线通常频率很高, 波长很短。
第二章 射线检测
2.1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一、 射线的种类和频谱
在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 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是中子束流。
1) X 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是射线检测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 种射线,波长范围约为0.0006~100 nm(见图2-1)。 在X射线检 测中常用的波长范围为0.001~0.1 nm。X射线的频率范围约为 3×109~5×1014 MHz。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释放出它的全部动能而形成具 有同样能量的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这样的过程称为电 子对的产生。 产生电子对所需的最小能量为0.51 MeV,所以 光子能量hv必须大于等于1.02 MeV,如图2-6所示。
图2-6 电子对的产生和消失
光子的能量一部分用于产生电子对,一部分传递给电子 和正电子作为动能,另一部分能量传给原子核。在物质中负 电子和正电子都是通过原子的电离而损失动能,在消失过程 中正电子和物质中的负电子相作用成为能量各为0.51 MeV的 两个光子,它们在物质中又可以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进一步相互作用。
X射线通常是将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到金属靶(一般是重
金属)上而产生的,见教材p47。图2-2是在35 kV的电压下操作
时,钨靶与钼靶产生的典型的X射线谱。钨靶发射的是连续光
谱,而钼靶除发射续光谱之外还叠加了两条特征光谱,称
为标识X射线,即Kα线和Kβ线。若要得到钨的Kα线和Kβ线,
则电压必须加到70 kV以上。
3)
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中子射线是由某些物质 的原子在裂变过程中逸出高速中子所产生的。工业上常用人 工同位素、加速器、反应堆来产生中子射线。在无损检测中 中子射线常被用来对某些特殊部件(如放射性核燃料元件)进行 射线照相。
二、 X
X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还短的电磁波,它具有光的特
性,例如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散射和偏振等现象。 它能使一些结晶物体发生荧光、气体电离和胶片感光。
式中:P=αZIU2为连续X射线的总功率;P0=IU为输入功率;Z 为阳极的原子序数;U为管电压,单位为kV;α为常数,约等 于1.5×10-6。
(4) X射线管的 管电压愈高,其连续
X射线的强度愈大,
而且其最短波长λmin 愈向短波方向移动, 如图2-3所示。
图2-3 不同管电压下钨靶连续X射线
(1) 连续X射线的波长与阳极的材料无关。
(2) 连续X射线的波长在长波方向,
λ=∞;而在短波方向,实验证明具有最短波长λmin(见图2-2), 且有
m in
1.24 U
(nm)
(2-1)
式中:U为X射线管的管电压,单位为kV。
(3) X射线管的效率为
P ZIU2 ZU
P0 IU
(2-2)
(1) 光电效应。
在普朗克概念中每束射线都具有能量为E=hv的光子。光
子运动时保持着它的全部动能。 光子能够撞击物质中原子轨 道上的电子,若撞击时光子释放出全部能量,并将原子电离, 则称为光电效应(见图2-4)。光子的一部分能量把电子从原子 中逐出去,剩余的能量则作为电子的动能被带走,于是该电子 可能又在物质中引起新的电离。 当光子的能量低于1 MeV时, 光电效应是极为重要的过程。另外,光电效应更容易在原子序 数高的物质中产生,如在铅(Z=82)中产生光电效应的程度比 在铜(Z=29)中大得多。
在绝大多数的轻金属中,射线的能量大约在0.2~3 MeV 范围时,康普顿效应是极为重要的效应。 康普顿效应随着射 线能量的增加而减小,其大小也取决于物质中原子的电子数。 在中等原子序数的物质中,射线的衰减主要是由康普顿效应引 起, 在射线防护时主要侧重于康普顿效应。
图2-5 康普顿效应
(3) 电子对的产生。
图2-1 射线的波长分布
2) γ射线
γ射线是一种波长比X射线更短的射线,波长范围约为
0.0003 ~ 0.1 nm (
2-1 ) , 频 率 范 围 约 为 3×1012 ~
1×1015MHz。
工业上广泛采用人工同位素产生γ射线。由于γ射线的 波长比X射线更短,所以具有更大的穿透力。在无损检测中γ 射线常被用来对厚度较大和大型整体工件进行射线照相。
图2-2 钨与钼的X射线谱
1) 连续X
根据电动力学理论,具有加速度的带电粒子将产生电磁辐
射。在X射线管中,高压电场加速了阴极电子,当具有很大动
能的电子达到阳极表面时,由于猝然停止,它所具有的动能必 定转变为电磁波辐射出去。由于电子被停止的时间和条件不同, 所以辐射的电磁波具有连续变化的波长。
在任何X射线管中,只要电压达到一定数值,连续X射线总 是存在的。连续X射线具有以下特点:
图2-4 光电效应
(2) 康普顿效应。在康普顿效应(见图2-5)中,一个光子撞 击一个电子时只释放出它的一部分能量,结果光子的能量减弱 并在和射线初始方向成θ角的方向上散射,而电子则在和初始 方向成φ角的方向上散射。这一过程同样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即电子所具有的动能为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的能量之差, 最 后电子在物质中因电离原子而损失其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