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gMAH对PPSiO2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PPgSi与PPgMAH对PPGF的增容机理比较

强度最小。当聚丙烯基体中添加PP—g—Si时,虽 然PP—g—Si不能与玻纤上氨基硅烷偶联剂的氨 基发生反应,但可以发生极性吸附而生成氢 键“],因此也提高了界面剪切强度。
Fiz·1|nttrfacL^l shear streagth
(b)PP/PP-g—MAH matrix Fig.2 SEM of PP/CF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将残留的玻纤进行 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试结果见Fig.5。由 Fig.5可以看出:原始玻纤表面较光滑,上面明 显吸附有硅烷偶联剂,直径大约为17.05"m。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与硅烷偶联剂发生了化学 反应生成了致密层,四氢化萘无法萃取掉,玻纤 明显变粗,直径增加到22.02,urn。硅烷接枝聚 丙烯与硅烷偶联剂仅仅是发生了物理吸附形成 了氢键,这种物理吸附层可以被四氢化萘萃取 掉,因此玻纤直径不仅没有变粗,甚至比原始玻 纤还要细,测量直径为14.58 Fm,原因是四氢 化萘萃取掉了部分物理吸附的硅烷偶联剂层。
关键词:硅烷接柱聚丙烯f马来酸酐接技聚丙烯,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增容
中围分类号lTQ325.1+4
文献标识码rA
立章编号:1000—7558(2007)05—0128-04
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PP)复台材 料,由于PP非极性、表面能低,其与极性GF复 合后仅是物理包覆GF,因而界面强度较低而影 响其力学性能的发挥。为提高玻纤与聚丙烯的 界面粘接强度,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对玻纤进行 表面处理。其中向聚丙烯基体中添加功能化聚 丙烯可有效地提高界面粘接强度,获得力学性 能优异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硅烷 接枝聚丙烯(PP—g—Si)作为偶联剂用于改善 PP/GF界面的研究报道还不多“。]。笔者将自 制的硅烷接枝聚丙烯添加到PP/GF体系,作为 偶联剂用以改善PP和GF界面牯接力,制得复 台材料。采用微珠脱粘法测定了PP/GF的界面 剪切强度,利用FT—IR和SEM探讨了增客机 理,并与PP—g—MAH的增容机理进行了比较分 析。

聚丙烯_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研

聚丙烯_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研

收稿日期:2007 11 26;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 01 20。

作者简介:刘涛,女,硕士研究生,现在青岛科技大学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工作。

E mail:liutao20050615@ 。

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刘涛 周琦(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 S iO 2)复合材料,研究了nano SiO 2用量和第3组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 g M AH )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nano S iO 2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对PP,PP/nano S iO 2,PP/nano SiO 2/PP g M AH 复合材料进行DSC 热分析和S EM 照片观察发现,nano S iO 2对PP 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PP g M AH 可以提高nano SiO 2在PP 基体中的相容性。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硅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力学性能Research on Properties of PP/Nano SiO 2CompositesLiu T ao Zho u Qi(Key Lab of Rubber Plastics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Qing 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Qingdao ,Shando ng ,266042)Abstract:T he PP/nano SiO 2composite w as m ade by m elting blend process.The m e 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P m atrix w ith varied contents of nano SiO 2and PP g MAH w ere studied.T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co mposite w ith 4%nano SiO 2has the best mechanical pro perties.T he micr o structure and pr operties o f PP,PP/nano SiO 2,PP/nano SiO 2/PP g MAH composites w ere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and scanning elec tro n micr oscope (SEM ).The analy sis results show that nano SiO 2has a nucleating effect on the cry stallizatio n of PP.SEM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mpatibility betw een nano SiO 2and PP is im pr oved by PP g M AH.Key words:poly propylene;nano silicon ox ide;po lypr opy lene grafting m aleic anhy dride;mechanical pr operties聚丙烯(PP)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五大塑料之一,由于其价格低廉,各方面性能较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P-g-MAH与PP配比对塑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PP-g-MAH与PP配比对塑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PP-g-MAH与PP配比对塑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刘芹;朱娴;包玉衡;雷文【摘要】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改性剂,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聚丙烯(PP)/小麦秸杆(WS)塑木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强度试验机、转矩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TG)等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P/W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PP-g-MAH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冲击强度和起始分解温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当PP-g-MA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热稳定性最好;当PP-g MAH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平衡扭矩值上下波动且范围很小;吸水率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在PP-g-MAH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最小值.【期刊名称】《现代塑料加工应用》【年(卷),期】2015(027)006【总页数】4页(P17-20)【关键词】塑木复合材料;聚丙烯;麦秸纤维;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作者】刘芹;朱娴;包玉衡;雷文【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塑木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复合材料对解决现在日益突出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对于塑木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近年来,很多研究者们在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以其产量大、价格低、可降解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青睐[1-3]。

改善植物纤维与塑料基体间的相容性一直是该类复合材料研究的重点[4-5]。

马来酸酐接枝物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相容剂。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逐步取代聚丙烯(PP)的方式制备塑木复合材料PP/小麦结杆(WS),这在相关文献中还鲜见报道。

聚丙烯酸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作用研究

聚丙烯酸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作用研究

聚丙烯酸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作用研究聚丙烯酸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作用研究摘要:本文采用聚丙烯酸酯(PAA)和硅酸乙酯(TEOS)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PAA/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界面作用进行研究。

我们发现,通过控制硅酸乙酯的用量和反应时间,可以调控PAA/SiO2复合材料的粒径和分散性。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不同硅酸乙酯浓度下PAA/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界面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硅酸乙酯可以显著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1. 引言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而备受关注,其中SiO2作为重要的纳米填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聚丙烯酸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将聚丙烯酸酯与SiO2纳米颗粒组成复合材料,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因此,研究PAA/SiO2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界面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不同硅酸乙酯含量的PAA/SiO2纳米复合材料。

首先,将聚丙烯酸酯溶解在甲基异丙醇(IPA)中,得到PAA溶液。

同时,在无水乙醇中加入一定量的甲酸水合硅酸乙酯(TEOS)溶液,并搅拌均匀。

随后,将PAA溶液慢慢滴加到TEOS溶液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氨水作为催化剂。

接着,将反应溶液置于恒温恒湿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得到PAA/SiO2纳米复合材料。

最后,将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最终的样品。

3. 结果与讨论我们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不同硅酸乙酯浓度下PAA/SiO2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结果显示,随着硅酸乙酯浓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硅酸乙酯作为纳米填料,随着其浓度的增加,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导致复合材料的粒径增大和分散性变差。

为了研究不同硅酸乙酯浓度下PAA/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我们进行了拉伸实验。

聚丙烯_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聚丙烯_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2 结果与讨论
211 X射线衍射 (XRD )分析
21111 有机蒙脱土的 XRD 分析 图 1是钠基蒙脱土以及有机蒙脱土的 XRD 谱
图 。由曲线 a可以看出 , Na2MM T的衍射峰出现在 2θ约为 7121°处 , 其对应的层间距为 1122nm; 由 曲线 b可以看出 OMM T2O 的衍射峰向小角方向移
图 3是含 OMM T2D 的纳米复合材料的 XRD 谱 图 。从曲线 a 和曲线 b 可以看出 PP /OMM T2D 与 PP / PP2g2MAH /OMM T2D 的 谱 图 相 差 不 大 , 说 明 PP2g2MAH的加入 , 对增加 OMM T2D 的层间距作用 不明显 。
图 3 PP /OMMT2D 和 PP / PP2g2MAH /OMMT2D 复合材料 XRD 谱图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间距进一步增大 。由图 2的曲线 c和曲线 d可以看 出 , 当 加 入 10w t% 的 PP2g2MAH 后 , PP / PP2g2 MAH /OMM T2O 的谱图上 , 较低角度的衍射峰已经 消失 , 较大角度的衍射峰的强度也明显减弱 , 说明 PP2g2MAH的加入 , 部分蒙脱土片层已经产生剥离。
图 1 钠基蒙脱土以及有机蒙脱土的 XRD 谱图
21112 聚丙烯 /蒙脱土复合材料的 XRD 分析
图 2 PP及其复合材料 XRD 谱图
图 2是 PP及 PP与蒙脱土复合材料的 XRD 谱 图 。图 2的曲线 b 与图 1 的曲线 a 比较后可以看 出 , PP /Na2MM T与 Na2MM T的衍射峰位置几乎没 有改变 , 这是因为 PP 很难插入到 Na2MM T层间 。 从图 2的曲线 c可以看出 , PP /OMM T2O 的 XRD 谱 图上 , 原来在 2138nm 位置的衍射峰 (见图 1b) 分 裂成两个峰 , 其对应的层间距分别为 3182nm 和 1190nm。说明熔融共混时聚丙烯的部分分子链已 经成功地插入到了 OMM T2O 的片层之间 , 使其层

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PP的影响

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PP的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 T 2 .+ Q 3 51 4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 3 620 )4 0 5 — 0 2 19  ̄0 60— 0 0 0 ( 4
聚丙烯 (P 是 目前世界 上用量最 大 的通用 塑 P) 料之 一 , 其应 用涉 及 人们 生 活 的各 个 领域【 ] 】 。它 - 3
P ( 聚物 )K 0 0 中国石 化北 京燕 化石 油 P共 , 92 , 化工 股份 有限公 司生产 ;P 一 A 熔体 流体 速 P M H,
率( R 为 9 /Om n w M H 为 1 %, MF ) 6gl i , ( A ) . 自制 ; O 玻
璃纤维 . 北京通 州兴旺 玻璃纤维 厂生产 。 1 . 设备 及仪器 2 ZK 2 S 一 5型 双 螺杆 挤 出机 .德 国 WP公 司生 产 。H 一 2 T 15型 注射 机 ,宁 波海 天塑 料机 械厂 生 产 。 Z 一0 WF 30型 热变形 温度 测试仪 , M 一 14 C T 60
邵静 波 刘 涛 张 师 军
( 国 石 油 化 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北 京 化 工 研 究 院 ,北 京 ,10 1 ) 中 00 3
摘 要 : 研 究 了 聚 丙 烯 接 枝 马 来 酸 酐 (P P 干 MA 和 剪 切 场 强度 等 对 玻 璃 纤 维 增 强 聚 丙 烯 ( F P 性 能 的 H) G R P)
而 有 利 于提 高 G R P的 性 能 。 在 极 高 剪 切 场 强度 的 条 件 下 , F P FP G R P的 力 学 性 能 和 热 性 能 有所 下降 。
关 键 词 : 聚 丙 烯 玻 璃 纤 维 聚 丙 烯 接 枝 马来 酸 酐 增 强 化 学 增 容 剂 相 界 面作 用

微纳米SiO_2_PP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的实验研究

微纳米SiO_2_PP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的实验研究

复合材料学报第24卷 第6期 12月 2007年A cta M ateriae Co mpo sitae SinicaV o l 124N o 16December2007文章编号:1000-3851(2007)06-0019-07收稿日期:2007-03-27;收修改稿日期:2007-06-15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资助项目(JD100060518)通讯作者:沈志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E -mail:s hen zhg@微纳米SiO 2/PP 复合材料增强增韧的实验研究郑艳红,蔡楚江,沈志刚*,麻树林,邢玉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粉体技术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 要: 为了研究无机刚性颗粒对通用塑料聚丙烯(P P)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经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SiO 2/PP 复合材料,并通过其缺口冲击、拉伸、弯曲试验和冲击断面的形貌观察,分析研究了微纳米SiO 2颗粒大小、填充量、表面改性以及不同颗粒大小SiO 2混合物对PP 复合材料增韧、增强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 2的加入可以同时改善其韧性、刚性和强度;填充量相同,颗粒越细,SiO 2/P P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SiO 2经改性后填充到PP 基体中,明显改善了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基体与颗粒之间界面结合性能,使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不同颗粒大小的SiO 2混合后填充到PP 基体中,混合SiO 2的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拉伸、弯曲性能进一步提高,对P P 基体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但其冲击性能下降。

关键词: SiO 2;PP;力学性能;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 T B332;T Q325.1+4 文献标志码:AToug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micro -and nano -S iO 2/PP compositesZH ENG Yanho ng ,CAI Chujiang,SH EN Zhigang *,M A Shulin,XING Yushan(Beijing K ey L abo rato ry for Pow der T echno log y R esear ch and D ev elo pment,Beijing U niver sity o f Aer onaut ics and Astr onaut ics,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In o rder to investig ate the mechanical pr operties of co mmercial plastic polypro py lene (PP )r einforced wit h ino rg anic rig id particles,t he PP com posite mater ial filled w ith the surface-mo dified silica par ticles by silane co upling ag ent A-151was prepared by the melt blending method.T he effects of the par ticle size,mass f raction o f silica,sur face mo dificatio n of silica and mix ture of the silica par ticles w ith different sizes o n the toug hening and st reng thening of PP matr ix w ere inv est igated based on the r esults of mechanical pro per ties testing and the obser vation of the impact f racture sur face mo rpholog y of the composites.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toughness,st reng th and rigidit y of the composites can be impro ved simultaneously by f illing nano silica particles into po ly pr opylene.T he finer the size of the part icles is,the hig her the mechanical pro per ties of the composit es are.When the modified silica pa rticles ar e filled into PP,the disper sion o f the silica in P P mat rix and the compatibility betw een the silica and matr ix are impro ved,and the mechanical pr operties o f the com posites ar e impro ved.T he co mpo sites reinfor ced w ith the mix tur e of the silica par ticles w ith different sizes have hig her tensile and flex ural pr operties.T he mix tur e has a better reinfor cing effect on PP matr ix ,but t he impact propert y of the co mpo sites decreases.Keywords: silica;P P;mechanical pro per ties;composites聚合物材料的增强增韧一直是高分子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摘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复合材料。

研究了纳米SiO2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结果表明:当纳米SiO2含量为2%时,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DSC表明,纳米SiO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

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 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关键词:聚丙烯; 纳米SiO2;力学性能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由于冲击强度低、耐低温韧性差、制品成型收缩率大等原因,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使用和发展。

近年来对PP改性的研究较多,大部分在PP增韧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在冲击韧性得到改善的同时却以牺牲其他方面性能作为代价,如强度[1]。

有关无机纳米级粒子填充聚合物的理论和应用研究[2-8]表明,无机纳米粒子可同时增强、增韧聚合物。

然而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而极易团聚,而且与PP基体的极性相差大,相容性差,从而大幅度劣化PP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目前提高纳米粒子在干态下的分散性,使其更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成为无机纳米粒子改性PP研究的又一热点[9,10]。

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1 实验部分1.1 主要原料聚丙烯(PP), T30S,独山子石化公司;纳米SiO2 (平均粒径20nm),浙江舟山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KH560),杭州沸点化工有限公司。

1.2主要仪器和设备同向双螺杆混炼挤出机(TSE-40A),南京瑞亚高聚物设备有限公司;塑料注射成型机(CJ80MZ-NCⅡ),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液晶式摆锤冲击试验机(ZBC-4B),深圳市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DW-10C),上海华龙测试仪器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KYKY-2800B SEM),北京中科科仪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Q10),TA Instrumen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3期 2 0 0 8年6月
材料科学与工艺
MATERIALS SCIENCE&TECHNOLOGY
VoL 16 No.3 Jun.,2008
PP-g-MAH对PP/Si02纳米复合 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王东波1,冯玉杰1,谢刚2,韩俐伟3,田 言3
(1.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2.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哈尔滨150080;3.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哈尔滨150076)


Si02质量分数/%
图2纳米SiO:的含量对PP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 的影响 由图3可见,在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纳米
SiO: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马来酸酐接枝PP 含量的增加,PP/SiO: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 呈上升趋势,当PP—g.MAH含量达到10%时,聚丙 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一峰值,之后随着PP—g. MAH的含量增加,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又 随之降低,图4给出了PP—g—MAH含量对PP复合 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可以 看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着马来酸酐 接枝PP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拉伸强度先 随着PP—g—MAH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当PP.g.MAH 含量超过10%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趋势 变缓.
将PP粉料、PP—g—MAH与Si02一KH570复合 粒子(含有其他助剂)按一定比例经高速混合均匀 后,经双螺杆挤出机二次挤出造粒(挤出机各段温 度:一区140 oC。二区150 oC。三区160℃.四区 170℃,五区175℃,六区180℃,机头175 oC,螺杆 转速200 r/min),注塑成标准样条以供测试制样, 样条经24 h后按相应国家标准测试其力学性能. 1.5性能测试与表征 1.5.1力学性能测试
Effect of PP-g--MA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Si02 nanocomposites
WANG Dong—b01,FENG Yu-jiel,XIE Gan92,HAN Li—wei3,TIAN Yan3
(1.School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 50001,China;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1 实验
1.1原料 PP,均聚聚丙烯粉料,熔融指数3.5 g/10 min,
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纳米SiO:,16 nm,浙江舟 山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g—MAH),接枝率0.8%,固相接枝,实验室自 制;硅烷偶联剂KH一570,南京曙光化工厂;抗氧 剂,1010,市售;其他助剂市售. 1.2主要设备
·332·
材料科学与工艺
第16卷
联剂用量为填料用量的3%(质量分数).在此基 础上,以PP/Si02一KH一570(质量比96/4)复合 材料为母料,制备了不同添加量PP/PP—g—MAH/ SiO:纳米复合材料,研究PP-g—MAH含量对复合 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1偶联剂KH一570 Petrochemical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15003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 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PP),maleie anhydride grafted with polypropylenc(PP—g·MAH)WaS used as the interface compatible agent of polypropylene/silicon dioxide(PP/Si02).The influence of the contents of PP—g—MA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y,morphology and
并使填料粒子与聚合物分子链间产生物理缠结点, 抑制了分子链的滑动,使拉伸强度提高.从断裂机 理分析,由于PP-g—MAH的增容增强了界面粘结作 用,当界面粘结作用较强时,复合材料的微观形变 与增韧机理对外加载荷速率非常敏感,在高速冲击 条件下,界面粘结强表现为冲击断裂韧性较小,在 低速拉伸形变下体系的拉伸断裂韧性较好.随着基 体与填料间界面作用的加强,界面粒子脱粘过程越 来越困难,纳米粒子脱粘、应力由平面应变向平面 应力的转化、基体层的剪切屈服等系列增韧过程在 高速冲击条件下响应时间不够,所以PP—g—MAH添 加量超过10%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韧性有所回 落.在本实验条件下就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而言, PP-g.MAH添加量在10%左右,其与偶联剂协同改 性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效果要比单纯 用偶联剂处理的效果好.
双螺杆挤出机:TE一35,江苏南京科亚公司; 全液压塑料注塑机:JPHl20,顺德秦川恒利塑机 有限公司;悬臂梁冲击试验机:ⅪU一2.75J,承德 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微机控制电子拉力机: WDOT90,深圳凯强机械有限公司;万能制样机: ZHY—W,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 1.3纳米二氧化硅改性
Key words: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nano—silica particles;polypropylene;eompatibilization
收稿日期:2006—1l一23. 作者简介:王东波(1978一),男,博士生;
冯玉杰(1966一),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人:冯玉杰,E—mail:yujief@yahoo.COlll.
纳米SiO:在110℃条件下真空干燥4 h,然 后在经超声振荡处理30 min后,与硅烷偶联剂 KH一570在醇水介质中,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 凝管、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在氮气氛围下,水浴加 热至70℃,电动搅拌4 h后反应结束,冷却,洗 涤,过滤,真空干燥后备用. 1.4纳米SiO:/PP复合材料的制备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P/nano.SiO,’was discussed,and the compatibilization mechanism of PP—g—MAH was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P/nano-Si02 composite were improved due to the addition of PP—g.MAH.and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nano.Si02 and PP was also enhanced. As the interfacial strength and thickness of PP/nano.SiO,were increased by PP—g—MAH,‘the modification effects of the composite using KH一570 and PP—g-MAH together were better than using KH一570 only.Fur— thermore。PP—g—MAH has obvious nucleation effect on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PP,which increases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modified PP.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聚丙烯/s-氧化硅(PP/ SiO,)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剂,研究了PP—g—MAH添加量对PP/SiO: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以及结晶行 为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增容机理.研究表明:PP.g.MAH的加入使纳米PP/SiO: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 全面提高,使纳米二氧化硅与聚丙烯的界面粘结得到改善,并且,由于PP—g—MAH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 提高和界面层厚度增加,使KH一570与PP—g—MAH并用的PP/PP—g—MAH/纳米Si02复合材料比单用KH一 570的PP/SiO,纳米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更加明显;PP.g-MAH对PP的结晶过程具有较明显的成核作用,使 改性PP的结晶温度提高. 关键词: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增容 中图分类号:TQ3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99(2008)03—0330—05
缺口冲击强度oriN(kJ·m≈)按GB/T1843—
万方数据
1996标准测试,每组10根试样;弯曲强度or, (MPa)按GB9341—2000标准测试,每组试样5 根,加载速度2 mm/min.拉伸强度or。(MPa)按 GB/T1040—92标准测试,每组5根试样. 1.5.2材料显微结构分析
性能的影响 纳米二氧化硅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是传统的界 面增容技术之一,偶联剂通过水解与二氧化硅表 面的羟基发生化学作用牢同吸附在二氧化硅的表 面,其非极性端与聚丙烯高分子链相互缠绕,增强 填料与基体树脂相互作用.而马来酸酐接枝PP 是将PP功能化,增强PP的极性,改善PP与填料 的界面相容性.本文确定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最佳 配方为:纳米SiO:含量(质量分数)超过4%、偶
扫描电子显微镜S一4700(HITACHL):取冲 击试样断面和脆断断面经喷金处理后,在室温下 进行断口形貌分析;DSC:样品用Perkin Elmer DSC一7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试,样品质量4~ 5 mg,首先升温至220 oC,保持温度5 min消除热 历史,然后在氮气氛围下测试其DSC曲线,升降 温速率为10 K/min.
.3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