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汽车总体布置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汽车总布置设计说明书

汽车总布置设计说明书

目录目录 ................................................................ I 摘要 .............................................................. I II 第1章、汽车形式的选择 . (1)1.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1.1.1汽车载客量和装载质量 ................................... 1 1.1.2质量系数ηmo ............................................ 1 1.1.3整车整备质量m o ......................................... 1 1.1.4汽车总质量m a ........................................... 1 1.2汽车轮胎的选择 ............................................... 2 1.3驱动形式的选择 ............................................... 2 1.4轴数的选择 ................................................... 3 1.5货车布置形式 ................................................. 3 第2章.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4)2.1发动机最大功率maxe P (4)2.2选择发动机 ................................................... 4 第3章、汽车主要参数选择 .. (7)3.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3.1.1外廓尺寸 ............................................... 7 3.1.2轴距L .................................................. 7 3.1.3前轮距B 1和后轮距B 2 ..................................... 7 3.1.4前悬L F 和后悬L R ......................................... 8 3.1.5货车车头长度 ........................................... 8 3.1.6货车车箱尺寸 ........................................... 8 3.2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 8 第4章.传动比的计算和选 .. (13)4.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0i的选择 (13)4.2变速器传动比gi 的选择 (14)4.2.1变速器头档传动比1g i 的选择 (14)4.2.2变速器的选择 .......................................... 14 第5章.动力性能计算 (15)5.1驱动平衡计算 (15)5.1.1驱动力计算 ............................................ 15 5.1.2行驶阻力计算 .......................................... 15 5.1.3力的平衡方程 .......................................... 17 5.2动力特性计算 (17)5.2.1动力因数D 的计算 (17)5.2.2行驶阻力与速度关系 (17)5.2.3动力特性图 (19)5.2.4加速度倒数曲线 (19)5.2.5汽车最大爬坡度maxi计算 (21)5.3功率平衡计算 (22)5.3.1汽车行驶时,发动机能够发出的功率eP (22)5.3.2汽车行驶时,所需发动机功率eP (22)5.3.3驱动平衡图 (23)第6章. 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 (25)第7章. 汽车不翻到条件计算 (27)7.1汽车满载不纵向翻到的条件是 (27)7.2汽车满载不横向翻到的条件是 (27)7.3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27)参考文献 (28)总结 (29)摘要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完成了任务书上所要求的某货车的总体设计。

汽车的总体布置设计指南

汽车的总体布置设计指南

第七节 汽车的总体布置在初步确定汽车的载客量(装载量)、驱动形式、车身形式、发动机形式等以后,要深入做更具体的工作,包括绘制总布置草图,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以寻求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确定整车的零线(三维坐标面的交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它作为垂直方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z 坐标线,向上为“十”、向下为“—”,该线标记为z。

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 0.5°~1.5°,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速时,货箱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纵向方向尺寸的基难线(面),即x 坐标线,向前为“—”,向后为“十”,该线标记为x。

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作为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 坐标线,向左为“十”、向有为“—”,该线标记为y。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轿车)。

二、各部件的布置 1.发动机的布置(1)发动机的上下位置 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

轿车前部因没有前轴,发动机油底壳至路面的距离,应保证满载状态下最小离地间隙的要求。

汽车总布置概述

汽车总布置概述
汽车总布置概述
产品开发部 李文
汽车总布置设计是新车型开发的第一道工序,首先,通过充分准备和综合 分析,选择一个合理的整车方案,并经过一定程序将其确定下来。方案确定后, 进行准确的布置和计算,并为各总成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打好基础、准备条件、 提出要求并和各专业组协同完成全部设计,共同实现整车的总目标。
下面简要介绍汽车总布置的一些方法。
437
476 376 1541 1350 1023 757
494 390 1579 1385 1050 7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44 459
4、H 点和 R 点 H 点指三维 H 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饺接中心,它位于此模型的两侧 H 点标记钮间的装置的中心线上。
R 点即“乘坐基准点”是指制造厂规定的设计 H 点,该点:
5、 操作范围 按 GB/T 17867 《轿车手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位置》的相关规 定。 6、操作力 操作力是引起驾驶员疲劳的重要因素,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操作 力尽量小些。但是,又不能小到若有若无的程度。手孔操作力在 20-50N,开 关类间隔在 60-90mm 为宜。 7、 汽车驾驶员的眼椭圆 (1)、眼椭圆的定义 SAE 推荐的眼椭圆标准是通过对 2300 多名驾驶员坐在带有座椅调节器 的固定靠背角的座椅上,以正常的驾驶姿势驾驶(没有头部的转动)的研究 得出的。经过对男女驾驶员比例为 1:1 立体摄影数据的统计分析,驾驶员 眼睛的位置呈椭圆形分布,将“眼睛”和“椭圆”两个单词缩写,称之为“眼 椭圆”。后来又给出了座椅靠背角从 5°~40°的眼椭圆位置的确定方法。
前座椅靠背角(°)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40.0

最新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最新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内容与步骤汽车总布置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一、方案策划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以及市场目标。

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

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总体布置草图也称为整体布置草图、整车布置草图。

绘制汽车总布置草图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总布置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方案及整车性能要求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相关总成间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并满足产品目标大纲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

而总体布置草图确定的基本尺寸控制图是造型设计的基础。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 定义汽车总布置是指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 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与安装位置能否满足整车空间尺寸的 要求,使其在安全性、拆装便利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协调 可靠,达到最优结果。

二、整车布置基准线 工作步骤如下图I■■ ■■初步参数确定绘制总布置草图校核总布置方案整车布置基准线注:1.均应在汽车营群雄窸下进行之母图时应将汽耳前融荏左侧■1车库上平面线纵粱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粱的上缘面在侧(前) 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它作为垂直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z 坐标线,向上为“ +”、向下为“-”。

有些客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 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 0.5 °〜1.5 ° ,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 速时,客厢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 地面画成斜的。

| 2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纵向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即 z 坐标线, 向前为“-”,向后为“ +”。

3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曲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 作为横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即 y 坐标线,向左为“ +”、自右为“-”, 4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 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踏板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 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轿车)。

形式发动机昼矍驱动形式载客量装或量基准线/面确定同图的零线确定整车方式方和标注 酬定正负要求和琴数的 整车工况 是再合 结构尺寸三、各部件的布置各部件的布置主要包括传动、转向、悬挂、制动等,下面来一一看看:11、传动系的布置由于电动机、无极变速器装成一体,所以在电动机位置确定后,包括电动机、无极变速器在内的动力总成位置也随之而定。

(毕业设计)现代SUV总布置说明书

(毕业设计)现代SUV总布置说明书

摘要现代轿车设计处处强调以人为本,安全、舒适、环保、节能一直是轿车设计的主题和追求的目标。

人机工程布置设计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及提高乘坐舒适性、安全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车内外造型效果,进一步影响到整车的总体性能和商品性,所以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车身设计方法和现代车身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说明了本文采用的设计方法。

本次设计根据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和车身设计方法的原则进行了汽车造型设计。

然后进行车身总布置参数的确定及整车坐标零线的确定,还应用人机工程学确定人体模型和驾驶员最舒适姿势。

接着确定了H点,座椅设计,眼椭圆设计还有头部包络面和包络线。

最后各个附件的设计及确定。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车身总布置;眼椭圆AbstractThe design of modern cars everywhere emphasized people-oriented, of safety, comfo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car design and the pursuit of goals. Ergonomic layout desig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car space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safety, but also affect the modeling result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ehicle, and further affect the overall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commercial, so Ergonomics In the process of ca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resear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In this paper, the body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modern methods of the body, and that the design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The automotiv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design and body design principles,then make sure of the total layout parameters and the zero line of the vehicle coordinates,also apply ergonomics to determine the models and most comfortable body position.And determine the H point,seat design,the eyellipse design,the head envelope surface and the envelope curve.Finally, design and identify the various accessories.Key words:Ergonomics;Auto Body layout;eyellipse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本次设计题目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2 车身总布置原则 (1)1.3 本次设计的任务 (2)1.4 轿车的分类及特点 (3)1.4.1 按整车结构分类 (3)1.4.2 按有无车架分类 (4)1.4.3 按车身外形分类 (5)1.5 轿车车身设计的要求与特点 (5)1.6 本次设计预期达到的目的 (6)第2章车身设计方法 (8)2.1 传统的设计方法 (8)2.2 现代的设计方法 (8)2.3 本次设计的设计方法 (9)2.4 座椅的布置方法 (10)第3章造型设计 (12)3.1 造型的发展史 (12)3.2 外型设计 (13)3.3 发动机罩外板 (14)第4章整车布置坐标零线确定 (15)第5章车身总布置尺寸参数的确定 (17)5.1 车身外廓尺寸确定 (17)5.2 车身内部布置的设计 (18)5.2.1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设计方法 (18)5.2.2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工具 (19)5.2.3 人体百分位及H点人体模型 (19)5.2.4 人体的舒适驾乘姿势 (21)5.2.5 驾驶员座椅布置 (22)5.2.6 离合器、制动器、油门踏板布置 (24)5.2.7 手操纵件的布置 (24)5.2.8 仪表盘总成的布置 (26)第6章眼椭圆及驾驶员视野校核 (27)6.1 驾驶员眼椭圆的概念 (27)6.2 驾驶员眼椭圆样板制作 (28)6.3 眼椭圆在车身视图上位置的确定 (30)6.4 驾驶员视野性校核 (31)6.5 驾驶员的头廓包络线及头廓包络面 (31)第7章后围板、行李箱及备胎等附件的布置 (34)7.1 后围板和行李箱的布置 (34)7.2 油箱、备胎的布置 (34)7.3 排气管的布置 (34)第8章结论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7)附录 (38)第1章绪论1.1本次设计题目的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本次设计是现代SUV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总布置设计范文

汽车总布置设计范文

汽车总布置设计范文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汽车外观、内饰、动力系统等多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汽车设计需要考虑到美观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可持续性等因素。

汽车设计师需要具备艺术感、创造力和工程知识,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

首先,汽车的外观设计是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因此外观设计必须具备美观性和独特性。

一个成功的外观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商业竞争力。

同时,汽车的外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流线型和空气动力学原理,以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和减少空气阻力。

其次,汽车的内饰设计是用户与汽车接触最多的部分,因此内饰设计必须具备人性化、舒适性和实用性。

内饰设计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同时,内饰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便捷性,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和各种便捷功能。

另外,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等。

汽车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动力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的设计和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和低噪音等优势,因此汽车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

此外,汽车设计也需要考虑到安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面临各种道路和交通条件的挑战,因此汽车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碰撞安全性和passengger's safety等因素。

以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同时,汽车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行车辅助系统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以提高行驶安全性。

最后,汽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节能减排和环保性。

例如,开发和应用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生物燃料技术等,以降低汽车的能耗和排放。

综上所述,汽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汽车外观、内饰、动力系统、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

汽车设计师需要具备艺术感、创造力和工程知识,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

汽车总体布置毕业设计

汽车总体布置毕业设计

汽车总体布置毕业设计汽车总体布置毕业设计在汽车设计领域中,汽车总体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汽车内部空间的规划、座椅布置、仪表盘设计等方面,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舒适度和驾驶体验。

本文将探讨汽车总体布置的一些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

一、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汽车总体布置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因素,旨在提供最佳的人机交互体验。

在汽车内部空间的规划中,应该根据人体尺寸和活动范围来确定座椅的位置和角度,以保证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仪表盘的设计也应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使驾驶员能够轻松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空间利用率在汽车总体布置中,合理利用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汽车内部空间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功能区域的布置,如前排座椅、后排座椅、行李箱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车内空间的利用率,使乘客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同时,考虑到汽车的整体重量和动力性能,也需要在空间利用率和车辆性能之间做出平衡。

三、安全性汽车总体布置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安全性。

座椅的位置和角度、安全气囊的布置、车身结构的设计等都会对汽车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在布置座椅时,应该考虑到乘客的身体结构和运动范围,以减少碰撞时的伤害风险。

此外,合理布置安全气囊和其他安全装置,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更好的保护。

汽车总体布置中的安全性设计是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四、美学设计除了功能性和安全性,汽车总体布置中的美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外观和内饰设计,以提升用户的审美享受。

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和细节处理,可以打造出独特而吸引人的汽车内部空间。

同时,美学设计也能够体现汽车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品牌体验。

总之,汽车总体布置是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考虑人机工程学、空间利用率、安全性和美学设计等因素,可以打造出更加舒适、安全和具有吸引力的汽车内部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总体设计1.概述汽车性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汽车的各部件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部件的协调和配合,取决于总体布置;总体设计水平的高低对汽车的设计质量、使用性能和产品的生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

汽车是一个系统,这是基于汽车只有如下属性而具备组成系统的条件:①汽车是由多个要素(子系统及连接零件)组成的整体,每个要素对整体的行为有影响;②组成汽车的各要素对整体行为的影响不是独立的;③汽车的行为不是组成它的任何要素所能具有的。

由此,汽车具备系统的属性,对环境表现出整体性、一辆子系统属性匹配协调的汽车所具备的功能大于组成它的各子系统功能纯粹的、简单的总和、反之,如果子系统的属性因无序而相互干扰,即便是个体性能优良的子系统,其功能也会因相互扼制而抵消,功率循环、轴转向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系统论所揭示的系统整体性和系统功能的等级性必然会映射到设计任务中来、用整体性来解释汽车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整车性能的综合优化,道理是十分显然的、汽车设计任务的等级形态表现为:上位设计任务是确定下位设计任务要实现的目标,下位设计是实现上位设计功能的手段、上、下位体系可从总体设计逐级分至零件设计,总体设计无疑处于这种体系的最上位,设计子系统的全部活动必须在总体设计构建的框架进行、子系统设计固然重要,但统揽全局、设计子系统组合和相互作用体系规则的总体设计对汽车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更加广泛、更为深刻。

1.1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使用要求出发,正确选择性能指标、质量和主要尺寸参数,提出总体设计方案,为各部件设计提供整车参数和设计要求;(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3)对整车性能进行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实现;(4)协调好整车与总成之间的匹配关系,配合总成完成布置设计,使整车的性能、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1.2 设计原则、目标(1)汽车的选型应根据汽车型谱、市场需求、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的产品发展规划进行。

(2)选型应在对同类型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使用调查、生产工艺调查、样车结构分析与性能分析及全面的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3)应从已有的基础出发,对原有车型和引进的样车进行分析比较,继承优点,消除缺陷,采用已有且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与结构,开发新车型。

(4)涉及应遵守有关标准、规、法规、法律,不得侵犯他人专利。

(5)力求零件标准化、部件通用化、产品系列化。

1.3汽车设计过程(1)调查研究与初始决策:选定设计目标,并制定产品设计工作及方针原则。

(2)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及对开发目标制定的工作方针、设计原则等主导思想提出整车设想,即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或构思设计。

(3)绘制总布置草图,确定整车主要尺寸、质量参数与性能以及各总成的基本形式。

(4)车身造型设计及绘制车身布置图:绘制不同外形、不同色彩的车身外形图;制作相应的造型的1:5整车模型;从中选优后,再制作1:5或1:1的精确模型。

(5)编写设计任务书;(6)汽车总布置设计;(7)总成设计;(8)试制、试验、定型。

2. 整车型式的选择根据设计原则,目标和用户的需求特点,整车设计人员要提出被开发车型的整车型式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2)轴数和驱动型式;(3)车头和驾驶室的型式及与发动机、前轴(轮)的位置关系;(4)轮胎的选择。

2.1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对于发动机的种类和型式,在现代汽车上主要选用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用其它燃料或其它种类的发动机,可根据车型的需要进行选取。

发动机的型式有直列式、V型和对置式等。

冷却方式有水冷和风冷。

因此要根据具体车型的使用条件和布置上的结构需要,而选择不同种类和型式的发动机。

2.2汽车的轴数和驱动型式不同类型的汽车有不同的轴数和驱动型式,这主要根据使用条件、用途、工厂的生产条件、制造成本及公路的轴荷限值等因素进行选择。

最常用的是两轴、后驱动4×2式汽车,其中轿车还可以采用4×2前驱动式结构。

对于一般总重小于 19t的汽车,都采用4×2后驱动的布置型式(前驱动的轿车除外),因为这种汽车结构简单、布置合理、机动性好、成本低、适合于公路使用,是—种典型的、成熟的结构型式。

随着汽车载重量的增加,各相关总成也要相应的加大,汽车的自重也要增加,这样会造成4×2式的汽车单轴的负荷增加,以致于超过公路、桥梁所规定的承载限值(公路允许单轴负荷为13t,双后轴负荷为24t)。

为解决此矛盾,一般采用增加汽车轴数的办法来减少单轴的负荷,如从4×2变成6×2、6×4、8×4,如果想增加驱动能力,提高越野通过性能,可以采用4×4、6×6、8×8等增加前驱动型式的结构,同时也可提高载重量。

采用增加轴数的办法,可以提高载重量而不增加单轴负荷,同时还不会增加车箱底板的离地高度,提高通用化、系列化水平,便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等。

所以汽车厂家多年来一直都采用这种办法变型出更多品种的汽车。

6×2式结构可以由单前轴、单后驱动桥和后支承轴组成,也可由双前轴和单后驱动桥组成,这主要取决于布置需求和轴荷分配。

但应尽量不采用双前轴式结构,因为这样会使前转向系统复杂,转向沉重或增加转向助力系统,增加成本和影响操作。

2.3车头、驾驶室的型式车头、驾驶室的型式是汽车的最主要的型式之一。

其选择主要决定于用户的要求、安全性、维修保养的方便性和生产条件等因素。

车头的型式如长头、平头、凸头等都各有其优缺点。

车头、驾驶室与发动机,前轴(前轮胎)的布置位置,也可组成不同的布置结构,形成不同风格的整车外形,使轴荷分配、轴距、转弯直径等发生变化。

对使用、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图2.1驾驶室与发动机,前轴(前轮胎)的布置位置2.4轮胎的选择轮胎的尺寸和型号是进行汽车性能计算和绘制总布置图的重要原始数据之一,因此,在总体设计开始阶段就应选定,而选择的依据是车型、使用条件、轮胎的静负荷、轮胎的额定负荷以及汽车的行驶速度。

当然还应考虑与动力—传动系参数的匹配以及对整车尺寸参数(例如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总高等)的影响。

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与轮胎额定负荷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大多数汽车的轮胎负荷系数取为0.9~1.0,以免超载。

轿车、轻型客车及轻型货车的车速高、轮胎受动负荷大,故它们的轮胎负荷系数应接近下限;对在各种路面上行驶的货车,其轮胎不应超载。

在良好路面上行驶且车速不高的货车,其轮胎负荷系数可取上限甚至达1.1;对车速不高的重型货车、重型自卸汽车,此系数亦可偏大些。

但过多超载会使轮胎早期磨损,甚至发生胎面剥落及爆胎等事故。

试验表明:轮胎超载20%时,其寿命将下降30%左右。

为了提高汽车的动力因数、降低汽车及其质心的高度、减小非簧载质量,对公路用车在其轮胎负荷系数以及汽车离地间隙允许的围应尽量选取尺寸较小的轮胎。

采用高强度尼龙帘布轮胎可使轮胎的额定负荷大大提高,从而使轮胎直径尺寸也大为缩小。

例如装载量4t的载货汽车在20世纪50年代多用的9.00—20轮胎早已被8.25—20;7.50—20甚至8.25—16等更小尺寸的轮胎所取代。

越野汽车为了提高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能力常采用胎面较宽、直径较大、具有越野花纹的超低压轮胎。

山区使用的汽车制动频繁,制动鼓与轮辋之间的间隙应大一些,以便散热,故应采用轮辋尺寸较大的轮胎。

轿车都采用直径较小、断面形状扁平的宽轮辋低压轮胎,以便降低质心高度,改善行驶平顺性、横向稳定性、轮胎的附着性能并保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我国各种汽车的轮胎和轮辋的规格及其额定负荷可查相应的国家标准。

轿车轮胎标准见GB 2978—82;货车和客车的轮胎规格详见国标GB 516—82。

货车的后轮装双胎时,比单胎使用时的负荷可增加10%~15%。

3.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总布置设计人员应初步确定以下各种参数,作为整车和总成的原始数据和工作目标。

在整车的方案(车头、驾驶室的型式、发动机的种类,整车初步的外廓尺寸、主要布置参数和布置草图)初步确定之后,整车设计人员通过图面工作和计算、初步确定如下目标参数:(1)汽车主要尺寸参数(2)汽车质量参数(3)主要性能参数(4)汽车的机动性参数(5)估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及其对应的转速。

(6)变速器的头档速比和档位数,和驱动桥的主减速比。

3.1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

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确定车头,驾驶室的型式,以及同发动机、前轴(轮)的相互布置关系后,绘制布置总布置草图,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各大总成。

(1)车架和车箱;(2)后簧、后桥和车轮;(3)前簧、前轴和车轮;(4)传动系;(5)转向机构及拉杆系统,并确定前轮转角和进行转弯直径的计算;(6)布置油箱、电瓶、消声器、贮气简、及备胎等其它总成。

完成整车总布置草图后,整车的外廓尺寸及相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已基本确定,然后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计算质量参数前,要列出各大总成的质量,再定出空载和满载时各总成的质心至前轴和地面的距离,最后计算出空载和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和质心至前轴、地面的距离。

整车总布置应提供以下参数,为总成开发提供原始数据。

(1)整车的外廓尺寸;(2)轴距和前、后轮距;(3)前悬和后悬长度;(4)车头、驾驶室和发动机、前轮的布置关系;(5)轮胎型号、静力半径和滚动半径、负载能力;(6)车箱长及外廓尺寸;(7)发动机的功率、扭矩及相应转速;(8)变速器头档速比(2种)和档位数;(9)后桥总速比(可有几种);(10)最高车速;(11)最大爬坡度;(12)整备质量及载质量;(13)转向盘直径,车轮转角及最小转弯直径(14)前轮接地点至前簧座的距离;(15)前簧中心距;(16)后簧中心距;(17)车架前部和后部外宽;(18)车架纵梁外形尺寸及横梁位置;(19)前簧作用长度;(20)后簧作用长度;(21)前簧非悬架质量;(22)后簧非悬架质量;(23)后轮毂及制动器总成质量。

通过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可以初步确定各总成的布置关系,进而确定整车各有关的(布置)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以便为总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草图时,可以参考同类车型的相关总成的外廓尺寸和质量,按本车的总布置需要,进行总布置草图的绘制。

初步确定主要布置尺寸和进行质量参数的计算。

汽车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轴距、轮距、总长、总宽、总高、前悬、后悬、接近角、离去角、最小离地间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