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穴位贴敷的运用PPT课件

穴位贴敷的运用PPT课件

贴敷材料的使用方法
01
选取合适的贴敷材料,如姜、 蒜、艾草等
03
将贴敷材料捣碎或磨成粉, 加入适量水或油调和成糊状
05
贴敷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02
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04
将调好的贴敷材料均匀涂抹 在穴位上
06
贴敷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避免剧烈运动
3
内科疾病的贴敷治疗
肤破损、感染
贴敷禁忌:孕妇、 皮肤过敏者、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等不宜贴敷
贴敷方法:按照说 明书操作,注意贴
敷的力度和方向
贴敷后的护理措施
贴敷后2小时内避 贴敷后避免长时间
免剧烈运动
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贴敷后避免使用 刺激性护肤品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热水浴或桑拿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使用电子产品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暴露在阳光下
感冒等
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
01
刺激穴位:通过贴敷刺 激穴位,激发人体自身 的调节功能
02
药物渗透:药物通过皮 肤渗透,进入体内,发 挥药效
03
经络调节:通过穴位贴 敷,调节经络,平衡阴 阳,调和气血
04
整体调节:通过穴位贴 敷,调节全身,达到整 体平衡,提高免疫力
穴位贴敷的适用范围
01 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
03
软组织损伤:促进损 伤修复,减轻疼痛
04
烧伤: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疼痛
05
皮肤病:治疗皮肤病, 减轻症状
06
外科感染:促进感染 控制,减轻症状
儿科疾病的贴敷治疗
感冒:贴 敷大椎穴、
肺俞穴等
咳嗽:贴 敷天突穴、
膻中穴等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缺点
皮肤过敏风险
部分人对某些中草药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 痒等症状。
疗效不稳定
穴位敷贴法的疗效受到个体差异、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 时会出现疗效不稳定的情况。
需要专业指导
穴位敷贴法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应在专业医师或针 灸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展前景
1 2
结合现代科技
病变部位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 穴位,如咳嗽可选择肺俞、 天突等穴。
少而精原则
选取少数几个关键穴位, 避免过多或过于分散。
贴敷材料
中药散剂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适量的介 质调和制成药饼或药丸进行贴敷。
鲜药
选取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后直接贴 敷在穴位上。
膏药
市售的成品膏药,根据需要选择合 适的进行贴敷。
操作步骤
清洁皮肤
敷贴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穴位 周围的皮肤。
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影响药效和刺激皮肤。
休息与活动
敷贴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和出汗,以免影响药效和造
成不适。
03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泻等,可以通 过穴位敷贴法缓解症状, 调整消化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穴位敷贴法课件
目 录
• 穴位敷贴法简介 •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 •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 穴位敷贴法实证研究 • 穴位敷贴法优缺点分析 • 穴位敷贴法常见问题解答
01
穴位敷贴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敷贴法是一种将药物敷贴在 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 的渗透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的中医疗法。
清洁穴位用酒精或温水清洁所选 穴位,去除污垢和油脂。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第壹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贴敷的起源及发展史。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 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 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 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 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 “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药物的选择。
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箐或研末用作穴位贴敷。因给药途径不同与内服药 物相比,贴敷用药又具有以下特点:
开窍活络
气味醇厚
1.常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 品,以引领诸药开结行滞,直 达病所,祛邪外出。常用的药 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 白芥子、乳香、没药、肉桂、 细辛、白芷、姜、葱、蒜等。
队伍流失

NO.1
具有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 疗作用。
NO.2
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 疗效果。
NO.3
可避免某些药物对人体的 不良反应。
NO.4
安全、简便、危险性和毒 副作用小。
第肆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姜汁调
姜汁调:温经通络、行气 活血。能促进药物的渗透
与吸收。
药物剂型。
药物性能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临床中有 多种剂型可供穴位贴敷使用。如 膏剂、丸剂、散剂、糊剂、泥剂、 膜剂、饼剂、熨贴剂等,其中膏
剂又分为软膏剂、硬膏剂。
病变局部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安全有效:通 过穴位刺激, 达到治疗效果, 副作用小
适应症广:适 用于多种疾病, 如颈椎病、腰 腿痛等
经济实惠:价 格相对较低, 适合长期使用
PART - 02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1 如感冒、咳嗽、 哮喘等
消化系统疾病: 2 如胃痛、腹泻、 便秘等
神经系统疾病: 3 如头痛、失眠、 神经衰弱等
穴位贴敷疗法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穴位贴敷疗法概述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穴位贴敷疗法的疗效与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 - 01
穴位贴敷疗法概述
穴位贴敷疗法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达到治 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方法。
1 穴位:人体特定部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 2 贴敷:将药物贴敷在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 3 原理: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体内,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4 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风湿、骨伤、皮肤病等 5 特点:安全、简便、无副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操作简便:无 需专业医生操 作,患者可自 行完成
贴敷时间:根据病情 和体质,在医生指导
下调整贴敷时间
贴敷疗程:7-10天
贴敷部位
A
穴位选择:根据病症选 择合适的穴位
B
贴敷时间:根据病情和药 物特性确定贴敷时间
C
贴敷方法:按照说明书或 医生建议进行贴敷
D
贴敷环境:选择通风、干 燥、清洁的环境进行贴敷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03
CATALOGUE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选定穴位
根据病情和具体穴位选择合适的 贴敷部位,做好标记。
清洁皮肤
贴敷前需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 保持干燥、无破损。
环境要求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温度适 宜,避免患者受凉。
正确使用贴敷药物和辅料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注意 药物的性质、气味、功效等。
穴位贴敷法
汇报人:xxx
2024-01-0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穴位贴敷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
局限性
CATALOGUE
目 录
• 现代科技在穴位贴敷法中的应用及 前景展望
• 总结:传承创新,推动穴位贴敷法 发展
胃痛
贴敷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位 ,可缓解胃痛、胃胀、恶心等症
状。
腹泻
贴敷神阙、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减轻腹泻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 复。
便秘
贴敷支沟、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头痛
贴敷百会、风池、太阳等 穴位,可缓解头痛症状, 减轻头部不适。
失眠
贴敷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可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02
CATALOGUE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01
02
03
感冒
贴敷大椎、风门、肺俞等 穴位,可缓解感冒症状, 如发热、头痛、鼻塞等。
咳嗽
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 穴位,可减轻咳嗽症状, 促进排痰。
哮喘
贴敷定喘、肺俞、膏肓等 穴位,可缓解哮喘发作时 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穴位敷贴技术培训课件

穴位敷贴技术培训课件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17
操作及注意事项
体位选择: 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 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贴敷部位(穴位)常规消毒。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 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
贴敷药物的固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 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 动或脱落。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19
贴敷时间: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 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 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难以耐受 的搔痒、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20
操作及注意—注意事项
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绷带固定药物。 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 不宜太长。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 性物品擦洗 。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 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代 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
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 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 并能矫味。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矫味矫臭。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 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2/11/2024
穴位敷贴技术
7
适应证与禁忌证

穴位贴敷治疗培训课件

穴位贴敷治疗培训课件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 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 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 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4
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 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 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 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 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 大量药材。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6
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 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 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 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 内液体,涂以碘伏等消毒,覆盖消 毒敷料,防止感染。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7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8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5
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 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 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 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 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 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6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4
7.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 谨防儿童误食中毒。
8.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2-4小时。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5
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 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 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 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 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应 及时到医院就诊。

穴位贴敷疗法课件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课件课件

薄膜,用纱布、胶布固定。覆法用药部位较大,故
多用于阿是穴。
涂法:亦称擦法,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穴区。
滴法: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置凉后,一滴滴徐
徐滴入穴区,以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阙穴。
第十五页,共23页幻灯片
2、常用贴敷方法
此外尚有叩法、离子透入法、熨敷法、掺法等。
第十六页,共23页幻灯片
酒调:行气、通络、消肿、止痛,虽用药缓, 可激其性;
油调:可润肤生肌。 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第十页,共23页幻灯片
(二)药物的制作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 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治疗相应疾病。
1、丸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蜜或药汁等
拌和均匀,制成圆形大小不一的药丸,贮存备用。
关于穴位贴敷疗法 课件
第一页,共23页幻灯片
一、概述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取一定的 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 法的共同作用,起到祛邪扶正、防病治病的一种疗 法。
第二页,共23页幻灯片
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 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
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
小儿夜啼、厌食、遗尿、流涎等。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第七页,共23页幻灯片
二、基本操作方法
第八页,共23页幻灯片
基本操作方法
(一)药物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膏或为 研末用作腧穴敷贴。
与内服药物相比,敷贴用药有以下特点: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常用的这
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葱、 蒜、肉桂、细辛、白芷、皂角、穿山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7
贴敷方法
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 敷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 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 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 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 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 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5
5.疗效确切,无创无痛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 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经 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 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 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 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一、概述
•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经络学说为 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
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
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
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
药末撒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4
.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 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 当配伍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 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 香、菖蒲、花椒、白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 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 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三 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 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
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
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
悠久的发展历史。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
• 从针灸学角度看穴位贴敷疗法属于灸法的 延伸,多选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特性 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发泡疗法”特征。 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瘖病、 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穴位贴敷 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 效佳、价廉、副作用小等特点。
注意: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 带固定贴敷药物。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8
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 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 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 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 1-3天贴治一次。
穴位贴敷有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 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和 仪器。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 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用。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4
4.取材广泛,价廉药俭
穴位贴敷法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 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见中草药, 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 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很 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 大量药材。
6
(3)辨证加药的组方配药特点
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
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 给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 更加肯定。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 制宜,而在临证灵活加入糁药,一般要求加药与 膏药相应,膏统治而加药专治,重症还可加入劫 药如巴豆等,所加糁药原则上选用治疗这一病症 的主要药或选效验方和单方为主以提高疗效。如 治热秘除用膏敷贴外,常在膏上糁以芒硝、大黄 等,再贴于脐腹部。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3
3)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组织器官最近、最直接 的相应穴位敷贴;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 穴;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 相应的背俞穴。如胃脘痛选中脘、胃俞等。
(4)远端取穴: 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 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 等。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9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 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 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 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0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 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 性大及发泡之品。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5
(2)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
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 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 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 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 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 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2
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
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 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 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 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 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3
3.简单易学,便于推广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2
基本操作方法
辨证选穴用药 1.腧穴选择及配伍: (1)辨证选穴: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
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 般不超过2-4穴。如风寒咳嗽选肺俞、风门等。 (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 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 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
4.冬病夏治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 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 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3/9/2021
穴位贴敷治疗
11
贴敷疗法的特点
1.作用直接,适应证广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 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 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 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 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 不到的显著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