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症与注意事项课件

合集下载

穴位贴敷的运用PPT课件

穴位贴敷的运用PPT课件

贴敷材料的使用方法
01
选取合适的贴敷材料,如姜、 蒜、艾草等
03
将贴敷材料捣碎或磨成粉, 加入适量水或油调和成糊状
05
贴敷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02
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
04
将调好的贴敷材料均匀涂抹 在穴位上
06
贴敷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避免剧烈运动
3
内科疾病的贴敷治疗
肤破损、感染
贴敷禁忌:孕妇、 皮肤过敏者、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等不宜贴敷
贴敷方法:按照说 明书操作,注意贴
敷的力度和方向
贴敷后的护理措施
贴敷后2小时内避 贴敷后避免长时间
免剧烈运动
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贴敷后避免使用 刺激性护肤品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热水浴或桑拿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使用电子产品
贴敷后避免长时 间暴露在阳光下
感冒等
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
01
刺激穴位:通过贴敷刺 激穴位,激发人体自身 的调节功能
02
药物渗透:药物通过皮 肤渗透,进入体内,发 挥药效
03
经络调节:通过穴位贴 敷,调节经络,平衡阴 阳,调和气血
04
整体调节:通过穴位贴 敷,调节全身,达到整 体平衡,提高免疫力
穴位贴敷的适用范围
01 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
03
软组织损伤:促进损 伤修复,减轻疼痛
04
烧伤:促进创面愈合, 减轻疼痛
05
皮肤病:治疗皮肤病, 减轻症状
06
外科感染:促进感染 控制,减轻症状
儿科疾病的贴敷治疗
感冒:贴 敷大椎穴、
肺俞穴等
咳嗽:贴 敷天突穴、
膻中穴等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穴位敷贴法课件PPT

缺点
皮肤过敏风险
部分人对某些中草药成分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红肿、瘙 痒等症状。
疗效不稳定
穴位敷贴法的疗效受到个体差异、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 时会出现疗效不稳定的情况。
需要专业指导
穴位敷贴法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应在专业医师或针 灸师的指导下进行。
发展前景
1 2
结合现代科技
病变部位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相应的 穴位,如咳嗽可选择肺俞、 天突等穴。
少而精原则
选取少数几个关键穴位, 避免过多或过于分散。
贴敷材料
中药散剂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适量的介 质调和制成药饼或药丸进行贴敷。
鲜药
选取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后直接贴 敷在穴位上。
膏药
市售的成品膏药,根据需要选择合 适的进行贴敷。
操作步骤
清洁皮肤
敷贴结束后,用温水清洁穴位 周围的皮肤。
调整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影响药效和刺激皮肤。
休息与活动
敷贴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 动和出汗,以免影响药效和造
成不适。
03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泻等,可以通 过穴位敷贴法缓解症状, 调整消化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
穴位敷贴法课件
目 录
• 穴位敷贴法简介 • 穴位敷贴法操作流程 • 穴位敷贴法临床应用 • 穴位敷贴法实证研究 • 穴位敷贴法优缺点分析 • 穴位敷贴法常见问题解答
01
穴位敷贴法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穴位敷贴法是一种将药物敷贴在 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 的渗透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的中医疗法。
清洁穴位用酒精或温水清洁所选 穴位,去除污垢和油脂。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中医穴位贴敷的原理药物使用适应症操作方法培训课件PPT

第壹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穴位贴敷的起源及发展史。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 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 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 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 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 “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药物的选择。
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以熬箐或研末用作穴位贴敷。因给药途径不同与内服药 物相比,贴敷用药又具有以下特点:
开窍活络
气味醇厚
1.常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 品,以引领诸药开结行滞,直 达病所,祛邪外出。常用的药 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 白芥子、乳香、没药、肉桂、 细辛、白芷、姜、葱、蒜等。
队伍流失

NO.1
具有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治 疗作用。
NO.2
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 疗效果。
NO.3
可避免某些药物对人体的 不良反应。
NO.4
安全、简便、危险性和毒 副作用小。
第肆章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若使用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 敷穴位,引起局部发疱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疱疗法
姜汁调
姜汁调:温经通络、行气 活血。能促进药物的渗透
与吸收。
药物剂型。
药物性能
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能,临床中有 多种剂型可供穴位贴敷使用。如 膏剂、丸剂、散剂、糊剂、泥剂、 膜剂、饼剂、熨贴剂等,其中膏
剂又分为软膏剂、硬膏剂。
病变局部

《穴位贴敷疗法》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课件
避免受伤和感染
在贴敷穴位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并使用消毒的贴敷材料以避免感染。
个体差异
穴位贴敷疗法对每个人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穴位贴敷疗法的效果评估
1
自我观察
注意观察贴敷穴位后的身体状况变化,如疼痛减轻、睡眠改善等。
2
专业评估
寻求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帮助,他们可以通过诊断和观察来评估穴位贴敷的效果。
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中传播开来,并获得了许Biblioteka 多人的认可和使用。3
古老而广泛的应用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 广泛应用于中医和其他传统医学体系中。
现代科学的验证
现代研究已经证实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有效性,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替代疗法。
穴位贴敷的原理
1 经络系统
穴位贴敷疗法基于人体的经络系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和平衡体内的能量流动。
2 自然疗愈能力
通过刺激穴位,穴位贴敷疗法促进身体的自然疗愈能力,加速康复和改善健康状况。
穴位贴敷的操作方法
选择适合的穴位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可以 参考中医理论或咨询专业医生。
准备贴敷材料
准备好适当的贴敷材料,如穴位 贴、艾叶、灸条等。
贴敷和按摩
将贴敷材料应用于选定的穴位, 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穴位的刺 激效果。
常用的穴位及其作用
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贴敷该穴位 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额头两侧的颞部,贴敷 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眼部不适。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肌的外侧凹陷 处,贴敷该穴位有助于提高能量和 消除疲劳。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寻找专业指导
在贴敷穴位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穴位贴敷疗法PPT课件

安全有效:通 过穴位刺激, 达到治疗效果, 副作用小
适应症广:适 用于多种疾病, 如颈椎病、腰 腿痛等
经济实惠:价 格相对较低, 适合长期使用
PART - 02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
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 1 如感冒、咳嗽、 哮喘等
消化系统疾病: 2 如胃痛、腹泻、 便秘等
神经系统疾病: 3 如头痛、失眠、 神经衰弱等
穴位贴敷疗法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穴位贴敷疗法概述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穴位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穴位贴敷疗法的疗效与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PART - 01
穴位贴敷疗法概述
穴位贴敷疗法定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在穴位上贴敷药物,达到治 疗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方法。
1 穴位:人体特定部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 2 贴敷:将药物贴敷在穴位上,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成分 3 原理:药物通过穴位进入体内,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4 适应症: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风湿、骨伤、皮肤病等 5 特点:安全、简便、无副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穴位贴敷疗法特点
操作简便:无 需专业医生操 作,患者可自 行完成
贴敷时间:根据病情 和体质,在医生指导
下调整贴敷时间
贴敷疗程:7-10天
贴敷部位
A
穴位选择:根据病症选 择合适的穴位
B
贴敷时间:根据病情和药 物特性确定贴敷时间
C
贴敷方法:按照说明书或 医生建议进行贴敷
D
贴敷环境:选择通风、干 燥、清洁的环境进行贴敷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穴位贴敷法PPT课件

03
CATALOGUE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 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选定穴位
根据病情和具体穴位选择合适的 贴敷部位,做好标记。
清洁皮肤
贴敷前需清洁贴敷部位的皮肤, 保持干燥、无破损。
环境要求
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温度适 宜,避免患者受凉。
正确使用贴敷药物和辅料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注意 药物的性质、气味、功效等。
穴位贴敷法
汇报人:xxx
2024-01-0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 穴位贴敷法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穴位贴敷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
局限性
CATALOGUE
目 录
• 现代科技在穴位贴敷法中的应用及 前景展望
• 总结:传承创新,推动穴位贴敷法 发展
胃痛
贴敷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位 ,可缓解胃痛、胃胀、恶心等症
状。
腹泻
贴敷神阙、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减轻腹泻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 复。
便秘
贴敷支沟、天枢、大肠俞等穴位, 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头痛
贴敷百会、风池、太阳等 穴位,可缓解头痛症状, 减轻头部不适。
失眠
贴敷神门、心俞、三阴交 等穴位,可改善睡眠质量 ,缓解失眠症状。
02
CATALOGUE
常见疾病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
01
02
03
感冒
贴敷大椎、风门、肺俞等 穴位,可缓解感冒症状, 如发热、头痛、鼻塞等。
咳嗽
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 穴位,可减轻咳嗽症状, 促进排痰。
哮喘
贴敷定喘、肺俞、膏肓等 穴位,可缓解哮喘发作时 的喘息、气促等症状。

(精品医学)穴位贴敷PPT演示课件

(精品医学)穴位贴敷PPT演示课件
.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 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 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 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其中 采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引起局 部发泡、甚至化脓,中医称之为“灸疮”, 这种特殊的穴位贴敷方法称为“天灸”、 “自灸”或“发泡疗法”。如果将药物贴 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 防治疾病时,又称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 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 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固定方法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 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若贴敷在头面 部,外加绷带固定特别重要,还可防止药物掉入 眼内,避免发生意外。目前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 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如需换药,可用 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 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
.
实施穴位贴敷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对贴敷 药物过敏者切勿使用本方法。贴敷后应注 意观察皮肤有无过敏、皮疹及糜烂溃破现 象,一旦有不适情况,立即停用。
.
每次贴敷时取穴不宜过多,应少而精,一 般以6~8穴为宜;对一些慢性病的保健调理, 可采用几组穴位轮换交替的使用方法,每 次贴敷一组穴位。同一部位不宜连续贴敷 过久,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成皮肤溃疡。
.
11药袋
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 以水、醋、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 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后更换。
.
12磁片
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 的和穴位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 贴敷于相应穴位。
.
操作方法
1 穴位选择 穴位贴敷疗法的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基本

穴位贴敷疗法【优质PPT】

穴位贴敷疗法【优质PPT】

2021/11/14
9
二、发展历史
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 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 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一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 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 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 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 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 作用机理、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 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 络穴位………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
(4)远端取穴: 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 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 等。
2021/11/14
15
三、基本操作方法
2.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药物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 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当配伍通 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促进药物吸收, 如冰片、麝香、沉香、丁香、檀香、菖蒲、花椒、白 芥子、姜、肉桂等。一则易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 效;二则气味俱厚之品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 灸样刺激作用;三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 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2021/11/14
4
二、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对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和疗 效已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在 《灵枢·经脉篇》中记载:“足阳明之筋…… 颏筋有寒,则急引颊日移口,有热则筋缓, 不胜收放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 酒和桂,以涂其缓者……”,被后世誉为膏药 之治,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
2021/11/14
27
四、贴敷疗法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糖尿病患PP者T学习交应流 慎用或用; 4
三、注意事项
1.治疗前清洁皮肤,以防感染。 2.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贴敷腧穴不宜过多,贴敷面积不宜过大,贴 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刺激过大或发生药物中毒。 3.对于幼儿、久病、体弱者一般不贴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同时注意 使用不宜过大,贴敷时间不宜过久,并在贴敷期间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 良反应。
穴位贴敷疗法的适应症 及注意事项
PPT学习交流
1
一、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PPT学习交流
2
穴位贴敷疗法适应症
7、儿科疾病:婴幼儿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症等。 8、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膏药贴敷应用广
泛)。 9、外科疾病: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PPT学习交流
3
二、禁忌症
1.颜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严防 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及有毒药物误入口、 鼻、眼内。 2.对于可引起皮肤发泡、溃疡的药物需注 意:
PPT学习交流
6
9.贴敷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 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对某种药物出现全身性皮肤过 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0.贴敷部位出现水疱或溃疡者,待皮肤愈后再行治疗。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 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疱应以消毒针具刺破,排尽疱内液体,涂以碘伏等 消毒,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PPT学习交流
5
三、注意事项
4.治疗不宜空腹进行,贴药时注意休息,饮食不宜吃生冷、海鲜、辛辣等刺激性 食物。 5.敷药治疗后尽量减少出汗、注意局部防水。 6.本疗法会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 度处水疱等反应,可自然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 发红、起疱,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7.外敷药物须妥善保管,不宜内 服,谨防儿童误食中毒。 8.小儿皮肤娇嫩,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4小时。
PPT学习交流
7
谢谢!
PPT学习交流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