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梳理及检测

合集下载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5,含答案)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5,含答案)

-24-
-8-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 12.修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 ) ①滕王阁序(序言、赠序) 13.序 ②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序 ) ③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为……写)序 ①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才华出众的) ②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美好的 ) 14.胜 ③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 ④刑人如恐不胜( 尽 )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战胜,取胜) ⑥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 介词,用 ) 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11-
①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介词,到 ) ②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介词,与,同)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介词,比 ) 2.于 ④权倾五伯,囚于请室( 介词,在 ) ⑤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介词,对 ) ⑥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介词,在 ) ⑦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介词,被 )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 ) ②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3.而 ③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并列) ④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连词,表修饰) ⑤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前者连) 词,表修饰;后者连词,表承接
-9-
①穷睇眄于中天( 极,尽 )
15.穷
②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尽 困厄
) )
④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走投无路 )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失)意,与“达”相对
15.穷 ⑥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贫困 )
⑦复前行,欲穷其林(寻求到尽头)
-10-
四、析虚词 说说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6-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基础知识检测(必修一至必修五)

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基础知识检测(必修一至必修五)

必修课本基础知识检测班级姓名一、给加点字注音。

第一组分泌.( ) 沁.园春( ) 百舸.( ) 坎坷.( ) 拜谒.( ) 遏.制( ) 竭.力( )挥斥.( ) 干坼.( ) 遒.劲( ) 酋.长( ) 谩.骂( ) 散漫.( ) 惆.怅( )稠.密( ) 绸.缪( ) 寥.廓( ) 峥嵘..( )..( ) 寂寥.( ) 彷徨..( )彳亍第二组颓圮.( ) 舷.梯( ) 娴.熟( ) 弦.外之音( ) 静谧.( ) 奢靡.( ) 猕.猴( ) 所向披靡.( ) 矫.揉造作( ) 繁衍.( ) 挑衅.( ) 青荇.( )长篙.( ) 蒿.里行( ) 枯槁.( ) 浮藻.( ) 缫.丝( ) 漫溯.( ) 第三组晦朔.( ) 大堰.河( ) 荆棘..( )冰屑.( )..( ) 火钵.( ) 忸怩凌侮.( ) 叱.骂( ) 团箕.( ) 给.予( ) 碾.了三番( ) 惫.懒( )瞋.目( )笑靥.( ) 朱拓.( )瘦削.( )谬.论( )形骸.( )第四组讪.笑( )窈窕..( )炮烙.( )惴.惴不安( )提纲挈.领( )锲.而不舍( )咀嚼.( )嚼.舌( )脚踝.( )比权量.力()万乘.之势()朝.同列()一夫作难.()弃甲曳.()兵鸡豚.()狗彘.()之畜.()数.( ) 罟.()不入洿.( )池盗跖.()罪愆.()第五组蟊.贼()戕.害()脍.()炙人口棹.()壑.()耘耔.()多舛.()涸.辙()险衅.()夙遭闵.()凶锱铢..()没镞.()一蹴.而就()迄.今()关隘.()溢.出()二、字形。

第一组,根据拼音写汉字。

荒miù()pī()缪杀lù()宫quâ()浪â()飞舟荡yàng( ) yú()阴浮zǎo()石niǎn()zhǎn zhuǎn()反侧jǐ()予zhuì()城而出wùxū()变法fǔ()心chēn()怪chēn()目而视人为刀zǔ()肆无忌dàn()桀ào()作yī()婆suō( )起舞第二组,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高考语文全册教材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全册教材梳理含答案

高考语文全册教材梳理含答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1]知识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无能为也已.()4.秦伯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______________2.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________________3.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_______________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敢竭鄙.怀,恭疏短引()2.许公曰:“……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3.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2.越国以鄙.远()3.既东封.郑()4.与郑人盟.()5.既东.封郑()6.越国以鄙远.()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寡人之过也。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0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刘宁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的自然哲学。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

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1/ 9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

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

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

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

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

人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

人版高中语文教材梳理必修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二、古今异义1.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进献。

今义:演奏或取得功效。

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指妃嫔。

今义:美貌的女子。

3.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4.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到那里。

今义:以前。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遵守约定。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6.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指侍从。

今义:①方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②表示概数。

7.明年..复攻赵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8.不如因而..厚遇之 古义:介词,趁此来……。

今义:连词,表结果。

9.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指上前进献。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10.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古义:扬言。

今义:(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1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1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见识短浅而又地位低微。

今义:鄙视、轻视。

三、一词多义1.负⎩⎪⎨⎪⎧①秦贪,负.其强 凭借,倚仗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2.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②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3.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牵、拉③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⑤引.佩刀自刺 拔出⑥虞常果引.张胜 招供4.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③不如因.而厚遇之 趁机5.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③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步行④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辈⑤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门徒,弟子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光着6.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幸好,幸而②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③幸.可广问讯 希望④妇女无所幸.封建帝王对女人的宠爱称为“幸⑤则幸.得脱矣 侥幸7.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介词,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拿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连词,表目的,来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连词,表目的,来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连词,因为8.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副词,竟然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副词,于是,就③臣乃.敢上璧 副词,才 9.且⎩⎨⎧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连词,况且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③且.庸人尚羞之连词,即使四、重要实词1.窃.计欲亡走燕 私下 2.使人遗.赵王书 送给 3.曲.在赵 理亏 4.均.之二策 权衡,比较 5.臣请.完璧归赵 请允许我 6.相如奉.璧奏秦王 捧着 7.礼节甚倨.傲慢 8.不如因而厚遇.之 招待,款待 9.左右..欲刃相如 身边的侍从 10.秦王不怿. 高兴,喜悦 11.位在廉颇之右.上 1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誓同生死的朋友 13.伐.齐,大破之 讨伐14.拜.为上卿授予官职15.求人可使报.秦者答复,回复16.不可不许.答应17.王必.无人如果,实在18.相如因持璧却.立退19.左右皆靡.退却20.且相如素.贱人向来,本来21.臣等不肖..不才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1,含答案)

【推荐】【人教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文言文ppt课件(必修1,含答案)

-4-
二、明通假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车柔,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再一次;暴,同“曝”,晒干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赋,资质 )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不从师 )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乘 ) 8.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结,盘绕 ) 9.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 10.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僇,同“戮”,刑辱,这里是遭到贬谪)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
-5-
三、释实词 解释下列实词。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 1.绝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
③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 2.假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利用) ③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⑤介词,“自”“在”
-13-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代人 )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解释为)“这类”“这些”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解释为)“的” 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之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两者都是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它们) ” 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两者都是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⑧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代“我”) ⑨吾欲之南海(动词,解释为)“到”“往”
)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6.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梳理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5.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 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 1.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过也。
•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4、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收。
5、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 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 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 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 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
人物刻画的方法或角度
• 1.正面与侧面描写(角度) • 2.正面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
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 描写。这四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 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侧面描写——衬托或烘托
• 衬托或烘托(正衬与反衬)利用事物间近 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 出某一事物;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
• 静吟明月解千愁 • 静坐南山忆几秋 • 独上高楼解千愁 • 独上兰舟渡整宿 • 悠数落花道千言
重要句子的翻译
• 1.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过也。
•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 柳、捣衣(捣练)等。

高考第一轮必修一文言文梳理

高考第一轮必修一文言文梳理

二、穷: •1、走投无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极,尽: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图穷而匕首见。
三 、引: •1、打开弓:引而不发 •2、拉: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同上) •4、调转车头:相如引车避匿(同上) •5、身子向上起: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 王》) •6、提起、举起: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招供 虞常果引张胜。 •“序”(一种文体) 恭疏短引。
高考文言文复习 教材梳理(必修一)
复习准备
一、心态准备:忌轻视,补漏洞,得新知
二、书本准备:“必修一——必修五教材”、《全品》
复习建议
1、课内复习(看书):重读课文,注意知识的归纳整 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文常)、记忆复习。 (课上复习,课下整理) 2、课外复习(做题):注意实战演练量的积累,大量 的阅读是有必要的,一般来讲,能逐字翻译20—— 30篇段陌生文段,基本能读懂文言文(翻译、断 句)。
• 1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 康长寿。 •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婚姻:一是男 娶女嫁结为夫妻这件事情;二是指结婚男女双方的父母。 • 【引申】婚姻六礼 • ——六礼,汉族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 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 18.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河北,黄河以北;河南,黄河以南。
• • • •
8.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9.为变徵之声。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代音乐 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 10.乃朝服,设九宾。 • ——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 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 施礼,并延引上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梳理及检测高中语文必修一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百舸(ɡě)峥嵘(zhēnɡrónɡ)遏制(è)彳亍(chìchù)颓圮(pǐ)皮辊(ɡǔn)荇菜(xìnɡ)笙箫(shēnɡ)火钵(bō)团箕(jī)瓦菲(fēi)缒(zhuì)戮力(lù)骨髓(suǐ)忤逆(wǔ)濡缕(rúlǚ)瞋目( chēn)拊心(fǔ)淬火(cuì)创伤(chuānɡ)箕踞(jù)飨士卒(xiǎnɡ)翌日(yì)骷髅(kūlóu)鲰生(zōu)卮酒(zhī)彘肩(zhì)杯杓(sháo)喋血(dié)浸渍(zì)游说(shuì)弄堂(lònɡ)阙秦利晋(quē)长歌当哭(dànɡ)舔舐(shì)携带(xié)拜谒(yè)涟漪(yī)不惮(dàn)变徵之声(zhǐ)翌年(yì)水门汀(tīnɡ)拷绸(kǎo)缜密(zhěn)玉玦(jué)横亘(ɡèn)漫溯(sù)菲薄(fěi)攒射(cuán)殒身不恤(xù)褴褛(lán lǚ)籼米(xiān)锭子(dìnɡ)二、根据拼音填写字词桀ào(骜)liáo廓(寥)lì(莅)临qiú(遒)劲àn(黯)然租lìn(赁)hān(酣)畅yǔn(殒)身不恤niǔní(忸怩)不安chìzhà(叱咤)风云和ǎi(蔼)偏tǎn(袒)zhì息(窒)jú子洲(橘)目zì尽裂(眦)pánshān(蹒跚)hūn腥(荤)刀zǔ(俎)婆suō(娑)作yī(揖)斑lán(斓)荆jí(棘)chóuchànɡ(惆怅)liáo落(寥)门fēi(扉)三、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峥嵘岁月(不平凡)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坍塌)寥落(稀少)出离愤怒(超出)黯然(忧伤的样子)玄色(黑色)菲薄的祭品(微薄)微漠的悲哀(依稀,淡薄)惩创学生的武功(惩罚,惩治)到中流击水(游泳)谁主沉浮(主宰)指点江山(评论)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长歌当哭:原意指用写文章代替哭泣;当,当作。

捶胸顿足:形容非常焦急,懊丧或极度悲伤的样子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殒,死亡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秋毫无犯: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

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割宰的地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优美的汉字1.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

2. 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

不过我国考古人员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

3.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

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

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4.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

5.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

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只不过是用字方法。

6.独体字包括象形字和指事字。

合体字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

7.汉字由于有独特的形体结构,因此除了记录字的音和义以外,还保存着造字时的文化信息,其中不乏当时的思想意识或观念。

8.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多宝塔》(楷书)怀素《自叙帖》(草书)。

奇妙的对联1.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源远流长。

2.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3.所谓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即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4.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

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

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

5.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6.对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

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着为分别。

一、解释下列划线字词亡郑以陪邻(增加)少假借之(原谅)乃为装遣荆轲(行装/派遣)沛公安在(哪里)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按剑而跽(跪直身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放)尝为晋军赐矣(恩惠)唯君图之(句首语气词,表希望)阙秦以利晋(缺损,削减)朝济而夕设版焉(渡过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非,没有)沛公奉为寿(敬酒祝健康)以乱易整,不武(用武时应遵守的准则)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物接近)忤视(逆,迎)厚遗秦王宠臣(赠送)见陵之耻除矣(被欺辱)敢以烦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方的尊称)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秦之遇将军,可谓深(刻毒)矣何厌之有(满足)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尽)窃为大王不取也(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私意,私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枝末节)二、解释下列划线字词(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夜,在晚上进兵北略地:北,向北函封之:函,用匣子箕踞以骂曰:箕,像箕一样头发上指:上,向上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军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穿戴白衣白帽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穿上上朝的衣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神示意3.形容词作名词供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4.动词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5.使动用法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6.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太子迟之:迟,认为……迟三、通假字1.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2.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4.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5.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6.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7.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8.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9.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0.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11.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1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13.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1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1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16.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1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四、解释下列划线字词(古今异义词)1. 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2. 行李之往来:古,出使的人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如果)没有。

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4.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走投无路5.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6.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7.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礼品8. 诸郎中执兵:古,宫廷的侍卫9. 乃引其匕首提(dǐ)秦王:掷击10. 断其左股:古,大腿11.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12.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13. 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1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五、解释下列划线字词(文言虚词)而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今有大功而击之:连词,表转折以敢以(之)烦执事:介词,用、拿越国以鄙远:连词,表目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为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介词,被,表被动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介词,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人方为刀俎:动词,是因因人之力而敝之:动词,依靠不如因善遇之:趁着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就、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趁机者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亚父者,范增也:语气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其它常识1.《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2.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3.徐志摩的代表作是《再别康桥》,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4.艾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5.《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作者是左丘明。

6.《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史料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合称为“史书双璧”。

8.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

他的作品《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

9.巴金原名李尧棠,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0.《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两则新闻。

后者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11.《包身工》作者为夏衍,体裁是报告文学。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9~12题。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