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宝典8-句子成分大全Word版
句子成分划分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符号及方法)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 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完整版)小学语文学习宝典8-句子成分大全.docx

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概念: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和叹号来表示。
句子的分类:按照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有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单句的分类:根据句子结构非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我们上学了。
非主谓句:由单个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好热!好困!按照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陈述句:述说一件事情,句末用句号。
我是中学生。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句末用问号。
你在说什么?感叹句:表示某种强烈的情感,句末用感叹号。
北京的秋天真美啊!句子的成分: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 补语 >+( 定语 )+宾语1、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多表示人或事物,常用名词或代词。
说明是“谁” 或者是“什么” 。
简而言之—发出动作的主体就是主语。
中国人民志气高。
那两个服务员忙掏出手机。
2、谓语:谓语是对句子主语做陈述的部分,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怎么样”。
简而言之—主语发出的动作就是谓语。
漫天的乌云顿时消散了。
树叶黄了。
3、宾语: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是谓语动词直接作用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和工具等。
可以回答主语做了“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
简而言之—主语做的事情就是宾语。
敌人监视着苇塘。
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
4、定语: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 (绿 )叶、 (新)学校、 (好 )主意等。
2024年《语文句子成分》课件

《语文句子成分》课件一、引言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句子成分是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正确理解和运用句子成分,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句子成分的分类1.主语:主语是句子的主体,表示句子所说的人或事物。
例如:我(主语)吃饭。
2.谓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存在或变化。
例如:我(主语)吃饭(谓语)。
3.宾语:宾语是谓语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对象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我(主语)吃饭(谓语)。
4.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表示被修饰词的性质、特征、范围等。
例如:我(主语)吃(谓语)好的(定语)饭。
5.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成分,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地点、程度等。
例如:我(主语)在食堂(状语)吃(谓语)饭。
6.补语: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表示主语或宾语的状态、结果、程度等。
例如:我(主语)吃饱(补语)饭。
三、句子成分的作用1.主语的作用:主语是句子的主体,决定了句子的内容。
明确主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
2.谓语的作用:谓语是句子的核心,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存在或变化。
选择合适的谓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
3.宾语的作用:宾语是谓语动作所涉及的对象,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
明确宾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明确。
4.定语的作用:定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被修饰词的性质、特征、范围等。
使用定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具体。
5.状语的作用:状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动作的方式、时间、地点、程度等。
使用状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丰富。
6.补语的作用:补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表示主语或宾语的状态、结果、程度等。
使用补语,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
四、句子成分的运用1.合理搭配句子成分: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要搭配得当,使句子表达更加准确、清晰。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实用

主要成分
附加成分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主要有:
动词谓语句:茶桌‖擦得滑溜溜的发光。
03
形容词谓语句:他‖非常健康。
04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一。
05
主谓谓语句:他‖性格温和。
06
三、单句的种类
4.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 (1)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 (2)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5.选出主谓部分划分有误的一项( ) A.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B.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 C.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D.一九三二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05
几种特殊的单句
例如:
1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表示出现)
2
到处‖是欢乐的从群。(表示存在)
3
第三,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发出者。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
4
例如:
5
门口站着两个兵--两个兵在门口站着。
6
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7
几种特殊的单句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01
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02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状语、谓后补。
成分口诀
游泳爱好者都夸这个海滨的风景好。
壹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帮助我们理清句子结构,准
确理解句子含义。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个基本成分,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
首先是主语,它通常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主语一般
回答“谁”或“什么”做了什么事情。
比如,“小明跑步”,这里的“小明”就是主语。
接着是谓语,它是句子的核心,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谓语通常由动词充当。
比如,“小明跑步”,这里的“跑”就是谓语。
然后是宾语,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作用对象,宾语通常回答“谁”或“什么”受到了动作。
比如,“小明吃苹果”,这里的“苹果”就是宾语。
再来是定语,它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定语通常修饰主语或宾语,起到限定或
描述的作用。
比如,“红色的苹果”,这里的“红色的”就是定语。
接下来是状语,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方式等情况,状
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比如,“昨天在公园里散步”,这里的“昨天”和“在公园里”就是状语。
最后是补语,它是主语或宾语的补充,用来说明主语或宾语的具体情况,补语
通常由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等充当。
比如,“他很高兴”,这里的“高兴”就是补语。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句子成分划分口诀对于理解句子结构和句子含义
非常重要。
掌握句子成分划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准确表达意思,提高语文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句子成分划分口诀,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
句子成分专题-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句子成分专题|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句子成份专题我们说话或者写文章,是一句一句地把版书的意思表达出来的。
这种进行交际、传达信息的句子,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有长有短。
一个词也可以构成一个句子,如“谁?”“什么?”过来!“但是,一般句子都比较长,是邮好些词构成短语并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
在这样较长的句子里,词与词之间,或者短语与短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可以把一个句子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
句子的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句子成分。
构成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等。
主语、谓语和宾语可以由短语构成,作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短语,其主体部分叫做中心语。
关于句子成分,需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句子成分基本上是由各种短语充当的,虽然单个实词在结构的句子里也能够充当句子成分。
如:(1)太阳出来了。
(2)一轮红日渐渐升上蔚蓝色的天空。
例(1)是个结构简单的句子,其主语由名词“太阳”充当,其谓语由动词“出来”充当。
例(2)是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其主语由短语“一轮红日”充当,其为主由短语“渐渐升上蔚蓝色的天空”充当;主语里边又包含着定语“一轮”和主语中心语“红日”,谓语里边又包含着状语“渐渐”、补语“上”、宾语“蔚蓝色的天空”和谓语中心语“升”;而宾语“蔚蓝色的天空”本身又是短语,它又包含着定语“蔚蓝色”和宾语中心语“天空”。
其二,各种句子成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层次。
主语和为主处于第一层次,如例(2)的“一轮红日”和“渐渐升上蔚蓝色的天空”;主语的定语及其中心语、谓语的状语及其中心语、补语、宾语,是对主语和谓语的再分析的结果,处于第二层次,如“一轮”“红日”“渐渐”“升”“上”“蔚蓝色的天空”;而宾语的定语及其中心语,则是对宾语的再分析的结果,处于第三层次,如“蔚蓝色”“天空”。
其三,分析句子成分,一般应该采用不断“二分”的方法。
语文基础知识句子的六种成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句子的六种成分构成句子的词和词组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可以分为六种。
构成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次要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 一般句子成分的示意图:[状语]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定语)宾语<补语>注意:表时间、地点的状语一般在主语前。
而表时间、地点的词语如在谓语后,称之为补语。
句子成分歌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1、主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主语一般在谓语前。
用作主语的常有:名词、代词、数量词组、联合词组、“的”字结构词组。
主语用“═”标示。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符号:双行线═。
例如:①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②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
③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谓语一般在主语后。
用作谓语的常有:动词、形容词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
名词、数量词组、主谓词组也可以作谓语。
谓语用“”标示。
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符号:单行线 _____。
例如:①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②桃花‖开了。
③今天‖星期日。
3、宾语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一般在动词的后边,表示行为的对象、成果、工具、处所或存在的事物等,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
用作宾语的常有:名词、代词。
宾语用“”标示。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即学 即练 3.划分并标注下列各句的句子成分,
1 他读书, 2 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两本书, 3 不喜欢运动却喜欢阅读的他昨天下午非常认真地读完了 两本十分有意义的历史书, 4 我用纸糊了两扇窗户, 5 我所遇到的毕竟还是好人多于坏人, 6 那个人把他逼得无路可走, 7 他被亲人送到医院把伤治好了, 8 青藏铁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那里的人们, 9 北京的工人们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10 我的弟弟已经准备好一切用品,
• 鲁班‖ 用锯齿状的竹片 在一棵小树树 干上 来回 拉﹤了﹥﹤起来﹥,
• 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 具,
• 直到今天 ,锯子‖ 仍然 是 木匠们干活 的 主要 工具,
• 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 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 后来 ,鲁班‖ 又陆续 发明﹤了﹥ 木刨 பைடு நூலகம்钻、墨斗和曲尺等 许多 木匠 工具,
• 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 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 袁隆平视为生命 的 四分 田地,‖ 在一 个星期天的早晨 , 还是 被那些造反派 扫荡﹤一空﹥,
• 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 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一位 手里拿着照相机 的记者‖ 一声不响 地解了 系在自己腰里 的 那条结实 的 粗 绳子,
•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 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 水平和 不朽的艺术 价 值,‖ 充分 显示﹤了﹥ 我国 劳动人民 的 智慧和力量,
•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 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 这支部队 的先头连‖ 就 匆匆 占领﹤ 了﹥ 汽车路边 一个 很低 的 光光 的 小 山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概念: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在口头表达上有一个较长的停顿,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和叹号来表示。
句子的分类:按照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有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
单句的分类:根据句子结构非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我们上学了。
非主谓句:由单个词或非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好热!好困!按照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陈述句:述说一件事情,句末用句号。
我是中学生。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句末用问号。
你在说什么?感叹句:表示某种强烈的情感,句末用感叹号。
北京的秋天真美啊!句子的成分: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1、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多表示人或事物,常用名词或代词。
说明是“谁”或者是“什么”。
简而言之—发出动作的主体就是主语。
中国人民志气高。
那两个服务员忙掏出手机。
2、谓语:谓语是对句子主语做陈述的部分,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怎么样”。
简而言之—主语发出的动作就是谓语。
漫天的乌云顿时消散了。
树叶黄了。
3、宾语: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是谓语动词直接作用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和工具等。
可以回答主语做了“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
简而言之—主语做的事情就是宾语。
敌人监视着苇塘。
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
4、定语: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
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
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三杯)美酒敬亲人5、状语: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他[已经]走了。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深的回忆。
6、补语: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结果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程度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状态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趋向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数量她生〈在南海〉。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处所、时间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我们干得<热火朝天>。
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句子的主干:在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成分,它表述句子的主要意义,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干部分,它使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更具体、形象。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是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语,但在否定句中,找主干时做状语的“不、没有”等不能删去,否则句子意思会完全相反。
划分句子的口诀:句子成分要划对,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1、他(主)非常诚恳地(状)征求(谓)大家的(定)意见(宾)。
2、秋天比春天(主)更(状)富有(谓)欣欣向荣的(定)景象(宾)。
3、张思德同志(主)永远(状)是(谓)我们学习的(定)榜样(宾)。
4、汽车(主){在[望不到边际的](定)高原上}(状)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状)我(主)一向(状)过着(谓)朴素的(定)生活(宾)。
6、峰峦(主)刚刚(状)从黑夜中(状)显露出(谓)一片(定)灰蒙蒙的(定)轮廓(宾)。
7、淡淡的(定)朝阳(主)刚(状)把树梢(状)照亮(谓)。
8、豆大的(定)汗珠(主)不停地(状)从脸上直往下(状)落(谓)。
9、他(主)踉踉跄跄地(状)从外地(状)赶回(谓)久别的(定)家乡(宾)。
10、我们村里的(定)农民(主)往冻土上(状)铺了(谓)一层(定)麦秸(宾)。
11、已经上了岸的(定)勇士(主)乘机(状)俯身(状)冲了上去(谓)。
12、小学校(主)显得(谓)那样(状)幽静而又神秘(宾)。
13、心里(主)突然(状)感到(谓)万分(定)沉重(宾)。
14、他(主)推开门走进去(状)站在(谓)桌子前(宾)。
15、连长(主)命令(谓)我们(宾)马上休息(宾补)。
16、祥林嫂(主)叫(谓)阿毛(宾)坐在门槛上剥豆(宾补)。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⑴什么叫信息?⑵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⑴他[已经]走了。
⑵咱们[北京]见。
⑶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⑷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⑴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⑵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⑶他生〈于1918年〉。
⑷他坐〈在桌子旁〉。
⑸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⑴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⑵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⑶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⑷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⑴先生自己也要书。
⑵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⑶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解题过程]句子的成分有主语(用“”标示)、谓语(用“________”标示)、宾语(用“”标示)、定语[用“()”标示]、状语(用“[ ]”标示)、补语(用“〈〉”标示)和中心语(用“·”标示)等。
这些句子成分可以由单个词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
请看下面这个句子:太阳渐渐升上天空。
这是个主谓句,有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由名词“太阳”充当;谓语是由短语“渐渐升上天空”充当,谓语中心语“升”和状语“渐渐”、补语“上”、宾语“天空”共同组成谓语部分。
如果把这个句子的成分用符号标示出来,就是:其中“‖”前边是主语,后边是谓语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大伙都散了。
(《分马》) (2)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3)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5)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这几句的主语是 "大伙"" 满树浅黄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记的""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这几句的谓语是"都散了"" 并不出众"" 是他的背?quot;"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把中心词看成是主语和谓语也是可以的。
如:(6)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驿路梨花》)(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可以认为"竹床""技术"是主语,可以认为"铺""使用"是谓语。
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