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1
双向细目表(范例)

年级三年级
知识主 题
题 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析
综合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基础知识与 运用
1借
寺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子,根据汉字认
「填空
V
V
V
2
读拼音
填空
V
V
V
3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填空
V
V
V
4了
'解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常识知
填空
V
V
V
5
识
填空
V
V
V
V
V
V
30分
简答
V
V
V
V
2分
17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推
敲词语
简答
V
V
V
2分
文言文阅读
18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实词、虚词)
的意思
选择
V
V
V
V
8分
20
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
简答
V
V
V
V
6分
21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简答
V
V
V
V
V
4分
写作
25
写作能力•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 物。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 自己的感受、热表示和见解。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 章。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 条例清楚,不到通顺、连贯。字迹 清楚,书写规范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

2023广东中考数学双向细目表一、整数1. 通解与特解通解与特解的概念及应用2. 素数的性质素数的定义及性质,素因数分解3. 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及求法4.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求法二、分数1. 分数的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2. 分数的乘除分数的乘法和除法3. 分式的加减分式加减的运算三、有理数1. 有理数的加减有理数加减的运算2. 有理数的乘除有理数乘除的运算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四、代数式1. 代数式的加减同类代数式的加减2. 代数式的乘法代数式的乘法求乘积3. 代数式的除法代数式的除法五、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3. 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带有实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六、函数1. 函数与自变量函数的概念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3. 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一次函数解实际问题七、图形的性质1. 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 圆的性质圆的定义、性质及相关定理八、相似与全等1. 三角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2. 三角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实际问题九、比例1. 比例的运用利用比例解实际问题2.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3. 比与比值比的概念及比值的运算十、统计与概率1. 统计图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及应用2. 概率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3. 概率问题的计算利用概率计算实际问题以上是2023年广东中考数学科目的双向细目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它运用逻辑和推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广东中考的数学科目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整数、分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函数、图形的性质、相似与全等、比例、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命题规划(含双向细目表与结构分布表)

较容
2
0.75 理解
易
数学推理
18 客观题 单选 数与代数
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 数的运算 有0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和
对余数的认识
2 容易 0.8 掌握 数学推理
掌握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
较容
19 客观题 单选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2
0.7 掌握 数学推理
算式的方法
易
能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
数学推理
20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较容
掌握,
平角、周角的特征,认识 6
0.7
数学抽象
一副三角尺及组合成的角
易
认识
认识直线和射线,了解线 10 客观题 判断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 2 容易 0.8 掌握 数学抽象
系和区别
11 客观题 判断 数与代数 数的运算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 容易 0.8 掌握 数学推理
果做出判断和分析
运用 数据分析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会 24 主观题 解答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
4
较容 0.7 理解 数学抽象
离
易
数据分析
数与代数
结合实际情境,分析和解
25
(综合与实 数的运算 决问题
5 容易 0.9 运用 数学运算
践)
数与代数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常见
阅读理解
26
(综合与实 数的运算 数量关系,应用四则运算 5 容易 0.8 运用 数学推理
践)
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数学运算
主观题 解答 数与代数
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常见
阅读理解
27
(综合与实 数的运算 数量关系,应用四则运算 5 较容 0.7 运用 数学推理
双向细目表模板

年级:高二学科:化学考试时长90分钟
序号
题型
考查内容
能力要求
分值
预计
难度
1
选择题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识记
3
0.9
2
选择题
电镀原理
识记
3
0.7
3
选择题
酒石酸的性质
识记
3
0.8
4
选择题
平衡移动原理
理解
3
0.8
5
选择题
中和滴定
理解
3
0.65
6
选择题
实验误差分析
理解
3
0.7
7
选择题
章节综合
理解
3
0.7
8
选择题
热化学计算
理解
3
0.65
9
选择题
热化学方程式评价
识记
3
0.85
10选择题离ຫໍສະໝຸດ 浓度大小比较理解3
0.6
11
选择题
化学平衡知识
理解
3
0.55
12
选择题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
理解
3
0.6
13
选择题
电解池原理
理解
3
0.6
14
选择题
化学平衡定量分析
理解
3
0.5
15
选择题
酸碱中和反应定量分析
理解
3
0.5
16
选择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
理解
3
0.65
17
填空题
化学平衡综合应用
识记+理解
12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
■
4
4
26
对外开放
走出去的内容
Ⅱ
■
■42.627源自政府与公民民主决策
Ⅰ
■
■
4
3.4
28
政府
政府树立权威的途径
Ⅰ
■
■
4
3.4
29
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民主集中制
Ⅰ
■
■
4
2.9
30
我国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Ⅱ
■
■
4
3.4
31
文化创新
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Ⅱ
■
■
4
2.6
32
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
1.文化创新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Ⅱ
■
■
4
2.6
31
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之路
Ⅱ
■
■
4
3
32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Ⅱ
■
■
4
2.6
33
唯物辩证法
发展、系统优化
Ⅱ
■
■
4
2.6
34
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作用
文化对经济、个人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功能
Ⅱ
■
■
4
3
35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与意义
Ⅱ
■
■
■
4
3.4
36
Ⅰ
■
■
20
13
商品价值论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Ⅰ
■
■
4
3.4
25
社会保障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1)

√
易
4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3
√
√
易
5
有理数及其运算
科学记数法
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3
√
√
易
6
有理数及其运算
绝对值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3
√
√
√
易
7
整式及其加减
整式的加减
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
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
√
√
中
8
整式及其加减
整式的加减
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计算
3
√
√
√
难
16
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能熟练进行混合运算;在运算过
程中能合理地使用运算律简化运
算
9
√
√
易
题号
内容
知识点
内容要求
分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抽象能力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数据观念
模型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难易程度
17
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七年级上期期中考试数学学科双向细目表
题号
内容
知识点
内容要求
分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抽象能力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数据观念
模型观念
应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1
教材
√
1
选择
√
四(1)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数的运算
5
教材
√
5
口算
√
四(2)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数的运算
12
教材
√
12
计算
√
四(3)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式与方程
6
教材
√
6
解方程
√
五(1)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式与方程
2
教材
√
2
列式计算
√
五(2)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一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
3
教材
√
3
填空
√
一(14)
第十一册
第五单元
第三节
百分数解决问题
1
教材
√
1
填空
√
二(1)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二节
反比例的意义
1
教材
√
1
判断
√
二(2)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三节
百分数解决问题
1
教材
√
1
判断
√
二(3)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三节
百分数解决问题
1
教材
√
1
判断
√
二(4)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
一(3)
第十二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负数的应用
1
教材
√
1
填空
√
一(4)
第十二册
第六单元
第一小节
分数、小数、百分数大小比较
3
教材
√
3
填空
√
一(5)
第十二册
第六单元
第四节
常见的量
4
教材
√
4
填空
√
一(6)
第十二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数学广角
1
教材
√
1
填空
√
一(7)
第十一册
第三单元
第三节
比的应用
2
教材
√
2
填空
√
一(8)
比的应用
4.5
教材
√
4.5
应用题
√
七(3)
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圆锥的体积
4.5
教材
√
4.5
应用题
√
七(4)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例的应用
4.5
教材
√
4.5
应用题
√
七(5)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四节
综合应用
6
教材
√
6
应用题
√
七(6)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节
统计
6
教材
√
6
应用题
√
第十二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统计与可能性
2
教材
√
2
填空
√
一(9)
第十一册
第四单元
第三节
圆的面积
1
教材
√
1
填空
√
一(10)
第十二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图形与变换
1
教材
√
1
填空
√
一(11)
第十二册
第六单元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
1
教材
√
1
填空
√
一(12)
第七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植树问题
1
教材
√
1
填空
√
一(13)
第十册
第三单元第二三小节
数的运算
2
教材
√
2
列式计算
√
六(1)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
2
教材
√
2
操作题
√
六(2)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
2
教材
√
2
操作题
√
六(3)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
2
教材
√
2
操作题
√
七(1)
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三节
百分数解决问题
4.5
教材
√
4.5
应用题
√
七(2)
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圆的周长
1
教材
√
1
判断
√
二(5)
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节
倒数的认识
1
教材
√
1
判断
√
三(1)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节
统计
1
教材
√
1
选择
√
三(2)
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图形与变换
1
教材
√
1
选择
√
三(3)
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二节
圆柱圆锥
1
教材
√
1
选择
√
三(4)
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节
比例的应用
1
教材
√
1
选择
√
三(5)
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阿克苏第七小学林海章
题号
知识领域或章节或单元
分值
试题素材来源
水平要求及赋分
分值
题型预设难度Biblioteka 知识点识记理解
掌握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基础题80%
稍难10%
难10%
一(1)
第七册
第一单元
第三节
亿以上数的认识
2
教材
√
2
填空
√
一(2)
第十一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分数、除法、百分数比的关系
4
教材
√
4
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