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高中物理粤教版教材高一年级必修1第一章第4节教学课件

速度的变化
• 左图表示一架飞机正在以 200m/s的速度匀速飞行;
右图表示运动员经过 0.2s后速度变成10m/s.
〖讨论与交流〗 一辆飞机以20m/s的速度匀速飞行; 一辆汽车甲从静止开始经过20s后,其速度变为20m/s; 一辆汽车乙从静止开始经过10s后,其速度变为20m/s; 一位短跑运动员冲刺后的速度由10m/s经过5s变为0。 问:1.谁的速度大? 2.谁的速度变化最大?谁的速度变化最小? 3.谁的速度变化快一些?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速度大小、速度的变化大小、速度的变化快慢三者有关吗? 〖结论〗物体的速度有大有小,速度的变化有大有小,变化
加 速 度 的 的 方 向
vt vo a t
加速度: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vt—v0也是矢量,
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
即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改变的方向
速度改变有两个方向:增大和减小. 加速度的方向 :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相关的概念: ①速度的大小:初速度v0、末速度:vt ②速度的变化:△v=vt-vo
速度的变化有变大变小之分
③速度变化的快慢:怎么表示?
加速度的定义
物体速度的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
定义式: a vt vo
t
经过一段时间后的 速度-末速度
开始时刻物体的 速度-初速度
发生速度改变 所用时间
课堂小结
• • • • 加速度的定义 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加速度的方向 会区分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变化、速度的 变化的快慢(即加速度) • 什么动?其速度变不变化? 位移怎样变化?
, vt = 3m∕s ∴a= vt - v0 /t =(3-10)/(0.1)m/s2 =-70m/s2 。 此时加速度大小为7 m∕s2 , 负号表示a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2、 选取小车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0= 10m∕s , 因为未速度与开始运动的方向相反,∴ vt -= 5m∕s • ∴a=(-5-10)∕(0.1)m∕s2=-150 m∕s2 • 此时加速度大小为150 m∕s2 ,负号表示a方向与车开始 运动的方向相反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3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课件(共18张PPT)

不同点: 1.打点方式不同 电磁打点计时器:利用振动的振针打点 电火花计时器:利用火花放电打点 2.电源电压不同
电磁打点计时器:6V以下交流电 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 注意:振针打点时与纸带接触,会对纸带产生 阻碍作用;而火花放电基本不会阻碍纸带的运 动
例1: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
点的速度.要想形象的了解纸带的速度变化规律我们 还要借助于图象。
v/(m·s-1)
v/(m·s-1)
v/(m·s-1)
0
t/s 0
t/s 0
t/s
实例:绘v-t图象
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v v1
0 t1 t2 t3 t4 t
v-t 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v-t 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v-t 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例4: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 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小结
例3: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 器打出的纸带,每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 对应在刻度尺上的示数已在图中示出,单位是cm,
交流电源50Hz。计数点间隔时间为T= 0.10 s ,
vB= 0.16 m/s ,vD= 0.24 m/s 。
探究:测加速度
a=0.4m/s2
四 .用图象表示速度 在表格中我们只能粗略得知纸带在有些间断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两种打点计时器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第1部分第一章第一节认识运动

[例1] 观察图1-1-2中的烟和
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
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图1-1-2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解析] 题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由烟囱 冒出的烟向左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左(相对于地面而言)。 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甲车 不动,风把小旗向左刮;二是甲车向右运动,风相对甲 车向左,风把小旗向左刮;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速度小 于风速,因此风仍能把小旗向左刮。对于乙车,则只有 乙车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时,风才能把小旗向右 刮,故只有选项D正确。
地面
[重点诠释]
1.参考系的选取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 的,一般情况下选取的参考系应让运动的形式尽量 简单、尽量便于观测。 (2)在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选取地面或 相对地面静止的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意义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 察到的物体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因此要描述一个物 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考系。 如行驶的汽车,若以路旁的树为参考系,车是 运动的;若以车中的人为参考系,则车是静止的。
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如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
做质点,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
[解析] 对A项中的木杆,在转动时,各个点的运 动情况都不一样,运动情况的不一样就是由木杆的大 小、形状引起的,所以不能将该木杆看做质点。对B 项中的船,由于所研究的问题是该船在大海中的位置, 所以该船的大小、形状影响很小,因此该船可以被看 做是质点。对C项中的杂技演员,他在表演的过程中, 正是依靠改变身体的形状,从而达到维持平衡
1.3 速度(23张PPT)课件 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3节 速度
交警:“您好,您刚才的车速是100km/h!”司机:“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100km呢?”交警:“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继续像刚才那样开车,在下一个小时里您将驶过100km.”司机:“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要再行驶10km就到家了,根本不需要再开100km的路程。”
物体位移大,运动不一定快;物体运动时间短,运动也不一定快.物体运动的快慢与位移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均有关系.思考 :如何用位移与时间,定义一个新物理量,能比较任意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具有普适性)
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
1.定义:
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v1=2m/s;v2=3m/s;v3=2.4m/s;v4=3m/s;v=2.6m/s
思考讨论: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那么,怎样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呢?
t
(t+Δt )
可用时刻 t 到 t +Δt 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来代替时刻 t 物体的速度,Δt 越小,运动快慢的差异就越小。当 Δt 非常非常小时,运动快慢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就可认为是t时刻的速度。
在上面的笑话中,交警所说的“100km/h”指的是什么?这名司机狡辩的根据是什么?
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符号、单位、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3.能根据v-t图像分析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方法二:时间相同
方法一:位移相同
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求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Δx与Δt的同一性和对应性
2021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0002页 0022页 0049页 0117页 0147页 0234页 0251页 0310416页 0442页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六节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节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21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 位移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第六节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 第三节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020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认识运动
2020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速度

坐标系中描点(图甲),最后用平滑曲线来“拟合”描出的点(图乙).
对比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表示什么?v-t图像是描述直线运动
还是曲线运动?
提示 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直线运动.
知识归纳
区
物理
别
意义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
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过程量)
(状态量)
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 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
段位移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 某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及
向
方向
方向 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方向相同
物体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1)在公式v= 中,t→0时,平均速度即为瞬时速度;
成反比.
(3)v=
中v一般指一段位移s内的平均速度,只有当时间t非常小时才可认为
是瞬时速度.
2.速度的矢量性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该时刻的运
动方向;平均速度的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
(2)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其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
是否相同.
典例剖析
【例题1】 (多选)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s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都无关
C.公式中s既可以表示位移,也可以表示路程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
A.撞线时甲同学的速度大
物理粤教版高一年级必修1第一章第1节教学课件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研究自行车的 运动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D.太阳很大,比地球的体积还要大得多,所以在研究太阳的运 动时一定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B
认
识
运
动
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 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运 动分为助跑、撑杆跳、越横杆几个 阶段:讨论并思考后回答,在下列 几种情况下运动员是否需要考虑他 本身的大小和形状 (1)教练员纠正运动员的错误姿势 及动作时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 打 破纪录)时
(2)具有上述特点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除了“气象卫 星”外,“同步卫星”还有什么用途?
认
识
运
动
课后练习: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 分别分别是( )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2.分析研究下列运动时,研究对象能当作质点的是( ) A.飞行在空中的足球 B.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C.百米冲刺的运动员 D.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
5.太阳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但在某些条件下,在纬度 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其条 件是( ) A.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B..时间必须是在清晨,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A.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东向西飞行,飞机的速度必须较大 A.时间必须是在傍晚,飞机正在由西向东飞行,飞机的速度不能太大 6.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行到一座桥下时,帽子落入水中立刻随水漂向下游, 船继续前进,过了30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帽子不见了,于是立即返回追赶. 结果在桥下游4千米的地方找回帽子.求河水流动的速度.(船对水速度大小 不变.不计船调头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
本文将介绍《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电子
课本是一种数字化的教材,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学习,具有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等优点。
一、课程概述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共分为六个模块,内容包括物理实验与物理量、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能量变化与守恒、物体的机
械振动和电磁学基础等。
二、教材特点
1. 突出实践教学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实践教学,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
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和实践技能。
2. 强调原理与应用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把物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 图文并茂、互动性强
《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
的图像和文字,更好地理解、记忆课程知识。
此外,电子课本还可以
展示视频、动画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课程模块
1. 物理实验与物理量
这一模块介绍了实验室基本设备、物理量及其测量、误差分析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中量的概念和
在实验中的应用。
2. 运动的描述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速度、加速度等内容,
让学生了解到运动的基本特性和相关概念,为后续的内容打下基础。
3.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这一模块介绍了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牛
顿运动定律的基本规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能量变换与守恒
这一模块介绍了能量的基本概念、功与能、机械能的守恒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能量在物理学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概念和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5. 物体的机械振动
这一模块主要介绍了物体的机械振动的基本特征、简谐运动、共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物体振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6. 电磁学基础
这一模块介绍了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电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物理必修一》电子课本粤教版具有实用性强、互动性强、图文并茂等特点,适合广大物理爱好者和学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