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以下是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知识清单:1. 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5.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6. 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 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笔记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指内容、形式多样≠多元→来源和性质多元)(1)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地位: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原因:(实践不同)各民族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民族文化的作用起着①维系社会生活,②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理解文化既是民族的(个),又是世界的(共性)。
(1)文化的世界性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不同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③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构成;(2)文化的民族性: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3)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的文化因素,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三)1、为什么①从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看: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⑤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2(1)、正确态度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4)、在交流过程中,要注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5)要热情欢迎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考点二、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ppt精品课件

归纳、梳理与整合
一、热点预测
1、结合每年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情况和我国 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事例,说明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对待传 的重要性。 统文化的态度、文化创新的意义 2、结合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例,说明为什 和途径是命题重点。以现实文化 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说明怎样促 进中外文化交流。 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察 3、结合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 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 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继承和发展的具体事例, 现实问题的能力仍将是考试命题 说明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的基本形式。 4、结合国家或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 的具体事例,说明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5、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 传递知识、信息、 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 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一定的方式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常考点清单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1)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不同 国家 和 民族 的文化各具 特色 ,都有 独 特的文化 , 民族文化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宗教信仰 语言文字
文化多样性
思想理论
民居建筑、 风俗习惯等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意义)
⑶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运用

一、收索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P10 相互交融P10P11
2、文化与综合国力P11
3、文化传播的途径:P35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P46
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点与材料结合 政治组 郑 英
1、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全 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家法定节假日总 天数1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各放假1天。
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请 你谈谈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的重要意义
一、收索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点
1、民族节日:P29
2、传统文化的习俗P39
3、传统文化的特点:P42,P66 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点与材料结合 表达
3、改革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大量外 来文化快速涌入我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 一定的冲击。有一部分人在思想观念、民族 节日等方面出现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对此, 有人认为,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该多输 出民族文化,少输入外来文化。
1、民族节日:P29
2、传统文化的特点:P42 3、传统习俗P39
4、文化与经济、政的关系治:P10
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点与材料结合表达
2、大年三十,不仅是中国人,连世界华人 都关注的节日。2010年春晚,法国总理通 过网络视频向中国人民拜年。过年情节蕴含 了哪些传统文化的道理?
一、收索文化生活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点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这种观点
一、收索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点
1、文化交流的作用:P37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P43
3、传统文化的特点:P42\P66
4、文化创新的途径:P53
5、中外文化如何交流、借鉴合融 合:P53-54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框架图

·文化传播的含义 A ·文化传播的途径(三个重要途径+其它)A ·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的含义和发展阶段;现代大众传媒的产生(以印刷 媒体的推广为标志)、形式(五种)、作用(功能+地位)A
·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的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A ·对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热情欢迎、主动推动)A
·传统文化的含义 A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四个方面)B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两面性)以及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C
文化传承 过程
文化生活知识框架图(第二单元)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文化多样性 要求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性 要求
文化多样性 的集中表现
·民族节日:蕴涵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 ·文化遗产的含义、地位与作用、保护 B
·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 A ·世界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为什么具有共性和个性;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的魅 力所在(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B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B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B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B
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含义、辩证关系、要求)C
建
继承和发展 ·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思想运动如何影响文化发展 B
立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功能、特点 B
学
习 本质
型
·文化发展的实质 A
社 会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 ·文化创新的作用(总的来说,具体来讲)B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 在要求。 ·建立“学习型社会”,其目的就是通过学习使每个人不断提高学习能 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知识点
补充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与 文 化 传 播
世 界 文 化 的 多 样 性
多样性的含义: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
文化多样性的集中表现
民族节日:地位(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态度(要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文化多样性有利于文化创新。
★文化遗产:地位(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意义(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作用);态度(要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受破坏)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创新
的作用
总体作用: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具体表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生活二、四单元知识梳理(2)概要

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 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作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发扬民族 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 (4)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提高文 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 文化生活。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 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 实力和竞争力。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 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培 育中华民族精神。
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 想(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3)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求):①必须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 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贯穿于社 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从根本上提高国家软实力。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重要内容归纳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1)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①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什么?答:民族节日2、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3、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答: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4、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答:大众传媒,包括报刊、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
5、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6、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性;②鲜明民族性;③顺应变动性7、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是源头,发展是动力),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3)思想运动(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4)教育10、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1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作用)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2、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1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基础知识清单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90分)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的重要标志
2._________,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的集中展示,也是集中表达。
3._________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5.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的,又是的。
6.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又要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7.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是的内在要求;又是的必然要求。
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的原则。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_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仰,以及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2、文化传播的途径: __。
其他如亲朋聚会、外出旅游,以及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3.传媒的大体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志。
现代大众传媒主要有:_________、广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__________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面对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__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____________,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________的、具有的文化。
2.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2)传统文化具有。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3)继承性
4.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作用。
5.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 (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继承是发展的__________,发展是继承的__________。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在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在________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_________ 、_______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运动,决定着___________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___________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是人类_________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五)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发展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作用:(1)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也是
检验文化创新的。
(2) __________,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
3.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的主体。
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中吸取营养。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___________,也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__。
2.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_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5.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化创新,要把握好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必须克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们要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着眼于_______________精神文化需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二、判断。
(共10分,如有错需要改正)
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遵循一律平等的原则。
3、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4、传统文化在今天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
起着积极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6、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7、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8、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9、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0、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消除民族文化差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