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考试写作范文十一: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合集下载

教育叙事之“蹲下来”倾听

教育叙事之“蹲下来”倾听

“蹲下来”倾听,真好!很久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题目就叫《蹲下来和孩子讲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五岁的女儿去参加圣诞晚会。

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美食,还有圣诞老人的礼物……妈妈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女儿到晚会的各个地方,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

但女儿几乎哭了起来,母亲开始还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坐到地上,鞋子也甩掉了。

母亲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给孩子穿鞋子。

在她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

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

看完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宫殿的大门,老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

每个老师都经历过童年,遗憾的是许多老师成年之后,或许是忘了,或许是不屑,童年世界的一切对他们都变得遥远而陌生,变得不可理喻。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道出了故事的奥秘,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蹲下来”倾听,真好!于是,我也试着尝试着改变。

现在的六(1)班,通过一年的尝试实践、细心的观察,我有了自己的方法:例如特意在一节语文课上,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纸,然后提出诸如:你喜欢语文这门科吗?你喜欢目前的语文老师吗?你认为他的教学如何呢?你对老师的教学有那些意见和建议?等等一类问题,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那节课上,学生写得非常认真,没有了悄悄话,没有了小动作。

课后我仔细地看了每个学生的心里话,心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孩子们有那么多的感受,有的说,自己很喜欢语文,就是基础不太好,没有信心学。

有的说,老师太严厉了,说话的语气太严肃,让同学们有些畏惧。

还有的说,老师上完课就走,从来不在教室停留,很少和大家交流.…..我很感动,于是也写了一段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孩子们,学好语文很重要。

老师也很喜欢大家,因为老师太想让同学们学好语文了,所以对同学们很严厉。

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做一名“三心教师”

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做一名“三心教师”

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做一名“三心”教师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周末带着六岁的女儿去逛街,兴奋的妈妈不停地给女儿讲述她所看到的一切。

当妈妈满怀期望地问女儿今天的收获时,女儿却不停地摇头,对于妈妈说的话,孩子听不懂,对于妈妈说的东西,孩子怎么也看不见。

妈妈既担心又害怕,赶紧蹲下身来问女儿,这时,妈妈突然发现,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来来往往、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腿。

刚才还充满疑惑的妈妈,这时明白了.....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也会恍然大悟。

年轻的妈妈居高临下,只是不停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小学教师,我们也应该吸取这位妈妈的教训,蹲下身来,从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孩子们才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

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名“三心教师”。

拥有一颗童心任何人之间的交往都离不开理解,陶行知说过,我们要理解儿童,就要懂得儿童的思想。

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小学教师来说,要想当一名好教师,要先做一个孩子,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们从同一个角度看世界。

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和自己同等的人,用孩子们的大脑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事情,用孩子的情感去体会,用孩子的兴趣去爱好,放下老师的身份,和孩子谈心,就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特点和爱好。

刚接到一四班的时候,我对这群孩子们也充满了好奇,看到一个孩子漫不经心地玩手中的笔,我就上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他抬头看看我,不屑地说:“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啊?你又叫什么啊?”我惊呆了,7、8岁的孩子怎么会这样问?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长相帅气打扮又时髦的孩子,蹲下身子,认真地说:“我叫赵帆,是咱们班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班主任。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啊?我想和你做朋友!”我一说完,他就笑出了声,一本正经地说:“我叫牛震卿,也想和你做朋友!”说完,他很大方地伸出小手要和我握手,当然,我也很大方地做出了回应。

我们俩也都忍不住笑了。

拥有一颗宽容之心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可能你会因为他们说错话、办错事、算出题、上课捣乱......惹你生气,使你咬牙切齿,瞪大双眼,面部肌肉紧张,如果你能多一份宽容,心胸会更宽广,身体也会更健康。

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喜欢逛商场,但每次她领女儿逛商店,女儿总是哭着闹着不愿进。

这位年轻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天,她领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

她蹲下身来,给孩子系鞋带。

就在这一瞬间,她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的只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

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见角的背包,时不时磕碰着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

年轻的妈妈这才明白女儿哭闹的原因。

”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告诫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蹲下来看孩子”的道理。

从那时起,我就在心中默念,以后我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

没曾想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就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级,而且担任班主任,这下要真正与孩子们接触了。

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往往他们也是调皮捣蛋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还没有“规矩”这个概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就从给他们上“规矩”做起。

每天按时到校,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可以随便讲话,更不能随意离开座位。

做操要排好整齐的队伍,不应该东张西望……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可谓“黔驴技穷”了。

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我是忙得焦头烂额,事必躬亲,可孩子们并不买你的帐。

课上照样有人讲话,写字时依然有人站着,课间操的队伍还是弯弯扭扭……为什么我的付出孩子们一点都体会不到呢,依然我行我素?有时真的很生气,觉得自己是在对牛弹琴。

反思起自己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句“蹲下来看孩子”的善意提醒。

虽然我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工作中我又何尝真正去做了呢?总是以师者的身份去俯视学生,认为与这些小孩子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

俯下身来倾听心灵的声音[五篇模版][修改版]

俯下身来倾听心灵的声音[五篇模版][修改版]

第一篇:俯下身来倾听心灵的声音俯下身来倾听心灵的声音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是的,面对30多双清纯的眼眸,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时时被感染,俯下身来,不时有新的发现。

学期末,按照学校的比例要求,我班只能评定15名文明学生。

我采取了提名的方式,可不料一下子就有16名学生的名字上了黑板,多出了一人。

我仔细一看,其中有一名叫小强的同学平日表现确实不够优秀,平时,常有关于他不遵守纪律的记录。

我不好意思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小强,你平日表现不够好,还是把名额让出来吧”。

如果这样说,那一定会深深刺伤他的自尊心,怎么办呢?我开始有点为难。

忽而,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他进行自评呢?这样也许会让他知难而退。

想到这里,我对他说:“小强,你既然觉得自己优秀,那能不能向老师和同学说一说你的优点呢?”可没想到小强满怀信心,只见他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够条件!您看,我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爱劳动,积极参加校篮球队,并在区级比赛中奋力拚搏,取得了胜利,再说我的成绩已经进步了,纪律也比从前强多了,我觉得够条件了。

”听着他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自荐,我不由一阵欣喜:谁说我们的学生没有上进的心?他们所渴望的,是来自我们对他们些许成绩的肯定,这是对他们正在成长着的自尊的最好的爱护。

想到这里,我忽然萌发出一个新的念头:何不因势利导,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呢?我亲切地对他说:“小强,我怎么觉得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没说呢?”这时,全班的同学都把目光投向我,不知我还要说什么。

小强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于是,我激动地说:“你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上进心,渴望成功!就冲这一点,今天,老师决定投你一票。

同学们,你们看怎么样?”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强也沉浸在大家热情的鼓励之中……我庆幸,自己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给了学生一个陈述的机会,让我一窥学生的内心世界。

蹲下来倾听孩子作文

蹲下来倾听孩子作文

蹲下来倾听孩子作文“妈妈,你看这个好不好看?”我兴奋地拿着自己刚画好的画跑到妈妈面前。

妈妈正在忙着做家务,她头也不抬地说:“等会儿再说,没看见妈妈正忙着呢嘛。

”我满心的期待一下子就落空了,我小声嘟囔着:“哼,每次都这样。

”我拿着画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心里好难过呀。

我坐在桌前,看着画,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为什么大人总是这么忙呢?为什么他们都不能蹲下来好好听听我说话呢?这时,房门被轻轻推开了,是爸爸。

爸爸看着我,笑着说:“怎么啦,小宝贝,谁惹你不高兴啦?”我把画递给爸爸,委屈地说:“妈妈都不看我的画。

”爸爸接过画,仔细地看了起来,然后他惊叹道:“哇,宝贝,你画得太棒啦!这色彩,这构图,真厉害!”我被爸爸夸张的表情逗笑了,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

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宝贝呀,以后有什么都跟爸爸说,爸爸一定会好好听你讲的。

”我用力地点点头。

晚上,妈妈忙完了,来到我的房间。

她看到我放在桌上的画,拿起来看了看,然后愧疚地对我说:“宝贝,对不起啊,妈妈白天太忙了,都没好好看你的画。

”我看着妈妈,心里的委屈又涌了上来,但我还是大度地说:“没关系,妈妈,我知道你忙。

”妈妈轻轻地抱住我,说:“宝贝,妈妈以后会多蹲下来听听你说话的,好不好?”我开心地笑了,说:“好呀!”从那以后,爸爸妈妈真的会经常蹲下来和我聊天,听我讲那些在他们看来也许很幼稚的事情。

而我呢,也越来越喜欢和他们分享我的快乐和烦恼。

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呀!其实,孩子们要的真的不多,只是希望大人们能多一些耐心,能蹲下来,和他们处在同一个高度,认真地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就像我们种的花一样,如果我们不精心呵护,怎么能期待它开出美丽的花朵呢?大人们啊,多蹲下来听听孩子们的话吧,别让他们小小的心灵感到孤单和失落呀!这就是我想说的,这真的很重要啊!。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作文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作文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作文
在学校的操场上,我蹲下来跟孩子们玩。

哈哈,你看那个小男孩,他正在玩沙子,小手抓得紧紧的,好像在建造他的小城堡。


走过去,蹲在他旁边,笑着说,“哇,你的城堡真酷!我能加入吗?”他眼睛一亮,点点头,拉着我一起玩。

不远处,一群小女孩正在跳皮筋,边跳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我听得都忍不住想跟着跳了。

我走过去,拍了拍手说,“我能加入你们吗?我小时候也超爱跳皮筋!”她们
看着我,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突然,我听到了一个清脆的声音,“老师,你知道这个蝴蝶为
什么这么漂亮吗?”我转过头,看到一个小女孩举着一个蝴蝶标本,眼睛闪闪发光。

我蹲下身,好奇地问,“为什么呢?”她得意地说,“因为它喜欢花,所以它的翅膀就变成了花的颜色!”我惊讶地鼓
起掌来,她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在角落里,有个小男孩正在专心地画画。

我悄悄走过去,看到
他画的是一辆大卡车,还有好几个小朋友在车里。

我好奇地问,
“这是你们的校车吗?”他摇摇头,认真地说,“不,这是我们的
冒险车,我们要去探险!”我哈哈大笑,他的冒险精神真让我佩服。

跟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得真快。

他们的话语简单直接,但充
满了童真和乐趣。

每次跟他们交流,我都能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快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师德师风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师德师风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师德师风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尊敬的校领导、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一下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蹲下来,靠近孩子,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姿势,更是一种责任。

作为教师,我们扮演着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引导者和启蒙者的角色。

我们不仅仅要教会他们知识,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着一颗真诚、温暖的心,始终与他们保持接触,与他们建立起真实、平等的关系。

首先,蹲下来,靠近孩子意味着我们要真正地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充分观察和理解,尊重他们的差异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我们才能够精准地教学,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其次,蹲下来,靠近孩子意味着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表达方式。

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孩子们充足的表达空间,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他们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需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最后,蹲下来,靠近孩子意味着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成长。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压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状态,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我们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理解者,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蹲下来靠近孩子是师德和师风的重要体现。

只有真正与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影响和教育他们。

师德和师风的核心就是关爱和敬重孩子,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纽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蹲下来,靠近孩子,成为他们真正可信赖的伙伴和引路人,为他们的成长点亮人生的航标,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幼儿教师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幼儿教师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幼儿教师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话题,那就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都要与孩子们打交道,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蹲下来,是一种尊重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行为习惯。

当我们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时,我们给予他们的是一种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仅是体现在身高上的平等,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平等。

孩子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他们会更加信任我们,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看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角落里,眼神里满是孤独和无助。

我走过去,蹲下来,轻轻问他:“怎么了?有什么事情想和老师分享吗?”他抬起头,看着我,眼里闪烁着泪花,然后小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好像做错了什么,大家都不要我了。

”听到这句话,我心疼不已。

我轻轻拍拍他的背,告诉他:“没有关系,老师在这里,我们会一起解决。

”那一刻,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他的老师,更是他的朋友。

二、蹲下来,是一种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和奇迹,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在逐步建立中。

当我们蹲下来,我们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比如,当孩子们在玩耍时,他们可能会突然发起脾气,或者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蹲下来,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有一次,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突然,一个小女孩哭了起来。

我走过去,蹲下来,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指着另一个小女孩,说:“她抢我的玩具!”我看了看那个小女孩,她正拿着玩具笑嘻嘻地玩。

我明白了,原来是小女孩觉得自己的玩具被抢了,所以感到委屈。

我安慰她,同时告诉她:“如果你想要玩具,可以和对方说,我们可以一起玩。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帮助她解决了问题,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三、蹲下来,是一种关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爱每一个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岗教师考试写作范文十一: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作者:————————————————————————————————日期:
2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拥戴的老师,就应该蹲下身子,静静的等待孩子开花,同时老师和学生也会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加智慧。

学生对老师有特殊的信任,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老师平等的交流。

他们认为,只有父母和老师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

老师的信任意味着压力、重视和鼓励,这是真正触动他们心灵的动力。

反之,如果师生间的情感疏远,心理距离大,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心理,那么,这个教师首先就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教育的内容就更难被接受了。

当老师与学生打开心灵,当老师与学生真情涌动,更多的信任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特别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

”他让我懂得在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老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宽容学生,尊重学生。

蹲下身子做老师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成长中的孩子关注自我,追求理解,他们希望与老师交流,渴望和真情互动,老师每逢学生出现认识、行为上的偏差,如果蹲下身子从学生的位置考虑,就会发现,学生产生某种想法、做某件事是情有可原的;要是自己碰到这类事,也难免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或做法。

这样,教师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宽容,就会为学生着想,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学生也会觉得教师是和他(她)站在一起的,于是就会比较容易接纳教师提出的建议。

有个叫皮格马利翁的人,他精心雕刻了一座女神像,他被自己雕刻的女神像迷住了,整天对着她膜拜,最后女神像被他的虔诚打动,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少女。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它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希望老师多看自己一眼,有些甚至以闹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求自己能够触觉敏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

但是表扬不能太“廉价”或过度,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表扬不是真心的,而是一种惯用的手段。

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

蹲下身子做老师,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真诚的欣赏,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的爱,并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了。

3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