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

合集下载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备考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反映测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2.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A.教育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社会性3.宋老师除了给学生上语文课之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心理指导,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这表明他扮演的职业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也是()A.学习者B.教育管理者C.研究者D.家长代理人4.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6B.78C.80D.825.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A.王守仁B.王夫之C.黄宗羲D.颜元6.主张把儿童分成班级,依照他们每个人的能力,指定他们依次发言,这些见解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其倡导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奥古斯丁7.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

据科尔伯格道徳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儿童道德水平的特点是()A.惩罚成服从的定叫阶段B.个人工具主义的定向阶段C.好孩子阶段D.普遍道德原则记向8.某研究团队采用观察法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冲突事件。

事先制定了观察记录表,记录幼儿冲突行为主体、起因、过程和结果。

为了不干扰幼儿园正常活动,经与幼儿园沟通,研究者每周二上午入园观察。

这种记录方法是A.事件取样法B.行为检核法C.时间取样法D.轶事记录法9.将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规定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该受此教育”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0.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且调整了中央和地方当局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行全国统一计划的可能性的教育法案是()A.《费舍法案》B.《巴特勒教育法》C.《富尔法案》D.《巴尔福教育法》11.我们希望教育所培养人的品格是,不仅具有善意,而且能够坚定实现善良的品格。

2024研究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2024研究生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2023-202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为了体现“士族贵庶皆须教”,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另设一个专习儒家经典的中央官学是()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2.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的地位,这是人的()A.生理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C.尊重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3.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4.有学者称,“教育这个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如果不顾当前事实的需要,应用这个工具灌输不能实现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会的混乱”,这种观点表明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5.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壬子癸丑学制B.确立男女同校制度C.设立学部D.创设京师大学堂6.19世纪上半期,英国新大学运动开始,标志是A.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改革B.伦敦大学的成立C.曼彻斯特学院的创设D.伯明翰学院的开办7.认为“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学者是()A.王守仁B.王夫之C.黄宗羲D.颜元8.下面属于“负强化”的反例的是()A.孩子为了避免父母的训斥而认真写作业B.丈夫担心妻子的唠叨每天准时回家C.妈妈安抚孩子,孩子不再哭闹D.学生上课迟到,被罚抄作业三遍9.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

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A.体育、德育、智育B.体育、智育、美育C.体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10.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学制的设想的理论基础是()A.班级授课制B.教育适应自然C.泛智教育论D.直观教学原则11.某高中二年级3班一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94、80、67、87、85、98、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6B.86C.80D.9412.在教育测量中,难以控制偶然因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这种误差被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操作误差13.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C.高等教育大众化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1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研究方法真题2016年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研究方法真题2016年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研究方法真题2016年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关于教育科学定性研究特性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倾向于采用演绎的思维方式B.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C.更加关注研究过程,不关注结果D.资料搜集与呈现通常采用文字或图片答案:A[解答] 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此类研究多描述和说理,阐发个人观点,客观性和普遍性都比较差,不能适应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研究的需要。

A选项的演绎是与归纳相对的。

2. 为了探讨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某学说提出了“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研究假设,这种假设属于A.方向性假设B.非方向性假设C.解释性假设D.预测性假设答案:B[解答] 按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假设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

前者指出相关和差异的特点,如女生的音乐智力比男生强,男生的推理能力比女生强,等等;而后者只简单地指出相关或差异。

推理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与性别有关)。

3. 如果抽样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和变化,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该避免采用的取样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政群随机抽样答案:B[解答] 系统随机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察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取样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事先规定的机械顺序抽取对象。

其缺点是样本总体存在周期性变化的情况下,误差比较大。

4. 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难度是A.1B.0.75C.0.50D.0.25答案:C[解答] 区分度越接近1越好,0.4以上为优良,难度在0.4~0.7之间最佳。

5. 根据伦理原则,不能用以检验“体罚会导致儿童反社会行为”这一假设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总结法B.教育访谈法C.教育实验法D.教育问卷法答案:C[解答] 伦理原则要求研究不能伤害参与者的身心,所以,教育实验法不符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5.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39】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指导教育实践B.规范教育行为C.揭示教育规律D.制定教育方针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研究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2.【2018-40】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在本题中,该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没有尊重被试学生的权利,没有考虑受训斥组的强化方式会对被试学生造成的伤害,违背了伦理原则。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3.【2011-40】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

A.陈述句B.疑问句C.全称肯定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语义应简洁,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具有可验证性,即假设表述的语义是明确可操作的,切忌语义模糊和疑问句式。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4.【2015-40】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分住的200问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解析:整群随机抽样即把一个个整体如学校或班级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系统随机或分层随机取样方法进行抽取。

它不是从整体中逐个地抽取对象,而是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

在本题中,宿舍就属于已经分好的整群。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在《论语》“樊迟学稼”中,反映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点()A.教育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社会性2.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80、94、76、9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76B.78C.80D.823.在报纸上被评价为“夫试行……制度最大目标,厥为使政治学术化一语。

而一年来,现象之呈露,无一非为学术之官僚化”。

这个制度是()A.大学区制B.戊辰学制C.教育独立化D.训育制度4.近代以来我们坚持班级授课制的同时,还有其他有优越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队教学B.个别教学小队教学小组教学C.分层教学个别教学小组教学D.小队教学分层教学小组教学5.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汁违背了教育研究的()A.客观性跺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6.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这种做法有可能违背了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伦理原则C.理论联系实践原则D.创新性原则7.关于问卷编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题目不要太多B.问题表述要简洁C.避免使用让人感到紧张或有压力的用语D.要尽量使用专业性术语8.主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中国古代早起教会学校中开设儒学的经典课程是为了()A.满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B.执行中国政府的相关文教政策C.提高学生对儒家学说的批判能力D.为了在中国文化坏境中立足10.古代印度教育等级色彩鲜明,其主要表现是A.首陀罗种姓享有教育权,吠舍种姓被剥夺教育权B.吠舍种姓被剥夺了学习《吠陀》的特权C.刹帝利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权D.婆罗门种姓享有当时最完备最高级的教育特权11.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心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为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有人称之为“危险期”;学龄晚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明显成熟,接近成人的水平。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

2024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真题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5题)1.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2.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以下不属于程序教学理论主张的是()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C.学科本位的教学内容D.程序教学方法3.当已知一个复合现象A(C、D、E)是引起另一个复合现象B(c、d、e)发生的原因,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4.“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的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 的人物是()A.乌申斯基B.裴斯泰洛奇C.第斯多惠D.福泽渝吉5.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有多种,其中一种的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

课程的有效性取决于课程实施时学生行为发生的变化,评价者关注课程是否真正发生了作用。

这种评价理论是()A.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B.科学——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C.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D.人文——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6.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其中,非理性部分又包括植物的灵魂和动物的灵魂。

以这三种灵魂为人性论基础的教育是()A.体育、德育、智育B.体育、智育、美育C.体育、德育、美育D.智育、德育、美育7.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为目的的教育理论是()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D.实用主义教学理论8.以下哪一种论述不能体现教师劳动的专业性()A.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B.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C.教师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书D.教师要开朗活泼9.在朱熹教育阶段划分中,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是()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大学教育10.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A.泛爱主义教育B.要素主义教育C.进步主义教育D.自然主义教育11.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该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应当教授有价值的知识。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_真题-无答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_真题-无答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总分300,考试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 1.【2007-3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2. 2.【2009-36】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

A.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B. 冲动型与沉思型C. 内控型与外控型D. 分析型与综合型3. 3.【2012-37】场依存认知风格者偏好的学习方式是( )。

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 有意义学习4. 4.【2017-34】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 )。

A. 直觉思维B. 聚合思维C. 抽象思维D. 发散思维5. 5.【2007-3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B. 认知接受理论C. 认知目的理论D. 认知建构理论6. 6.【2009-39】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建构主义B. 激进建构主义C. 皮亚杰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7. 7.【2012-3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

A. 连锁学习B. 信号学习C. 规则或原理的学习D. 解决问题的学习8. 8.【2015-37】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

能对这种态度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

A. 认知失调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效果律D. 准备律9. 9.【2008-43】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最高B. 最低C. 中等D. 最高或最低10. 10.【2014-38】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

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 5.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8-1】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

A.科学取向B.实践取向C.规范取向D.人文取向正确答案:A解析: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通过了解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人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实现教育中科学的价值取向。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2.【2015-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正确答案:A解析:以近代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自然类比。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3.【2008-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A.改革正规教育B.发展成人教育C.实施终身教育D.推行回归教育正确答案:C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意味着“学习(学校)的社会化,社会的学习(学校)化”。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4.【2015-2】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正确答案:B解析:在本题中,杜威的这一定义贯穿其整个教育著作,且对教育进行了适当描述,描述的是一个方案,指向实践,它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成为的样子。

因此属于纲领性定义。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5.【2011-3】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5.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2-39】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指导教育实践B.规范教育行为C.揭示教育规律D.制定教育方针正确答案:C解析:教育研究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2.【2018-40】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伦理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在本题中,该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没有尊重被试学生的权利,没有考虑受训斥组的强化方式会对被试学生造成的伤害,违背了伦理原则。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3.【2011-40】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应当避免使用( )。

A.陈述句B.疑问句C.全称肯定判断D.全称否定判断正确答案:B解析:教育研究假设的表述语义应简洁,避免采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具有可验证性,即假设表述的语义是明确可操作的,切忌语义模糊和疑问句式。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4.【2015-40】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分住的200问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解析:整群随机抽样即把一个个整体如学校或班级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系统随机或分层随机取样方法进行抽取。

它不是从整体中逐个地抽取对象,而是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群作为样本。

在本题中,宿舍就属于已经分好的整群。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5.【2019-42】下列选项中,符合课题表述规范的是( )。

A.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B.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C.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D.基于网络平台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与探索正确答案:D解析:课题表述应符合科学性、明确性、可行性、价值性的原则。

备选项A、B、C均不符合。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6.【2011-9】以所掌握资料中的参考文献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这种检索文献的方法是( )。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正确答案:C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7.【2015-4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

按照文献评论的分类,这属于( )。

A.外部评论B.内部评论C.事实评论D.价值评论正确答案:A解析:在本题中,专家对文献的版式进行鉴别和评价属于外部评价(外审法)。

即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包括对作者真伪的鉴别和对文献版本的鉴别两个方面。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8.【2013-42】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目的课堂教学的系统观察。

这种观察属于( )。

A.参与性、结构式观察B.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C.非参与性、结构式观察D.非参与性、非结构式观察正确答案:C解析:在本题中,某研究者到教室分时段分项目观察所研究对象,并系统记录观察结果。

因此,属于非参与式、结构式观察。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9.【2018-43】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看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

他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事件取样记录法B.行为核查记录法C.时间取样记录法D.轶事描述记录法正确答案:B解析:行为核对表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故这种方法适合对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0.【2013-4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

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过于书面化B.词义含糊C.带有暗示性D.涉及敏感性问题正确答案:D解析:在本题中,该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进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1.【2016-42】从理论上讲,具有最佳区分度的试题的难度值是( )。

A.1.00B.0.75C.0.50D.0.25正确答案:C解析:区分度是保证测量效度的重要条件,它通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

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00越好,难度为0.5时,潜在区分度最大。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2.【2018-44】在选拔性考试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表明该题存在的问题是( )。

A.难度低B.效度低C.信度低D.区分度低正确答案:D解析:在本题中,某试题得分的标准差极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小,并没有拉开差距,所以该题的区分度低。

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3.【2017-42】在教育实验中,研究者试图控制师生的“实验情绪”对实验结果的消极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双盲控制B.纳入处理C.重复验证D.随机取样正确答案:A解析: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4.【2010-44】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

A.标准差B.方差C.标准分数D.相关系数正确答案:C解析:标准分数也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当统计量为-1.5时,因此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标准分数。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5.【2014-45】在教育定性研究中,归纳法可分为( )。

A.现象归纳法、实质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B.事实归纳法、理论归纳法和实质归纳法C.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D.完全归纳法、实质归纳法和简单枚举法正确答案:C解析: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又可分为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6.【2016-45】某初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门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

其中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最高的学科是( )。

A.语文:79,3B.数学:85,2C.英语:90,4D.物理:75,5正确答案:B解析: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小,组内个体离散程度较小,也就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高。

通过计算得出备选项B为正确答案。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7.【2010-45】在教育研究报告中。

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

A.前言部分B.正文部分C.结论和建议部分D.附录部分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研究报告中,通常要将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如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原始数据、观察记录等)附在报告后面,即附录部分。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18.【2014-43】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述是( )。

A.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B.研究过程不需要理论指导C.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D.强调对行动的反思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实际上就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强调对行动的研究和反思。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19.【2007-53】教育文献综述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正确答案:(1)教育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全面搜集和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其可以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

其中综合性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而专题性综述则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者研究方法和手段。

(2)文献综述的格式和内容主要包括序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改进建议、趋向预测、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撰写的基本要求:坚持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针对性;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注意区别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20.【2019-53】简述教育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1)信度与效度是教育测量工具的重要评价指标。

(2)效度,也称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是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

它能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3)信度,即可靠性,或一致性、稳定性,指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分数)相一致的程度。

大部分信度指标都以相关系数r表示。

(4)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一般而言,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

总之,可信的不一定有效,但有效的必定可信。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21.【2007-54】列举影响教育实验内在效度的主要因素(不少于5个)。

正确答案:(1)内在效度即指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表明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X。

它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就没有价值。

(2)影响教育实验的内部效度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历史。

在实验过程中,不是作为实验处理的任何事物的出现,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尤其是在周期较长的实验中,更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②成熟。

反映被试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后,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被试自身的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

③测验。

教育实验中前测作为一次学习经验可能影响后测的成绩,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常见的有练习效应,敏感效应和选择性效应。

④统计回归。

这是在教育实验中有前后测情境下出现的一种效应现象,一种趋向平均数的常态回归。

⑤工具。

指教育实验中测试手段技术或工具的无效或缺乏一致性,这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主持实验者主观情绪状态发生变化,或研究者的个性、态度、价值观、信息的影响。

⑥被试选择。

被试取样不等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序不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

⑦被试缺失。

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⑧选择与成熟的交互影响及其他。

涉及知识点:教育研究方法材料分析题22.【2013-56】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及其格式;(4)该实验在抽样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它会对实验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某中学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