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_真题-无答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7(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西周时期,教师不是专门的职业,而是政府的官吏担当。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分数:2.00)A.学在官府B.学在官守C.官师合一D.学在四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教师。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专门职业。
教师都是由政府官员担任的。
其特点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守、官师合一。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3.提出“虚壹而静”这一思想的是(分数:2.00)A.《论语》B.《墨子》C.《孟子》D.《荀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苟子的“闻见一知一行”的思想。
其中知包括: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苟子还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学习心理状态——“虚壹而静”。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4.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了文化教育改革。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秦国的文教政策的是(分数:2.00)A.统一文字B.严禁私学C.吏师制度D.独尊儒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国的文教政策。
在秦统一六国后,其文教政策包括: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的文教政策。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唐代初级私学的教材的是(分数:2.00)A.急救篇B.千字文C.开蒙要训D.百家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私学。
唐代的私学包括初级私学、高级私学、书院三种。
唐代的初级私学包括: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
唐代的初级私学的教材有:《急救篇》《劝学》《发蒙记》《启蒙记》《开蒙要训》《千字文》《训俗文字略》《兔园册府》《蒙求》《太公家教》等。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22.doc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22(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术自由、待遇优厚是稷下学宫的特点。
下列选项中,不是稷下学宫的“学术自由”的特点的是(分数:2.00)A.容纳百家B.来去自由C.争鸣、辩驳D.物质待遇丰厚3.提出“察类明故”的思维和论辩法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下列教学形式中,在汉代太学中不存在的是(分数:2.00)A.个别教学B.大都授C.讨论D.自己拜师5.“将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字,要被试者将所帖的字填写出来”体现的唐代科举考试的考试方法是(分数:2.00)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6.为书院设置学田的朝代是(分数:2.00)A.隋B.唐C.宋D.元7.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应该让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即“公其是非于学校”。
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朱熹B.王守仁C.黄宗羲D.颜元8.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的学堂是(分数:2.00)A.天津武备学堂B.天津医学堂C.福建船政学堂D.天津水师学堂9.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德、智、体三要素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人是(分数:2.00)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10.1918年,蔡元培明确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术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
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
蔡元培的这一思想体现的是北大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分数:2.00)A.改变学生的观念B.整顿教师队伍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1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纳特卡制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1928年,文纳特卡制传入中国B.1931年,华虚朋来华讲学C.1933-1935年,厦门、福州、开封、上海等地做过实验D.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是文纳特卡制在中国的实验学校12.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的重心是(分数:2.00)A.小学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干部教育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晏阳初的“三大方式”的是(分数:2.00)A.学校式教育B.社会式教育C.家庭式教育D.学校、社会教育的融合14.启发陶行知重视生活和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裴斯泰洛奇B.卢梭C.赫尔巴特D.杜威15.“寓学习于游戏”的主张者是(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泰戈拉D.亚里士多德16.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分数:2.00)A.昆它布B.学馆C.座堂学校D.图书馆17.法国大革命时期,共提出了近25个不同的教育法案和教育计划,其中三个最为著名,共同的特点都是建立统一的国民教育体系。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师作为独立职业在社会上出现,是在( )时代,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A.夏B.春秋C.西周D.商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2.在先秦思想家中,“学而优则仕”出自( )之口。
A.孟子B.荀子C.孔子D.子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3.汉代,通过对各家学说的学习、吸收和批判,最终以“遍注群经”的方式基本终结了今古文之争的著名经学家是( )。
A.郑玄B.马融C.刘歆D.董仲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4.“学田”制度是在( )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5.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集大成于( )之手。
A.陆九渊B.朱熹C.程颐D.王守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6.留美学生副监督( )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是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A.詹天佑B.袁德辉C.黄胜D.容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7.新政时期,清政府成立了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
学部的最高长官叫( )。
A.尚书B.管学大C.左侍郎D.部长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8.1933年11月成立的苏区最高军事学府是( )。
A.抗日军政大学B.苏维埃大学C.红军大学D.延安大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9.认为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陈鹤琴C.晏阳初D.梁漱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10.认为人的灵魂由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三个部分构成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11.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6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在孔子的教师思想体系中属于教人的前提条件的是A.学而不厌B.诲人不倦C.温故知新D.以身作则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师的思想体系。
“学而不厌”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孔子自称好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他终生好学乐学,创造了终生为师的条件。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思想,反映的是孟子的思想为A.教育目的B.教育过程C.教学思想D.人性论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育过程思想。
孟子将学习、受教育的过程概括为“求放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放”是放任、失落。
“求其放心”乃是寻求失落、放任的心灵。
“良知良能”并将其“扩而充之”,发扬光大。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3.孟子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的思想反映的是A.“四心”思想B.“人伦”思想C.“大丈夫”思想D.“深造自得”教学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人伦”思想。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这五种道德规范,后世称为“五伦”。
“五伦”在封建社会是重要的伦理概念。
孟子重孝悌,尤其重孝,主张君主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因为孟子把政治关系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孟子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4.“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反映的是孟子的A.深造自得B.盈科而进C.教亦多术D.专心致志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教学思想。
孟子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方法。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5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肇革,女肇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这种贵族教育所处的时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贵族的家庭教育。
西周时期,贵族奴隶主子弟在未入正式学校之前一般都要接受相当严格和规范的家庭教育。
《礼记.内则》记载了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
男肇革,女辇丝。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孟子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的思想反映的是A.“四心”思想B.“人伦”思想C.“大丈夫”思想D.“深造自得”教学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的“人伦”思想。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这五种道德规范,后世称为“五伦”。
“五伦”在封建社会是重要的伦理概念。
孟子重孝悌,尤其重孝,主张君主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正因为孟子把政治关系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孟子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3.阐述乐和礼的区别是:“乐也者,动于内者;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的典籍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乐记》的思想。
在《乐记》中,阐发了“乐”的作用主要有五种,其中乐和礼的区别是其中一种。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4.南朝宋时期,集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且教学任务实际上已退居次要地位的机构是A.太学B.国子学C.四馆D.总明观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朝宋时期的教育机构——总明观。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个学校的创办者是A.雷迪B.利茨C.德摩林D.德可乐利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下列关于新教育发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转向社会中心D.代表人物是罗素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1914一1944年是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时期。
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
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
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
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
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新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国际化,它为新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变。
代表人物为蒙台梭利、德可乐利、爱伦.凯、梅伊曼、拉伊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3.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教育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30年代,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对行为主义进行改造,于是产生了新行为主义。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A.托尔曼B.赫尔C.斯金纳D.加涅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新行为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的。
在新行为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
1938年,斯金纳的《有机体的行为》一书出版后受到了所有行为主义者的热烈欢迎;1954年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被视为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宣言书:1958年、1968年又分别出版了《教学机器》和《教学技术学》,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
斯金纳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
20世纪60年代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鼎盛时期。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强调“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的教育思潮是A.新行为主义B.新托马斯主义C.永恒主义D.要素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其中以斯金纳的影响最大。
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理论有:(1)教育就是塑造行为;(2)程序教学;(3)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4)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3.《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
正确答案:正确。
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被称为《哈多报告》。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选项中人性论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分数:2.00)A.性相近,习相远也B.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D.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解析: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都是性善论或承认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但“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是性恶论的代表。
3.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及时施教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及时施教原则解析: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
4.在常科、制科和武举中,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其中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的科目是(分数:2.00)A.明经科√B.进士C.秀才D.明法解析:解析:明经科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
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大经、中经、小经为主,外加《论语》《孝经》两门公共必修课。
明经科主要考查人们的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注疏即可。
5.下列作品与朱熹无关的是(分数:2.00)A.《近思录》B.《小学》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百家姓》√解析:解析:朱熹既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又是教育家。
他除利用从政闲暇教学外,还编撰了多种教材,如《小学》《近思录》(与吕祖谦合作编写)、《四书集注》(亦称《四书章句集注》),除此之外,还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121卷,《朱子语类》140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16
(总分58,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选项中人性论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 性相近,习相远也
B.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C.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D.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2. 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 及时施教原则
B. 长善救失原则
C. 启发诱导原则
D. 及时施教原则
3. 在常科、制科和武举中,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其中注重考核儒家的经义的科目是
A. 明经科
B. 进士
C. 秀才
D. 明法
4. 下列作品与朱熹无关的是
A. 《近思录》
B. 《小学》
C. 《白鹿洞书院揭示》
D. 《百家姓》
5. 没有设在我国本土,以“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的主要面向华人招生的新式学校是
A. 英华书院
B. 马礼逊学堂
C. 崇信义塾
D. 宏艺书塾
6.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其中“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这个阶段是
A. 慈幼院
B. 小学院
C. 中学院
D. 大学院
7. 蔡元培认为“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的是
A. 实利主义教育
B. 美感教育
C. 公民道德教育
D. 世界观教育
8. 根据当时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一份《教育期区分表》,将受教育者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成人期四个年龄阶段的人物是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严复
9. 下列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提出了“党化教育”的口号
B. 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宗旨说明书》,即三民主义
C. 1937年8月,“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D. 1936年元旦,《中华民国宪法》提出了国民受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10. 以梁漱溟的观点看,中国唯一可行的道路是
A. 城市建设
B. 乡村建设
C. 工业建设
D. 实业建设
11.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的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普罗泰戈拉
D. 亚里士多德
12. 下列学校是拜占庭时期的大学的是
A. 君士坦丁堡大学
B. 波伦亚大学
C. 牛津大学
D. 巴黎大学
13. 在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中,创办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的人物是
A. 伊拉斯谟
B. 莫尔
C. 拉伯雷
D. 蒙田
14. 公立、免费、没有教士任教,不开**课程,招生实行公平竞争的,被拿破仑授予一面写有“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旗帜的大学是
A. 巴黎理工学校
B. 巴黎师范学校
C. 帝国大学
D. 达特茅斯学院
15. 美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
A. 霍普金斯大学
B. 哈佛大学
C. 斯坦福大学
D. 芝加哥大学
16. 裴斯泰洛齐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是
A. 体育
B. 德育
C. 智育
D. 劳动教育
17. 下列人物中提出了国民义务教育思想的是
A. 马丁.路德
B. 托马斯.莫尔
C. 加尔文
D. 蒙田
18. 规定英国建立地方教育当局,且地方当局有权建立中等学校,并资助文法学校,向进入文法学校的初等学校的毕业生提供奖学金,同时还要考虑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法案是
A. 《巴尔福法案》
B. 《哈多报告》
C. 《斯宾斯报告》
D. 《费舍教育法》
19. 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的法案是
A. 魏玛宪法
B. 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
C. 高等学校总纲法
D. 汉堡协定
20. 下列著作中“强调教学计划应授予学生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原则,教科书应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的是
A. 凯洛夫.《教育学》
B. 布鲁纳.《教育过程》
C.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D.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
21. 下列选项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原则的是
A. 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
B. 鼓励儿童自治
C. 要求儿童尊重他人
D. 善用闲暇时间
2. 辨析题
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1. 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2.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
3. 简答题
1.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
4. 分析论述题
必答题
1.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体系。
2. 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直到本世纪初(20世纪),社会对儿童一直毫不关心。
没有儿科专家,也没有儿童医院。
儿童成了牺牲品。
大批儿童由于无知或缺乏正当的教养而死亡。
……因此,整个社会必须关心儿童,注意儿童的重要性,必须迅速救治社会所处的极度空虚的危险,必须为儿童建设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
材料二: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必须注意为儿童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其核心观点是什么?(2)评析这位教育家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