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逐题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纤维(xiān wéi)C. 解剖(jiě pōu)D. 延迟(yán chí)答案:B解析:A. "踌躇"的"躇"应读作"chú",而非"chóu";B. "纤维"的注音正确,读作"xiān wéi";C. "解剖"的"剖"应读作"pōu",而非"bōu";D. "延迟"的"延"应读作"yán",而非"yán chí"。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暮气沉沉B. 倾筐倒庋C. 悲天悯人D. 孜孜不倦答案:C解析:A. "暮气沉沉"应为"暮气沉沉",其中"沉沉"表示沉重或阴沉;B. "倾筐倒庋"中的"庋"应为"柜",正确写法为"倾筐倒柜";C. "悲天悯人"的写法正确,表示对世事感到悲哀,对人们表示同情;D. "孜孜不倦"中的"孜"应为"滋",正确写法为"滋滋不倦"。

二、填空题1. 《背影》一文中,父亲送别儿子时,儿子看到的父亲的背影是______,父亲的穿着是______,父亲的路费是______。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年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这是达卡拉多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的一刹那。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4)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账单帐篷热胀冷缩泄气一泻千里B.度江渡假踱来踱去抵挡锐不可当C.催眠姓崔摧枯拉朽篇幅一副手套D.溃退馈赠振聋发聩匮乏功亏一篑3.词语书写以及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B.家喻户晓....的抗疫专家钟南山、李兰娟,为此次抗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C.施工现场,机器声振聋发聩....,工人们夜以继日。

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D.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

将“跟党走、听党话”调整为“听党话跟党走”。

B.通过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孩子们领悟了文学之美。

删掉“通过”或“使”。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guì)浩瀚.(hàn)殚.精竭虑(dān)B.遗嘱.(zhǔ)镌.刻(jùn)油光可鉴.(jiàn)C.翘.首(qiào)胆怯.(què)深恶.痛疾(wù)D.崎岖.(qū)不辍.(chuò)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对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将华为的包裹转运至美国一事,相关机构表示不会袖手..旁观..。

B.晚会上他演奏的《二泉映月》,如诉如泣,尽管乐声戛然而止....,却让人回味无穷。

C.临近期末考试,各种复习资料相辅相成....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形成一座座“小山”。

D.学生的穿着应该大方简洁,符合身份,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故意不修..边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B.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

C.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D.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无耻啊!无耻啊!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精品】

第一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D(当dānɡ摧枯拉朽塞sài 从流飘荡屏bǐnɡ眼花缭乱)2. C(“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

用形容中国军人的力量是使用对象错误。

)3. B(A项,宾语残缺,应改为“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的现象。

”C项,谁“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项,缺少主语,删除“随着”。

)4. A5. B(A比喻,本体:吕伟跳水时的姿态;喻体: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B中的“犹如”表示想象;C对偶,“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

D拟人,“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对准”、“迅速”就是把事物人格化。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6. B(诗人骑在马上,穿行于山间小路,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旖旎风光。

就在此时,诗人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

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从“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中,写出了睹物思乡,触景生情,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同,激起了作者思乡愁绪,心情自然有很大的变化。

)7. D(这首诗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

以听觉写动景,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以视觉写静景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8. D(“凄然”跟后面“使人感而悲”属于“形容词+补语”的形式,后面的“使人感而悲”是用补充说明“凄然”的,很明显要由此化开,因此,句子的节奏划分,应当为“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9.(1)至,到(2)极,甚(3)跑10.(1)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与人搏斗。

(2)像是行走在空山深林间,听到一两声春鸟的叫声,自然而然使人惆怅惊骇。

11. 景物:一色荷花,风自两岸,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

感受: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作者最后写沈庆的歌声的作用:渲染此地凄凉、清冷的气氛。

【参考译文】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边经过小桥,沿着溪水向东行走,又向西拐了三四个弯,就到了姚贵聪先生的家门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17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⑵,猎马带禽归。

(《野望》)⑶,志在千里。

(《龟虽寿》)⑷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5)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6)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分)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

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

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

(4分)今天,无论是浩hàn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荷兰花海的眼花潦乱,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盐城,一个历史苍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一个让人由衷()赞叹的地方。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订正:改为改为。

二、阅读(53分)(一)诗歌阅读。

(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shèn) 锐不可当.(dāng)气氛.(fēn) 刹.那(chà) B.颓.败(tuí) 一丝不苟.(ɡǒu) 着.陆(zháo)湛.蓝(zhàn)C.悄.然(qiāo) 殚.精竭虑(dān)扼.制(è)轻盈.(yíng)D.歼.退(qiān)颔.首低眉(hàn)沿溯.(sù) 长啸.(xiào)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比喻)B.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重复)C.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排比)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对比)6、下列排序,顺序正确的是()①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

②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震悚(sǒng)溃退(kuì)歼灭(qiān) 锐不可当(dǎng)B.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hài) 荒谬(miào)C.横亘(ɡèng) 藻井(zǎo)诘问(jí) 噩耗(è)D.闪烁(shuò) 佃户(diàn)缅怀(miǎn)杳无音讯(yǎo)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造旨帷幕因地制宜造形艺术B.斟酌制载别出心裁永垂不朽C.驻足湛蓝张皇失措精疲力竭D.轩榭伧俗月明风轻转弯抹角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

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5.下列文学常识中作者及相关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陶弘景——思想家——《答谢中书书》B.鲁迅——文学家——《藤野先生》C.郦道元——地理学家——《三峡》D.吴均——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6.下列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1分)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歼灭(jiān)遗嘱(yí)颁发(bān)磅礴(páng)B.溃退(kuì)渗透(cān)仲裁(zhōng)悄然(qiǎo)C.敦煌(dūn)履行(lǚ)翘首(qiáo)屏息(bǐng)D.要塞(sài)慷慨(kāng)犀利(xī)酷似(kù)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督战由衷叱咤风云摧枯拉朽B.边陲泄气从容不迫山呼海啸C.横亘峰巅眼花瞭乱锐不可挡D.潇洒娴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B.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C.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D.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 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会昌县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D.秋天的会昌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新闻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C.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

D.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6.名著阅读。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17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⑵,猎马带禽归。

(《野望》)⑶,志在千里。

(《龟虽寿》)⑷冰霜正惨凄,。

(《赠从弟》)(5)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6) 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7)《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塞外风光的两句诗(8)《钱塘湖春行》中通过莺歌燕舞描写早春景物的的诗句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分)10月13日,北京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组织新浪、搜狐、网易等北京地区17家重点网站召开会议,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批评,并明确网络新闻报道中新闻标题的使用规范和要求。

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负责人分别就互联网标题乱象治理、网站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交流。

会上,各网站负责人做出承诺,将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人,杜绝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⑶题。

(4分)今天,无论是浩hàn芦苇荡中丹顶鹤的美丽,树林中麋鹿的隐逸,黄海森林公园的深邃绵延,永丰林的清新质朴,荷兰花海的眼花潦乱,还是大纵湖芦荡的迷谲,金沙湖的柔美,九龙口的奇特,无不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盐城,一个历史苍桑的盐城,一个生态斐然的盐城,一个让人由衷()赞叹的地方。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订正:改为改为。

二、阅读(53分)(一)诗歌阅读。

(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河中漱广②,夹岸崇深③,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其水尚奔浪万寻⑥,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鼓若山腾⑧,浚波颓垒⑨,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籲(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Ci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1)沿溯阻绝(2)哀转久绝(3)河中漱广(4)窥深悸魄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8、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3分)9、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12分)小巷里燃起一盏灯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

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

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

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

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④前面一扇窗户突然拧亮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

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脸。

老奶奶不说话,但我看见她在冲我笑着,那意思是说,。

⑤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

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子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

⑥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子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泡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

⑦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

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子。

⑧一连两天晚上,小巷子里的灯没有再亮起。

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子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

⑨几天后,小巷子里的灯又亮了起来。

从那团黄色的灯晕中,我总觉得,那一盏灯光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

我白天从小巷子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

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

⑩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乡下中学读高中。

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

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打听了几户人家,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说是到成都工作的儿子那里去了。

⑾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

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那手里握着的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

⑿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

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

⒀然而那条小巷子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闪烁,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

⒁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子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

10、“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作用。

(2分)11、请分析第⑨段中两个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1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13、请把第④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里活动补充完整。

(3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10分)思念一块月饼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

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

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

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

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

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

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

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

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

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

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

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

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

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

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

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4、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15、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16、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

(4分)(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7—19题。

(6分)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网络传闻】近来微博网友“美丽在线”发了一条“保健信息”:吃微波食品会致癌。

这引发了各地网友的热议。

①“我心飞扬”: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事实上,我们的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却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有研究表明,加热不当的微波食品,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②“依然”:支持少用微波炉,我也相信微波炉是会破坏食物的,比如烤过的面包硬得像石头,而且还焦的,确实已变质了,这说明微波食品产生了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