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海闻版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海闻版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海闻版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

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

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3.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

量的组合。

4.无差异曲线: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不同的商品组合,但在这一曲线上的任何组合都

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程度。

5.供给曲线: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

6.需求曲线:表示在给定收入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时愿意

支付的价格。

7.贸易额(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8.国际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或地区出口额之和。

9.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

10.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物理计量单位来表示的贸易规模。贸易量=贸

易额/物价指数

11.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贸易顺差:出口额大于进口

额。贸易逆差:出口额小于进口额。贸易平衡:进出口额相等。

12.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移动而发生的收支状况的总和。

13.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比率。

14.外贸依存度:指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5.总贸易:指以国境为划分进口与出口的标准的贸易。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所处的

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作为划分进口与出口标准的贸易。说明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所具有的意义。

16.有形商品贸易:指有形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实际商品的贸易。无形商品贸易:指

无实物形态的商品贸易。

17.直接贸易:指商品一般都由生产国直接卖给消费国,或由消费国直接向生产国购买;

生产国就是出口国,消费国就是进口国。间接贸易: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于第三国而言,即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就是间接贸易。

18.许可贸易:是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指技术出口方将某项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的

使用权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权、销售权,通过许可合同有偿转让给引进方的一种交易。

(普通许可,独家许可,独占许可,从属许可,交换许可)

19.加工贸易: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

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

一般贸易: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货物。

2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各洲、各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即各洲、

各国(地区)参加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

2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该国对外贸易总值、出口值、进口值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情况,

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22.国际服务贸易: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23.国际技术贸易: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一般的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

使用权授予、出售或购买的一种贸易行为。

24.专利:是一国政府专利部门根据申请人就某项技术发明所提出的申请,经审查,认为符

合有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而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独占该项发明的权利。(15-20年)专有技术:指为实施某种达到工业生产目的所必需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经验及其积累。

第二章

25.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

出,增加金银输入。

26.贸易所得:一国的行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会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进行专业化分工,

并且把产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而获得利益,这就是一国的贸易所得。

27.交换所得: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

28.专业化生产与分工所得: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

29.配置所得:交换所得和专业生产与分工所得

30.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31.绝对优势: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

有绝对优势。

32.比较优势: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

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33.生产成本: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第三章

34.新古典贸易理论: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运用总体

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35.H-O模型: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

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36.贸易三角:从生产点到消费点的三角形。

37.提供曲线:

38.消费者剩余:价格曲线以上,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

39.生产者剩余:价格曲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部分。

40.资本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本投入比例较高。

41.劳动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劳动投入比例较高。

42.土地密集型:在生产中所需的土地投入比例较高。

43.里昂惕夫之谜:按照传统理论,美国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

44.生产要素密集逆转:指生产的某种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

品,但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中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第四章

45.边际要素生产率:指在各种产业中每多增加一单位的生产要素所能增加的生产量。

46.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

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

47.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

生产要素价格趋于一致。

48.放大效应:要素价格变动的幅度大于产品价格变动的幅度。

49.进口替代性增长:指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得比较快,从而使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

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产品替代了。

50.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

到了进一步扩张。

51.罗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

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使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52.荷兰病:即一个行业的增长扩张导致其他行业的萎缩。

53.福利恶化型增长:对本国经济没有好处,反而使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增长。

54.特定要素模型:即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

动的。

第五章

55.行业间贸易:指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56.不完全竞争:

57.行业内贸易:指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的贸易模式。

58.行业内贸易指数:测度一个产业的行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1-|X-M|/X+M

59.倾销:

60.规模经济: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

61.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

62.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

63.坎姆模型: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模型。

64.克鲁格曼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钉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

度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65.产品生命周期: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

标准化阶段。

第七章

66.进口关税: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或服务征收的税赋。

67.从价税:根据进口商品价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

68.从量税:根据进口商品的实物数量征收一个给定数额的关税。

69.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混合使用的关税。

70.滑准税:是一种与进口商品价格成反向关系的关税计征办法,即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

进口关税税率越低,反之则税率越高。

71.关税配额:对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免税或低关税,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72.无谓损失(社会净损失):指由于市场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而引起的社会成本, 也就是

当偏离竞争均衡时,所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73.最优关税率:指能使一国福利水平达到最大的关税率。

74.有效保护率:一个国家的整体保护措施使该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第八章

75.非关税壁垒:指各国在限制外国进口、保护本国市场方面,除了征收关税以外的措施。

76.进口配额:是对进口商品设置一定的限额,其目的与征收关税一样,是为了限制进口,

保护国内的工业。

77.自愿出口限制:即出口国“自愿”限制其出口量。

78.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

种政策的总和。

79.歧视性政府采购: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的一

种做法。

80.相机保护措施: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

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

81.紧急保障措施:即国内产业受进口产品严重损害时,政府可以实行临时的进口限制以保

护国内生产者。

82.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83.倾销幅度:指进口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幅度。

84.反补贴: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第九章

85.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

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86.生产补贴:指政府为控制价格和扶持生产而对生产部门提供的补助。对所有生产的产品

进行补贴,无论该商品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向国外出口。

87.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的领土内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

88.自由贸易区:是划在关境以外的一个区域,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

准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及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89.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

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

90.自由边境区:一般设在本国的一个省或几个省的边境地区,目的与功能都和自由贸易区

相似,只是在规模上小一点。

91.保税区:是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主要是为了发展转口

贸易)

92.出口关税: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

93.价格支持: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

94.贸易制裁:指是一国或数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之间的经

济和贸易关系的行为。

95.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96.进口抵制:禁止从被制裁国进口商品。

第十章

97.保护幼稚工业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其新建工业实行一段时间的保护,等“新生儿”

长大了,再取消保护,那么它就不但不怕竞争,还可与先进国家的同类工业匹敌了。

98.改善国际收支论:实行贸易保护可以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

99.改善贸易条件论:用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

价格。

100.增加政府收入论: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

101.民族自尊论: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来冲击,发展本国工业。

102.社会公平:指的是社会各阶层或各种生产要素在收入上的相对平衡。

103.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04.“战略性”贸易保护:

105.博弈:指在一定条件下,遵守一定的规则,一个或几个拥有绝对理性思维的人或团队,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106.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107.自由贸易:指政府不采用关税、配额或其他形式来干预国际贸易的政策。

108.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经济学。

109.中点选民模型:越接近中点选民意见的政策越能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110.集体行动:认为一种政策是否被政府采纳并不在于受益或受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是否有效。

第十一章

11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包括消费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经济一体化。

112.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113.贸易自由化: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

114.关贸易总协定:是一项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和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也是各方磋商贸易问题和谈判解决贸易纠纷的国际机构。

115.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基于规则,由成员驱动的国际组织,其全部决策由成员国政府决定,规则通过成员国之间的谈判达成。

116.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117.国民待遇:指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

118.协商一致:指所有缔约方对一项提议或拟提议都表示赞成,或者没有缔约方反对。

第十二章

119.区域经济一体化:狭义地讲,通常是指某个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达成国际协议,共同采用歧视性减少或取消缔约国之间贸易壁垒的贸易政策,并制定共同的规章制度,实施共同的经济行为准则等建立的一种经济联合体。

120.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各成员不仅取消相互间的贸易障碍,还取消了对外贸易政策的差别,建立起对同盟外国家的共同的关税壁垒。

121.共同市场:除了有一个关税同盟之外,各成员国还允许生产要素在他们之间完全自由流动。

122.经济同盟:各成员国统一所有经济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福利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

123.贸易创造:由于取消对成员国关税而增加的进口量。

124.贸易转移:指产品进口从非贸易集团成员国转向了成员国。

125.欧共体: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126.特惠贸易协定:是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保持其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是区域经济合作中最低级的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贸易:国际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总和。 贸易差额(顺差、逆差):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对外贸易条件: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 能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 例,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如 何,通常用该时期出口价格指数 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 出口价格指 数 TOT=----------- ---X100 进口价格指 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三国间贸易: 第三方贸易:中间商利用其从事国际贸易的经 验、技术、商务关系或地理上的优 越地位,对出口国(第三国)供应 商以买方地位,面对进口国(进口 商)以卖方地位,分别签订买卖合 同,货物则由出口国(第三国)直 接运送至进口国,中间商仅以文件 处理(document process)方式达 成贸易,并赚取差价行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 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 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 示。 易货贸易: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现汇贸易:以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或进口总额。

国际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排 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 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条件:是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用来 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 对以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反 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 条件指数表示。 对外贸易依存度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 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 基础。 垂直型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 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 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水平型分工: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 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 到的商品数量,要大于各

国际贸易u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 2. 国际分工 3. 世界市场 4. 总贸易 5. 专门贸易 6. 复出口 7. 过境贸易 8. 直接贸易 9. 转口贸易10. 包销11. 代理12. 寄售13. 招标14. 拍卖15. 来料加工16. 进料加工17. 租赁贸易18. 贸易条件19. 对外贸易依存度20.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21.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22. 国际收支23. 生产可能性曲线24. 国民预算线25. 社会元差异曲线26. 机会成本27. 相对价格28. 绝对优势29. 比较优势30. 李嘉图理论模型31. 贸易收益32. 贸易方式33. 贸易条件34.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35. 要素禀赋36. 相对要素充裕度37. 相对要素密度38. 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命题39. 雷布任斯基命题40. 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41. 专用要素模型42.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3. 里昂惕夫之谜44. 人力资本45. 要素密度逆转46. 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47. 琼斯扩大效应48. 贫困化增长49. 部门间贸易50. 部门内贸易51. 规模经济52. 规模报酬递增53. 外部经济54. 内部经济55. 需求相似理论56. 规模经济理论57.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58. 引力模型59. 部门内贸易指数60. 战略性贸易政策 61. 重商主义 6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63. 贸易乘数理论 6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外部经济分支理论 6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利润转移分支理论66. 幼稚产业选择的外部经济标准 67. 幼稚产业选择的潜在竞争力标准 68. 幼稚产业选择的现值标准 69. 早期重商主义 70. 晚期重商主义71. 自由贸易政策 72. 保护贸易政策 73. 国际商品协定 74. 普遍优惠制度(GSP) 75. 关税税则或海关税则 76. 完税价格和海关估价 77. 非关税壁垒措施 78. 进口配额制 79. 自动出口限制 80. 进口许可证制 81. 技术性贸易壁垒 82.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83. 贸易开放度84. 进口渗透率85. 出口率86. NTMs的覆盖面指数87. 关税等值88. 关税有效保护率89. 关税的生产扭曲损失90. 关税的消费扭曲损失91. 进口配额92. 自愿出口限制93. 出口补贴94. 倾销。95. 国际收支96. 外汇 97. 汇率98. 直接标价法99. 间接标价法100. 贴水101. 升水102. 汇率制度103. 固定汇率104. 浮动汇率105. 单—汇率106. 复汇率107. 实际汇率108. 外汇市场109. 外汇风险110. 资源开发型跨国公司111. 加工制造型跨国公司112. 服务提供型跨国公司113. 横向型跨国公司114. 垂直型跨国公司115. 混合型跨国公司116. 民族中心型公司117. 多元中心型公司118. 全球中心型公司119.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20. 世界贸易组织121. 乌拉圭回合122. 非歧视原则123. 最惠国待遇124. 国民待遇125. 关税保护原则126. 透明度原则127. 公平贸易原则128. 互惠贸易原则129. 市场准入原则130. 贸易便利化131. 政府采购132. 竞争政策133. 国际服务贸易134. 跨境提供式服务(cross-border supply)135. 境外消费式服务(consumption abroad)136. 商业存在式服务(commercial presence)137. 自然人流动式服务(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138. 政府公共职能性服务139. 旅游设施140. 国际旅游服务141. 旅游公司142. 旅游代理商143. 国际金融服务144. 基础电信服务145. 增值电信服务146. 现代咨询服务147. 国际教育服务148. 服务贸易总协定149. GA TS的一般性义务150. GATS的具体承诺义务151. GATS的透明度原则152. GATS的最惠国待遇原则153. GATS的国民待遇原则154. GA TS的市场准入原则155. 国际技术贸易156. 专利157. 商标158. 专有技术159. 国际工程承包160. 总包161. 转包162. 联合承包163. 国际直接投资164. 国际信贷165. 政府贷款16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7. 世界银行168. 国际开发协会169. 对外加工装配业务170. 进料加工171. 补偿贸易172. 直接补偿173. 间接补偿174. 劳务补偿175. 国际租赁176. 融资性租赁177. 经营性租赁178. 衡平租赁179. 区域经济一体化180. 优惠贸易安排181. 自由贸易区182. 关税同盟183. 共同市场184. 经济联盟185. 完全经济一体化186. 贸易创造187. 贸易转向188. 贸易偏转189. 功能一体化190. 制度一体化191. 进口替代战略192. 出口替代战略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专项复习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专项 复习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专项复习 1、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2、转口贸易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 3、部门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一个或几个部门纳入一体化的范畴。 4、总贸易体系也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国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5、专门贸易体系也称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关境作为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对外贸易依存度简称外贸依存度,是指用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表示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8、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9、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反论):根据赫-俄原理,战后美国出口的应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与赫—俄理论相反。故而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10、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1、补偿贸易是指在信贷的基础上进口设备,然后以回销产品或劳务的方法,分期偿还进口设备的价款和利息的一种贸易方式。 12、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例。 13、转移价格(调拨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和劳务的一种内部价格。 14、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15、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16、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17、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18、贸易条约与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19、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20、国民待遇条款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予不低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的待遇。 21、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国家政府缔结的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贸易协定。 22、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些初级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该项商品的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书面文件。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新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象征性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装运货物后,向买方提交包括物权 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交货义务,无需保证到货。实际交货:是指卖方按合同规定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 2.询盘:是指为了试探对方对交易的诚意和了解其对交易条件的意见。 因多数是询问价格,故通常称之为询价。 3.发盘:是指交易一方即发盘人向另一方即受盘人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 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表示愿意按这种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行为。 4.还盘:是指受盘人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发盘人在发盘中提出的条件, 为进一步协商对发盘提出修改意见。 5.接受:是指受盘人接到对方的发盘或还盘后,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 愿意与对方达成交易并及时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出来。这在法律上称作承诺。 6.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 所机动。 7.品质公差:是指在工业制成品中,国际同行业公认的产品品质误差。 8.对等样品的含义是:当买卖双方采用凭样成交时,卖方为了减少交货 时的风险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商品交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对等样品,也有的称其为确认样品或回样。 9.以毛作净:指的是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这种

计重方法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以毛作净”。 10.标准回潮率:纤维材料及其制品在标准温度、湿度条件下达到吸湿 平衡时的回潮率。 11.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抽干商品中所含水分,然后再上一定标准的 水分所得出的重量。 12.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 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13.运输标志又称(Shipping Mark),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和一些英文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14.FAQ是FarAverageQuality的简称,它表示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 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习称“良好平均品质”,一般是指中等货或大路货而言。 15.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 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16.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给 船方造成经济损失,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17.速遣费:如果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 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将其获利的一部分给租船人作为奖励,叫速遣费。 18.划拨:货物正式划归合同项下的行为。 19.装运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装运时间前或装运时间的 合同。 20.到岸合同:利用贸易术语表示交货发生在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合

国际贸易 许斌版 选择 判断 名词解释 简答重点汇总

第一章李嘉图模型 绝对优势 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生产1套服装,美国需要1个劳动力,而中国需要2个劳动力。美国在服装生产上对中国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美国服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2倍,美国饮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10倍。 美国在服装业和饮料业上相对中国都存在绝对优势,但其饮料业优势更大,因此美国在饮料业上具有比较优势。 中国在服装业和饮料业上相对美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但服装业的劣势相对较小,因此中国在服装业上具有比较优势。) 中的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贸易额与贸易量 贸易额[钱,价值 ] 用价格指数调整,更真实贸易量[规模,剔除价格因素] 国家贸易额与世界贸易额 国家贸易额 = 该国进口额 + 出口额 世界贸易额 = (所有国家的进口额 + 出口额)÷ 2 1. 李嘉图模型表明每个国家中的每个人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解释:在李嘉图模型中工人、企业家和消费者为同一个(群)人, 因此一个国家获得贸易收益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 2. 李嘉图模型否定了绝对优势作为贸易基础的理论(√) 解释:李嘉图模型揭示了国际贸易类型取决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3. 在李嘉图模型中。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国家之间劳动力的数量的差异(×) 解释:是由于国际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 比较优势理论只能应用于两个国家,而不能应用与多个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形(×) 解释:李嘉图模型可以推广到多个国家多种商品的情形。 5. 李嘉图模型说明,贸易最终会导致不完全专业化生产(×) 解释:自由贸易将导致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6. 比较优势理论中,一国从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 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 7. 一国从封闭经济转向自由贸易时,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外移(×) 解释:由于短期内一国不可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因此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移动,转向自由贸易时,变化的将是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及消 费者的效用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答:绝对优势比较的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水平,而比较优势比较的是劳动生产率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比较优势(成本)Comparative advantage (cost)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补贴s ubsidy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 产品具有基本相同功能但有差异,从制造品来看大多数产品是同类不同质 产品生命周期the product life cycle 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可以理解为市场上产品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在时间上的表现。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可分为试销、畅销、饱和、滞销四个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the product life cycle 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可以理解为市场上产品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在时间上的表现。产品的经济生命周期可分为试销、畅销、

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该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出口导向export orientation 出口导向是指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通过法令和行政措施对本国出口贸易所实行的管理与控制。 出口卡特尔export cartel 指出口行业中出口商之间限制竞争的一种联合。具体来说,出口卡特尔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企业为推动出口而商定对某个国家的出口价格、出口数量或者划分销售市场等行为。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 出口信贷是一种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 是一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国出口商和商业银行向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 4、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称输入贸易。 5、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9、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12、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的贸易。 14、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易。 15、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21、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22、贸易值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遍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23、贸易量是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规模。 24、贸易条件一般只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简称 交换比价。 25、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6、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各洲、各国或地区参加国际商 品流通的水平。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B比较优势理论:比较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B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B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B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B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C出口补贴:为了刺激出口政府采用的一种经济政策。直接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与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整部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收入补贴则包括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C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C出口关税: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出口关税限制产品出口,但同时会对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因各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C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C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市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根据市场反应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在这一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的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任何国家只要购买了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该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C重叠需求: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消费者有相似的需求,本国产品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国

国际贸易英文重点名词解释整理

(1)Immiserizing growth:the situation where a nation’s terms of trade deteriorate so much as a result of growth that the nation is worse off after growth than before,even if growth without trade tends to improve the nation’s welfare. (2)H-O theory:the theory that postulates that (a) a nation exports commodities intensive in its relatively abundant and cheap factor and (b) international trade brings about equalization in returns to homogeneous factors across countries. (3)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the part of the H-O theory that predicts,under highly restrictive assumptions,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will bring about equalization in relative and absolute returns to homogeneous factors across nations. (4)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it postulates that free international trade reduces the real income of the nation’s relatively scarce factor and increases the real income of the nation’s relatively abundant factor. (5)Specific-factors model:the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 change in commodity price on the returns of factors in a nation when at least one factor is not mobile between industries. (6)Leontief paradox:the empirical finding that U.S. Import substitutes were more K intensive than U.S. Exports.this is contrary to the H-O trade model,which predicts that ,as the most K-abundant nation,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import L-intensive products and export K-intensive products. (7)Differentiated products:the somewhat different products(such as automobiles)produced by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in the same industry or general product group. (8)Intra-industry trade: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of the same industry or broad product group. (9)Product cycle model:the hypothesis,advanced by Vernon,that new products introduced by industrial nations and produced with skilled labor eventually become standardized and can be produced in other nations with less skilled labor. (13)optimum tariff: the tariff that maximizes the net benefit resulting from improvement in the nation’s terms of trade against the negative effect resulting fro m reduction in the volume of trade. (14)Terms of trade effect of a tariff: the reduction in the price of the import commodity that results when a large nation imposes an import tariff. (15)Nominal tariff: A tariff calculated on the price of a final commodity. (16)Rate of effective protection: The tariff calculated on the domestic value add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commodity. (17)Rybczynski theorem: postulates that at constant commodity prices,an increase in the endowment of one factor will increase by a greater proportion the output of the commodity intensive in that factor and will reduce the output of the other commodity. (18)Customs union: removes all barriers on trade among members and harmonizes trade policies toward the rest of the world. (19) external economies:Economists define external economies as productivity gains and costs reductions that an individual firm reaps from the expansion of other firms in the same industry. (20)Export subsidies: the granting of tax relief and subsidized loans to potential exporters,and low-interest loans to foreign buyers of the nation’s exports. (21)Trade gain: the increase in consumption in each nation resulting from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and trading. (22)Absolute advantage: the greater efficiency that one nation may have over another in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名词解释汇总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这两个概念紧密相连又有所区别,是不能等同起来的。他们都是国际的商品交换活动,不过就其涵盖的范围而言,任何一国的对外贸易都远远不及国际贸易,它只是后者这个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占着其中较小的份额。 国际贸易的作用: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获得规模经济利益。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利润水平。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商品按移动方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按贸易有无第三者参加可划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按国境与关境可划分为:总贸易、专门贸易。 按交易方式的性质可分为:商品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 补偿贸易:指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料,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等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 国际货物贸易额:理论上是世界所有国家的货物进口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总。 贸易术语的国际观念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 3)《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变化:1、调整了国际贸易术语的分类;2、调整了D组贸易术语;3、取消了“船舷”概念;4、补充了连环贸易的责任义务划分;5、扩展了贸易术语的使用范围。 保险金额计算公式: 按CIF进口时,保险金额=CIF或CIP价x(1+投保加成率) 按CFR进口时,保险金额+CFR x(1+特约保险费率) 按FOB进口时,保险金额=FOB x(1+平均运费率+特约保险费率) 贸易条件: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商品与劳务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重商主义发展阶段:早期:货币差额论绝对顺差(货币政策) 晚期:贸易差额论保证顺差(保护关税发展本国工业) 绝对优势理论:指在两国都能上产两种相同产品的条件下,两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 重叠需求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生产者主要根据本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来生产产品,产品首先向国内市场供应,然后再向国际市场供应。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两国之间的可贸易品越多,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就越密切。总之,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重叠需求的产品越多,两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反之,两国收入水平悬殊,重叠需求的产品就少,贸易的密切程度就很小。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成长、成熟阶段。 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内部规模经济:指规模经济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内在的,平均生产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与其所在行业的整体规模无关,即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单个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部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对单个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非内在的,平均生产成本取决于整个行业规模,而跟单个的厂商规模无关。 进口替代贸易政策: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替代过去的制

进出口名词解释

1、FOB Liner term FOB班轮条件 这个条件并不是要求买方必须用班轮运输,而是指装船费用按照班轮的做法处理,即由船方或者买方承担。所以,采用这个条件,卖方不负担装船的有关费用。 2、Customs Clearance清关 即,是指进出口或转运货物出入一国关境时,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定应当履行的手续。清关只有在履行各项义务,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货主或申报人才能提货。同样,载运进出口货物的各种运输工具进出境或转运,也均需向海关申报,办理海关手续,得到海关的许可。货物在结关期间,不论是进口、出口或转运,都是处在之下,不准自由流通。3、FOB Under Tackle FOB吊钩下交货 即由买方负责装船费用。采用这个条件,卖方不负责装船费用。 4、Trim 平舱 运输概念:指货物装船后,为了保持船舶承受压力均衡和航行安全,对成堆装入船舱的散装货物,如煤炭,粮谷等,需要进行调动和平整,此项作业就称为“平舱”。 5、Stow 理舱 使装船按照舱图妥善放置、装载合理,在货物装入船舱底之后,进行垫隔、整理、安置 6、Symbolic Delivery象征性交货 是指在买卖双方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卖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货物装上运输工具或交付承运人后,并向买方提供包括物权证书在内的有关单证,凭承运人签发的及其他履行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CIF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性交货术语。 7、【FOB】术语变形 (1)Liner Terms ():装船费用按照班轮条件办理,卖方只负责将货物交到码头港口,装卸及平舱理舱费均由支付的一方----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 (2)FOB Under Tackle (FOB吊钩下交货):卖方承担的费用截止到买方指定船只的吊钩所及之处,有关装船的各项费用一概由买方负担。(卖方不必承担装货费用) (3)FOB Stowed 或FOBS(/并理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理舱费用) (4)FOB Trimmed 或FOBT (/船上交货并平舱):卖方负责将货物装上船,并支付包括平舱费在内的装船费用,多用于散装船。若买方租用自动平舱船是,卖方应退回平舱费用。(卖方必须承担装货费用和平舱费用) (5)FOB Stowed and Trimmed 或(FOB包括平舱和理舱):卖方必须承担装货、平舱和理舱费用。 8、【CFR】术语变形 (1)CFR Liner Terms()即卸货费按照班轮的办法处理,即买方不予承担。 (2)CFR Landed (CFR卸到岸上)指由卖方将货物卸到目的港岸上位置的卸货费,包括从轮船到码头转运时可能发生的驳船费和码头捐税。 (3)CFR ex tackle (CFR吊钩下交货)卖方承担货物从舱底吊至船边卸离吊钩为止的费用。 (4)CFR ex ship's hold (CFR舱底交接)买方负责将货物从目的港船舱舱底吊卸到码头的费用。 9、More or Less Clause溢短装条款 是指在矿砂、化肥、粮食、食糖等大宗散装货物的交易中,由于受商品特性、变化、船舱容量、装载技术和包装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准确地按约定数量交货,有时存在一定困难,为了避免因不足或超过合同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方便合同的履行,对于一些数量难以严格限定的商品,通常是在合同中规定交货数量允许有一定范围的机动幅度,这种条款一般称为溢短装条款。它一般包括机动幅度的选择权以及计价方法。 10、Trade surplus 贸易顺差(出口>进口)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总额大于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Trade deficit 贸易逆差(出口<进口)

国际贸易实务期末名词解释整理

进出口贸易实务 1. 法定重量(legal weight):纯商品的重量加上直接接触商品的包装材料,如内包装等的重量,即为法定重量。 2. 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在实际业务中,如卖方认为买方来样供货没有切实把握,卖方可根据买方来样仿制或从现有货物中选择品质相近的样品提交买方。这种样品称“对等样品”。 3. 经销(distributorship):指出口企业与国外经销商达成书面协议,主要规定经销商品的种类、经销期限和地区范围,利用国外经销商就地推销商品的一种方式。 4. 公量(conditioned weight):在计算货物重量时,使用科学方法,抽去商品中所含水分,再加标准水分重量,求得的重量称为公量。 5. 仲裁(arbitration):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award),而这个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6. 单独海损(particular average):指除共同海损以外的部分损失,即被保险货物遭遇海上风险损失后,其损失未达到全损程度,而且该损失应由受损方单独承担的部分损失。 7. 推定全损(constructive total loss):指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后,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也就是恢复、修复受损货物并将其运送到原订目的地的费用将超过该目的地的货物价值。 8. 拼箱货(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LCL):指货量不足一整箱,需由承运人在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CFS)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货到目的港或目的地后,由承运人拆箱后分拨给各收货人。 9. 索赔(claim):指买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其遭受损失而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损害赔偿的行为。 10. 溢短装条款(more or less clause):所谓溢短装条款,就是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 11. 发盘(offer):又称发价,在法律上称为“要约”,是买方或卖方向对方提出各项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的表示。 12.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13. 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对方无权要求赔偿。 14. 中性包装(neutral packing):指在商品上和内外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15. 招标(invitation to tender):指不经过一般交易磋商程序,只由一方按照规定条件,公开征求应征人递盘竞争,最后由招标人选定交易对象订立合同的一种交易方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2.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3.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4.世界市场:指世界各国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5.对外贸易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6.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所采取的限制逐步减少,为进口商品和服务提供贸易优惠待遇的过程或结果。无论是以往的关贸总协定,还是现在的世贸组织,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1.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进口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或者取消进口关税待遇的一种税收优惠. 2.商品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集中或持续地大量向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3.国际投资:是指资本从一国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资本增值的国际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国家或政治实体同股票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 1.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技术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行业. 2.国际服务贸易: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3.跨国公司: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统一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公司。 4.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 1.贸易条约与协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性协议。 2.最惠国待遇原则: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3.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广义电子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 4.出口导向:就是扶植和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取代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1.什么是对外贸易额与贸易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对外贸易额也称为对外贸易值,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是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该国同时期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的. 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批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