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维生素医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维生素化学》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
06
维生素与免疫功能
维生素C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 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 感染。
维生素A
维持粘膜细胞正常功能, 防止细菌入侵,增强免疫 力。
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细 胞免受自由基损害,维持 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维生素与心血管健康
维生素B6
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的代谢。
05 维生素的测定与补充
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01
02
03
血液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维 生素水平,包括全血、血 清或血浆中的维生素含量 。
尿液测定
通过收集尿液检测维生素 排泄量,间接反映体内维 生素水平。
头发测定
通过检测头发中的维生素 含量,反映一段时间内的 维生素摄入状况。
维生素的补充方式与剂量
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与转化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在脂肪消化后通过淋巴系统被吸收进入血液。
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最终以代谢产物的形 式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脂溶性维生素的转化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脂溶性维生素,以满足 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01
02
03
04
饮食补充
通过日常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 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
口服补充剂
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满足维生素 需求的人群,可考虑使用口服
补充剂。
注射补充
对于严重缺乏维生素或无法口 服补充的人群,可采用注射方
式补充维生素。
剂量因人而异
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
06
维生素与免疫功能
维生素C
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提高 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 感染。
维生素A
维持粘膜细胞正常功能, 防止细菌入侵,增强免疫 力。
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细 胞免受自由基损害,维持 免疫系统正常运作。
维生素与心血管健康
维生素B6
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的代谢。
05 维生素的测定与补充
维生素的测定方法
01
02
03
血液测定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维 生素水平,包括全血、血 清或血浆中的维生素含量 。
尿液测定
通过收集尿液检测维生素 排泄量,间接反映体内维 生素水平。
头发测定
通过检测头发中的维生素 含量,反映一段时间内的 维生素摄入状况。
维生素的补充方式与剂量
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与转化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在脂肪消化后通过淋巴系统被吸收进入血液。
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最终以代谢产物的形 式储存于脂肪组织中。
脂溶性维生素的转化
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脂溶性维生素,以满足 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01
02
03
04
饮食补充
通过日常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 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
口服补充剂
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满足维生素 需求的人群,可考虑使用口服
补充剂。
注射补充
对于严重缺乏维生素或无法口 服补充的人群,可采用注射方
式补充维生素。
剂量因人而异
第17章维生素课件(共62张PPT)《药物化学》同步教学(人卫8版)

1930年Askewd等成功分离得到Vitamin D2,确定结构
1932年Windaus等分离得到Vitamin D3并确定结构
1948年确定立体化学结构
1960年全合成成功
1800年就知道儿童佝偻病与日光照射有关
Vitamin D
种类很多,目前至少有10种
以D2(麦角骨化醇,Ergocalciferol)和D3(胆
3-脱氢Retinol,称为维生素A2
主要存在于淡水鱼中
生物活性为Retinol的30~40%
Vitamin A原( Provitamin )
植物中的胡萝卜素(Carotene)在体内可转化成
为Vitamin A,
–
–
–
至少有10种胡萝卜素可转化为Vitamin A
在人类营养中约2/3的Vitamin A来自-βCarotene
Vitamin A过多症
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于皮下脂肪
长期过量使用,可造成Vitamin A过多症
–
表现为疲劳、烦躁、精神抑制、呕吐、低热、高血钙、骨和
关节痛等
二维生素D类
1.来源
鱼肝油;常与维生素A共存;
在牛乳、奶油、蛋白含量较高
2.结构特征
甾醇的开环衍生物,含一个羟
纯基,有旋光性,右旋体有效,
–
–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类
一类维生素的总称
(一)来源
维生素类药物—水溶性维生素类药物(药物化学课件)

双键氢化或部分氢化时,活性丧失
5.掌握维生素D的来源、药效
6.了解维生素D的结构、鉴别
题3:临床用于调节钙、磷代谢、治疗佝偻病、
软骨病的药物为 [2003年职业药师资格考试题]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3
D、维生素E
E、维生素K3
7.了解维生素E的结构
O
8 7
1
O2
1' 2'
4'
6'
8'
问题:为什么缺钙时,医生说要 多晒太阳?是否有道理?
答:食物和酵母中含有麦角甾醇, 紫外光下转变成VitaminD2。皮下 7-脱氢胆甾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 VitaminD3。(9,10开环)
三、维生素E类
简述:
VitaminE是一类与生殖功能有关 的维生素,从其化学结构看属苯并二 氢吡喃类衍生物。因苯环上含有酚羟 基,所以又称生育酚。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 E、维生素K1
D、维生素B6
2. 掌握维生素A的结构及名称 3 .掌握维生素A的性质
题2:下列叙述中哪项与维生素A不符:
[2003年职业药师资格考试题]
A、维生素A侧链上有4个双键,故现共有 16个顺反异构体
B、全反式的维生素A 活性最强 C、本品对紫外线不稳定,易被空气氧化
5.药效
临床上用于习惯性流产,不孕 症(对生物膜有保护、稳定及调控 作用),更年期障碍,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也用于心血管疾病及抗衰 老的治疗。
四、维生素K类
VitaminK 是一类具有凝血作 用的维生素总称。已知有维生素 K1—K7 七种。
K1 K2 K3 K4 K5 K6 K7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药物化学课件)

3、连烯二醇结构,具有强还原性,易氧化失效
OH
O
O
CHCH2OH O O
HO
OH
H
O
O
OH
CHCH2OH H2O
OH-
O
CH2OH
H C OH O O
H OH 3 2 OH
O
COOH
O
C
OH CHOH
CH2OH
[O]
H HO
C C
OH + COOH
H
COOH
O
CH OH
CH2OH
4、水解反应
本品贮存中颜色加深,其主要原因是在空气、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 氧化生成去氢维生素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水,水解和脱羧反应而生成
N CH3
不可用碳酸氢钠或亚硫酸钠作稳定剂
噻唑环
4、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可与某些生物碱沉淀剂作用生成沉淀。
嘧啶环
H3C N N
NH2 S
CH2
N
+
CH2CH2OH CH3
Cl- HCl
➢ 与碘化汞钾作用生成淡黄色沉淀 ➢ 与碘生成红色沉淀 ➢ 与三硝基苯酚作用生成扇形结晶
丙舒硫铵 呋喃硫铵
H3C H3C
CH2
N
+
CH2CH2OH C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 • 脚气病
下肢浮肿
肌肉萎缩
物理性质
H3C N N
NH2 S
CH2
N
+
CH2CH2OH CH3
维生素B1
Cl- HCl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有微弱特臭,味苦; --熔点:248 ~ 250℃;
1.化学本质
又称钴胺素
《药物化学》维生素 ppt课件

ppt课件
4
维生素的生理作用
• 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辅酶的组成部分,是 各个不同的代谢反应中必需的辅助因素,在机体的 酶促反应中担负着传递氢原子、电子或转移某些基 团的作用。 •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 量补充维生素可保持身体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 会导致中毒。
ppt课件
5
维生素的分类
•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 通常按照它们的溶解性质,分为: • 脂溶性维生素 • 水溶性维生素
ppt课件
6
维生素名称
主要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
vitamin A vitamin D2
抗干眼病、vitamin A缺乏症 预防vitamin D缺乏症、佝偻病、骨软化症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维生素E的构效关系
• 构效关系研究表明:
• 分子中羟基为活性基团,且必须与杂环氧原子成对
位;
• 苯环上甲基数目减少和位置改变,均导致活性降低; • 缩短或除去分子中的侧链,活性降低或丧失; • 维生素E的立体结构对活性也有影响,天然右旋体 的活性最强,左旋体的活性仅为右旋体的42%。
vitamin D3 vitamin E
vitamin K1 vitamin K2 Vitamin K3
vitamin E缺乏症、间隙性跛行
抗出血维生素,用于新生儿出血、吸收不良或 口服抗凝剂所致的低凝血酶原症,长期应用广 谱抗生素所致的vitamin K体内缺乏症
ppt课件
7
维生素名称
主要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
• 本品具有诱导控制上皮组织分化和生长的作用,缺
乏时上皮组织表面干燥、变厚、屏障性能降低,出 现干眼症、牙周溢脓等。 • 本品为骨骼生长,维持睾丸和卵巢的功能和胚胎发 育所必需的。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 若长期过量使用,可造成维生素A过多症,表现为 疲劳、烦躁、精神抑制、呕吐、低热、高血钙、骨
药物分析第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

第三步 求效价
效 价 IU ( /g) (样 )E% 1c m (样 )换 算 因 数
换算因数由纯品计算而得: 换算因数 效= 价I( U/g) E% 1cm(纯)
1IU 0.34g4维 生 A醋 素酸 酯 效价(IU / g) 1106g 2907000
0.344g
换 算 因效 数 E% 1价 c= m I(纯 U ( /)g)219503700001900
USP 显色剂 磷钼酸 规定斑点颜色和Rf值
三、含量测定
(一) UV法
立体异构体 氧化产物及光照产物 合成中间体 去氢维生素A( VitA2) 去水维生素A( VitA3)
三点校正法 1. 条件: (1)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
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
1IU 0.30g0维生 A醇 素
效价(IU / g) 1106g 3330000 0.300g
换算因效 数 E% 1价 c= m I(纯 U ( /)g)313832000001830
第四步:求标示量%
标 示 量标 I% U/丸 示 = 1量 0% 0=IU/g标 平示均量丸 1重 0% 0
A换 算 因 平数 均 丸 重
C
标示量 10% 0
(2)第一法 维生素A醋酸酯
• 方法: S 环 己 9~ 烷 1I5U /m溶 l 液
分 别 30、 于 301、 362、 384、 306n0m 处A 测 i
• 判断 max是否在326~329nm之间
max在326~329n8
并与规定值比较
改用第二法
Ai/A328 规定值 差值
A 300 A 328 0 . 555 A 316 A 328 0 . 907 A 328 A 328 1 . 000 0 A 340 A 328 0 . 811 A 360 A 328 0 . 299
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ppt课件

校正公式由来
A
A
2024/3/28
λ2 λ1 λ3 nm
λ2 λ1 λ3 nm
9
⊙第二节 维生素B1( V B1)
• 广泛存在于米糠、麦麸和酵母中,也可人工合成。有片剂和注射液。 • 本品维持糖代谢及神经传导与消化的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治疗VB1缺 乏病、多发性神经炎和胃肠道疾病。
结构:由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连接而成的季铵类化合物。
2024/3/28
16
糖类反应
CH2OH H C OH
OO
HO OH
CH2OH
H C OH OO
CH2OH
CHOH (CHOH)2 C C OH
H2O
HO H O
OO
-CO2
H2O+ CH
O
蓝色
N 50℃
CH2OH -3H2O CH (CHOH)2 C H
O CHO
N H
N
糠醛
OH
O
戊糖
2024/3/28
2024/3/28
11
硫色素反应
鉴别试验
硫色素Thiochtome
2024/3/28
12
沉淀反应 ➢ 分子结构中含有杂环,易与生物碱沉淀剂 (碘化铋钾、碘化汞钾、苦味酸等),硅钨酸, 雷氏盐等作用形成组成恒定的沉淀
➢ 维生素B1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反应放出H2S,与 Pb(Ac)2试液形成黑色PbS↓
➢ 薄层色谱法:喷三氯化锑,呈蓝色斑点。
2024/3/28
4
含量测定
VA含量表示
➢ I.U.(international Unit) 国际单位 ➢ 效价(I.U./g) ➢ 按WHO规定:
VA acetate VA alcohol 效价(I.U./g) 2.907×106 3.33×106 ➢ 1g pure VA acetate≈ 2.907×106I.U.
A
A
2024/3/28
λ2 λ1 λ3 nm
λ2 λ1 λ3 nm
9
⊙第二节 维生素B1( V B1)
• 广泛存在于米糠、麦麸和酵母中,也可人工合成。有片剂和注射液。 • 本品维持糖代谢及神经传导与消化的正常功能,主要用于治疗VB1缺 乏病、多发性神经炎和胃肠道疾病。
结构:由氨基嘧啶环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连接而成的季铵类化合物。
2024/3/28
16
糖类反应
CH2OH H C OH
OO
HO OH
CH2OH
H C OH OO
CH2OH
CHOH (CHOH)2 C C OH
H2O
HO H O
OO
-CO2
H2O+ CH
O
蓝色
N 50℃
CH2OH -3H2O CH (CHOH)2 C H
O CHO
N H
N
糠醛
OH
O
戊糖
2024/3/28
2024/3/28
11
硫色素反应
鉴别试验
硫色素Thiochtome
2024/3/28
12
沉淀反应 ➢ 分子结构中含有杂环,易与生物碱沉淀剂 (碘化铋钾、碘化汞钾、苦味酸等),硅钨酸, 雷氏盐等作用形成组成恒定的沉淀
➢ 维生素B1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反应放出H2S,与 Pb(Ac)2试液形成黑色PbS↓
➢ 薄层色谱法:喷三氯化锑,呈蓝色斑点。
2024/3/28
4
含量测定
VA含量表示
➢ I.U.(international Unit) 国际单位 ➢ 效价(I.U./g) ➢ 按WHO规定:
VA acetate VA alcohol 效价(I.U./g) 2.907×106 3.33×106 ➢ 1g pure VA acetate≈ 2.907×106I.U.
药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化学名为(±)3,4-二氢-2,5,7,8-四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2H-1-苯并吡喃-6-醇醋酸酯,又 名α-生育酚醋酸酯。 又名:α-生育酚醋酸酯 性质:无氧情况下,热稳定;却对光敏感。 与动物生殖功能有关,具有抗不育作用。 抗衰老作用。 副作用:长期服用,导致眩晕、视力模糊,并可导致 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维生素E
天然维生素E类型 化学结构
R1
取代基
R1 CH3 R2 -CH3
化学名称 α-生育酚
O 5 O R2 8
4 O 2 1' 1 5' 9' 13'
CH3 -H
-H
-H -CH3
-H
β-生育酚 γ-生育酚
δ-生育酚
R1 O O R2 O
CH3 CH3 -H
-CH3
-H -CH
α-生育三烯酚
β-生育三烯酚 γ-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C
光学异构
L-(+)-抗坏血酸
D-(-)-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L-(+)-异抗坏血酸
维生素C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维生素H
维生素B族
水溶性
维生素B1,盐酸硫胺。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 (TPP)的形式存在。缺乏它会引起脚气病,也可能涉及 神经组织中阴离子通道的调节,与抗神经炎有关。 维生素B2,核黄素。也被称为维生素G。缺少维生素B2易 患口舌炎症等。 维生素B6,盐酸吡多辛。 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 功能有抗体的合成、消化系统中胃酸的制造、脂肪与蛋白 质利用(尤其在减肥时应补充)、维持钠/钾平衡(稳定神经系 统)。缺乏维生素B6的通症,一般缺乏时会有食欲不振、食 物利用率低、失重、呕吐、下痢等毛病。严重缺乏会有粉 刺、贫血、关节炎、小孩痉挛、忧郁、头痛、掉发、易发 炎、学习障碍、衰弱等。 维生素B12,氰钴胺。也被称为氰钴胺或辅酶B12。多存在 于肝脏、鱼肉、肉类、蛋类 。 生物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急促、困难。晚期有紫绀、水肿、心脏扩大、心 力衰竭等。
18
临床分型及症状: (1)干性脚气病:以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为主。上行性对称
性周围神经炎,运动及感觉障碍,可出现踝、足麻木、蚁 行感及灼烧感,“灼足综合征”,腱反射异常,腿伸、屈 肌受累可出现足和趾下垂;感觉障碍初期为过敏,后期感 觉消失。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等。 (2)湿性脚气病: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主要有:心悸、 气短、心动过速、组织水肿,严重者心衰。 (3)混合性脚气病
较快 几无毒性,除非极大 量
11
15.2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名称 每日所需量(mg)
主要作用
Vitamin B1
1.5
Vitamin B 缺乏症、周围神经炎
Vitamin B2 Vitamin B6 Vitamin B12
Vitamin H
2 3 0.005
0.25
核黄素缺乏症
Vitamin B6 依赖综合症、缺乏 症、先天性代谢障碍症 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抗叶酸药引起的贫血、神经系 统疾病
2223Biblioteka 3. 功能和缺乏症 核黄素是机体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
对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起着重要作 用。缺乏时会发生口角炎、舌炎等。
24
4. 来源 VB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以禽、畜
积存性
缺乏症出现时间 毒性
脂溶性维生素 仅含C,H,O
溶于脂肪及脂溶剂 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 收,从胆汁少量排泄 摄入后,大部分积存 在体内 缓慢 大剂量摄入(6-10倍 RDA)易引起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 除C,H,O 外,有的尚 有N, S, Co等元素 溶于水 经血液吸收过量时, 很快从尿中排出 一般在体内无积存
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亚硫酸盐能加速VB1的分解, 所以,在贮藏含VB1较多的食物如谷类、豆类、猪肉时, 不宜用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或以二氧化硫熏蒸谷仓。
15
硫色素反应——VB1的专一反应
VB1氧化后变成脱氢硫胺素,脱氢硫胺素在紫外光下 显现蓝色荧光,可利用这一性质测定食品中的硫胺素含 量。
16
3. VB1功能和缺乏症
6
干性脚气病 硫胺素缺乏 (维生素B1)
7
维生素D缺乏症
8
15.1.5 维生素分类
B 族维生素
硫胺素(B1) 核黄素(B2) 尼克酸(B3)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生物素 泛酸
9
① 按缺乏原因分类 原发性缺乏:由膳食中维生素供给不足或
生物利用率过低引起。 继发性缺乏(条件性维生素缺乏):由生
硫胺素缺乏症为脚气病,分为成人脚气病和婴儿脚气病。 1.成人脚气病: (1)疲倦,“沉重感”;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明显; (2)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等; (3)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失眠、不安、易怒等。
2.婴儿型脚气病 多发于2~5个月,发病突然,病程急,死亡率高,症状
不典型,容易误诊。 主要表现: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加快、
VB1进入人体后,被磷酸酸化成硫胺素焦磷 酸酯(TPP)组成辅酶,参与人体内α-酮酸、 丙酮酸、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这对于 糖代谢和能量代谢非常重要。
当VB1不足时,糖代谢中间产物在神经组织 中堆积,会造成健忘、不安、易怒或忧郁等症状。
此外,维生素B1不足时还会导致脚气病的发 生。
17
VB1缺乏症
理或病理原因妨碍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或因需要量增加、排泄或破坏增多而引起的。 ② 按缺乏程度分类
临床缺乏:维生素缺乏出现临床症状。 亚临床缺乏(边缘缺乏):没有维生素缺 乏的临床症状,但可出现劳动效率降低和对疾 病抵抗力下降。
10
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点
化学组成
溶解性 吸收、排泄
用于生物素酶缺乏的儿童
Vitamin C
60
Vitamin C 缺乏症、酸化尿、特
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
12
15.2.1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是最早从谷物中提取的可治疗脚气病
的食物因子的总称。 (一)VB1 (二)VB2 (三)VB6 (四)VB12 (五)其他B族维生素
13
15.2.1.1 维生素B1
维生素
1
概述
2
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
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 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3
15.1.2 维生素的特点:
⑴ 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⑵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很少,必须由食 物供给。 ⑶ 不构成组织,不提供能量。 ⑷ 生理剂量很少(mg,µg),但生理作用十 分重要。
VB1,又称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 是最早发现和确定功能结构的VB. 1、VB1的化学结构:它是由被取代
的嘧啶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连接而成 的一类化合物,它在自然界中常与焦 磷酸合成焦磷酸硫胺素(简称TPP)。
14
2、VB1组成和性质
VB1为白色针状结晶,干燥结晶态对热稳定,易溶 于水,其水溶液在空气中逐渐分解,在酸性条件对热较 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
4
15.1.3 维生素的功能
维生素对生物并非供能或组成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但却为代谢过程所必需,多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功 能、或影响酶的活性、或影响一些特殊的生理功 能影响到正常代谢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和生长发 育。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在代谢过程中起
19
4. VB1的来源 粮谷类、豆类、酵母、动物性原料的内脏
和鸡蛋中。
20
15.2.1.2 维生素B2
1.结构:VB2是核糖醇与6,7-二甲基 异咯嗪的所含物。由于具有橙黄色, 又称核黄素。
21
2. 性质 核黄素为橙黄色针状结晶化合物,味苦,
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呈黄绿色荧光。VB2对热 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游离核黄素对 光、紫外线敏感。
原子、电子、基团的载体,调节代谢。
5
15.1.4 维生素的重要性
食物中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 起代谢紊乱和出现病理状态,形成维生素缺乏 症。早期轻度缺乏,尚无明显临床症状时称维 生素不足。人类正是在同这些维生素缺乏症的 斗争中来研究和认识维生素的。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 膳食中供给不足。 ② 吸收利用率降低。 ③ 需要量相对增高。
18
临床分型及症状: (1)干性脚气病:以多发性神经炎症状为主。上行性对称
性周围神经炎,运动及感觉障碍,可出现踝、足麻木、蚁 行感及灼烧感,“灼足综合征”,腱反射异常,腿伸、屈 肌受累可出现足和趾下垂;感觉障碍初期为过敏,后期感 觉消失。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等。 (2)湿性脚气病:以水肿和心脏症状为主,主要有:心悸、 气短、心动过速、组织水肿,严重者心衰。 (3)混合性脚气病
较快 几无毒性,除非极大 量
11
15.2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名称 每日所需量(mg)
主要作用
Vitamin B1
1.5
Vitamin B 缺乏症、周围神经炎
Vitamin B2 Vitamin B6 Vitamin B12
Vitamin H
2 3 0.005
0.25
核黄素缺乏症
Vitamin B6 依赖综合症、缺乏 症、先天性代谢障碍症 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抗叶酸药引起的贫血、神经系 统疾病
2223Biblioteka 3. 功能和缺乏症 核黄素是机体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
对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起着重要作 用。缺乏时会发生口角炎、舌炎等。
24
4. 来源 VB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以禽、畜
积存性
缺乏症出现时间 毒性
脂溶性维生素 仅含C,H,O
溶于脂肪及脂溶剂 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 收,从胆汁少量排泄 摄入后,大部分积存 在体内 缓慢 大剂量摄入(6-10倍 RDA)易引起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 除C,H,O 外,有的尚 有N, S, Co等元素 溶于水 经血液吸收过量时, 很快从尿中排出 一般在体内无积存
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亚硫酸盐能加速VB1的分解, 所以,在贮藏含VB1较多的食物如谷类、豆类、猪肉时, 不宜用亚硫酸盐作为防腐剂或以二氧化硫熏蒸谷仓。
15
硫色素反应——VB1的专一反应
VB1氧化后变成脱氢硫胺素,脱氢硫胺素在紫外光下 显现蓝色荧光,可利用这一性质测定食品中的硫胺素含 量。
16
3. VB1功能和缺乏症
6
干性脚气病 硫胺素缺乏 (维生素B1)
7
维生素D缺乏症
8
15.1.5 维生素分类
B 族维生素
硫胺素(B1) 核黄素(B2) 尼克酸(B3) 叶酸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生物素 泛酸
9
① 按缺乏原因分类 原发性缺乏:由膳食中维生素供给不足或
生物利用率过低引起。 继发性缺乏(条件性维生素缺乏):由生
硫胺素缺乏症为脚气病,分为成人脚气病和婴儿脚气病。 1.成人脚气病: (1)疲倦,“沉重感”;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明显; (2)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消化不良等; (3)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失眠、不安、易怒等。
2.婴儿型脚气病 多发于2~5个月,发病突然,病程急,死亡率高,症状
不典型,容易误诊。 主要表现:初期食欲不振、呕吐、兴奋、心跳加快、
VB1进入人体后,被磷酸酸化成硫胺素焦磷 酸酯(TPP)组成辅酶,参与人体内α-酮酸、 丙酮酸、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反应。这对于 糖代谢和能量代谢非常重要。
当VB1不足时,糖代谢中间产物在神经组织 中堆积,会造成健忘、不安、易怒或忧郁等症状。
此外,维生素B1不足时还会导致脚气病的发 生。
17
VB1缺乏症
理或病理原因妨碍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利用, 或因需要量增加、排泄或破坏增多而引起的。 ② 按缺乏程度分类
临床缺乏:维生素缺乏出现临床症状。 亚临床缺乏(边缘缺乏):没有维生素缺 乏的临床症状,但可出现劳动效率降低和对疾 病抵抗力下降。
10
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点
化学组成
溶解性 吸收、排泄
用于生物素酶缺乏的儿童
Vitamin C
60
Vitamin C 缺乏症、酸化尿、特
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
12
15.2.1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是最早从谷物中提取的可治疗脚气病
的食物因子的总称。 (一)VB1 (二)VB2 (三)VB6 (四)VB12 (五)其他B族维生素
13
15.2.1.1 维生素B1
维生素
1
概述
2
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
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 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3
15.1.2 维生素的特点:
⑴ 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⑵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很少,必须由食 物供给。 ⑶ 不构成组织,不提供能量。 ⑷ 生理剂量很少(mg,µg),但生理作用十 分重要。
VB1,又称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维生素, 是最早发现和确定功能结构的VB. 1、VB1的化学结构:它是由被取代
的嘧啶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连接而成 的一类化合物,它在自然界中常与焦 磷酸合成焦磷酸硫胺素(简称TPP)。
14
2、VB1组成和性质
VB1为白色针状结晶,干燥结晶态对热稳定,易溶 于水,其水溶液在空气中逐渐分解,在酸性条件对热较 稳定,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
4
15.1.3 维生素的功能
维生素对生物并非供能或组成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但却为代谢过程所必需,多作为辅酶或辅基的功 能、或影响酶的活性、或影响一些特殊的生理功 能影响到正常代谢而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和生长发 育。
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在代谢过程中起
19
4. VB1的来源 粮谷类、豆类、酵母、动物性原料的内脏
和鸡蛋中。
20
15.2.1.2 维生素B2
1.结构:VB2是核糖醇与6,7-二甲基 异咯嗪的所含物。由于具有橙黄色, 又称核黄素。
21
2. 性质 核黄素为橙黄色针状结晶化合物,味苦,
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呈黄绿色荧光。VB2对热 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游离核黄素对 光、紫外线敏感。
原子、电子、基团的载体,调节代谢。
5
15.1.4 维生素的重要性
食物中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 起代谢紊乱和出现病理状态,形成维生素缺乏 症。早期轻度缺乏,尚无明显临床症状时称维 生素不足。人类正是在同这些维生素缺乏症的 斗争中来研究和认识维生素的。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① 膳食中供给不足。 ② 吸收利用率降低。 ③ 需要量相对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