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分类

合集下载

现代深部岩溶工程地质分类及其特征研究

现代深部岩溶工程地质分类及其特征研究
第 2 卷第 4 5 期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1 0 0年 1 2月 J un l f ua n e i fS i c o ra o H nn U i rt o c n e& T c n l y N tr c n e E i n v sy e e h o g( au l i c d i ) o aSe t o
行了深入的研究 , 总结 出了各种类型现代深部岩溶特征. 不但丰富 了现代深部岩溶 的理论体系, 还为 隧道工程和采矿工程 中现代深部岩
溶 的勘 察 建 立 了理 论 基 础 . 关 键 词 : 代 深 部 岩 溶 ; 程 地 质 分 类 ; 级 分 类体 系; 溶 特征 ; 合 构 造 型 现 工 二 岩 复 中图 分 类 号 :6 P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9 0 (0 0 0— 0 3 0 17 — 12 2 1 )4 0 6 — 6
63
分类 的简单化和不适用性. 为了达到科学合理 、 方便简 单、 行之有效这一效果 , 本文提 出了采用二级分类体 系来对现代深部岩溶进行工程地质分类研究. 所谓的 二级分类体系就是在原有一个分类标准的基础上 , 再 增加一个分类标准对一级分类体系进一步的细化. 通过对 已掌握 的现代深部 岩溶实例 的统计 、 分 析 ,表 明以地质构造类 型作 为一级分类体 系是合理 的、 科学的 , 因为在现代深部岩溶的形成 、 演化的整个 过程 中地质构造始终 占有重要的位置. 按照这一标准 可以将现代深部岩溶分为巨厚 代深 部 岩溶 的发 育无 固定 层
位, 其延伸的方向一般与构造方 向一致. 目前工程中揭
露的现代深部岩溶大都属于该种类型. 该种现代深部
岩 溶 又 可 以根 据 构 造 的类 型 和 开启 状 态 划 分 为 开启 向斜 型 现代 深部 岩 溶 、封 闭 向斜 型现 代深 部 岩 溶 、 断

浅谈隧道岩溶处理原则及措施

浅谈隧道岩溶处理原则及措施

浅谈隧道岩溶处理原则及措施蒋波【摘要】岩溶根据其发育强度,可分为强烈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微弱发育四种. 强烈发育岩溶(如:暗河、廊道及较大规模的溶洞)较容易勘测和预报. 而对于后三类岩溶,由于岩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规律性不强的特点,在目前的勘探手段及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给施工及建设管理带来较多的困难.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就A隧道出现的岩溶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中等发育、弱发育、微弱发育三种岩溶的一些处理原则和措施.【期刊名称】《四川建筑》【年(卷),期】2015(035)006【总页数】2页(P129-130)【关键词】隧道;岩溶;溶洞;处理措施【作者】蒋波【作者单位】四川省雅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5.49岩溶地貌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较为普遍。

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喀斯特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根据其发育强度,可分为强烈发育、中等发育、弱发育、微弱发育四种。

在岩溶强烈发育区,主要表现为暗河、廊道及较大规模的溶洞。

这类岩溶地质在地质勘探时容易发现,并会引起施工及建设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通常采取绕避、架桥等方式处理。

另外三种发育强度的岩溶地貌更为普遍,多表现为溶蚀、中小型串球状洞穴、单个小型洞穴等形态。

对于岩溶区域,由于岩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及规律性不强的特点,在目前勘探手段及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给施工和建设管理带来较多的困难。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A隧道出现的岩溶地质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中等发育、弱发育、微弱发育三种岩溶的一些处理原则和措施。

该隧道位于四川雅安境内,主要工程地质危害为岩溶,长度约1.1 km,约占整个隧道长度的55%。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

4.6 岩溶地貌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所引起的可溶性岩石溶蚀作用,以及由于这种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以及与之伴生的迁移、堆积作用,总称为岩溶作用。

在岩溶作用下所产生的地貌形态,称为岩溶地貌。

4.6.1 岩溶地貌的形态与类型1. 岩溶地貌的形态岩石分布地区,溶蚀作用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一系列溶蚀现象,称为岩溶的形态。

岩溶形态可分为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形态。

地表岩溶形态有溶沟(槽)、石芽、漏斗、溶蚀洼地、坡立谷、溶蚀平原等。

地下岩溶形态有落水洞(井)、溶洞、暗河、钟乳石等(图4-11 )。

①溶沟(槽)、石芽和石林溶沟、溶槽是微小的地形形态,它是地表水沿地表岩石低洼处或沿节理溶蚀和冲刷,在可溶性岩石表面形成的沟槽称溶沟。

溶沟溶槽将地表刻切成参差状,起伏不平,其宽深可由数十厘米至数米不等。

当沟槽继续发展,以致各沟槽互相沟通,在地表上残留下一些石笋状的岩柱。

这种岩柱称为石芽。

石芽一般高1~2m,多沿节理有规则排列。

如果溶沟继续向下溶蚀,石芽逐渐高大,沟坡近于直立,且发育成群,远观像石芽林,称为石林。

如云南石林。

②溶蚀洼地和坡立谷由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一种封闭、半封闭洼地称为溶蚀洼地。

溶蚀洼地多由地面漏斗群不断扩大汇合而成,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面积由数十平方米至数万平方米。

溶蚀洼地周围常有溶蚀残丘、峰丛、峰林,底部有漏斗和落水洞。

坡立谷是一种大型封闭洼地,也称溶蚀盆地。

面积由数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进一步发展则成溶蚀平原。

坡立谷谷底平坦,常有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谷周为陡峻斜坡,谷内有岩溶泉水形成的地表流水至落水洞又降至地下,故谷内常有沼泽、湿地或小型湖泊。

底部经常有残积洪积层或河流冲积层覆盖。

③漏斗及落水洞漏斗是由地表水顺着可溶性岩石的竖直裂隙下渗,最先产生溶隙,待顶部岩石溶蚀破碎及竖直溶隙扩大,岩层顶部塌落形成近乎圆形坑。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
表5按成因和岩性特点划分的粗碎屑岩岩石类型成因岩性特点与岩石类型残积残积角砾岩沉积杂基量15粗碎屑中稳定组分90正砾岩石英岩质砾岩粗碎屑中稳定组分90岩块质砾岩比石灰岩质砾岩花岗岩质砾岩杂基量15纹层基质副砾岩纹层状砾质泥岩非纹层基质冰碛砾岩泥石流砾岩同生同生砾岩和同生角砾岩如砾屑灰岩砾屑泥岩滑塌角砾岩成岩后生岩溶角砾岩盐溶角砾岩712粗碎屑岩类岩石的命名9a粗碎屑岩类岩石的命名按
矿物晶粒粒级, ,, /+0) /) 矿物晶粒粒级名称 中晶 细晶
矿物晶粒粒级名称 巨晶 粗晶
・ ’’. ・
! " # " #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 非蒸发岩矿物晶粒粒级划分见表 !。 表!
矿物晶粒粒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成因 残积
按成因和岩性特点划分的粗碎屑岩岩石类型
岩性特点与岩石类型 残积角砾岩
杂基最 粗碎屑中稳定组分!%&$ 沉积 " #!$ 粗碎屑中稳定组分 " %&$ 杂基量 !#!$ 同生 纹层基质 非纹层基质
正砾岩
石英岩质砾岩 岩块质砾岩 (如石灰岩质砾岩、 花岗岩质砾岩) 纹层状砾质泥岩 冰碳砾岩 泥石流砾岩
6
*"& 沉积岩岩石的命名原则
沉积岩岩石命名的一般原则
按:附加修饰词 @ 基本名称 ・ BBA ・
!"#
沉积岩岩石基本名称的规定 岩石中内源矿物量或陆源碎屑物量大于 !"# 或能反映岩石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者,
为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依据。 岩石中有用组分具开采利用价值,按现行矿产工业指标的具体规定,并换算为相应 的矿物百分含量,确定基本名称。 !"$ 次要矿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次要矿物量小于 !# ,不参一与命名。当具特殊地质意义时,以微含 %% 质作为 附加修饰词。 &)次要矿物量为 !# 及小于 ’!# 时,以含 %% 质作为附为加修饰词。 ()次要矿物量为 ’!# 至 !"# 时,以 %% 质作为附加修饰词。 !"% 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一种结构存在,即以该结构作为附加修饰词。 &)两种结构同时存在,按次者在前主者在后的顺序排列作为附加修饰词。 ()三种结构同时存在,则不一一列出,而予以总称作为附加修饰词,如内碎屑、 不等晶、不等粒等。 !"! 成岩后生变化产物作为附加修饰词的规定 $)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 ’!# 至 !# 时,称弱 ) ) 化或弱脱 ) ) 化作为附加 修饰词。 &)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小于 !"# 至 ’!# 时,称 ) ) 化或脱 ) ) 化作为附加修饰 词。 ()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为 *"# 至 !"# 时,称强 ) ) 化或强脱 ) ) 化作为附加修 饰词。 +)成岩后生变化产物含量大于 *"# 时,称极强 ) ) 化或极强脱 ) ) 化作为附加修 饰词。

岩溶地貌的分类

岩溶地貌的分类

岩溶地貌的分类地表岩溶地貌在地表岩溶作用过程中,可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貌,主要地貌形态有:1、石芽与溶沟地表水沿可溶蚀岩石的节理裂隙进行溶蚀与侵蚀,形成纵横交错的凹槽称为溶沟,凹槽之间残存的突起岩石称为石芽。

溶沟与石芽的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3m,是地表岩溶化初期阶段的产物,也见于其他岩溶形态表面。

地表大片石芽溶沟丛生称溶蚀原野。

2、石林与岩溶漏斗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岩体组成的地貌景观。

期间多为溶蚀裂隙,隙窄而直,坡壁上部有平行的溶沟,以云南的路南石林最为典型。

一般认为它是土壤水沿质纯厚层缓褶皱石灰岩表面及节理裂隙溶蚀产生的,是由石芽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岩溶漏斗是呈碟状或倒锥状的封闭洼地。

直径一般在几米到百米,深几米到十几米,常成群出现,是岩溶区的特征性形态之一。

石林与漏斗大致形成于同一个岩溶发展阶段。

3、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峰林是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蜂群,峰体相对高差100—200米,坡度很陡,一般在45度以上。

峰林的分布常与地质构造有关。

我国广西的桂林、阳朔,贵州的安顺、独山、邱北等地均发育有典型的峰林地貌。

峰丛是一种山峰基部相连的峰林,峰与峰之间常形成“U”形的马鞍地形。

与峰林的主要区别是峰丛山峰间基部相连的高度比例大于上部分开部分,而峰林则相反。

峰丛之间常发育溶蚀洼地、漏斗及落水洞。

峰丛主要分布在广西西部及西北部与云贵高原的边缘部分。

溶蚀洼地是与峰丛、峰林同时期形成的一种负地貌类型。

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多沿构造线而发育。

溶蚀洼地与漏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规模较大,底部较平坦,其内可发育溶蚀漏斗,并覆盖有溶蚀残余物,可以耕种;后者多为不规则的圆形,底部平坦面积小。

溶蚀洼地常与峰丛共生,构成峰丛-洼地组合形态,在我国的广西西北部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常可见到。

4、孤峰与溶蚀平原孤峰(也称残丘)是兀立在溶蚀平原或盆地上的孤立灰岩山峰。

孤峰进一步遭受溶蚀、侵蚀,当其相对高度更小,仅有十数米时,被称为石丘。

岩溶的定义和分类及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岩溶的定义和分类及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岩溶的定义和分类及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根据碳酸盐岩地层覆盖埋藏的情况,岩溶地基可分为裸露型岩溶、浅覆盖型岩溶、深覆盖型岩溶和埋藏型岩溶等四种类型:
a)裸露型岩溶:指碳酸盐岩直接出露地表,没有或很少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
b)浅覆盖型岩溶:指碳酸盐岩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覆盖率一般在30-70%左右,覆盖厚度一般小于30m;
c)深覆盖型岩溶:指碳酸盐岩大部分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覆盖率一般在70%以上,覆盖厚度层厚度一般大于30m,小于100m;d)埋藏型岩溶地基:碳酸盐岩层被非碳酸盐岩岩层(如砂岩、页岩)覆盖,没有岩溶景观显露地表,埋深大于100m,最深可以达1000多米。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岩土工程关系密切的岩溶地基主要是前二类,即裸露型岩溶、浅覆盖型岩溶。

岩溶对工程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a)岩溶岩面起伏导致上覆土质地基压缩变形不均;
b)岩体洞穴顶板变形造成地基失稳;
c)岩溶水的动态变化给施工和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d)洞塌落形成地表塌陷。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溶蚀洼地峰林,密斯跃。

石钟乳喀斯特地貌示意图1.定义: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视野拓展: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原理: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石灰岩的溶蚀和沉积过程。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1)溶蚀作用:CO₂+HO₂+CaCO₃=Ca(HCO₃)₂(2)沉积作用:Ca(HCO₃)₂=CaCO₃↓+HO₂+CO₂↑2.分类:(1)喀斯特溶蚀地貌:① 溶沟: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

②石芽:凸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

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③ 峰林: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 米,远望如林。

④ 孤峰: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

⑤ 溶斗(喀斯特漏斗):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

也有的地方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⑥ 地下溶洞:富含CO₂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

(2)喀斯特沉积地貌:① 钙华: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₃)₂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₂大量逸出,导致CaCO₂沉积,形成钙华。

常见的有钙华坝、钙华湖等。

② 石钟乳、石笋、石柱:在溶洞内,富含Ca(HCO₃)₂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₂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₃在洞、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等。

a .石钟乳:由洞顶向下发育。

b .石笋:由洞底向上发育。

c.石柱: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

温馨提示: 地下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则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 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对可溶性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形成石芽和溶沟。

2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2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置,地下水位埋藏越深,垂直循环带厚度越大,机 械冲刷力越小,对表层岩土体的稳定越有利。
(2)季节变化带
是垂直循环带逐渐向水平循环带过渡的中间区
域,水流运动方式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在丰
水期,潜水面升高,水力坡降减小,从地表渗下的
水流以近似水平运动为主,流量增大,对岩土体的 横向冲刷作用也增强;而在枯水干旱季节,地下水 位降低,渗径减短,水力坡降增大,但流量减小, 地下水将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
二、碳酸盐岩的空隙性指标
一般认为,孔隙是地下水的储藏空间,而裂隙是地下水溶 蚀、运移的主要通道。我们把孔隙和裂隙统称为空隙。
孔隙度是碳酸盐岩储水性和透水性的一个主要参数。可以 根据岩石的比重、容重求得。但在生产实践中,通常用到的 指标有:空隙率、溶孔率、溶洞率。
空隙率是指岩石单位体积内含有的孔隙和裂隙的体积(M3/M3); 溶孔率是指已溶蚀岩石单位体积内细小溶孔所占有的体积 (M3/M3); 溶洞率是单位面积内溶洞的体积(M3/KM2);

石盐矿层一般厚几米到 300 多米,而在干
旱地区则以盐霜的形式出现,在盐泉附近
以蒸发产物出现,在火山地区以升华物产
出。
石膏
石膏是一种矿物名,主要化学成分 是硫酸钙( CaSO 4 ),主要是古代盐湖或潟湖的 沉积物。石膏用作一种农业肥料,可以改良碱性 土壤,用于一般中性或酸性土壤,可以改善土壤 结构。广泛用于工业材料、医学材料和建筑材料。 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 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 料、骨折固定等,也能做为黑板用的粉笔。
Ca2+ + 2HCO3-
水中的CO2不断消耗,破坏了外界平衡,必然要
吸收外界的CO2,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样不断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岩溶分类
对岩溶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岩溶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一)按型态大小分类
按照岩溶的型态大小不同,可以将岩溶分为洞穴型、裂隙型、管道型和大型溶洞四个类别。

1、洞穴型
洞穴型是指发育规模小于50m3的干溶洞或充填型溶洞。

2、裂隙型
裂隙型是指由各种构造裂隙经溶蚀形成的岩溶裂隙。

岩溶裂隙宽度一般在1cm~1m,平面延续性好,地下水运动已不符合达西定律。

3、管道型
管道型是指岩溶裂隙经进一步溶蚀扩大呈汇流的的管道特征。

4、大型溶洞
大型溶洞指发育规模大于50m3的干溶洞或充填型溶洞。

(二)按充填特征分类
根据岩溶的充填特征,可将岩溶分为充填型岩溶、半充填型岩溶和无充填型三个类别。

1、充填型岩溶
由充填物充填的岩溶称为充填型岩溶。

2、半充填型岩溶
岩溶溶腔内既有部分充填物,又有一部分空腔的岩溶称为半充填型岩溶。

3、无充填型岩溶
岩溶溶腔内无充填物,为干溶腔的岩溶称为无充填型岩溶。

(三)按充填物性质分类
根据岩溶内充填物的不同,可将岩溶分为充填粘土型、充填淤泥型、充填粉细砂型、充填块石土型、充水型五个类别。

1、充填粘土型
充填粘土型是指岩溶内充填物为粘性土的充填型溶洞。

2、充填淤泥型
充填淤泥型是指岩溶内充填物为淤泥的充填型溶洞。

3、充填粉细砂型
充填粉细砂型是指岩溶内充填物为粉细砂型的充填型溶洞。

4、充填块石土型
充填块石土型是指岩溶内充填物为块石土的充填型溶洞。

5、充水型
充水型是指岩溶内充填物为水的充填型溶洞。

(四)按岩溶水量分类
按岩溶涌水量大小可将岩溶分为特大涌水型、大量涌水型、中等涌水型、少量涌水型、微量涌水型。

如表5-1。

表5-1 岩溶涌水类型表
(五)按涌水动态变化特点划分
根据涌水量动态变化特点,可将岩溶分为水文型、稳定型、突发型三个类别。

1、水文型
涌水量大小与降雨及地表水补给关系十分密切,涌水量变化明显。

多出现在浅部岩溶含水层中。

2、稳定型
当岩溶含水层水量稳定时,涌水量也比较稳定。

多出现在深部岩溶含
水层中。

3、突发型
枯水季节无涌水,而一旦遇到暴雨时期,岩溶管道被冲开,发生突然涌水,而且水量也大。

多发生在洪枯水位变动带内。

(六)按地质构造特征划分
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可将岩溶分为向斜轴部岩溶承压水型、背斜岩溶水型、多层岩溶含水层同时涌水型、单一岩溶含水层暗河涌水型、火山岩中灰岩包裹体封存水涌水型五个类别。

1、向斜轴部岩溶承压水型
处于向斜轴部的岩溶含水层,往往存在较高的压力。

地下洞室遇到这类含水层时,将造成较长时期的高压涌水。

2、背斜岩溶水型
在背斜地层中,在两种岩层接触带会存在大量的岩溶水。

3、多层岩溶含水层同时涌水型
当隧洞穿过多层岩溶含水层时,多层同时涌水,总涌水量较大。

4、单一岩溶含水层暗河涌水型
隧洞开挖中遇岩溶暗河,易造成突水或较为稳定的涌水。

5、火山岩中灰岩包裹体封存水涌水型
对于包裹在玄武岩中的灰岩块体,其中封存大量地下水,隧洞开挖到灰岩时地下水立即喷涌而出。

此种封存水,在单一岩溶含水层中也常出现。

但由于延续时间短,影响不大。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