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了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

一、汉语词性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不同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

名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名称或代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属性或状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助词用来表示词语的语法关系。

二、汉语句子结构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有所变化。

除了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句型,例如倒装句、被动句、疑问句等。

了解句子结构对于准确表达意思以及理解他人的意思非常重要。

三、汉语的时态和语气汉语的时态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在汉语中,时态的表示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实现。

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时态表示方式,例如趋向动词和补语的使用。

语气是指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味,包括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等。

准确使用时态和语气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四、汉语的语序汉语的语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有一定的基本规则。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语序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强调某个成分、倒装句等。

了解汉语的语序规则对于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五、汉语的修饰成分汉语中的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补语是补充或说明谓语或宾语的成分。

了解这些修饰成分的使用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一、名词解释1、向心结构:一个句法结构s由a和b构成,如果a或b的功能同s的整体功能相同,那么a或b就叫做s的核心,有核心的句法结构就叫做向心结构。

2、直接成分:一个句法结构s,如果由a和b两个成分直接构成,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或:对一个句法结构s进行切分,得到两个构成成分a和b,那么a和b就叫做句法结构s的直接成分,a和b则互为直接成分。

3、狭义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如果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同模。

②相对应的成分的功能都相同。

那么它们狭义同构。

4、语义特征:一组词或一类词共有的,同特定的句法结构的语义具有语义兼容关系的语义成分叫做这组词或这类词的语义特征。

5、语义指向:句法结构中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

6、区别词:属于实词中的饰词部分的词类,只能充当定语修饰名词,同结构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的词类。

7、变换:句法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也指把具有依存关系的句法结构联系起来的过程。

8、异类同构: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法结构满足如下条件:①核心的功能相同;②它们的推导式有部分对应关系。

那么这些句法结构异类同构。

9、语义属性:定中结构中的定语所表示的语义,这是以名词为主体而确定的语义性质,包括形态属性、质料属性、数量属性、来源属性等等。

10、语义格:以谓语动词为中心,根据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同谓语动词的语义联系而确定的成分性质及其类别。

如施事格、受事格、工具格。

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词组是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答:①由于汉语的词多功能,词同句子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汉语不能根据词同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把句子层面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

②词组是静态的结构单位,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到比句子平面较为严格的制约,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的区别。

③把词组作为划分词类的操作平台,就是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分布(即词的功能)划分词类。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资料讲解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分类类型摘要:现代汉语的语法中,词和词相搭配构成短语和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就是句法结构。

句法结构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和框架,也是现代汉语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对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汉语构词成句固定性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相关例子的枚举和分析,浅要探析现代汉语语法中句法结构的主要类型。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句法结构搭配分类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

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

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

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

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

一.基本句法结构的分类1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中鲜花为主语,盛开为谓语,两个词之前呈现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与之类似的还有: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等。

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上车”中动词“上”支配名词“车”,新城动宾结构。

因此,“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等结构都属于动宾结构。

3偏正结构偏正结构是指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帅哥”中形容词“帅”修饰名词“哥”,两个成分构成偏正结构。

与之属于同类的还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等。

以上所叙述的是偏正结构中"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

除此之外偏正结构中还有一种情况,例如:“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这些属于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

4补充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等,以补语补充中心语(动词、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摘要]在一个句子中,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密切相关,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意义系统。

语法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义关系本身没有支撑形式,它可以无形式地存在于思维中,也可以借助语法结构来表达。

如果结构的内容和语法关系只存在于思维中,那就不是语法关系,而是语义关系。

了解语法、语义关系、句意和翻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理解语法、语义关系和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语法结构:在词汇内部结构之外,以词和屈折词缀为基础,按照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语言结构。

语法是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的统一。

语义关系: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包括思想、感情、意志)之间的关系。

语法意义:语法结构产生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句法分析中所说的语义关系,通常是指语法成分之间的具体语义关系,整体关系表现为具体的整体语义,整句表现为相对完整的具体语义。

单靠语法框架是无法表达一个句子的具体内容的。

语义关系属于语义学的范畴,语义关系可以是具体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关系(客观规律)。

语义关系可以用相应的形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为什么要有语法?1.人说话,既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语法结构是整合了修辞效果的语言结构。

2.语法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从而可以形成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

如果只有具体的语言结构,而没有抽象的、没有共同特征的语言结构,那么语言结构的数量将是无限的,学习、研究、教授和掌握语言结构将是不可能的。

语法关系高度概括和厚实。

因为语法关系考虑到了修辞效果,所以有时和语义关系不一致。

语法关系不代表真实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语法关系不能检查结构本身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只有具体的语义关系才能检查是否符合逻辑。

句子内部的语义关系往往可以在语法结构的框架内确定。

(独立成分和分句的关系不在语法结构的框架内。

有时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决定了语法结构和具体的语义关系。

有时候,从语法结构中看不到显性的语法关系,只有从整个语法结构所表达的隐性语法关系才能知道具体的语义关系,理解句子的意思。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1.短语结构:短语是句子的基本组成部分,短语结构揭示了各种短语的组成关系和层次结构。

2.句子结构: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结构研究句子的成分和层次结构。

3.成分与功能:句子中的各种成分(主语、宾语、状语等)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语法功能,句法结构揭示了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从句结构:从句是一个句子的成分,它可以作为主句、宾语、定语等,在句法结构中,从句的位置和作用也被研究和分析。

5.句法变化:句法变化指句子在转化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和变化,例如句子的主动和被动转换、肯定和否定转换等。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④主谓结构
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 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 部分的。如:
⑤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 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 语。如:
⑥连动结构
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 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 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 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
2、句法结构成分的称谓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中补结构 主谓结构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中心语 动语 + 宾语 中心语 + 补语 主语 + 谓语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
主要讲两个问题: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 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 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⑦联合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
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 如:
“城市乡村” “我和你”
⑧同位结构 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
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 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 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 象。如:
“古城西安”、“通讯员小王”。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的时候,往往找出主语和谓语作为 句子的主干,以其他成分作为枝叶,描述整 个句子的结构。
例如: (年轻)的学生‖[都][在]学习∣(非常有用)的课程。
学生(主语) 学习(谓语) 课程(宾语)
年轻 的(定语)都 (状语) 有用 的 (定语)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

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作者:日期: 2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所谓“句法结构”是指词语和词语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的有机组合。

如邵敬敏所言,“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结合体”。

在句法 结构中,总是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而句法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也因此具有了两种不同的 性质: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这就是句法构成成分性质的二重性。

1.句法构成成分性质的二重性: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句法成分,即所谓的句法关系结构成分,往往用于承担句法结构 内部组合项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动宾,偏正等等。

具体可以分为主 语,谓语,宾语等几种成分。

语义成分,即语义结构的成分,通常可分为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成分。

语义关系不同于句法结构关系,它是词语进入句子后词 与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事实上或逻辑上的关系。

体现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等。

是句子表面意义,句法成分的位置会根据实际交际需要而发生改变。

因此与包含句子深层含义的语义关系相比,句法关系更为灵活多变。

如,“国军打了败仗” / “打了败仗的国军”,前一个句法结构的我今天 约了 人。

主语 状语 谓语 宾语施事 时间 动作 受事如,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有时所体现的句法关系为“主谓”,而后一个句法结构的句法关系则为“偏正”法关系发生了变化。

但就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 “国军”是“施事”,“打”是“动作”,语义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较为稳定。

2•句法结构成分二重性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在句法结构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非一致性以及语义指向和句法结构的不平衡性。

2.1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非一致性之前我们说到,句法成分主要分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几种成分,语义成分则划分为施事、受事、与事等几种语义角色。

句法成分中的主语通常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类的问题。

谓语则与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结构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功能性质
结构的功能性质,结构的被用性质。当一个句法结构作为材料构成新的结构时,充当不同的结构成分,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如:
“进口电器” 动词+名词
在动宾关系“卖进口电器”中的“进口电器”作为关涉对象 偏正关系
在主谓关系“他进口电器”中的“进口电器”作为陈述成分 动宾关系
好得很 (中心语为形容伺)
主谓结构
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部分的。如: 我走了 飞机来了
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
我请他来开会 你让他去吃饭
兼语结构
1
连谓结构
2
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
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不同的类。
联合结构、偏正结构、述补结构、中补结构、主谓结构、连谓结构 、兼语结构、同位结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
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虚词的标志特征分为不同的类。
“的”字结构 介词结构
比况结构 “所”字结构
“的”字结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组成。也可以看做是带“的”的偏正短语省略了中心词以后所形成的短语。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朝北(跑) 向上(爬)
(走)向图书馆 对我(说)
02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6
直 接 第一层
2、层次切分的原则 (“切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理解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注,本人在原文基础上用蓝字加注释,理解不一定对;令本人进行了文档结构编排,供学术研究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文库账号)1句法结构的分类1.1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1.1.1基本结构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1.1.1.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1.1.1.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1.1.1.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1.1.2非基本结构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1.1.2.1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连动结构可以看成:基本结构的组合,走过去+开门整体式一个偏正结构,其中走过去是补充结构;站着说话:站着+说话是偏正,站着是补充;坐在台上看球赛:坐在台上+看球赛是偏正,坐在台上是补充,看球赛是动宾;赖着不走:赖着+不走是偏正,赖着是补充,不走是偏正;借书看:借书+看偏正,借书动宾)1.1.2.3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 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

1.2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2.1体词性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1.2.1.1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1.2.1.2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1.2.1.3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1.2.1.4"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1.2.1.5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1.2.2谓词性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1.2.2.1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1.2.2.2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1.2.2.3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1.2.2.4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1.2.2.5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2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2.1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2.1.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1.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2.2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2.2.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2.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2.3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2.3.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3.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2.4联合结构的组合2.4.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 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A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 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 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 ("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4.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3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