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最新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课件ppt

这几天 || 闷 极 了。 —< >
这雨 || 来 得 猛极 了。 —< >
这拦河坝 || 坚固 得 很。 —— < >
这部电影 || 拍 得 很精彩。
—<
>
他的汗 || 已经湿 透 了 | 裤腰。 (老舍《骆驼祥子》)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四、补语的语义类型 之 状态补语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八、补语与谓语中心的切分及其标示方法
将下列句子中的补语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分别用 < > 和 — 标 示出来,并标明其构成:
[示例一]
他的跑步速度一天天地快起来了。
他的跑步速度 || 一天天地快 起来 了。 —< >
状中短语 趋向动词
—< >
<>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学句子篇
句法成分与句法结构 之 补语与谓语中心
• 七、补语与谓语中心 补充练习
将下列句子中的补语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分别用 < > 和 — 标 示出来,并标明其构成: 1,中国的经济一天天地好起来。 2,老师来到同学们中间。 3,他常常跟同学争论得面红耳赤。 4,哥哥在机场等了你三个小时。 5,雷锋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6,在我们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7,嗓子眼儿干得直冒烟儿。 8,他吓得站也站不稳。 9,他感动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0,我昨天整整看了一天书。 11,这句话摘自鲁迅的《故乡》。 12,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形容词性词语。
• 三、补语的构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解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成分的分类: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构成。
《现代汉语》将这些成分进行分类和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句子的语序规律:汉语具有一定的语序规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状结构等。
《现代汉语》通过解析句子的语序规律,揭示了汉语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
3.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使句子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对于汉语修辞手法进行了分类和解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4.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现代汉语》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背后的逻辑思维。
通过《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三节 变换分析法

例式及”,其)这实及一例其部和一分变个置换个于式具变及体换其的矩实实阵例例的之左,间边这一部分置于变换矩阵的右边
(成立)
(不成立)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词类序列: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戏台上 放着 鲜花
1
(2)戏台上 演着 京戏 但(11)(2)3的2语法4 意义不13同--24:主 述谓 宾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C式)]不语能法变换成[E式]
[C式]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1
[E式] 名词[施事]+从……+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从上海织了一件毛衣给她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三A式)](语静法态)可转换成 [C式];
[A式]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
1
[C式] 名词+动词+在+名词[处所]
[A式]
[C式]
山上架着炮 黑板上写着字 墙上挂着画 床上躺着病人
炮架在山上 字写在黑板上 画挂在墙上 病人躺在床上
1 辅变音换的分发析音法
([三B式)] (语动法态)可转换成 [D式]
[B式]:我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E式]:我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变换分析法 1 语法(3)——短语
[3A.式1层] 次分析法[D的式局] 限和变换分析法的产生
[A式]
[E式]
1
[A式]:我在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第三讲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一、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 成成分之间的显性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 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所隐含的语义 结构关系。
二、层次分析完全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因此
有些现象它解释不了。例如:
a.木头桌子质量
b.羊皮领子大衣 a.北大数学老师 b.土壤钾盐含量
单就构成层次和内部的句法结构关系看,前两 组一样,后两组一样。
(2)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例(2)的基本脉络是:飞船——返回——地 面”。
优点: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简洁、清楚、
明了
局限性是什么呢?先看下列例子:
(3)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4)我们便宜他了。 例(3)作为句子主干的 “*思想清除”,根本就不 成立。例(4)句子的主干是“我们便宜”,句子 可以成立,但是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原因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不大关注语
法结构的层次性。
句子成分分析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决不能认为句
子成分分析法就没有用了,就没有价值了。我们 说某种分析方法有局限,是说它只适用于一定的 范围,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而不是说它就一无是 处。其实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初级语法教学或对外 汉语教学中,还是能发挥它的作用的。
4、分析时,先一举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谓语,
(1)我的好朋友早已斟满了一杯香香的葡萄酒。
例(1)的中心词----主语是“朋友”,谓语是 “斟”,宾语是“葡萄酒”。 因为“斟”是个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 “葡萄酒”这个中心词就是宾语成分。 “我”、“好”、 “早已”、“满”和“一 杯”、“香香的”分别是主语、谓语、宾语 的各种附加成分。
第三讲_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案例

状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二)、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句法结构成分的称谓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中补结构 主谓结构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中心语 动语 + 宾语 中心语 + 补语 主语 + 谓语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
主要讲两个问题: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 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 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一个” “五次” “这件” “那位”
③“的”字结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
面组成。也可以看做是带“的”的偏正短 语省略了中心词以后所形成的短语。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④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 复合式中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 谓结构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二分结构。所谓 “二分结构”是指结构的直接构成成分只能是两 个;所谓“配对性质成分”是指结构的构成成分 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如下:
• 偏正结构 • 动宾结构 • 中补结构 • 主谓结构
修辞成分 : 被修辞成分 关涉成分 : 被关涉成分 被补充成分 : 补充成分 被陈述成分 : 陈述成分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语法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课件

设置语境
• 设置语境的方法来加以分析: a.我买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她”) b.她已借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买") c.她已买了两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一件”) d.她已买了一件皮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毛衣”)
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
• 句法关系是句法关系,语义关系是语义关系, 这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例如: (1)小李吃了/苹果吃了 (2)吃饭了/来人了
• 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就可 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 (1)吃面条(动作受事)吃大碗(动作工具) 吃食堂(动作处所) 吃大户(动作依据)
• (2)妈妈在包衣服(施事动作受事) 他们在包饺子(施事动作结果) 外头包牛皮纸(处所动作材料) 礼品包小包(受事动作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谓词搭配也 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买毛衣(动作受事)
织毛衣(动作结果) 打人(动作受事)
来人(动作施事)
语义指向
•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份跟其 他成份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这种语义联 系同句法关系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例如: (1)月亮渐渐升起来了。 (2)妈妈高兴地点点头。
•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句子成份之间的 关系。例如: (1)王冕死了父亲。(王冕的父亲死了) (2)苹果吃了三个。(苹果中的三个吃了) (3)孩子被奶奶抱进了大门。(奶奶抱孩子]进 了大门) (4)奶奶哭瞎了眼睛。(奶奶哭+奶奶的眼睛瞎 了)
语义特征
• 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 的最小语义成份就是语义特征。例如,“揉” 这一动词要求与之搭配的受事词语必须具 有[+固体]、[+柔软]这样的语义特征,“衣服 ”、“皮肤”、“面团”同时儿有[+固体]、[+柔 软]这两个语义特征,因此可以同“揉”这一 动词搭配(“揉衣服、揉皮肤、揉面团”),但“ 泉水”不具备[+固体]这一语义特征,“石头”不 具备[+柔软]这语义特征,因此它们不能与动 词“揉”相搭配(“+揉泉水、揉石头")。
现代汉语八种句法成分

现代汉语八种句法成分现代汉语中的句法成分可以分为八种,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同位语和插入语。
下面将对每种句法成分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列举例子。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所描述的实体。
它通常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在句子中,主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例子:(1) 我喜欢唱歌。
(2) 这本书很有趣。
(3) 太阳升起了。
二、谓语:谓语是句子中所陈述的动作、状态或者是所发生的事件。
它通常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在句子中,谓语一般位于主语之后。
例子:(1) 小明吃了一个苹果。
(2) 我们明天去旅行。
(3) 外面下雨了。
三、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所受影响的对象。
它通常回答“给谁”或“做什么”的问题。
在句子中,宾语一般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例子:(1) 妈妈买了一束花。
(2) 我们正在学习英语。
(3) 他送给我一本书。
四、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它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定语可以位于名词之前或之后。
例子:(1) 这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2) 那个高个子男孩是我的朋友。
(3) 她穿着一件漂亮的红色连衣裙。
五、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或者是整个句子的词语,它可以提供更多的描述或者说明。
例子:(1) 我们经常一起去看电影。
(2) 外面下着大雨,我们只能待在家里。
(3) 他非常努力地学习。
六、补语: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宾语或者是谓语的成分,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补充信息。
例子:(1) 她是一位老师。
(2) 这个问题很难解答。
(3) 他被任命为班长。
七、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进一步说明或者解释名词或者代词的成分,可以位于名词之前或之后。
例子:(1) 大卫,我的好朋友,今天过生日。
(2) 我们的老师,李老师,是一个很严格的人。
(3) 这本书,一部名著,让我受益匪浅。
八、插入语:插入语是用来插入句子中,起补充说明或者加强语气的作用。
插入语可以是一个短语、一个词或者是一个句子。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类似下列的歧义句:(1)嘎子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层次分析法虽然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
那就是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
可以抽象为:(2)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以上分析的语感对不对?怎样从形式上来加以验证?怎样有效地来分化这种歧义句式。
语言学界找到的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就是变换分析法。
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特性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看,一个事物的特定,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成分的配置上,或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在其他某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性,一定会在跟其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现或反映出来。
所以对于诸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这样的歧义句,当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化解的方法时,那我们就应该从外部去寻找出路。
下列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对于a、 b两种类型的句子:(3)a. 嘎子在树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嘎子在车顶上发现了藏在树林里的敌人。
嘎子在河里发现了敌人的车队。
b. 嘎子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
嘎子在枪栓上发现了一个记号。
嘎子在煎锅里发现了一块烧饼。
(3)a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4)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而(3)b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5)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例(3)a的词类序列(设为[A]式)可以变换为(4)词类序列(设为[C]式),即(6)[A]式→[C]式例(3)b的词类序列(设为[B]式)可以变换为(5)词类序列(设为[D]式),即(7)[B]式→[D]式注意:[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即(8)[A]式→[C]式[A]式→*[D]式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9)[B]式→[D]式[B]式→*[C]式实际上,(2)的词类序列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主谓结构
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主语,是被陈 述的对象,后一部分是谓语,是陈述前一 部分的。如:
⑤兼语结构
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 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 语。如:
⑥连动结构
由不止一个动词性词语连用,隐含同 一个主语,各部分之间没有关联词语,没 有语音停顿,也没有联合,偏正、主谓、 补充等关系,这样的短语叫连动短语。如:
2、句法结构成分的称谓
偏正结构
动宾结构 中补结构 主谓结构
定语 + 中心语
状语 + 中心语 动语 + 宾语 中心语 + 补语 主语 + 谓语
三、句法结构的分析
主要讲两个问题: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2、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句法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 的关系进行成分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 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
⑦联合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
之间具有并列、顺承、选择、递进等关系。 如:
“城市乡村” “我和你”
⑧同位结构 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从不同的方面
称说同一个人或物。构成同位的两项词语 必须是两个不同的词语,而且必须是复指 关系,即在同一个句法位置上指同一个对 象。如:
“古城西安”、“通讯员小王”。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的时候,往往找出主语和谓语作为 句子的主干,以其他成分作为枝叶,描述整 个句子的结构。
例如: (年轻)的学生‖[都][在]学习∣(非常有用)的课程。
学生(主语) 学习(谓语) 课程(宾语)
年轻 的(定语)都 (状语) 有用 的 (定语)
昨天 我 在教室里给校长 写了 一封 信。
状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二)、层次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形+动
迅速增长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形
交待清楚 被补充和补充 中补
名+的+动 信号的中断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动+的+名 修建的房屋 修饰和被修饰 偏正
(3)、结构关系与句法结构的功能性质
结构的功能性质,结构的被用性质。 当一个句法结构作为材料构成新的结构时, 充当不同的结构成分,可以构成不同的结 构关系,如:
1、句法结构的分类
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 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根据构成句法结构 的词语的性质和结构方式,我们可以把句 法结构分成不同的类型。
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 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结构方式分为不同 的类。
主要有:
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 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 、兼语结构、 同位结构、方位结构、量词结构。
(2)、附加式
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都是附 加式的,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方位结构、 量词结构也可看成附加式。
①方位结构 由方位名词附加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后面
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如:
“教室里” “操场上” “整洁的房间 里”
“毕业前” “前进中” “会议结束之 前”
”吃完饭后”
②量词结构 由数词或代词加上量词组成,如:
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老远就射着闪闪金
光。
主语
谓语
人们的心情很不平静。
主语
谓语
b、把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破坏了句 法成分的整体性;
孔乙己 显出 极 高兴 的 样子。
主语 谓语 状语 定语 宾语
金萍 江苏 人。
主语 定语 谓语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的格局 不利于概括汉语里丰富多彩的语言事实。
管理市场(述宾) 看仔细 (中补) 苏州杭州(联合) 工作积极(主谓)
(2)、结构关系与结构方式
结构方式,是指结构利用的结构手段所构成
的结构形式。汉语的句法结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 虚词。相同的结构材料,使用结构手段可以构成 不同的结构关系,如:
名+动
信号中断 陈述和被陈述 主谓
动+名
修建房屋 关涉和被关涉 动宾
在
非常 (状语)
这种分析法,枝干分明,便于归纳句型。简单句的句 型,就是根据句子成分划分的。
2、成分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a、把句子划分为六个成分,认为句子的结构 是同一平面多成分的加合体,掩盖了句子 本身所固有的层次关系;
六个成分中主语和谓语是核心成分,其他是 非核心成分。六个成分得关系是:
• 复合式中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构、主 谓结构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二分结构。所谓 “二分结构”是指结构的直接构成成分只能是两 个;所谓“配对性质成分”是指结构的构成成分 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如下:
• 偏正结构 • 动宾结构 • 中补结构 • 主谓结构
修辞成分 : 被修辞成分 关涉成分 : 被关涉成分 被补充成分 : 补充成分 被陈述成分 : 陈述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句法分析
这里的句法是指语法的句法结构平面。
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 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 就是句法分析。
在这一讲里,我们主要讲三个问题:
• 1、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 • 2、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 • 3、句法结构的分析
一、句法结构的结构类型
“暂拟系统”是采用成分分析法来描述汉 语语法结构的。
(2)、成分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分析的对象是句子。
主要做法是:
a、把句子划分为六个成分; b、词作为划分成分的基本单位; C、根据六个成分的搭配排列确定句子 的格局。
六个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我 弟弟 已经 准备 好了 一切 用品。
“(走)向图书馆” “对我(说)” “朝北(跑)” “向上(爬)”
⑤比况结构 比况短语可以由“似的”等助词附着
在词后构成,也可以附着在短语之后构成。 如:
“火一样” “逃跑似的”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得)什么似的” “饿虎扑食似的”
⑥“所”字结构 由助词“所”附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
如:
“所见” “所发明” “所剩” “所悟”
“一个” “五次” “这件” “那位”
③“的”字结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
面组成。也可以看做是带“的”的偏正短 语省略了中心词以后所形成的短语。如:
“看大门的” “卖菜的” “粉红色的” “图书馆的”
④介词结构 介词附着在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后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进口电器”
动词+名词
在动宾关系“卖进口电器”中的“进口电器”作为 关涉对象 偏正关系
在主谓关系“他进口电器”中的“进口电器”作为 陈述成分 动宾关系
再如:
“认真研究” 是定中关系还是状中关系取决于这个 结构所出现于结构中的位置,如:
在主谓关系“认真研究很有必要”为被陈述的对象 定中关 系
在动宾关系“需要认真研究” 为被关涉的对象 系
兼语结构是具有配对性质成分的三分结 构,这里的所谓“三分结构”是指结构的 直接构成成分一定是三个。
兼语结构
关涉成分 :兼作被关涉和被陈述的成分 :陈述成分
联合结构、连动结构 、同位结构的构成成分
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联合结构、连 动结构的构成成分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 四个、五个……,不管有几个,它们的性质都一 样,分不出甲乙丙丁。同位结构尽管只能是两个 成分,但也不是互为条件的不同性质的成分。因 此其构成成分应都是相同性质的成分:
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 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 的层次切分。
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常用的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二分法、直接成分分析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与句法分析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与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称为“暂 拟系统” 代表“暂拟系统”的文献: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
“ 两心相照,非心向心。”
“ 两心”:
主语 谓语
“非心”: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我 弟弟 已经 准备 好了 一切 用品。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把六个成分说成同一平面的加合物, 掩盖了句子本身所固有的层次关系,对语 言事实的反映是不正确的。
“ 两心相照”:
•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示谓语说的是 “谁”或者“什么”;
这个会谁的主席? 美国的历史没有我们的长。 像这样的人不能去。 萝卜烧肉。 一顿饭吃了五毛钱。
比较:
校长 找 他 三四回了。
主语 谓语 宾语 补语
这位年纪最小的选手 给 人 以不不慌不忙的印象。
主语 谓语 宾语
补语
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适用于初级语法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便 于叙述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比较 其他语言的语法差异。
2、句法结构关系的确定
句法结构的结构关系是由句法结构的 结构材料、结构方式以及句法结构的功能 性质决定的。
(1)、结构关系与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是指结构所使用的成份。现代汉
语的句法结构材料主要是各类实词。不同的结构 材料,可以构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如:
动词+名词 动词+形容词 名词+名词 名词+形容词
由实词与虚词构成的句法结构,根据 虚词的标志特征分为不同的类。主要有:
“的”字结构、介词结构、比况结构、 “所”字结构
这些不同的结构,从结构形式上讲又可 以分为两类:复合式和附加式。
(1)、复合式
由实词与实词构成的句法结构,其中 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中补结 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 、兼语结构、同 位结构是复合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