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总结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①未知数;②等式. 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0(a 、b 为常数,且a≠0,即末知数的系数一定不能为0). 3.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例题:1.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3x y =B .()7561x x +=-C .()21112x x +-= D .12x x-= (2)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6x y -=B. 1223x x --= C. 34x - D. 21x x += 2.(1)已知2x1-m +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2)已知方程04)2(1||=+--a xa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____(3)若2(21)30a x bx c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一定有( )A. 12a =-,0b ≠,c 为任意数 B. 12a =-,b 、c 为任意数 C. 12a =-,0,0b c ≠= D. 12a =,0,0bc =≠(4)若2(1)(1)30k x k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k 的值3.下列说法:①等式是方程; ②x=4是方程5x+20=0的解; ③x=-4和x=6都是方程│x-1│=5的解.其中说法 正确的是___ _.(填序号)4.(1)下列方程中,解为4的方程是( )A. 104x x =-B. 5(2)2(27)x x +=+C.62355y y -=+ D. 50.594x x =+ (2)已知4x =-是方程231x a x +=-的解,则a 的值是 5.根据条件列出方程(1)某数的2倍,再减去1等于5 (2)某数的3倍与它的12的和等于106.(1)买4本练习本和5支铅笔一共用了4.9元,已知铅笔每支0.5元,练习本每本多少元?若设练习本每本x 元,则可列方程为(2)一辆汽车从A 地到B 地后,用去了邮箱里的汽油的25%,还剩40升,邮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升?若设邮箱里原有汽油x 升,可列方程为知识点二: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 ±c =b ±c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c a =cb 例题:1.(1)若a b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有( )①22a b -=- ②1132a b =③3344a b -=- ④5151a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果ma mb =,那么在下列变形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11ma mb +=+B. 33ma mb -=-C. 1122ma mb -=- D. a b = (3)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A.若ac=bc ,那么a=bB.若cbc a =,那么a=b C.a =b ,那么a=b D.若a 2=b 2那么a=b (4)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正确的是( )A.如果a b =,那么a c b c +=-;B.如果a bc c=,那么a b = C.如果a b =,那么a bc c= D.如果23a a =,那么3a = 2.(1)给出下面四个方程及其变形:①48020x x +=+=变形为;②x x x +=-=-75342变形为;③253215x x ==变形为;④422x x =-=-变形为;其中变形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下列各式的变形中,错误的是 ( )A. 260x +=变形为26x =-B.312x x +=-变形为322x x +=- C. 2(4)2x --=-变形为41x -= D. 1122x +-=变形为11x -+=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如果810x +=,那么10x =- (2)如果437x x =+,那么4x - =7 (3)如果38x -=,那么x = (3)如果123x =-,那么 =-6 4.完成下列解方程: (1)1343x -= 解:两边 ,根据 得13343x --= 于是13x -=两边 ,根据 得x =(2)5234x x -=+解:两边 ,根据 ,得 =3x+6 两边 ,根据 ,得2x=两边 ,根据 ,得x= 5.根据下列变形,填写过程及理由21100.10.2x -= 解:20101012x -=( ) 20510x -= ( )2015x = ( )34x = ( )6.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1262x += (2)1543x --= (3)328x -=-7.当x 为何值时,式子453x -与31x +的和等于9?8.列方程并求解: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求这个两位数(提示,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 )9.如果方程21x a x +=-的解是x=-4,求32a -的值10.等式2(2)10a x a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这个方程的解知识点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般步骤、注意事项) 1.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把含未知数的项归在方程的一边,把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将方程化为最简的形式ax b =(0)a ≠,然后根据方程两边都除以a ,化为bx a=的形式。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知应会知识点和题型总结一、方程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1.下列各式:①3x+2y=1②m-3=6③x/2+2/3=0.5④x 2+1=2⑤z/3-6=5z ⑥(3x-3)/3=4⑦5/x+2=1⑧x+5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A.1 B.2 C.3 D.42.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1232x y -=-B.2341x x x -=-C.1123y y -=+D.1226x x -=+ 3.下列方程①313262-=+x x ②4532x x =+③2(x+1)+3=x1 ④3(2x+5)-2(x-1)=4x+6.一元一次方程共有( )个. A.1 B.2 C.3 D.4【利用定义求参数】4.如果(m-1)x |m| +5=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 .【列方程】5.根据“x 的3倍与5的和比x 的13多2”可列方程( )。

A 、3525x x +=- B 、3523x x +=+ C 、3(523x x +=-) D 、3(523x x +=+) 二、方程的解【方程解的应用】1.若x=1是方程k (x-2)=2的解,则k= .2.已知3是关于x 的方程mx+1=0的根,那么m=3.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为2,请写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4.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3132x k x k ---=的解是1x =-,则k 的值是()A .27B .1C .1311- D .0 5.已知方程3x 2x -9x+m=0的一个根是1,则m 的值是 。

6.方程2152x kx x -+=-的解为-1时,k 的值为( )。

A.10 B.-4 C.-6 D.-87.y=1是方程12()23m y y --=的解,求关于x 的方程(4)2(3)m x mx +=+的解。

8.已知x=-1是关于x 的方程328490x x kx -++=的一个解,求23159k k --5的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去 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去 括号----------注意符号变化移 项----------变号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系数化为1---------未知数细数是几就除以几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11.解实际应用题:知识点1: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 (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成本价×100%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知能点2: 方案选择问题知能点3储蓄、储蓄利息问题(1)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且a ≠0).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4.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 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时间=; (2)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效·工时 工时工作量工效=工效工作量工时=; (3)比率问题: 部分=全体·比率 全体部分比率= 比率部分全体=;(4)顺逆流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 售价=定价·折·101,利润=售价-成本,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 圆=2πR ,S 圆=πR 2,C 长方形=2(a+b),S 长方形=ab , C 正方形=4a ,S 正方形=a 2,S 环形=π(R 2-r 2),V 长方体=abc ,V 正方体=a 3,V 圆柱=πR 2h ,V 圆锥=31πR 2h.本章内容是代数学的核心,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概要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概要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概要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等式的概念和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阐明了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概念.具体地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本章常用的数学思想是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通过降次和消元等方法,最后归结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是历年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中,应该正确理解移项法则,并注意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学习策略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列方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了解等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正确地运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
会分析简单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根据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方程的解.
通过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了解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小结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小结复习说课稿
3.引发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理论讲解: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并掌握解法步骤。
2.生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将进行讨论、交流和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我会设置明确的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中来。
3.课堂讨论:组织全班范围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解题过程和答案,鼓励他们相互提问、质疑和补充,以提高课堂氛围和学生思维的深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
2.情境教学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需要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活动和实践来获得。
3.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的过程。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些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能。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4.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为主要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的概念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同时也是一个等式。

等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式子。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的概念能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也叫根。

4.主要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5.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去分母,去括号去分母: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当分母中含有小数时,先将小数化成整数。

去括号:先去大括号,在去中括号,最后小括号。

括号前负号时,去掉括号时里面各项应变号。

2) 移项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这个法则叫做移项。

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

注意:移项时一定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列与方程的左右两边。

3) 合并同类项把两个能合并的式子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 系数化为1指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他的理论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本文介绍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法,包括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首先要分析题意,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设定未知数,并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接着求解方程,将结果代回原题检验,得出答案。

文章还归纳了实际问题的分类,包括销售中盈亏问题、顺逆流问题、数字问题的应用题、工程效率问题、球赛积分问题和行程问题。

其中,销售中盈亏问题需要计算成本价、标价、打折和售价,利润率可以用利润除以进价乘以100%计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方程的基础。

下面是七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重点内容:
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用等号连接的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通过逆运算的方式将方程变形,使得未知数单独出现在等号的一边,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3. 消元法:当方程中存在多个未知数时,可以利用加减消元和倍加倍减消元的方法,将方程化简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进行解方程。

4. 方程的解的判定:解方程时需要注意方程是否有解,以及解的唯一性。

如果一个方程没有解,我们称其为无解方程;如果一个方程有无限多个解,我们称其为恒等方程;如果一个方程只有一个解,我们称其为一般方程。

5. 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物品的定价、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解这些实际问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变号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注意符号
系数化为1---------未知数细数是几就除以几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11.解实际应用题:
知识点1:市场经济、打折销售问题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2)商品利润率=
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
×100%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知能点2:方案选择问题
知能点3储蓄、储蓄利息问题
(1)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

利息的20%付利息税
(2)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税=利息×税率(20%)
(3)%,100⨯=本金
每个期数内的利息利润 知能点4:工程问题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知能点5:若干应用问题等量关系的规律
(1)和、差、倍、分问题 此类题既可有示运算关系,又可表示相等关系,要结合题意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语的含义,如相等、和差、几倍、几分之几、多、少、快、慢等,它们能指导我们正确地列出代数式或方程式。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等积变形问题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 ·h =πr 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 =长×宽×高=abc
知能点6:行程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 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知能点7: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是b ,个位数字为c (其中a 、b 、c 均为整数,
且1≤a ≤9, 0≤b ≤9, 0≤c ≤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

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 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
或2n —2表示;奇数用2n+1或2n —1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