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编版)

合集下载

预防煤炭自燃管理措施

预防煤炭自燃管理措施

预防煤炭自燃管理措施
预防煤炭自燃的管理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管理:煤炭的储存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堆放整齐稳定,避免堆放过密,以免空气流通不畅,增加自燃的风险。

同时应定期清理煤堆周围的杂物,以防止火源的产生。

2. 温度监控:定期对煤堆进行温度检测,特别是堆体内部的温度。

一旦发现温度异常上升,应及时采取措施检查原因,并及时降温。

3. 灭火设备:在煤炭场地和储存区域设置灭火器材和灭火装置,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灭火装置应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灭火。

4. 定期巡查:定期对煤炭堆进行巡查,特别关注堆体的温度、湿度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可燃物质堆放在附近。

一旦发现有可疑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

5. 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在操作储存煤炭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吸烟、明火操作等不安全行为,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6. 员工培训:对从事煤炭储存和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自燃风险。

7. 应急预案:制定和落实煤炭自燃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通过以上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煤炭自燃的风险,保障煤炭储存区域的安全。

防止煤场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场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场自燃的措施
煤场自燃的原因主要是煤的缓慢氧化导致热量积聚,使燃煤温度达到燃点导致其燃烧。

防止煤场自燃的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1.控制煤的贮存时间及贮存量按照计划期内机组的服役数量计算燃煤需求,有计划的进行储煤,避免存煤时间过长,一般褐煤的储存时间不宜超过一个月,无烟煤及贫煤可稍长些,但不宜超过四个月。

2.按品种分开堆放由于不同煤种的煤的煤化程度和化学活性是不一样的,氧化的和着火点也不同,所以不同煤种应分开存放。

以便于分开管理,及时取用。

3.坚持定点存、放早存早取的原则绘制煤场立体坐标图,登记煤场储煤的时间、煤种、及数量等,按照煤种的性质及储存时间的长短进行煤场管理,按照早堆早取的原则进行取煤作业。

4.分层压实,定期翻烧煤场储煤时,应进行分层压实,防止雨水冲刷和空气透入加速氧化及温度的积聚。

对储存时间较长的煤,应加快周转使用和定期翻烧、倒垛,减少热量损失。

5.控制煤堆温度定期监视煤堆的温度,防止自燃,煤堆温度不得超过60℃,一旦超过应及时燃用或采取喷石灰水等降温措施进行降温。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范文(二篇)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范文在煤炭行业中,煤场自燃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的事故,给生产运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防止和控制煤场自燃事故的发生,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煤场自燃事故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预案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煤场自燃的防范措施1. 做好检测和监测工作(1)定期对煤场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煤场内部空气的安全性。

特别需要关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2)安装火焰探测器和烟雾探测器,实时监测煤堆是否存在自燃情况,并能及时报警。

(3)配备红外线测温设备,监测煤场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温度。

2. 做好排风和通风工作(1)确保煤场内部的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煤堆中热量的积聚。

(2)安装排烟设备,及时将煤堆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煤场。

3. 做好防火隔离措施(1)合理布置煤堆,保持煤堆与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防止火势蔓延。

(2)在煤堆与建筑物之间设置防火墙,增加火势蔓延的难度。

二、应急处理程序1. 报警一旦发现煤场中存在自燃迹象,员工应立即通过报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发出警报。

2. 撤离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撤离过程中,应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进行,不得随意乱跑,以免引发踩踏事故。

3. 封堵隔离一旦发生自燃事故,应立即封堵燃烧区域,防止火势蔓延。

封堵措施可以采用湿布、土方和防火泥等。

同时,将周围易燃物移开,避免进一步助长火势。

4. 应急救援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应在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三、应急预案的完善1. 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针对煤场自燃事故的特点,制定一份全面而严密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的处理流程、救援措施、应急装备和人员职责等内容。

预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煤场的实际情况,根据煤场的规模、设备情况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背景介绍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矿开采中,煤层未经过完全燃烧和氧化就自行燃烧起火的现象。

自燃发火不仅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预防措施1. 加强通风管理通风是防范煤矿火灾的关键。

煤矿的工作区域应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以保证空气流通,并在必要时通过构筑隔离带等措施,限制火源的传播。

此外,煤矿通风管理还应做好监控、检修等工作,保证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

2. 对煤的管理煤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生产环节的煤进行验收,排除易燃煤;•将易燃煤的矿区或部位划分到“危险区”,并对危险区进行严格管控;•对煤堆进行分类储存,并对不同类型的煤进行分类管理。

3. 煤层水仙盆措施煤层水仙盆是一种综合防燃技术,通过利用水力学原理,将水从煤层井下的高处喷向煤壁,形成“水幕”,从而降低煤层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达到防止自燃发火的效果。

煤层水仙盆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防范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4. 煤层灌浆技术煤层灌浆技术是在煤矿开采中用水泥、化学防火剂等材料对煤层进行灌浆,形成一层防火墙,从而减缓煤层自燃发火的速度,最终达到有效防范自燃发火的效果。

应急措施即使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煤层自燃发火仍有可能发生。

此时应当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蔓延,保障人员安全。

常见的应急措施有:•通知安全机构及时报警和应急处置;•利用煤矿的灭火系统对火源进行灭火;•迅速疏散煤矿内人员和谨慎处理有可能导致火势扩大的行为等。

结语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规定,增强安全意识,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从而最大可能地确保安全。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煤炭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然而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煤炭可能会自燃而引发火灾。

为了预防煤自燃发火,采取适当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预防煤自燃发火措施。

1. 煤炭储存环境控制煤炭储存环境是煤炭自燃发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控制储存环境,减少自燃发火的潜在风险:1.1 温湿度控制尽量控制煤炭堆放区的温度和湿度。

煤炭堆放区应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潮湿环境的形成。

合适的温湿度有助于降低煤炭的自燃风险。

1.2 堆放密度控制合理控制煤炭的堆放密度,避免过于密集堆放。

过度堆放可能导致堆内温度升高,从而引发自燃发火。

2. 煤炭检查和监测定期对煤炭堆放区进行检查和监测是预防自燃发火的关键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和监测方法:2.1 温度测量使用适当的温度测量设备,监测煤炭堆放区的温度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升高的温度,应及时采取措施降温或移除可能存在的自燃源。

2.2 氧气测量通过氧气测量设备,对煤炭堆放区的氧气浓度进行监测。

若氧气浓度过高,可能会促进煤炭的自燃。

因此,对氧气浓度的监测十分重要。

2.3 瓦斯浓度检测煤炭中可能存在瓦斯,瓦斯浓度过高也会增加煤炭自燃的风险。

定期检测瓦斯浓度,如果超过安全限值,应采取适当措施处理煤炭。

3. 灭火设备和应急预案在煤炭堆放区域设置灭火设备,并制定应急预案,是预防煤自燃发火的有效手段。

3.1 灭火设备在煤炭堆放区域应设置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3.2 应急预案制定煤炭堆放区域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应考虑不同火灾情况的处理方法,并定期演练以确保有效性。

4. 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煤炭自燃发火的认识,并培训他们识别和处理可能的风险十分重要。

4.1 火灾防控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火灾防控培训,包括煤炭自燃发火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火灾风险的认知,使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2024版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4版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煤堆自燃现象概述•煤堆自燃原因分析•煤堆自燃预防措施探讨•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与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煤堆自燃现象概述01自燃定义与特点自燃定义煤堆自燃是指煤炭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内部物理化学反应导致温度逐渐升高,最终达到煤的着火点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自燃特点煤堆自燃往往发生在煤堆内部,初期不易察觉,一旦自燃发展起来,火源位置难以确定,灭火难度大。

煤堆自燃会造成大量煤炭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安全隐患自燃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

自燃可能引发煤堆爆炸、坍塌等事故,威胁人员和设备安全。

030201煤堆自燃危害程度国内外煤堆自燃现状国内现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堆自燃现象也较为普遍,尤其在露天煤矿和煤炭储运场所。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堆自燃问题日益突出。

国外现状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煤堆自燃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煤堆自燃的发生率。

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煤堆自燃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02煤的化学成分煤中含有硫、磷等易燃元素,这些元素在适宜的条件下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并引发自燃。

煤的氧化反应煤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释放热量。

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煤堆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自燃。

煤的粒度细粒煤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与空气接触更充分,氧化反应速度更快,因此更容易发生自燃。

高温环境会加速煤的氧化反应速度,增加自燃风险。

环境温度良好的通风条件为煤堆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供应,但同时也加速了煤的氧化反应过程,增加了自燃的可能性。

通风条件煤堆储存时间过长,热量积累越多,自燃风险越高。

储存时间煤堆附近的明火、电焊等作业产生的火花以及雷电等自然因素都可能引发煤堆自燃。

储煤场煤堆如何预防自燃?

储煤场煤堆如何预防自燃?

储煤场煤堆如何预防自燃?储煤场煤堆氧化、自燃会导致存煤灰分升高,热值降低,影响电厂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煤自燃过程不仅与煤自身的氧化性和放热性有关,还与漏风供氧和蓄热环境密切相关。

煤是固体燃料,煤与空气接触,不仅会风化使其质量变坏,而且也能发生自燃。

在煤栈大煤堆里,经常出现煤堆发热现象,如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就会发生自燃。

预防煤堆自燃的措施,具体如下:一、将煤堆层层压实,减少煤与空气的接触面。

二、用多洞的通风孔散发煤堆内部的热量。

三、使用灌水降温法,使煤堆内的温度经常保持在比较低的状态。

四、煤堆不宜过高,相邻两煤堆之间还应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

五、每座煤堆可堆成长方形,并使煤堆的长向与主导风向平行,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六、含挥发成分的煤应分成小堆堆放,不同种类的煤与混合后的煤应单独堆放。

预防煤场内的煤炭自燃,是避免煤场火灾的重要手段。

徐州吉安研发的煤炭阻燃剂,具有双重功效,既能抑制煤炭自燃,又能有效抑制煤尘飞扬,避免环境污染。

阻燃剂均匀喷撒在煤的表面,能有效抑制煤炭的自燃,延长煤炭储放周期;同时还能起到抑尘作用,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煤尘飞扬和风雨侵蚀造成的重量损失。

使用时添加2%左右的浓度即达到很好的阻燃和抑尘效果。

喷洒阻燃剂以后,在煤体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保护膜,该保护膜隔断煤与氧气的接触;同时,煤在氧化过程中的水分蒸发及气体脱附阶段、吸氧增重阶段都有相应的临界温度及活化能,过了临界温度以后氧化速度会快速提高,而活化能越高,氧化速度就会越慢;经实验测定,表面喷洒过阻燃剂的煤在氧化过程中的放热量低于原煤在氧化过程中放热量的一半,活化能较高,进而提高了煤在氧化各阶段的临界温度,起到了防止煤炭自燃的目的。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防止煤场自燃应急预案
防止煤场自燃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定期巡查:煤场应建立巡查制度,定期巡查煤堆、仓库、设备等,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处理。

2. 技术措施:建设防火墙、设置防火通道,加强防火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如消防器材、水源等。

3. 煤堆堆放措施:煤堆应进行合理、有序的堆放,堆放的煤堆高度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过高堆放导致自燃。

4. 温度监测:使用温度监测仪器对煤堆进行定期监测,一旦温度异常,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

5. 教育培训:对煤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库存管理:严格控制库存量,控制煤场存储煤炭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堆放造成自燃。

7.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煤场周边环境的安全,及时清理煤场周边的可燃杂物。

8.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煤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能力。

以上是防止煤场自燃的一些常见应急预案措施,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适应。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编版)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
1.1化学成份的影响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1.2氧气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

1.3水份影响
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促使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1.4气温气压的影响
经验表明,煤堆的自燃经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渗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

一般来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渗入煤堆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快,反之亦然。

2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2.1堆煤的方位
由于我国地理位于北半球,阳光照在顶空时偏南,因此,煤堆的方向以南北方向取长为好,以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

地理条件好的电厂,煤场应布置在小山丘的北侧。

2.2堆煤的场地
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险。

场地四周应设有排水沟与煤泥沉淀池,以便排除积水及回收煤泥。

煤堆的地势最好比四周稍高一些,以保证排水的通畅,减少水量积聚。

2.3堆煤的方式
尽量在较低的温度下贮存煤炭,避开中午烈日下进行堆煤,以减
少热量的携带。

块煤、粉煤混在一起的煤堆,由于煤堆里面即有相当多的空气可以把煤氧化,空气又不能畅通,所以氧化时产生的热量就容易积聚在煤堆里而使温度迅速升高,因此,块煤和粉煤以分开贮存为宜。

粉煤单独贮存时可以用推土机一层一层地压紧,尽量减少煤堆里的空气,这样也就不易引起自燃。

2.4堆煤的形状
煤堆形状以屋脊式为佳,以减少阳光照射及雨水渗入。

堆煤角度控制在40~45。

,顶部平齐。

煤堆的高度一般不超过6m,煤堆过高,一旦发生自燃,很难进行倒堆或喷水处理。

2.5堆放的时间
煤堆的存放时间应根据煤质牌号而定,一般无烟煤和贫煤的存放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以不超过4个月为宜。

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和褐煤的堆存时间以不超过一个月为宜。

2.6煤堆的维护
煤堆部分采煤后,应避免煤堆顶部出现凹陷的面积过大,以减少雨水的聚积及阳光的照射。

长期未用的煤堆,有条件的话,煤堆上可铺放一层粘土,在夏季也可在煤堆上喷洒一层石灰水以减少煤堆的吸热。

2.7其它
煤堆旁应布置足够的水喷淋装置,以便煤堆自燃或表面温度异常上升时降温,水喷淋系统用水可采用电厂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以节约水资源。

应该强调,采用水喷淋降温是防止煤堆自燃的下策,如果喷水量不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另外,有条件的话,应在煤场煤堆中布置测温元件,以便及时控制煤堆的自燃问题。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