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化学着色
铜及铜合金零件着色工艺及相关配方介绍

观, 为灯 具 、 金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艺品 、 服装 配件 , 建筑 装 璜 、 五金 制 作 行业增 光添 彩 。 随着 仿古 工艺 的 不断 改 进和 提 高 ,
酒石酸 钾 钠 2 0~3 0 L, 光 亮剂 适 量, J 0 . 5~1 . 5
A / d m , 温度 5 0 ~ 5 5 c 【 = , 转速 8 ~1 2 r / a r i n 。 ( 2 ) 配 方 二 氰 化镀 铜 ( 低氰、 镀层 色泽佳 ) : 氰
0 引 言
铜 及 铜 合 金零 件 可着 多种 颜 色 , 色调 以绿 色 、 黑 色、 蓝 色、 红 色 为 主 。 其 中 仿 红 古铜 与 青 古 铜 为 多 。 主要应 用在 装饰 品 与美 术品 上 , 显现 出古 色古 香 的外
钢铁件最好 采用氰化物镀铜层 , 它具 有容 易 着
目前 , 该 方法 应 用较 为广 泛 , 膜 层 带 有 光 泽 的 深
黑 色膜层 , 但 存 在着 溶液 稳 定 性 差 , 经 常要 补 充原 料
的缺 点 。
( 2 ) 配 方 二 过 硫 酸 钾 1 0~l 5 L, 氢 氧 化 钠 4 0 ~ 6 0 L, 钼酸铵 1 8 ~ 2 5 L, 温度 5 5 ~ 7 0℃ 。
1 . 1 . 2 硫 化法 着黑 色
硫 化法是 采用硫化钾 处理 的方法, 其 工 艺 配 方
是: ( 1 ) 配 方 一
I Ⅱ
图 2 骨 古 铜 色 产 品
硫化 钾
2 ~ 6 g / L
5 . 0 ~ 1 2 . 5 g / L
氯化 铵 温度
1 — 2 L 室温
1 仿 红 古 铜
铜热着色工艺

铜热着色工艺1. 简介铜热着色工艺,也称为铜热染色工艺,是一种通过热处理方法使铜材表面产生一定颜色变化的工艺。
这种工艺可以赋予铜制品独特的色彩,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装饰效果。
2. 工艺原理铜热着色工艺的原理是利用铜与氧气和温度的反应,使表面出现氧化膜,从而改变铜材的颜色。
当铜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时,会形成不同颜色的氧化物膜。
不同的颜色是由氧化物膜的厚度和化学组成决定的。
3. 工艺步骤铜热着色工艺包括以下主要步骤:3.1 清洁表面在进行铜热着色之前,首先需要对铜材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以去除油污、氧化物和其他污物。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机械清洗、化学清洗和电解清洗等。
3.2 加热处理将清洁后的铜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温度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颜色效果和具体的工艺要求。
一般情况下,铜材在300℃至800℃之间加热。
3.3 控制氧化反应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氧气的供应量和时间,以控制氧化反应的进程和产生的颜色。
一般情况下,氧化反应较为迅速,所以操作需要快速进行。
3.4 水冷处理氧化反应完成后,需要进行水冷处理,以稳定氧化膜并防止进一步的颜色变化。
冷却过程中要注意水温的选择,以避免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变色现象。
3.5 抛光处理最后一步是对铜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以提高光泽度和表面质量。
可以使用机械抛光或化学抛光等方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4. 工艺参数在进行铜热着色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工艺参数:•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达到所需的颜色效果。
•时间:加热时间的控制将直接影响氧化反应的进行和氧化膜的形成。
•氧气供应量:氧气的供应量会影响氧化反应的速率和颜色的变化。
•水冷时间:水冷过程中的冷却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工艺要求进行确定。
•抛光处理:抛光处理的参数包括抛光介质、抛光时间和抛光压力等。
5. 应用领域铜热着色工艺广泛应用于艺术品、装饰品以及建筑材料等领域。
通过该工艺处理的铜制品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增加其装饰性和审美价值。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表面处理着红古铜色新工艺研究

1 着色工艺及配方
I 1主 要材 料 .
然 后再将其放入着富锌 层溶液 中进行前处
理 工序 ,待表 面形成一层淡黄色富锌膜层 后 拿出清洗干净 ,后放入化学着色液中进
I9 4
盎 蔫 誊毒
行成色处理 , 直到形成一种仿古铜 色膜 层 拿出清洗干 净 , 再用后处理工序对 其进 行 钝化处理。再清洗一遍方可甩千或烘干处
i 能 力和对 除油 溶液 的缓冲 作用 ,在 一定
完成之后采用发黑效果后处理 。用此方 法
12 2除油 , .. 除布带 及拉链上的油污 ,
配方及工艺 条件 :
进 行大规模的生产存在很 多不利 因素 ,如 镀 铜溶液稳定性差 ,同时往往在完成镀铜
作业以后达 不到想要 的古铜喑哑 之色泽 , 而发黑处理后色泽不一 ,还有镀层铜溶 解
的现 象 。现 采 用 另一 种 化 学 处 理 方 法 ,此
NaCO :3 ~4 / 0 0g L NaP :2 ~3 / 。0 5 5g L
NaSO3:1 ~1 / 2i 0 gL 5 OP:
T:
前言
铜及其合金的化学着 色法与普通金属 着色方法相 同,即把铜及其合金试样放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力, 对铝 、镁、锌等有色金属有一定 的缓
蚀 能 力 ,但 它 不 易从 金 属 表面 洗 去 ,因此
( NH S :1 1 )O 2 . g
Cu SO ’ H , 5 O : l g 0
NaPO :2 5~3 g 5 /L
Na S O : 1 ,i 0~ 1 g 5 /L
色 的原理, 占 重.介绍了采用一种新工艺及配 ’
青铜 雕塑 着色 物理 化学

青铜是一种古老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铜和锡,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古代,青铜被广泛用于雕塑制作,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得雕塑表现出长久的美感。
在青铜雕塑制作过程中,着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着色可以赋予雕塑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立体感。
在现代青铜雕塑制作中,着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青铜表面施加不同的着色剂,可以实现各种丰富的色彩效果。
着色技术需要考虑到青铜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确保着色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下面将就青铜雕塑着色的物理和化学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物理性质:1. 密度:青铜的密度较大,表面粗糙度小,可以增强着色剂的附着力。
2. 强度:青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获得细腻的雕塑细节,而且不易变形。
3. 导热性:青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使得着色剂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雕塑表面,确保着色效果的均匀性。
化学性质:1. 耐腐蚀性:青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不受着色剂影响的情况下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颜色和光泽。
2. 氧化性:青铜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铜保护膜,可以保护青铜表面不受到进一步的腐蚀,同时也影响着色剂的附着和渗透。
基于对青铜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着色技术可以划分为机械着色和化学着色两种主要方式。
机械着色:1. 手工着色:利用刷子、喷枪等工具进行着色,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着色效果,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2. 雕塑纹理着色:利用雕塑本身的纹理和表面特征进行着色,可以营造出更加生动和自然的效果。
化学着色:1. 化学改性着色:通过化学处理改变青铜的表面化学性质,使得其更易受到着色剂的渗透,从而实现更加稳定和持久的着色效果。
2. 氧化着色:利用氧化剂对青铜表面进行处理,形成不同颜色和纹理的氧化膜,可以实现多种色彩的着色效果。
总结来看,着色技术在青铜雕塑制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青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着色技术,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铜合金化学着色工艺配方

铜合金化学着色工艺配方铜合金化学着色工艺配方,这听起来好像挺复杂的,但说起来也不算难,反而很有趣。
想象一下,你拿着一块铜合金,在它的表面做个魔法,把原本普通的铜变成五光十色,金光闪闪,或者是深邃的蓝,或者是温暖的古铜色,甚至还能让它变得像古老的铜器一样,呈现出那种时光洗礼后的质感。
是不是很酷?你要知道,铜合金的化学着色,不仅能给产品增添魅力,还能提高它的耐腐蚀性,简直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铜合金可不止是铜,通常里面还会含有锌、铅、铝、镍这些元素,它们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家伙。
锌能让铜合金看起来亮堂堂的,铝和镍则能增加它的抗腐蚀能力。
所以说,这种合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可广泛了,从钥匙、门把手到各种饰品,都是它的身影。
要想让铜合金更具魅力,化学着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说到铜合金化学着色,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叫化学着色。
其实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铜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这层膜可是有讲究的,不同的配方能让铜合金呈现不同的色彩。
你看啊,铜合金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就是那种金黄的古铜色,宛如岁月的痕迹。
而这种色彩,其实就是氧化铜在表面形成的结果。
你可能会想:“哦,这是不是就是铜会变绿那种腐蚀的颜色?”嗯,差不多,但铜合金的着色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美感,还有一层防护作用——这层膜能够有效防止铜合金进一步氧化,免得它变成“绿油油”的样子,影响观感。
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兴趣了?那好,接下来就聊聊具体的工艺吧。
铜合金化学着色一般分为几种常见的方法,比如浸泡法、电解法等等。
最简单的就是浸泡法,也就是把铜合金放进一种含有氧化剂的溶液里,静静等待一段时间。
哎,说起来也挺简单,但这过程可得注意掌握好时间和溶液的浓度,稍微不小心,颜色就跑偏了。
有时候你放进去一会儿,原本应该是金色的铜,结果出来后变成了黑色或者暗红色,这就是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间掌握不好导致的“乌龙”。
然后,还有一种电解法,这个就稍微复杂点儿了。
电解法其实就是在铜合金的表面通过电流,促使化学反应发生。
黄铜着色配方

黄铜着色配方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配方2黄铜着古绿色硫酸镍铵226.80g硫代硫酸钠226.80g水4.55L描述溶液温度为70℃。
黄铜件在本剂中浸渍即染成古绿色。
配方3黄铜着灰黑色盐酸4.5L三氧化二砷956.Og三氯化锑566.Og描述本剂使用时需要加热,但不要加水。
黄铜件在浸渍后便染成灰黑色。
配方4铜或黄铜着棕色氯酸钾156.OOg硫酸镍80.OOg/L硫酸铜680.40g水4.55L描述本剂使铜或黄铜件在浸渍后染成棕色。
处理温度为90-lOO℃。
配方5铜或黄铜着亮棕色硫化钡14.20g碳酸铵7.lOg水4.55L描述本剂使铜或黄铜件在浸渍后染上亮棕色。
若着色后用湿金属刷抛光,然后再浸染一次,则颜色更鲜亮。
配方6黄铜着铁绿色硝酸铁7.5g/L硫代硫酸钠45.Og/L水加至1.OL描述工艺条件:温度为70℃,浸渍。
配方10黄铜着巧克力色高锰酸钾7.5g/L硫酸铜60.Og/L水加至1.OL描述工艺条件:温度为95-98℃,浸2-3nun。
配方11常温快速黄铜件着巧克力色硫化钠15g/L氢氧化钠40-50g/L水加至1L描述用本剂着色具有膜层均匀、稳定、光亮和耐磨性好的特点。
浸渍时间为30_35s。
配方25黄铜件常温快速着古铜色硫酸铜41g/L硫酸铵52g/L氢氧化钠59g/L碳酸铵30g/L尿素适量水加至1L描述工艺条件:浸渍时间5?8min。
配方26黄铜件常温快速着褐色硫酸铜30g/L氯化铵20g/L氯化钾20g/L氯化锌lg/L乙酸(36%)3?5mL水加至1L描述工艺条件:浸渍时间3-8min。
配方27黄铜件常温快速着黑色亚砷酸125g/L硫酸铜62g/L水加至1L描述溶液配制后,需停放24h后使用。
配方28黄铜件常温快速着绿色(一)硫酸铜200-210g/L氯化钠50-53g/L硫酸铵200-210g/L酒石酸50-53g/L水加至1L描述浸渍或喷涂后任其自然干燥。
铜表面着色方法

铜表面着色方法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子、建筑和制造业中。
然而,铜的颜色相对单调,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人们常常需要对铜表面进行着色,以获得不同的颜色效果和装饰效果。
目前,常用的铜表面着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化学着色法化学着色法是通过在铜表面形成一层化学反应产生的氧化膜或硫化膜来实现的。
化学着色法不需要电流和电解液,适合于处理大型和复杂形状的铜件。
1.硫化着色法硫化着色法是将铜件浸泡在含有硫化物的溶液中,通过表面反应形成铜硫化物膜来实现铜表面的着色。
硫化膜的颜色取决于硫化液中硫化物的类型和浓度,可呈黑、棕、蓝、绿和紫等色。
2.氧化着色法氧化着色法是将铜件浸泡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通过表面反应形成一层氧化铜膜来实现铜表面的着色。
氧化膜的颜色和厚度取决于氧化液中氧化剂的类型和浓度,可呈红、棕、黑和绿等色。
二、电化学着色法电化学着色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在铜表面形成各种氧化或还原产物,进而实现着色的方法。
电化学着色法具有色彩鲜艳、表面光亮、色泽持久等优点,适用于小型或平面形状的铜件。
1.阴极着色法阴极着色法是将铜件作为阴极,浸泡在含有染料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着色。
在电解液中,染料的颜色会随着电解时间延长而沉积到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着色膜。
2.阳极着色法阳极着色法是将铜件作为阳极,在含有氮化铜的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着色。
氮化铜是一种宝石蓝的颜料,能够通过阳极氧化来实现铜表面的着色,形成一层美丽的蓝色氧化铜膜。
三、物理着色法物理着色法是利用物理方法将金属颜料沉积在铜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颜色膜。
物理着色法的优点是着色色泽鲜艳、耐磨损、耐腐蚀等,不会影响铜材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1.喷涂着色法喷涂着色法是将金属颜料沉积在表面后,通过喷涂设备将所需的颜色喷涂在铜表面上。
喷涂着色法可以形成各种色彩、光泽和效果的铜表面。
2.离子镀着色法离子镀着色法是通过离子镀技术在铜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颜料薄膜来实现铜表面着色。
铜表面化学着色的加热色法

铜表面化学着色的加热色法
传统或古代的青铜着色法大多是采用冷着色法或自然着色法。
其办法是把铜件放到室外或埋在土里,加上一些配方,让其慢慢地在表面上起颜色变化。
这样处理出来的铜件其颜色种类简单,表现色彩的大小范围不能如人所愿,色彩表面粗糙而且极不牢固。
现代的着色方法基本是热着色法。
做法是按设计者的愿望,把各种化学材料应用在加热后的青铜表面上,以此产生化学变化而形成色彩。
同时,通过“喷雾式”或“毛笔式”的技法把对色彩表现的形式加以发挥或控制,使色彩表现效果如设计者所愿而精美动人。
其色彩种类无穷无尽、而且相对牢固。
化学着色的加热色法,其色彩是铜里透出来的,色彩有深度、晶莹透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着色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铜(铜锌合金)器件表面染红古铜色的工艺方法,属金属表面精饰、镀饰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是:将黄铜器件经过脱锌液、刻蚀液和染色液几种溶液的处理后,经布轮抛光,打蜡,最终可得表面为红古铜色的黄铜器件。
红古铜色染色液为一定浓度的KMnO↓[4]或K↓[2]S↓[2]O↓[8]或NH↓[4]S↓[2]O↓[8]的水溶液。
本发明方法为一种工艺简单,方便易行的,成本低廉的黄铜器件染色方法。
其优点是染色质量均匀优良,色层牢固不易脱落;特别适合于黄铜工艺品的仿古,作旧工艺,且具有很好的外观效果。
主权利要求:一种黄铜器件表面染红古铜色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a、配制所需的几种溶液:脱锌处理液A:配制混合水溶液,其中CuSO↓[4].5H↓[2]O重量百分浓度为10-20%;NaC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为4-8%;盐酸体积百分浓度为1-5%,或者,其中CuCl↓[2]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盐酸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5%;刻蚀处理液B: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的硝酸水溶液或硫酸水溶液;红古铜色染色液C: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的KMnO↓[4]或K↓[2]S↓[2]O↓[8]或NH↓[4]S↓[2]O↓[8]的水溶液,或者采用上述三种的任二种组成混合和水溶液,其中任二者之配比为1∶1,备用;b、先将黄铜器件按常规热碱液浸泡洗涤,除去表面油污,然后水洗干燥;c、将去除油污的洁净黄铜器件放入60-90摄氏度的脱锌处理液A中,处理时间为5-10分钟,待器件出现均匀的纯铜红色,取出,水洗;d、然后将上述黄铜器件置于刻蚀处理液B中常温下处理2-15分钟,水洗;e、然后将上述黄铜器件投入红古铜色染色液C中染色5-15分钟,随后水洗,干燥;f、用布轮抛光机沾少量石蜡抛光后,即得到表面颜色均匀,色层结合牢固不易脱落的红古铜色器件。
一种黄铜器件表面染黑棋古铜色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步骤:a.配制所需的几种溶液:脱锌处理液A: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的CuSO↓[4].5H↓[2]O水溶液,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NaCl水溶液和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5%的盐酸水溶液所组成的混合水溶液;或者,重量百分浓度为5-10%的CuCl↓[2]水溶液和体积百分比浓度为1-5%的盐酸水溶液所组成的混合水溶液。
刻蚀处理液B: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的硝酸水溶液;黑漆古铜色染色液C: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K↓[2]S水溶液,备用;b.先将黄铜器件按常规用热碱液浸泡洗涤,除去表面油污,然后水洗干燥;c.将去除油污后洁净的黄铜器件放入60-90摄氏度的脱锌处理液A中进行脱锌处理;脱锌时间为5-10分钟,取出并水洗;d.然后将上述黄铜器件置于刻蚀处理液B中,在常温下处理2-15分钟,水洗;e.然后将上述黄铜器件投入黑漆古铜色染色液C中,在常温下染色30秒至3分钟,随后水洗,干燥;f.用布轮抛光机沾少量石蜡抛光后,即得到表面颜色均匀,似涂黑漆,色层结合牢固的黑漆古铜色的黄铜器件。
一种黄铜器件表面染浅古铜色的工艺方法,其特点在于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a.配置所需的染色液:浅古铜色染色液1:配置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8%的KMnO↓[4]或K↓[2]S↓[2]O↓[8]或NH↓[4]S↓[2]O↓[8]的水溶液,再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12%的CuSO↓[4].5H↓[2]O或CuCl↓[2]的水溶液,搅拌均匀,组成混合溶液,待用;或者,浅古铜色染色液2:配置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4%的KMnO↓[4]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4%K↓[2]S↓[2]O↓[8]两者构成的混合水溶液,两者配比为1∶1,再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12%的CuSO↓[4].5H↓[2]O或CuCl↓[2]的水溶液,搅拌均匀,组成混合溶液,待用;或
者,浅古铜色染色液3:配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4%的KMnO↓[4]和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4%NH↓[4]S↓[2]O↓[8],两者构成的混合水溶液,两者配比为1∶1,再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12%的CuSO↓[4].5H↓[2]O或CuCl↓[2]的水溶液,搅拌均匀,组成混合溶液,待用;b.先将黄铜器件按常规方法用热碱液浸泡洗涤,除去表面油污,然后水洗干燥;c.将除去油污的洁净黄铜器件放入60-90℃的上述浅古铜色染色液(1)(2)(3)中的任何一种染色液中,染色5-20分钟,然后水洗,干燥;d.用布轮抛光机沾少量石蜡抛光后,即得到表面颜色均匀,色层结合牢固不易脱落的浅古铜色黄铜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