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测试方法

铜合金测试方法
铜合金测试方法

铜合金中元素的分析测试常见的方法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法,光度分析法,滴定法。其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

南京联创公司可提供铜合金化学分析整套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适合于中小型企业使用,投资少,见效快,能满足铜合金生产和来料检测的要求。

根据企业不同的要求,仪器可选用LC-BS3C型三通道智能元素分析仪,LC-BS6E型六通道智能多元素分析仪,LC-8B型电脑多元素分析仪等型号。

元素分析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1、分析方法:光电比色分析法

2、量程范围:吸光度值0~1.999A浓度值0~99.99%

3、测量精度:符合《钢铁及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和《有色金属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允许差

元素分析仪的主要特点:

1、仪器用于分析钢铁及其合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等)、矿石等材料中的锰、磷、硅、铬、镍、钼、钒、钛、铝、铜、镁、铁等元素含量

2、采用微机控制及数据处理,可储存多条标样检测曲线,分析范围广

3、仪器的零点、满度自动调节,无需人为干预,操作简便,可靠性高

4、可输入日期和炉号等各种辅助参数,打印分析测试结果

5、仪器设计合理,采用先进的冷光源技术,数据更稳定,可方便的扩展测量元素的品种及含量范围衬氟蝶阀

铜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报告编号:16832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8323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秘鲁、俄罗斯等国。中国拥有一定的铜矿资源储量,铜矿资源开发比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是矿产铜的主要生产地区。 虽然铜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60年铜工业才得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铜工业取得辉煌成就,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铜工业生产体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铜生产国行列。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而精炼铜产量只占世界的2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铜储量只占世界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铜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国内铜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矿产投资,提高我国铜资源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进展,行业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铜材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大国,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2010-2014年我国铜金属产量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铜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报告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工业将实现全面转型,深入调整产业结构,从低成本的加工型铜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铜企转变。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废铜行业,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是主要的转型方向。我国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30%的铜生产自给率,并在中西部省份新建加工和回收厂,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和定价能力。

1704.未来10年(2020-2030)铜及铜合金材行业生存之路及发展报告

未来10年(2020-2030)铜及铜合金材行业生存之路及发展报告 2020年10月

目录 2 近五年行业政策环境....................................... 2.1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2行业政策体系趋千完善............................... 2.3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4宏观环境下行业的定位............................... 3产业未来十年发展前景..................................... 3.1中国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3.2行业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3.3中国行业市场增长点................................. 3.4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3.5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3.6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3.7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4 2020-2030年行业发展战略分析............................. 4.1树立战略突围理念...................................

铜及铜合金制样技术

铜及铜合金 一、宏观分析 1.试样的制备试样需磨平,热蚀前试样表面的油污需清洗干净。侵蚀剂为1:1硝酸水溶液,加热温度约50~70℃,时间约5分钟。观察面上如有一层黑色的氧化膜,可用稀盐酸溶液擦掉。 2.常见的缺陷缩孔、疏松、气孔、偏析、外来非金属和金属夹杂、铸造粗晶、冷隔。 二、微观分析 1.试样的制备试样在磨光前可用锉刀将样品锉平并倒角。然后逐步经400﹟、600﹟、800﹟、1000﹟、03﹟、05﹟SiC水砂纸及金相砂纸磨平, 最理想是砂纸上涂抹汽油起润滑作用,在换用下一道砂纸时应清洁试样,可以避免将上道较粗的砂粒带到细纱纸上,同时将原来磨制的方向改变90°。铜和铜合金质地较软,磨光时需均匀用力,着力不可太重,切忌顺序使用两种砂纸的粒度相差太大,含使前一加工所留下粗大磨痕为表层金属流动和金属粉末填充,造成表面磨得很好的错觉,在组织显示过程中,这种缺陷会暴露出来。 2.试样的抛光经最后一道砂纸磨过的试样,经水冲洗后即置于抛光机上进行抛光。抛光丝绒最理想。 ■抛光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ⅰ)氧化铝硬度高,切削力强,对质地教硬的两相合金是一种理想的抛光磨料。 ⅱ)氧化铬硬度低于氧化铝其切削能力比氧化铝差,但对纯铜、单相铜合金,如铍青铜、铜钛等广泛使用。 ⅲ)氧化镁硬于氧化铝、氧化铬,其颗粒具有尖锐磨削刀口,作铜及铜合金的精抛光用 软软的铜合金,常采用浸蚀抛光的方法消除干扰变形层和抛光条纹。 粗抛:氧化铬或W3~W5金刚石研磨膏 精抛:氧化镁或W0.5~W2.5金刚石研磨膏 ■化学抛光剂: ①50ml正磷酸+28ml冰醋酸+22ml硝酸 ②3份硝酸+1份盐酸+1份磷酸+5份冰醋酸

我国引线框架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引线框架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引线框架、金丝均属于半导体/微电子封装专用材料,在半导体封装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电子或半导体封装,直观上就是将生产出来的芯片封装起来,为芯片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控制信号,并提供散热及保护功能。 引线框架是一种用来作为集成电路芯片载体,并借助于键合丝使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键合点)通过内引线实现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在半导体中,引线框架主要起稳固芯片、传导信号、传输热量的作用,需要在强度、弯曲、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热匹配、耐腐蚀、步进性、共面形、应力释放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标准。 (1)我国引线框架功能与分类 引线框架的主要功能是为芯片提供机械支撑的载体,并作为导电介质内外连接芯片电路而形成电信号通路,以及与封装外壳一同向外散发芯片工作时产生热量的散热通路。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引线框架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引线框架在半导体封装中的应用及位置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

引线框架根据应用于不同的半导体,可以分为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引线框架和应用于分立器件的引线框架两大类。这两大类半导体所采用的后继封装方式各不相同,种类繁多。不同的封装方式就需要不同的引线框架,因此,通常以半导体的封装方式来对引线框架进行命名。集成电路运用广泛且发展迅速,目前有DIP、SOP、QFP、BGA、CSP 等多种封装方式;分立器件主要是各种晶体管,封装上大都采用TO、SOT 这两种封装方式。 引线框架分类列表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 (2)我国引线框架行业相关政策 2012 年2 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强12 英寸硅片、SOI、引线框架、光刻胶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国产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和仪器、原材料在生产线上规模应用。 引线框架行业相关标准

2016-2020年铜合金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铜合金 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DY/QW014-01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铜中锌的测定方法。 本指导书适用于铜中锌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2.00% 。 2 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或硝酸加氢氟酸,或盐酸加过氧化氢溶解后,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13.8nm 处测量锌的吸光度,基体铜的干扰在配制标准溶液系列时加入相应量的铜予以消除,合金中存在的其他元素不干扰测定。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 氢氟酸(ρ1.15g/mL) 3.2 过氧化氢(ρ1.11g/mL) 3.3 过氧化氢(1+9) 3.4 盐酸(1+1) 3.5 硝酸(1+1) 3.6 硼酸溶液(40g/L) 3.7 铜溶液称:取10g 纯铜(锌质量分数小于0.00001%)置于500mL 烧杯中,加入70mL 硝酸(3.5)。加热溶解完全,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20mg 铜。 3.8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 纯锌(锌质量分数不小于99.9%),置250mL 烧杯中加入10mL 硝酸(3.5) ,加热至溶解完全,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500μg 锌。 3.9 锌标准溶液:移取20.00mL 锌标准储存溶液(3.8)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硝酸(1+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20μg锌。 4 仪器 4.1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锌空心阴极灯 4.2 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应达到下列指标

(各行业分析)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

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

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 第1章宏观环境分析 1.1 行业政策及其影响分析 中国铜矿资源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铜业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立足于国内市场,尽最大可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铜业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当前中国铜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包括铜矿、废杂铜、粗铜、精炼铜等),实施开发与节约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铜业政策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 1.1.1 抑制铜冶炼行业投资盲目扩张的相关政策及其影响 由于铜冶炼项目投资过热,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铜工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规范铜冶炼行业的投资行为,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2005年先后出台了有关《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国办发[2005]54号)、《禁止加工贸易进口铜精矿》(发改经贸[2005]2595号)等相关政策后,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紧对铜冶炼项目投资进行控制。 2006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发布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40号),并自06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企业新建或者改建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单系统铜熔炼能力在10万吨/年及以上,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35%及以上等准入条件。随后,7月5日发改委又在《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1332号)重申了要严格控制包括铜冶炼等在内的项目投资、11月24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措施遏制铜冶炼投资盲目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特急发改运行[2006]2639号)。该通知从进一步提高了新建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贯彻土地、

全球铜金属市场状况分析报告

8月份全球铜金属市场状况分析报告 CRU8月7日发布8月铜市场报告,具体如下: 铜价继续反映出市场的不安,无论是宏观经济或是供应方面的问题。价格现在是向上的,因为智利的主要罢工威胁和其它供应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市场。 报告市场仍然处于基本面的供应紧张。虽然现货生意有些显得已经减弱,反映出正处在假期期间,大西洋两岸的需求的回落06年显得并不明显。报告预期全球需求06年将增长5%。 报告仍然对中国电解铜进口今后晚些时候的回升充满信心,因为半成品产能方面存在巨大投资计划,中国冶炼商精铜产量增长的放缓。 不稳定的剧烈震荡和不规则的价格波动成了用以描述铜价运动的几个特征。经过六月中旬的剧烈的震荡期后, 价格再度恢复了向上的轨道, 七月中旬一度再度突破每吨$8,000。这紧接着出现了一次投机性的抛空,价格下跌了约5%, 因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心在越来越紧张的基本面状况上占了上风。在写本报告时,价格再度开始上行, 受到了新的供应中断消费的支持, Escondida的劳动合同谈判没有取得进展。市场的基本面仍然紧张。虽然矿产量正在上升, 增加的矿产量传导到精炼产量的速度慢。而需求十分强劲,并不奇怪可见库存是如此之低。 Comex库存下降至仅6,140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库存也已经下降至仅58,490吨。 LME也只有98,525吨库存,其中欧洲只有375吨,美国已经没有库存,其中的大部份在亚洲,98,150吨。

现货生产有些减弱,因为假期已经来到,LME价格七月初的上涨进一步抑制了交易兴趣。因此现货的要货量有限, 报告听说现货升水也处于疲软的基调, 虽然如果消费者绝望地寻找原材料,他们会支付更高的现货升水。在欧洲,现货升水在七月份已经走软。 Rotterdam月初的现货升水CIF出价区间在每吨$100至130,但是交易商们称,现货升水现在的出价已经低于每吨$100, 只是反映出季节性的交易疲软基调。欧洲需求06年却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回落,这种趋势在大西洋的对岸至至至美国也能得到反映。美国的需求仍然是稳定的, 电解铜供应仍然紧张。现货升水月中出价在每磅7至8美分,因为消息称墨西哥集团已经对其八月份的铜交割宣布了不可抗力,因为船期继续推迟, 特别是来自南美的货船, 此后现货升水下滑至每磅6.50至7.50美分。亚洲的需求仍然较为低落。现货升水在该地区的出价在$100至120/吨, 但是成交的生意很少。七月份同样有几家智利的贸易商出价。Enami 出售1,000吨注山脚的ENM 牌电解铜,八月份M=1基础上发货,现货升水为$127/吨。同时, Codelco 出售了2手非LME注册的标准铜, M+1为基础, 3,000吨 (七月至九月,每月发货1,000吨) 每吨升水$65/,2,000吨 (八月和九月) 升水为$78/吨。Pucobre 出售了1,500吨非LME注册铜 (每个月375吨,八月至十一月) 每吨升水$95, QP M+1。最近Aur 资源的出价要比月初低得多。 Aur 资源出售总量1,800吨注册的QB 牌电解铜,八月份在M+1 基础上发货; 1,000吨的出售升水为$75,其余的800吨升水仅$65/吨, 同时300吨 Quebrada Blanca 标准电解铜出售升水仅$40/吨,八月在M+1基础上交割。 基本面方面 CRU最近对市场的回顾表明,市场甚至比报告前期预期的更加紧张. 报告的数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

铜及铜合金的分类 第二章铜及铜合金的分类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自然界有自然铜存在,与其他金属不同,铜在自然界中既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也同时以纯金属的形式存在,其应用以纯铜为主,同时其合合金也在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工业上常将铜和铜合金分为四类,分别是:纯铜、黄铜、青铜和白铜。1. 铜与铜合金的分类1.1 按生产应用的方式(可分为二大类)形变铜与铜合金、铸造铜与铜合金对于压力加工专业来说,主要是和形变铜与铜合金打交道,因此,重点学习形变铜与铜合金。1.2 铜与铜合金的名称:根据历史上形成的习惯,起的是某一种颜色的名称,它们是:紫铜——纯铜Cu 黄铜——Cu-Zn 合金青铜——锡青铜:Cu-Sn 合金铝青铜:Cu-Al 合金铍青铜:Cu-Be 合金钛青铜:Cu-Ti 合金白铜—— Cu-Ni 合金( 有的铜合金叫做青铜,但合金的颜色并不真就是青色的。) 2. 纯铜纯铜的新鲜表面是玫瑰红色的,当表面氧化形成氧化亚铜Cu2O 膜后就呈紫色,所以纯铜就常被称为紫铜。紫铜具有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可焊等性能,并可冷、热压力加工成各种半成品,工业上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和耐蚀等器材。 2.1纯铜的成份、组织与性能 2.2.1.其结构、组织:在金属学中学过,纯Cu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晶格(f、c、c),滑移系多,易塑性变形,塑性好。其组织由单一的铜晶粒组成。2.2.2.在成分方面:100%纯的金属是没有的,非100%纯。Cu 的最高纯度可达99.999%(三个9)工业纯Cu 的纯度约为99.90~99.96%杂质的存在相当于使纯铜的成份改变,这自然会引起一些性能的变化。虽纯Cu 有一些性能几乎不受杂质的影响但导电率、机械性能却受杂质或晶4 体缺陷的影响较大现在先综合看看工业纯Cu 的性能—— 2.2 工业纯铜的性能2.2.1 纯铜的性能优点:从纯铜的各种性能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性能优点,从而可以明白为什么铜会以纯金属的形式得到这么广泛的应用。①优良的导电、导热性;∴Cu 广泛用于:导电器(如:电线、电缆、电器开关)导热器(如:冷凝管、散热管、热交换器)②良好的耐蚀性;Cu具有极好的耐蚀性,且反应后表面有保护膜(铜绿)在普通的温度下,铜不太会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O2反应,但Cu能与CO2、SO2、醋发生作用,生成铜绿――碱式碳酸铜、碱式硫酸铜CuSO4·3(OH)2 (深绿色)、碱式醋酸铜,这样铜的表面上就慢慢生成了一层保护膜。③有良好的塑性退火工业纯铜的拉伸延伸率δ ≈50%,纯Cu 易加工成材例:加工出来的细铜丝可细于头发丝(8 丝)达4~5 丝2.2.2 纯铜的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我们通过结合纯铜的生产、加工过程来了解、认识(1) 纯Cu 的加工过程(几乎全部纯铜都是经过加工成材供应用户的,我们在工厂中可以观察到,其生产过程一般为:(2) 纯铜的机械性能——①铸态铜的性能很低;②经加工后,软态铜、硬态铜的性能,见上面数据;③铜经过强烈冷加工(形变率ε ≥80%)后,强度δ b将急剧升高,但塑 5 性强烈变坏,加工硬化很厉害,对纯铜来说,其机械性能是由其晶粒度和位借密度所决定的。(3) 纯铜的热加工工艺性能我们知道,热加工应选择在塑性高的温度范围

铜及铜合金国家标准化学分析方法修订

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 编制说明 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七月

《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钢铁行业原料场能效评估导则>等135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59号20152283-T-610)、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转发2015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15]29号)及陕西西安有色标准落实会确定《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项目编号:20152283-T-610)由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 2工作简况 2.1立项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材生产国与消费国。铜管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在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国每年都有大量铜管、铜管件因碳膜引起的电化学腐蚀而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定《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标准后,有利于铜管生产、消费企业,通过测定铜管、铜管件内表面碳含量,使内表面碳含量过高成为不合格品,不使用到下游产品中去,从而减少应碳膜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增加下游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损失。 2.2申报单位简况 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公正检测机构,浙江省政府第一批授权成立的省级质检机构,我省冶金(有色)行业产品质量检测的专业检验机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机构。 公司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评判能力。公司以高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装备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拥有德国OBLF公司QSG750三基体单火花直读光谱仪、德国MM6宽视野金相显微镜、日本岛津AA-6501F原子

2019-2025年中国铜合金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全景评估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铜合金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全景评估报告(目 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888953.html,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9-2025年中国铜合金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全景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968842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888953.html,/yjbg/yjhy/xcl/20190504/968842.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二、内容介绍 2019-2025年中国铜合金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全景评估报告正文目录: 第1章铜合金行业产品定义及行业概述发展分析 第一节铜合金行业产品定义 一、铜合金行业产品定义及分类 二、铜合金行业产品应用范围分析 三、铜合金行业发展历程 四、铜合金行业或所属大行业发展地位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第二节铜合金行业产业链发展环境简析 一、铜合金行业产业链模型理论 二、铜合金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三、铜合金行业产业链相关叙述 第三节铜合金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一、铜合金行业政策发展环境分析 1、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2、行业法律法规分析 3、行业发展规划分析 二、铜合金行业经济环境发展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 2、居民消费水平 3、恩格尔系数情况 4、城市化进程情况 5、人民币汇率走势 三、铜合金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铜合金行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2、铜合金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3、铜合金行业热门专利技术分析 四、铜合金行业消费环境分析 1、铜合金行业消费态度调查 2、铜合金行业消费驱动分析 3、铜合金行业消费需求特点 4、铜合金行业消费群体分析 5、铜合金行业消费行为分析 6、铜合金行业消费关注点分析

紧固件行业分析

紧固件行业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行业分析 1、紧固件行业分析 1.1、紧固件产业链 用于制造紧固件的可以是钢材、有色金属、不锈钢、钛合金或其它工程材料等。世界各国首选钢材为制造紧固件的母材。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仪表和用品等上面。 常见的紧固件有螺栓、螺钉、螺柱、螺母以及其组合件如垫圈、档圈、销、铆钉、连接副等。 紧固件材料主要有碳钢、不锈钢、铜三种材料。 (一)碳钢。我们以碳钢料中碳的含量区分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以及合金钢。 1、低碳钢C%≤% 国内通常称为A3钢。国外基本称为1008,1015,1018,1022等。主要用于级螺栓及4级螺母、小螺丝等无硬度要求的产品。 2、中碳钢%%。 4、合金钢:在普碳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增加钢材的一些特殊性能:如35CrMo、40CrMo、SCM435,10B38。铬钼合金钢,主要成分有C、Si、Mn、P、S、Cr、Mo。 (二)不锈钢。性能等级:45,50,60,70,80 1、奥氏体不锈钢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可焊性好,分A1、A2和A4。 (1)A1: Cr%=17~19%, Ni%=8~10%, Mo≤% (2)A2: Cr%=17~20%, Ni%=8~13%

(3)A4: Cr%=16~%, Ni%=10~14%, Mo=2~3% 2、马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差,强度高,耐磨性好。 3、铁素体不锈钢,镦锻性好,耐腐蚀性强于马氏体。 (三)铜。常用材料为黄铜…锌铜合金。市场上主要用H62、H65、H68铜做标准件。 比如:高强度螺栓常用的钢材牌号为级螺栓用35钢、45钢、ML35钢;级螺栓用35CrMo;40Cr;级螺栓用35CrMo,42CrMo、SCM435。 2016年以后,原材料钢材由于供给侧改革的原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钢材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状态,近段时间价格趋于稳定,但是还是处于高位运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紧固件应用领域 紧固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各个领域。装备制造领域,内燃机、仪器仪表、摩托车、笔电产业、航空工业(直升机制造)、轨道交通、机器人产业、精密数控机床等高端工业制造领域。 但是从汽车行业看,汽车紧固件的需求约占整个紧固件行业总销量的29%左右,行业占比最高。 在一部汽车上,如一辆轻型车或轿车上平均每车用紧固件约500种/50公斤/4000个;而一辆中卡或一辆重型车上均要用各种紧固件88公斤/7100多个,其中高强度紧固件约占1/3。在一台汽车上的紧固件费用约占整车成本的%;占整车基础零部件总数的40%;而在装配线上的紧固连接的工作量约占70%。 、中国紧固件产量销售额及预测

中国铜产业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7-2021年中国铜行业发展预测 及投资咨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铜相关概述 第一节、铜的概念及分类 一、铜的定义 二、铜的自然属性 三、铜合金的概念 四、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第二节、铜和铜合金的应用 一、电气工业中的应用 二、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三、能源及石化工业中的应用 四、交通工业中的应用 五、机械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六、轻工业中的应用 七、建筑和工艺品上的应用 八、高科技上的应用 第三节、铜化合物及主要用途 一、铜化合物简介 二、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三、在工业上的应用 四、在人体保健上的应用

第二章2014-2016年铜矿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第一节、世界铜矿资源格局分析 一、铜矿资源格局总析 二、铜矿资源储量格局 三、铜矿资源产出格局 四、铜矿企业股权分布格局 五、铜矿资源保障程度评析 第二节、中国铜矿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 一、铜矿资源的特点 二、铜矿资源分布情况 三、铜矿资源生产现状 四、铜矿行业发展对策 五、铜资源找矿远景分析 六、铜矿资源找矿部署 第三节、中国铜矿资源地质状况 一、铜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规律解析 二、铜矿床的主要类型 三、典型矿床(区)浅析 第四节、中国铜矿可供勘查远景区带 一、藏东铜金成矿带 二、西南三江铜多金属成矿带 三、新疆东天山地区铜金成矿带 第三章2014-2016年中国铜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经济环境 一、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二、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

铜及铜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一)结晶过程的分析 结晶是以树枝状的方式生长,树枝状的结晶容易造成夹渣外,通常形成显微疏松。 取决于模壁的冷却速度外,还取决于合金成分、熔化与浇注温度等。 (二)宏观分析中常见缺陷 在浇注过程中往往产生缩孔、疏松、气孔、偏析等缺陷。 浇注温度和浇注方式的影响,铸锭、紫铜中容易出现气孔和皮下气孔。 由于合金元素的熔点、比重不一,熔炼工艺不当造成铸锭的成分偏析。 铸造时热应力可产生裂纹。 浇注工艺不当(浇注温度过低),浇注时金属液的中断会造成冷隔。 (三)微观分析 与铜相互作用的性质,杂质可分三类: 1. 溶解在固态铜中的元素(铝、铁、镍、锡、锌、银、金、呻、锑)。 2. 与铜形成脆性化合物的元素(硫、氧、磷等)。 3. 实际上不溶于固态铜中与铜形成易熔共晶的元素(铅、铋等)。 铋与铜形成共晶呈网状分布于铜的基体上,淡灰色。 铅含量很少时和铋一样呈网状分布于晶界,其颜色为黑色; 铅含量大时在铜的晶粒间界上呈单独的黑点。 暗场观察:铅点呈黑色,孔洞为亮点。 硫与氧的观察:均与铜形成化合物(Cu2S、Cu2O),又以共晶形式(Cu2S+ Cu、 Cu2O+ Cu)分布在铜的晶界上。 氯化高铁盐酸水溶液浸蚀:Cu2O变暗,Cu2S不浸蚀。 偏振光观察:Cu2O呈暗红色。 QJ 2337-92 铍青铜的金相试验方法 金相分析晶粒度检测金属显微组织分析,晶粒度分析,GB/T 6394-02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ASTM E 112-96(2004)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347-2004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13298-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 13299-91 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 GB/T 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ASTM E45-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方法 GB/T 224-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方法 ASTM E407-07 金属及其合金的显微腐蚀标准方法 GB/T 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方法 GB/T 1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5168-85 两相钛合金高低倍组织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ASTM A 247-06 铸件中石墨微结构评定试验方法 GB/T 7216-87 灰铸铁金相 EN ISO 945:1994 石墨显微结构 GB/T 13320-07 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 CB 1196-88 船舶螺旋桨用铜合金相含量金相测定方法 JB/T 7946.1-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变质 JB/T 7946.2-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 铸造铝硅合金过烧 JB/T 7946.3-1999 铸造铝合金金相铸造铝 氧是铜中最常见的杂质,可产生氢脆。所以含氧量应严格规定。 1、金属平均晶粒度【001】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 GB 6394-2002 自动评级【010】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测定…GB 10852-89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汇总

铜合金分类与化学成分 一、黄铜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最简单的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称为简单黄铜或普通黄铜。改变黄铜中锌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机械性能的黄铜。黄铜中锌的含量越高,其强度也较高,塑性稍低。工业中采用的黄铜含锌量不超过45%,含锌量再高将会产生脆性,使合金性能变坏。 为了改善黄铜的某种性能,在一元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铝、锡、铅、锰、铁与镍等。在黄铜中加铝能提高黄铜的屈服强度和抗腐蚀性,稍降低塑性。含铝小于4%的黄铜具有良好的加工、铸造等综合性能。在黄铜中加1%的锡能显著改善黄铜的抗海水和海洋大气腐蚀的能力,因此称为“海军黄铜”。锡还能改善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黄铜加铅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切削加工性和提高耐磨性,铅对黄铜的强度影响不大。锰黄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抗蚀性;在锰黄铜中加铝,还可以改善它的性能,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黄铜可分为铸造和压力加工两类产品。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常用加工黄铜的化学成分

二、青铜 青铜是历史上应用最早的一种合金,原指铜锡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故称青铜。为了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机械性能,大部分青铜内还加入其它合金元素,如铅、锌、磷等。由于锡是一种稀缺元素,所以工业上还使用许多不含锡的无锡青铜,它们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所需要的特种性能。无锡青铜主要有铝青铜、铍青铜、锰青铜、硅青铜等。此外还有成份较为复杂的三元或四元青铜。现在除黄铜和白铜(铜镍合金)以外的铜合金均称为青铜。 锡青铜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较好的耐蚀性、减摩性和好的铸造性能;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小,焊接性能好,无铁磁性,收缩系数小。锡青铜在大气、海水、淡水和蒸汽中的抗蚀性都比黄铜高。铝青铜有比锡青铜高的机械性能和耐磨、耐蚀、耐寒、耐热、无铁磁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无偏析倾向,可得到致密的铸件。在铝青铜中加入铁、镍和锰等元素,可进一步改善合金的各种性能。 青铜也分为压力加工和铸造产品两大类,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见表2。 表2常用加工青铜的化学成分

2017年全球铜产业链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12月

正文目录 一、铜及铜产业链概述 (4) 1、铜及铜合金介绍 (4) 2、铜产业链介绍 (4) 3、铜生产工艺介绍 (5) 二、铜上游产业梳理 (6) 1、铜矿储量:智利第一,中国第六,江西国内第一 (6) 2、铜矿产量:智利第一,秘鲁超越中国成第二 (8) 4、矿山矿企:全球铜矿寡头垄断,中国加速海外布局 (10) 三、铜中游产业梳理 (12) 1、精炼铜产量:中国第一,占比逐年升高 (12) 2、精炼铜消费量:中国第一,资源国向消费国出口 (13) 3、精炼铜企业:全球产能集中,中国集中度更高 (15) 4、TC/RC费用:铜冶炼企业的收入来源 (15) 四、铜下游及终端产业梳理 (17) 五、全球铜产业供需平衡及预测 (20) 1、历史格局:精铜近年来供给短缺但程度较小 (20) 2、未来预测:供给层面难撑铜价“星途” (21)

图表目录 图表 1 铜产业链 (5) 图表 2 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特点对比 (6) 图表 3 全球铜矿储量及分布 (7) 图表 4 全球铜矿储量变化(千吨) (7) 图表 5 我国铜矿储量及分布 (8) 图表 6 我国铜矿储量变化(万吨) (8) 图表 7 全球矿铜产量分布 (9) 图表 8 全球矿铜产量大国(万吨) (9) 图表 9 全球铜精矿进出口前六大国 (10) 图表 10 全球前十大铜矿矿业公司2015年产量(万吨) (11) 图表 11 截至2016年7月全球前十大矿山产能(千吨) (11) 图表 12 近两年来中资在海外大型铜矿上的布局 (11) 图表 13 全球精炼铜产量分布 (12) 图表 14 全球精炼铜产量(千吨) (13) 图表 15 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分布 (14) 图表 16 全球精炼铜消费量 (14) 图表 17 全球精炼铜进出口前六大国(地区) (14) 图表 18 截至2016年7月全球前十大精炼铜厂产能(千吨) (15) 图表 19 铜产业链中上游的价格传导 (16) 图表 20 冶炼加工费用月度现货价 (17) 图表 21 冶炼加工费用长协价 (17) 图表 22 全球铜材产品区域分布 (18) 图表 23 全球铜材产品结构分布 (18) 图表 24 全球铜材下游消费结构 (19) 图表 25 中国铜材下游消费结构 (19) 图表 26 铜产业链中下游的价格传导 (20) 图表 27 精炼铜近年来的供需格局 (20) 图表 28 铜研究小组对全球铜产业供需格局的预测(千吨) (21) 图表 29 根据产能进行的全球铜产业供需测算 (22)

中国铜合金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高功用铜合金朝“四化”方向发展「图」

中国铜合金行业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高功用铜合金朝“四化”方向发展「图」 一、铜合金行业概况 铜合金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依据强度和需求分布,铜合金板带主要有以下几类: 铜合金分类及下游主要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铜合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量方面,据统计,2013至2018年,中国铜合金年产量稳步上升,2018年度中国铜合金年产量达1781万吨,同比增长3.4%。 2013-2018年中国铜合金产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中国铜合金表观消费量来看,据统计,2018年中国铜合金表观消费量为1785.1万吨,同比增长3%。 2013-2018年中国铜合金表观消费量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铜加工材细分产品来看,其中铜线材的产量占比最大,为44.6%,铜板带材、铜管材、铜棒材产量占比分别为19.9%、15.6%、13.7%,以上四种产品产量占比合计超过90% 2018年中国铜加工材细分产品产量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金属铜下游消费应用领域最大的是电力行业,占比50%,空调制冷占比16%,其他领域占比34%。 2018年中国金属铜下游消费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铜合金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铜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全球铜合金行业公司毛利率水平差异较大,高端铜合金市场利润空间广阔。国际高端板带龙头维兰德公司2019Q2毛利率达31.20%(EBITDA计算方式)。博威合金注重发展高端板带业务,2019Q2毛利率达到15.69%,高于大部分国内外同业公司。 铜合金海内外主要公司概况

铜合金产业行动计划

铜合金产业行动计划产业投资建设规划

铜合金是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铅、锡、锰、镍、铁、锌等)所构成的合金,往往可以兼具几种金属的优良属性。 我国是铜合金生产大国,国内铜合金材料产量从2015年的1913.7万 吨增长到2019年的2017.2万吨,年均复合增速1.33%。铜合金材料主要有线材、管材、板带材、棒材和箔材等:(1)铜棒材分为纯铜棒和 铜合金棒两类,多用于家电、交通等领域。(2)铜线材分为纯铜线和 铜合金线两类,前者多用于电缆领域,后者多用于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智能终端设备、引线框架等领域。(3)铜板材属于中高端产品, 分为纯铜板带和铜合金板带两类,前者多用于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后者多用于半导体、5G、集成电路等领域。 当前时期是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结束WTO过渡期,加快融入国际 经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产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家总体规划,满 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要适应全球化过程中更为严峻的国际 竞争环境,不断提高竞争力,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将对我国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xx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xx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指导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产能扩张,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着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部分原则 1、坚持开放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资源,本着互利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加快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2、开放融合。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铜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铜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分析

报告编号:168323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8323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铜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秘鲁、俄罗斯等国。中国拥有一定的铜矿资源储量,铜矿资源开发比较集中,江西、云南、安徽、内蒙古是矿产铜的主要生产地区。 虽然铜的使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60年铜工业才得到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铜工业取得辉煌成就,建成了比较完整的铜工业生产体系,步入世界上重要铜生产国行列。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而精炼铜产量只占世界的2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我国铜储量只占世界的%,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铜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加剧。国内铜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加大境外矿产投资,提高我国铜资源的保障能力。 近年来,中国铜工业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企业效益稳定增长;固定投资持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效显着;对外贸易、投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